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149

第149章 夹缝中的日子真憋屈

就在喜塔腊氏躺在病榻中暗自伤神的时候,宁寿宫皇极殿的“千叟宴”正在火热地进行着。这“千叟宴”对于乾隆来说本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早在他登基50周年时就曾举办过一次。前往参加的老头多达三千九百多人,热闹至极。这次的“千叟宴”与上次相比,场面更加宏大,前来参加的老头有八千多人!

更为新奇的是,和珅别出心裁,竟然在大殿中摆上了一千五百多只火锅。

正月时节的京城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偌大的皇极殿更是寒冷至极。让八千多老头在这宫殿中冻上半天,只怕难保不会冻出病来。就算不会生病,那些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端上来不到一个时辰,也都会凉透了。于是,和珅想到了火锅。

有了火锅,大殿内变得异常温暖起来。望着众多围坐在火锅旁的老者,乾隆的心里十分满足,对和珅的这一安排也大为满意。

嘉庆默默地坐在乾隆身边,心里很不是滋味。按照规矩,既然太上皇已经退位,“千叟宴”自然由皇上主持举行。可是这场宴会完全由太上皇、和珅张罗,他这个皇上不过是个小小的配角。他在父亲身边接受朝拜,就好像在上刑受罪一般。

和珅本就不把嘉庆放在眼里。在嘉庆立为储君后,他曾放下面子主动前去讨好,可颙琰并不买他的账。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和珅暗暗地痛恨起颙琰来,他也清楚了自己在颙琰心中的地位。

嘉庆登基即位,却突然地对和珅和气了许多。他当然明白,这并不是和孝公主“美言”的作用。这只是面对着乾隆的猜忌,嘉庆不得不讨好自己。虽然如此,和珅认为嘉庆不过是在做表面文章,不知暗地里有多么痛恨自己呢!所以,眼见着嘉庆在夹缝中生存,他的心里别提多快意了!既然无论如何都交不下这个新皇上,倒不如狠下心来,让他尝尝自己的厉害!

嘉庆刚刚做了二十天的皇帝,和珅就找到了整治他的机会。此事缘于湖广总督毕沅的一道折子。

当时湖广地区的白莲教十分猖獗,毕沅忙于打击反教,以至于在呈递给朝廷的奏折里不慎造错了句子。他的句中先出现了“皇帝”二字,而“太上皇”则被放在后面。和珅看到奏折很是欣喜,便打算牺牲毕沅,给嘉庆难堪。

毕沅从没有得罪过和珅,甚至对他还十分巴结。和珅四十大寿的时候,毕沅还曾赋诗十首相赠,以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不过,事关重大,和珅可顾不得那许多,只得拿毕沅开刀了。

“太上皇,奴才这里有道毕沅的折子,里面将‘皇帝’二字放在‘太上皇’之前,这明明就是对您的大不敬啊!”和珅怀揣着毕沅的折子前往养心殿,亲自将它呈递给乾隆。

“这个毕沅,亏朕这么看重他,竟如此亵渎朕!和珅,你快替朕将这毕沅拿来京城交部议处!”乾隆立即大发雷霆。

“奴才遵旨!”和珅连忙领旨,不过单单处置毕沅可达不到他的目的。他又继续说道,“主子,奴才以为这正是个机会。总有些奴才不明就里,您还是下旨公示以儆效尤,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免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和珅,看来朕真是老了。要是没了你,朕可就成了谁都可以糊弄的老糊涂了!”

乾隆的确已经老糊涂了,什么事情都过目即忘,更分不清是非黑白,眼睛里有的只是权力。所以,他对于时时处处帮自己揽权的和珅很是看重,也更加地信赖,两个人之间甚至要比乾隆、嘉庆父子间还要亲密。

嘉庆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太上皇的圣旨再次给予他沉重地打击。太上皇再次重申,一切军国大事,仍由太上皇亲自办理,嗣皇帝敬聆训诲,随同学习。圣旨中还特地提出毕沅一事,外省奏章已经由军机大臣奏定款式,通行颁布,如不遵照办理必将严惩……

这道诏书,实在让嘉庆大失颜面。之前,天下百姓都以为嘉庆是大清的主宰。经过毕沅一事,天下人都知道,在紫禁城,名副其实的皇帝只有一个,那就是乾隆,嘉庆只不过是一个储君、太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