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107

第107章 把弟弟安排到对头手下

曹锡宝检举揭发刘全对和珅来说倒是件好事。文武百官见乾隆在朝中有意袒护和珅,对他更是极力讨好,即便是那些清正耿直的官员也尽量对和珅敬而远之。和珅对此满意至极,一方面加紧敛财,一方面又广布线眼,拉拢党羽。不过,仍有一些人物很让和珅头疼。

除了和珅,乾隆还十分倚仗军机大臣阿桂以及两广总督福康安。这两人长期征战在外,可以说是出将入相,样样都能,是国家的股肱之臣。相比之下,和珅不擅长带兵,就比这二人逊色了许多。

更让和珅头疼的是,这两个人从不将他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和珅是靠钻营起家的人,只想着如何讨皇上的喜欢,这是他们十分厌恶的。再加上这两个人功勋卓著、家世显赫,任谁也无法奈何他们。所以,和珅对于这二人只有想着法子讨好,不敢动他们半分。

这天傍晚,和珅用过了晚饭便带着妻子和儿子坐在花园里赏月,刘全则在一旁小心地伺候着。

经过了曹锡宝一事,刘全对和珅可谓是感激涕零。朝中大员为了保住自己,连家人都可以丢弃。可是和珅对他这个管家却如此用心,不仅将崇文门税关的事情交给他打理,即便有了危险也全力相救,他又哪能不感激涕零!

“刘全,去叫人出门瞧瞧,这么晚了,和琳怎么还没到?”和珅吩咐刘全道。

“老爷,信儿已经捎给琳老爷了,琳老爷说晚饭后过来,估计也快到了。”刘全连忙应着。

“好。”和珅听了微微一笑。

和珅与弟弟和琳性格迥异,但是感情很好。对于和琳,和珅总感觉自己有些亏欠他。兄弟俩结束咸安宫的学业后,和珅顺利地承袭了祖先留给的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职务,正式踏上了仕途。按照大清朝的规矩,祖先留给后代的世袭职务只能一个人承袭。所以,和琳不能再承袭这个职务,只得进入吏部从满洲文生员笔帖式做起。

笔帖式就是办理文件、文书的人,主要翻译满汉奏章文书、记录档案文书等事宜,是个八九品的小官。不过,和琳为人稳重,做事认真,政绩卓著,所以不断升迁,如今已经擢升为吏部给事中。但是这个给事中只是个正五品的官职,虽然职权很大,可实际没什么油水,在这个职位上很难做出什么政绩,升迁也比较困难。

和琳虽然从不抱怨,但和珅却一直把弟弟的事情放在心上。如今,和珅已经权倾一时,便想找个机会将弟弟好好安置一下。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和琳这才姗姗来迟。

“最近在忙什么?有好些日子没见到你了!”见到了弟弟,和珅的脸上立即露出了笑容。

“忙倒是不忙,我这个官职你也知道的。”和琳看着哥哥笑着回答。

“不忙怎么这么晚才来,等了你好久。”和珅有些埋怨道。

“留一个朋友在家里喝酒,这不刚刚喝完。”和琳憨憨地笑着。

“今天找你来有事商量。我知道这个吏部给事中你做得不很顺利,名大权小,很难有所作为。我也不好直接提拔你,免得外面风言风语。”和珅一边让和琳在身边坐下,一边说道。

“哥哥有什么打算?”和琳连忙问。

“你向来尚武,朝廷上下你也见了,重兵都握在阿桂和福康安的手上。这两个人可谓是权高位重,是当今皇上最为倚重的大臣,阿桂权位更重一些。阿桂的父亲阿克敦是康熙四十八年的进士,康熙、雍正、乾隆的三朝元老。阿桂又是乾隆三年的举人,所以我打算将你送到阿桂手下做事。常言道,‘强将手下无弱兵’,相信你跟着他学几年,定可以独当一面。”和珅道出了自己的用意。

“阿桂?哥哥不是与阿桂素来不合吗?”和琳有些不相信。

“就因为不合,才打算将你送到他手下做事。咱们兄弟没有靠山,可是想要迅速升迁就必须要依靠当朝权贵、国家股肱之臣的力量。你有学问、有胆识、能带兵,相信他会喜欢你的脾气秉性。只要能与阿桂处理好关系,倚仗着他做一番事业,很快就可以出人头地。”和珅耐心地对弟弟解释道。

“嗯,哥哥说得有理。”和琳听了点了点头。

“不仅如此,你在阿桂手下还可以帮我监视他的举动。这几年,他没少检举揭发咱们的人,你在他手下可以得知些消息,我也好有个应对的准备。倘若你们关系处得融洽,还可以帮我说些好话。阿桂咱们是搬不动的,只能主动贴附与他了。”和珅又解释道。

“道理倒是如此。只是,阿桂与咱们不合,又怎会接纳我呢?”和琳有些怀疑。

“这种事情不需你费心,只管交给我来办就是。你只要将来能在他手下做好事情就行了!”和珅胸有成竹地保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