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174

第174章 千刀万剐确实有些过了

这一年的元宵节对和珅来说无比凄凉。往年元宵节,和府内都是人来人往,热闹无比,那是何等的荣耀!可如今的元宵节却只有他一人独自在狱中度过。伤感之余,他不禁提笔写下了几首小诗。其中一首道:

令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

可怜此月夜,分外照愁人。

思与更俱永,思随节共新。

圣明幽隐烛,缧绁有孤臣。”

这一夜,和珅无眠,乾清宫的嘉庆也没有合眼。眼见着和珅死期迫近,那个曾经猖獗得不可一世的权臣即将抛尸街头,他兴奋得毫无困意。他一遍遍地翻阅着六部九卿诸位大臣的奏章,每每看见那些凌迟处死的字眼,心里就会涌起一阵快意。

一晃儿,天就亮了。嘉庆刚刚梳洗完毕,刘墉、董诰及朱珪就来了。朱珪接到圣旨后迅速返京,已经回来有些日子了。

“几位爱卿这么早所为何事?”嘉庆一看见这几个人同时前来,就知道定是有大事商量。

“皇上,对于和珅的死法,我们三人觉得‘凌迟’实在有些不妥。”朱珪跟嘉庆最亲近,这话当然也是他先说。

“有什么不妥?”嘉庆有些不满地问道。有一个和孝公主就已经够了,怎么就连自己的心腹大臣也替和珅求情?

“皇上,和珅罪大恶极,凌迟处死并不重。只是他毕竟是前朝重臣,更是公主的公公,将他千刀万剐有些不合情理,还请皇上三思。”朱珪虽受到过和珅的诬陷,不过对于国事,他从来不会感情用事。

“刘墉、董诰,你们的意思呢?”嘉庆向另两个人问道。

“朱大人说得有理。更何况,太上皇刚刚辞世,我们就将前朝重臣凌迟剐杀,碎尸肆市,只怕太上皇在天之灵难安啊!”刘墉也劝道。

“如此重罪,难道都不该处以凌迟?”

“和珅虽然罪大恶极,但并无谋反之意,还请皇上三思。”董诰也在一旁说道。

“你怎么知道他没有谋反之意?”听到“谋反”两个字,嘉庆机警地问道。他向来很怀疑和珅有谋反之意,只是一直没有罪证。

“皇上,大多心怀不轨者,都很注重收买人心。和珅为官多年,权高位重,倘若有意谋反,到如今只怕势已早成。可实际和珅声名狼藉,朝中真正归附他的官员并不多。臣在军机处与他共事多年,依臣之见,他定无反意。”董浩为人十分谨慎,虽然以往和珅没少为难他,可他在关键时刻也不肯落井下石。

嘉庆听了点了点头,只要和珅没有反意,他就可以放心了。在朝中,嘉庆最信得过的就是面前的这三个人,经这三人一劝他开始动心了。嘉庆与和珅暗自较量了三年多,到如今总算分出了胜负。无论如何和珅都是一死,既然如此,那就不妨网开一面,让他留个全尸吧!

“好!那就按你们的意思办吧!”嘉庆终于答应了下来。

正月十八日,嘉庆帝下诏,判处和珅自尽,福长安斩监候,秋后处决。

福长安是乾隆皇帝的侄儿,也算是皇亲,嘉庆不忍他身首异处,很希望他能够真心归顺自己。可惜福长安死心塌地地归附于和珅,在审讯中更是连半点和珅的罪行都不提,这一点着实惹恼了嘉庆。于是,嘉庆还特地下旨,要求福长安跪视和珅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