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170

第170章 和珅被蒙在了鼓里

正月初四,嘉庆突然下达诏书,谴责在四川镇压反政府武装——白莲教的将帅,说这些带兵大臣及将领只顾往自己兜里搂钱,还为了升官虚报军功。诏书一下,立即在朝中炸开了锅。

就是傻子也看得出,这是对谁来的。军队的将官多是和珅、福长安保举,如此一来不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指责和珅吗?见到诏书后,和珅一党惊得都麻爪了,可又与和珅联络不上。

谁都看得出,这位憋屈了三年之久的皇帝要真正亲政了。正所谓一朝君主一朝臣,哪个皇上能忍受自己前面还有一位权高位重、跋扈专权的前朝大臣?看来,嘉庆此举,就是想让众多大臣来检举揭发和珅,将这个眼中钉拔掉。

御史广兴、给事中广泰平日里关系不错,这两个人见了嘉庆的诏书后,都看出了这其中的门道,他们决定检举揭发和珅。可是,他们思来想去,却想不出和珅几件实在的罪证,于是又不免踌躇起来。若笼统地说一些事情,比如议罪银制度,这又和乾隆皇帝联系在一起,怎么办?

广兴在书房中踱着步,过了许久,突然哈哈大笑,道:“我们真是瞎担心。”是的,广兴想:罪证自有皇上列举,皇上现在心里早有定算,他所要的是有人检举揭发和珅这一事实,从而顺理成章地、冠冕堂皇地逮捕和珅,我只要在奏折上写有“和珅是大坏蛋”、“和珅是元凶”不就行了?

检举揭发和珅的奏章立即写好。

后来,广兴、广泰才知道,世上还有像他们那样聪明的人。王念孙、刘墉等也几乎是与他们同时递了奏折,就连和珅的党羽吴省钦、吴省兰兄弟也上书检举揭发,顺势将他的许多事情抖了出来。朝廷上下掀起了一股检举揭发和珅的群众运动。

而这些,被“软禁”在紫禁城乾清宫的和珅全然不知。自嘉庆命和珅守灵以来,他日夜守候在灵前,常常盯着乾隆的棺材发呆。这三年来,和府上下出现了很多变故。府内的钱财虽然越积越多,但人气却是越来越弱了。先是幼子,随后是和琳、孙子、妻子相继离开人世。乾隆的死,更让他感觉到人生的无常。

和珅多年伴随在乾隆左右,很善于揣摩老头子的心思。他总是能够想老头之所想,思老头之所思,设法满足老头子的各种想法和愿望。老头子对于他自然也是宠爱有加。虽然朝中检举揭发他的人不在少数,可老头子总是加以袒护,使他化险为夷。所以,和珅从内心里感激老头子。如今,和珅恨不得一头撞死,追随老头而去。好在,嘉庆皇帝还算器重自己,这让他在悲痛之余有几丝欣慰。

福长安对于老头子的感情要淡一些,无非就把他作为主子伺候而已。守灵的时候,他也时常三心二意,每每遇到外人都要打探一下宫外的事情。可是,这些人不是吞吞吐吐就是避而不谈,让福长安隐隐地觉察到了不安。

初七的晚上,天气变得愈加阴暗起来。厚厚的云层把福长安压抑得喘不过气来,他心里一直在打鼓,似乎有什么不幸即将降临。

“和兄,咱们在这里守灵已经三四天了,宫外头的事情一点都不晓得。我向来消息灵通,如今竟然半点风声都打听不到,总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

经福长安这么一提醒,和珅似乎也觉察到了什么。福长安说得没错,他们二人的确已被剥夺了任何权力,更被囚禁在了乾清宫内。

“这几天常贵过来没有?”和珅连忙问道。他心情悲痛,几天里根本没有留意哪些人曾出现在灵堂周围。

“从来都没见过,就连和孝公主都没来过。”和珅所忽视的,正是福长安最为留意的。

“和孝公主都没有来过?”听到这话,和珅的心里更加不安起来。和孝公主与老头子的感情最深,无论如何也该来哭灵,难道是府里出了什么变故?倘若有,皇上为何不对自己透露半点风声呢?

“你可曾留意过前来祭拜的王公大臣有什么异常?”

“我倒是留意了,可是没有一个咱们的人,从那些人嘴里什么也打听不出什么。”

和珅再也没了守灵的心思,心里面七上八下的,不知如何是好。福长安见和珅着了慌,更没有了主心骨。

“明天皇上来哭灵,我会探探他的口信儿。”和珅喃喃地说道。那话像是说给福长安的,更像是自言自语。倘若皇上有意除掉自己,再怎样只怕也是徒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