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037

第37章 鸡蛋里面偏要挑出骨头

王锡侯见到海成后,立即大声鸣冤:“大人,王泷南是个地痞无赖,只因那天去我家偷鸡被狗咬了,他便怀恨在心污告。望大人能够明察,为小人申冤啊!”

对王泷南的为人,海成也有所耳闻。但他关注的重点不在这里,他关心的只是王锡侯能否与“叛逆”搭上关系。所以,海成不但不理睬王锡侯的申辩,反倒让衙役们将他一顿毒打,关进大牢,《字贯》等书也被官府查封。

海成得到《字贯》一书后,连忙找来几个对文字神经过敏的文人,要他们咬文嚼字,努力从中找出大逆不道的内容。几天后,这几个人终于找到了“破绽”。

“大人,要说这大逆不道的内容,书的序言里面就有。王锡侯在序言中有‘然而穿贯之难也’一句,这句正是在讥讽《康熙字典》啊!”一个酸腐文人摇晃着脑袋说道。

“果真如此?”海成的眼睛一亮,“想这《康熙字典》是先皇的政绩工程,收录了大量文字,并以偏旁点画分部,可查一得一,查十得十,没有遗漏。可王锡侯瞎得瑟,鼓捣模仿出一本《字贯》,还对《康熙字典》说三道四,就凭这一句他的举人身份可就保不住了啊!”

于是,海成经过一番准备,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十月初一派专人将报告及《字贯》一部四十本送到京师。他满以为这下可以让皇上爽一下了,哪知竟栽在和珅的手里,险些丢了性命。

乾隆接到海成的报告后,便翻了翻《字贯》一书,但他觉得不靠谱。虽然这字典对康熙有不敬的意思,但也算不上悖逆,所以也就没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这天,和珅入宫陪乾隆逗闷子,侃着侃着两个人就说到了海成的报告。当时和珅已是户部左侍郎,并兼任吏部右侍郎,已经有资格过问地方大员的报告了,乾隆也不忌讳地与和珅谈起。

“海成专程送来的报告?那《字贯》有什么问题吗?”和珅一听与海成有关,立即像打了鸡血,来了兴趣。

“《字贯》的作者王锡候对先皇有些不敬。海成建议先革去他的举人,再审拟定罪。”乾隆便把海成的意思说了一遍。

“皇上,奴才倒对这字典有几分兴趣,能不能让奴才借去看几日?”和珅觉得机会终于来了,砖头似的这么厚一本书,很容易找出海成的疏忽之处。

“难得你有这份心思,要看你就拿去吧!”乾隆应允道。

和珅将这本《字贯》带回家,就拿着放大镜认真地查找起来。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一页一页地认真翻阅,竟然在《字贯》的第十页就找到了不妥之处。原来,《字贯》中竟将康熙及乾隆名字一起列举出来。

这还了得!难道这小子不知道皇上的名字不许言说、书写,有时就是同音字也不能用?这是十分大逆不道的行为,可海成竟然没有发现!

第二天一大早,和珅就赶往宫中求见乾隆,用手将字典中有问题的地方一一指给他看。乾隆不看则已,这一看竟然气得浑身抖了起来,跟踩了电门似的。

“皇上,这王锡侯的罪可不小。海成身为巡抚,查办此事,就应该认真处理。可《字贯》第十页就有这么明显的问题,他竟然没有发现,是眼瞎还是故意的呢?”和珅连忙把海成牵扯进去。

“这海成真是不想混了!这么明显的罪证他竟都没看出来!来人啊,拟旨!将王锡侯押解京城,由刑部亲自审理!”乾隆歇斯底里的嚎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