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111

第111章 和琳抓住福康安的把柄

时光荏苒,和珅与和琳兄弟在朝廷中的地位日益攀升。乾隆五十三年(1788),和珅被封三等忠襄伯,并赏用紫檀。乾隆五十四年(1789),和珅又被任命为殿试读卷官,随后又任教习庶吉士。满朝文武望着和珅的不断高升无不艳羡眼红。他的财路大开,财源广进,生活日渐跋扈嚣张起来。

不过,在皇上面前的和珅,却永远都是那样一副毕恭毕敬的奴才样子。

一天,和珅返回府邸时天已经黑了,刚一进门,刘全就迎了上来告诉和珅,和琳从湖北回来了,带来一壶好酒,正在书房等他。

和珅无奈地笑了笑,心想这个和琳爱喝酒便喝,怎么也把我当酒鬼!他径直朝书房走去,书房的门打开着,远远地他就闻到了一股酒香。

“和琳,到底是什么酒?第一次闻到这么香的酒!”和珅远远地问道。

“哥!你可回来了!你再不回来,这酒我可给喝光了!”和琳见到哥哥,笑着迎了上去。

“怎么,不是给我带来的?”和珅也笑了起来。

“是给哥哥带来的,可是我有些把持不住,饮了几口……”和琳有些羞愧,一边说一边用手搔了搔头发。

“好!我刚好还没吃饭,正好咱们一起尝尝这酒!”和珅来了兴致,喊来了奴才,吩咐了一番。

没一会儿,饭菜就端了上来,兄弟俩对饮起来。

“和琳,在湖北一切都还顺利吗?”和珅轻轻地抿了一口酒问道。

“一切都好,哥哥放心。”和琳大大咧咧地说道。

“这次回京来有什么事情?”

“有件事情想要问哥哥。”和琳把酒杯轻轻地放在了桌子上。“我前些日子发现一件事,湖北按察使李天培假公济私,借进京之机用漕运粮船私运木材。此事中间也有福康安的份额,有他的采买木材文书。这件事情我也不敢轻易做主,不知这个福康安咱们能不能得罪,让哥哥出个主意。”

“福康安?”听了这些,和珅来了精神。“福康安这两年可是出尽了风头,咱们要检举揭发他,的确是很冒险,可放弃了这么好的机会实在很可惜。”

和珅小声地自言自语着,陷入了沉思。

就在和珅不断得以提升的这两年里,福康安更是功勋卓著,远在和珅之上。

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在台湾举兵起事,朝廷调派福康安率兵增援台湾。福康安到台后,对起义军进行分化瓦解,不到半年就成功抓捕了林爽文,立了大功。

与此同时,安南正陷入内乱中,乾隆再次让福康安挂帅。福康安此时的名头太大了,还没有走到广州,敌人就已经遣使叩关谢罪,赉表乞降。乾隆见状,见好就收,封安南叛王为安南国王。

经过这两件事,福康安已经成为皇帝面前的红人,如日中天。和珅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福康安向来看不起自己,倘若让他占尽皇恩,那自己只怕难有好日子可过了。

望着陷入沉思的哥哥,和琳也不知如何是好,静静地在一旁等着。

“和琳,此事属实?”和珅想了又想,仍旧拿不定主意。

“千真万确。福康安做主,沿途谁也不敢盘查。我手下的眼线众多,一定错不了!”和琳保证道。

“既然如此,你就检举揭发他一本,我在京城里给你照应着。”和珅说道,心中已经有了几分把握。

“果真能动他?”和琳有些担心。

“阿桂、福康安实在有些太嚣张了,从不把咱们兄弟放在眼里。这次偏要动动他们,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阿桂年事已高,威胁不大,现在最大的威胁就是福康安啊!”阿桂、福康安在皇上面前实在太受宠信了,不打击一下他们的气焰,和珅的心里总是不踏实。

“有哥哥这句话,我马上就写个奏章检举揭发福康安!罪证俱在,咱们一定可以给他点颜色看看!”和琳也有了信心。

“好,出了什么事情都交给我顶着!”和珅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说道,和弟弟并肩作战的感觉让和珅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