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040

第40章 来了一个小狗腿子

有了皇上的宠信,和珅在朝廷的地位逐日上升。朝野众官员纷纷看好这支潜力股,有的便开始向他行贿。由于年少时过的是苦日子,所以和珅对金钱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不过,他收受贿赂十分小心,对于交往不深官员的贿赂并不收纳。尤其对那些陌生的官员,他甚至会严词拒绝以表廉洁,竟有数日内连续拒绝数十人的行贿之举。

和珅拒收贿赂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乾隆的耳朵里。乾隆十分高兴,当众在朝上赐白银五千两,让和珅把他在驴肉胡同的老宅翻新。和珅早就觉得住在老房子里憋屈,一直想改善一下居住环境,这下正好可以趁机把所有的房子重新盖一下。

这天,和珅正坐在书房里计算盖新房需要的原料钱,刘全突然来报户部文员安明求见。

和珅对这个人是有印象的。安明是户部的小文员,官职不大,但对自己十分客气。所谓的客气,就是拍马屁。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真可谓是至理名言,无论这人多聪明,多精明,只要找得准,拍得狠,都不堪一击。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我们就知道,马屁,是有声音的。但安明的马屁,打破了这个俗套,达到马屁的最高境界——无声之屁。每次见和珅,安明从不主动吹捧,也不说话,只是磕头。和珅不叫他,他就不去;和珅不问他,他就不说话。和珅跟他说话,他不多说,态度谦恭,点到即止。久而久之,和珅就记住了他的名字。

“刘全,这个人的底细你打听过没有?”和珅知道安明前来必定别有用心,便问道。刘全十分精明,经常帮他打听各个官员的来历,好让他有个准备。

“大人,说来话长啊!”刘全果真打听过安明的底细,便一五一十地如实回报。

这个安明并不是个省油的灯,他原本是户部司务。户部掌管天下钱粮赋税,主持着国家财政。在户部任司务,有着数不完的油水捞。安明已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六年,他也不求往上升,在他看来,即使升迁,也没有他这个职务实惠。

于是安明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尽管户部的尚书换了一个又一个,他都一样的巴结。无论哪一任尚书都觉安明可爱,都觉得少不了他。真可谓是流水的尚书,铁打的安明啊。

可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那一年旧尚书调走,部里又来了位新的尚书。两位侍郎不想给新尚书实权,于是便联络属下跟他作对。新尚书交待吩咐什么事,属下总是支支吾吾,对他半理不睬。安明平时也和两位侍郎吃在一处,新尚书想过问司务,安明竟阳奉阴违,只说不做。

这位新尚书却是一个有心计有手腕的人,他见众人如此,表面上显得束手无策,软弱无能,实际上不动声色地在暗地里收买户部官员。起初新尚书只是联系感情,然后背地里让他们一个个地表态,最后是许下提升他们的承诺。

别看他们在一起时显得多么铁板一块,可是经这位新尚书几次个别谈话后,他们在背地里便动摇起来。最后,为了表示对新尚书的忠心,更确切地说为了得到新尚书许的高官,便揭露起侍郎们的罪行起来。这些人知道真实的内幕,部长拿了真凭实据,奏报皇上,轻而易举地把两位侍郎长清除出户部,安明也降了职,做起了文员。

安明被免职后,各省用不着他,便再也不给他送礼,安明顿感手头紧了,朝思暮想着如何能夺回原来的职位。于是他便转头来巴结新尚书,无奈安明过去伤他过深,无论如何笑脸对他,尚书总以凉屁股回迎。

安明见巴结无望,正要灰下心来,忽然间心头亮起希望之灯——新来的和珅不正是可以依靠吗?他一无军功、二无政绩,得到如此的恩遇,走的肯定不是正道。既然这样,就有办法亲近他。安明看准了目标,就谨慎而大胆地行动起来。

“听你这么一说,此人人品虽不怎么样,倒是个可以利用的人。”和珅听了来龙去脉,轻轻地感叹道,“刘全,把他带来吧。”

安明很快就来到了和珅的面前。他不过三十出头,一副精明能干的样子,一见到和珅立即露出了讨好的笑容。和珅以为他前来一定有事相求,很可能是恳请自己帮他讨回司务的官职。可安明却只是拉拉家常,根本不提官职的事情。

“大人,小的听说和大人想要扩建贵宅?”谈了一会,安明话锋一转终于谈到了正题上。

“嗯,前些日子皇上赐了些银两。不过我在京里找不到熟人置办材料,这事情也就一直拖着呢。”和珅敷衍道。

“大人建房买料,何不与我言语一声?我各方面都很熟悉,定能为大人省许多银两。”安明笑着说道。

“哪里要劳烦你啊!还是不用了。”和珅假意推辞。

“大人,我那亲戚都是自家人,置办材料十分容易,你就交给我吧!倘若您再不答应,可就伤了小人的孝敬之心了。”

“这……好,那我就谢谢安明兄了。”如此推让几回,和珅终于答应了下来。材料费是很大的一笔开销,他节俭吝啬惯了,能不掏的银子自然就不掏。

于是,安明一手操办了和府新宅的所有材料。和珅对此很是满意,二人的关系也就熟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