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
34506800000013

第13章 资源要素评价

纺织产业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先导产业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民族支柱产业之一,同时纺织产业还是最早参与国际贸易的产业之一,纺织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建设、居民生活、外汇储备等诸多方面,甚至对一国的国际地位、国家竞争力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有关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普遍重视。我国作为世界纺织品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消费大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事关我国纺织产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对于世界纺织产业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本章将从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八大要素出发,即资源、市场、管理、科技、相关产业、政府、环境和不确定因素,对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展开详尽的分析与评价,以期深入剖析我国纺织产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弱势,正确定位我国在世界纺织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对比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差距,清晰突现我国纺织产业的发展走向,积极探寻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为我国纺织产业的战略发展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资源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物质基础,这里重点评价纺织产业的劳动力、原材料、资产和工业基础四个方面。

一、劳动力

对纺织产业劳动力的评价主要包括就业规模、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三个方面。

1.就业规模

纺织产业一直被视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据我国纺织产业信息中心测算,大约每亿元固定资产吸纳就业人数:纺织业为1876人,服装业为4464人,分别是全国工业平均水平932人的2.01倍和4.79倍。由此推出,纺织产业发展与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一定关系,通过对各国纺织产业的就业规模及其增长速度的比较可以透视各国纺织产业的发展前景。

首先,我国纺织产业的就业规模现状。我国纺织产业的就业规模不断增长,2000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就业人数为738.46万人,2004年增长到894.6万人,如果包括其他中小纺织企业和民营纺织经济在内,则全国纺织产业直接就业人口达1900多万人,如果再加上每年为纺织工业提供棉花、羊毛、蚕茧、麻类等天然纤维原料的农村劳动力,则就业规模可能接近1亿人,如此庞大的就业规模是其他任何产业都无法比拟的。据测算,每增加1亿美元出口,按目前的吨纤维创汇水平可以增加1万人就业。因此,随着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量的不断增长,我国纺织产业的就业规模还将继续扩张。

其次,纺织产业就业规模国际对比。据美国劳动力统计局资料显示,2004年美国纺织产业劳动力就业人数约76.68万,比2003年减少13.72万人,比2001年的105万人减少了近三分之一;日本纺织产业同样如此,2004年日本纺织产业的就业人数已经从1998年的84万人减少至68万人,与10年前相比,就业人数大约减少了40%~50%;扩大后的欧盟纺织服装业的就业人数已超过250万人,但各成员国内部还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韩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韩国纺织产业的就业规模也在不断下降,2004年韩国纺织产业就业人数只有3.3万人,比1998年的6.4万人几乎减少了一半;加拿大是发达国家中的一个例外,加拿大纺织业就业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显著的扩张,从1995年的2.8万人扩大到2002年的5.5万人,但近年也有所回落。同发达国家或新型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产业就业规模普遍扩张,2004年墨西哥纺织、服装和制鞋行业的总就业人口约65万;印度纺织产业吸纳了3500万人口的劳动力;2004年巴西纺织产业新增就业人口至少2万人,总规模达到152.4万人;巴基斯坦纺织产业直接就业人数就有1500万人;埃及纺织产业就业人数约250万。总之,发达国家的纺织产业的就业规模一般都有不同程度萎缩,而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产业就业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纺织产业的就业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均居世界前列。

最后,劳动者素质和结构分析。2004年底我国纺织产业从业人员中约有1350万人来自农村,纺织职工的敬业精神、技术素质均高于国外,但是,我国纺织工人在综合技术、科技创新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全行业95%以上的职工只接受过最基本的专业培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比例很低,纺织企业中技术人员仅占全体员工的2.7%,其中硕士仅占0.1%,本科生占46.5%,三年制专科生占53.4%,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纺织产业中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也不过9.48%,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5.41个百分点。

综上分析可见,虽然我国纺织产业的就业规模不断扩张,劳动者也甘于献身到纺织事业,但是,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缺乏高分子技术人才,多种纤维混纺交织技术人才,现代印染和后整理技术人才,专业信息和软件开发人才,面料织物结构设计、花型设计、服装设计人才,懂专业的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等,这种状况很难适应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必将成为制约我国纺织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

2.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成本是指雇佣一个劳动力平均每小时支付的费用,它包括雇主直接或者间接支付的全部工资和非工资费用,其中,非工资费用是指雇主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依法自愿支付的各种福利费用以及用于员工招聘和培训的费用等。按照商品价值原理,劳动力成本是产品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劳动力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商品的市场价格,并最终影响到产业的竞争优势。

为了研究我国纺织产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竞争优势,本书选取了两类国家(或地区)作为参照,一类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贸易国家或地区,主要包括美国、日本、法国、韩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这类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普遍较高;另一类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印尼和墨西哥等,这些国家多数是经济欠发达国家。

2000年我国大陆纺织产业劳动力工资水平为0.69美元/人?小时,分别相当于日本的2.64%,德国的3.8%,美国的5.3%,我国台湾地区的9.54%,我国香港地区的11.31%,韩国的12.97%,墨西哥的30.94%,这说明我国纺织产业与多数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但是,我国大陆纺织产业劳动力工资水平已经超过了印度、巴基斯坦和印尼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

如果考虑劳动力成本的增长速度,前景不容乐观。我国纺织产业的劳动力成本从1980年的0.25美元/人?小时上升到2004年的0.71美元/人?小时,上涨了184%,年平均上涨速度超过7%。同期美国纺织产业的劳动力工资上涨了148%,涨幅比我国低了36个百分点,墨西哥、菲律宾和泰国等地的纺织产业工资水平也比我国的上涨速度慢得多。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福利待遇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纺织产业的工人工资还将继续上涨。如果再加上除工资以外的其他福利,如购房补贴、医疗保险等,则我国纺织产业劳动力的实际成本要比计算的简单工资高得多,这种情况在国有纺织企业职工中尤为普遍。综合起来分析,虽然当前我国纺织产业的劳动力成本与诸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正在被快速上涨的劳动力工资水平所削弱,而且,近年来我国纺织产业还面临着很多后起的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估计每年我国约有40%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受到东南亚国家出口产品的直接挑战。因此,如果我国纺织产业还不积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仍一味地依赖于劳动力成本优势,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更深层次的国际竞争趋势来看,生产成本是生产中低档产品的重要考虑因素,由于纺织产业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劳动力成本这一差异是使我国成为世界纺织品服装主要供应国的重要原因,对于一些低附加值的大众化纺织品服装而言,这个差距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但是,对于高档纺织品的竞争,生产成本已不再是竞争的焦点,高档纺织品的竞争优势更多地体现在产品的复合功能或新颖性等其他附加值方面。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分析,生产成本也会被别的要素成本,如原材料、资金和其他辅助费用所抵消,以美国和中国30支棉纤维的综合生产成本为例,美国的生产成本是每千克3.6美元,我国为每千克3.47美元,这一差距并不像两国之间劳动力成本的差距那样明显。

3.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综合考察职工劳动效率的一个关键性指标,是指单位劳动力投入所发生的产出,计算公式为: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劳动力投入(4-1)

这里的产出是指纺织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劳动力投入是指实际劳动时间,由于不可能精确计算每个劳动者的实际劳动时间,所以用纺织产业就业人数来代替劳动力投入,据此,计算了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994~2004年的劳动生产率。

整体来看,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纺织和服装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不断提高。具体来说,1994~2000年间,服装业劳动生产率比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更胜一筹,2001年以后,纺织劳动生产率超过服装劳动生产率,这与最近几年我国纺织业大力投资改造更新设备有很大关系。

从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水平来看,我国纺织产业经过这几年的设备更新改造之后,劳动生产率与过去十年相比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提高,以棉纺行业为例,我国棉纺行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00年的2.28万元/人?年,提高到2004年的4.08万元/人?年。目前,我国纺织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已经超过了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但是与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

综上分析可见,虽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与先进国家相比具有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被相对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抵消了,而且劳动力成本还处于快速上升时期,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纺织产业劳动者普遍缺乏综合技能培训,高新技术的创新能力不强,高级人才所占比例较低,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劳动者的深化教育和劳动力结构的优化配置,尽快提高我国纺织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加快培育复合型战略人才,全面提升我国纺织产业的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竞争格局。

二、原材料

世界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已经表明:外部环境的变化给纺织产业发展提供了潜在的机遇,但是,只有具备一定的内部条件,这种机遇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发展,由于关键资源的匮乏或供应不足同样会使产业发展错失良机。纺织产业是一个资源依托型很强的产业,原材料的有限性将极大地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因此,原材料的丰度和质量对一国(或地区)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纺织产业原材料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即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长期共存,且从发展趋势来看,化学纤维大有超过天然纤维之势。天然纤维资源主要来自棉花、麻类、毛类、蚕丝等,这些原材料的获取与气候、土壤、温度、湿度以及栽培技术和养殖技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化学纤维是以石油、天然气、煤及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经过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而制得的纤维,按照原料和制造方法的不同,又可细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种,其中又以合成纤维居多。

1.棉花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产棉国。据国家统计局和各地方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04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为8535万亩,比上年增长了11.3%,是1993年以来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棉花产量632万吨,比上年增长30.1%。同期全球棉花产量为2308万吨,我国棉花产量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约30%。

我国棉花在单产水平和生产成本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根据美国农业部2002年2月公布的数据,2000年世界棉花的单产水平为603千克/公顷,美国为708千克/公顷,巴基斯坦为610千克/公顷,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棉花平均单产1074千克/公顷,不仅远高于世界及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单产水平,而且还高于美国的单产水平,在世界产棉国中处于中上等水平。2004年,我国棉花的平均单产进一步提升到了74公斤/亩(约相当于1105千克/公顷),同比增长16.9%,是除2002年以外的第二个高单产年。从生产成本来看,我国棉花的单位面积生产成本是美国的90%~95%,略高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的生产成本,与单位面积的棉花产量相结合,我国棉花的单位重量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优势正处于不断丧失的趋势之中。

尽管我国是世界产棉大国,但由于我国还是世界棉花消费大国,国产棉花的供应仍存在较大缺口,因此,我国还是世界棉花进口大国。2001年我国棉花消费量为550万吨,2004年增长至770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40%。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最新预测,2004年全球棉花消费量为2163万吨,我国棉花消费量占世界棉花消费总量的36%,如此巨大的棉花消费量使得我国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棉花。2003年我国进口棉花总量突破80万吨大关,达到87万吨,2004年我国进口棉花总量飙升至182万吨,预计2005年我国需要进口棉花将达到230万吨。我国棉花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棉花市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秘书处1998年的一份报告分析:中国每出口1万吨棉花,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每磅会下降2美分,而中国每进口1万吨棉花,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每磅就会上升2美分,这一报告充分说明了我国棉花的进出口变化对世界棉花市场的供求平衡关系及价格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进口棉花的95%以上是原棉,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是美国,约占我国棉花进口总量的50%;其次是乌兹别克斯坦,约占10%;还有澳大利亚、苏丹、俄罗斯等国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进口来源国。

从实际棉花使用情况考察,国产棉敌不过进口棉。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例,其棉纺织品、服装出口约占全国同类商品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但外商投资企业所需原料的60%以上是进口原料而非国产原料,这与我国是产棉大国的身份显得极不协调。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产棉本身的品质的确无法满足某些生产要求,需要进口棉做有益的补充。关于国产棉的品质认定,国内的权威检验机构曾经用1998~1999年度国棉品质分析数据与美国棉花以及乌斯特公报提供的国际棉花进行质量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我国陆地棉的纤维长度集中在28~30mm;马克隆值主要集中在4.3~4.9的范围,与国际水平相当;断裂比强度集中在20~22cN/tex,比国际水平稍高;国产棉的短纤维率和棉结指标明显优于进口棉,总体上,与同级棉花比较,国产棉处于国际中等水平。但是国产棉的类型比较单一,匹配性较差,主要表现为95%以上的国产棉仅适合纺32~40支的棉纱,缺少纤维长度在31mm以上、断裂比强度在25cN/tex以上、马克隆值在3.7~4.2之间的适合纺60支纱以上高档纱的棉花,也缺少纺20支纱以下的原料。如此单一的品质结构不符合棉纺企业的用棉要求。另一方面是国产棉的流通系统大大降低了国产棉的竞争优势。国产棉花在流通过程中因质量标准监管不严、检验技术落后以及人为的掺假、造假行为等使得国产棉的品质大打折扣,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类:其一是国产棉混有“三丝”。所谓“三丝”是指混入棉花中的异性纤维、染色纤维和毛发、块布等杂质,根据2001年度190万吨经营性棉花公证检验资料,我国棉花异性纤维的批次发现率高达22.38%。“三丝”的存在既增加了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又影响了纱线和棉布的外观,导致纺织品质量下降,同时还会影响棉农增收。其二是原棉一致性差。我国一个产棉区往往有十几个棉花品种,收购时各品种混收,结果造成原棉产品一致性很差,同级棉不同批次、不同棉包的产品等级均存在着较大差异,给现代化棉纺织企业的规模化大生产带来很大障碍。其三是棉花在我国是作为一种战略性物资进行管理的,棉花的收购与加工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棉花的流通环节繁而不顺,流通过程中的加价、掺假行为比较严重,这不仅降低了棉花品质,抬高了棉花价格,而且也大大损害了国产棉的形象。

综上所述,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国产棉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尤其是流通体制改革是解决当前国内棉花问题的当务之急。针对这一现状,我国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意见》、《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棉花进项税抵扣有关问题的通知》等。2001年国务院确立了“一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经营”的改革思路,使历年来棉花收购的垄断性经营被打破,中央棉花储备和棉花经营职能分开,逐步形成了规范的棉花市场秩序。加入WTO以后,国内棉花市场与国际棉花市场的接轨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家为贯彻加入WTO承诺也加大了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力度,这些有力措施必将大大促进国内棉花形势的好转。

2.麻类

麻类同棉、毛、丝合称为我国的四大天然纤维,是仅次于棉花的重要精纺天然纤维作物,是纺织产业重要而优质的原材料。我国是世界上麻类资源丰富的国家。麻类作物是我国传统的农业栽培作物,主要麻类品种有苎麻、亚麻、红麻、剑麻、大麻等,此外,我国还有大量的野生罗布麻和野生大麻。

我国各类麻类作物的种植面积约40万公顷,总产量在100万吨以上,均居世界前列。长期以来我国苎麻种植面积和产量占世界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9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欧美各国称苎麻为“中国草”,日本称它为“南京草”,这充分显示了我国苎麻生产的悠久历史。据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278],2003年我国苎麻种植面积和产量为132万亩和19.4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10%和8%;2004年的苎麻生产扩张明显加速,种植面积达到152万亩,总产量达到23.3万吨,分别比2003年增长15%和20%。亚麻目前的种植面积已位居世界第二。最近五年我国亚麻种植面积逐年增长,2002年我国亚麻的种植面积达到16.33万公顷,是1998年亚麻种植面积的4倍之多,年产打成麻60万吨左右。随着国际形势的好转,亚麻种植面积还将继续扩大。亚麻的单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全国亚麻单产平均5000kg/hm2,比1998年提高了62%。长期以来我国红麻和黄麻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变化的影响较大,总的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年产量波动幅度也较大,1999年我国黄麻产量达到最高峰,为16.4万吨;2000年和2001年逐年递减了23.17%和15.87%,到2001年我国的黄麻产量已经减少至10.6万吨;尽管2002年我国黄麻产量创下仅次于1999年的最好成绩,达到15.9万吨,同比增长50%,但2003年又跌破10万吨大关,减至9.98万吨。最近5年我国的剑麻种植面积比较平稳,年产剑麻3万吨左右,2002年剑麻种植面积为1万公顷,比1998年的9330公顷略有增加。大麻在我国以野生居多,每年人工栽培的大麻在5300公顷左右,年产量约1万吨。

尽管我国麻类资源的总量比较丰富,但是,我国麻类资源从育种、播种、成长、管理、收获到后续的加工等各个环节,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来说:国内亚麻原茎产量一直停留在3750kg/hm2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则高达7500kg/hm“sup”2“/sup”,几乎是我国的两倍;生长期内的麻类作物高矮不齐、原茎粗细不均,严重影响了后期的出麻率,国内的出麻率为11%~13%,与世界17%~18%的水平相差较多;国内亚麻的梳成率仅为4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15个百分点;国产麻纤维的断裂强度、纤维均长、木质素含量等各项指标也均落后于先进国家,难以生产高支纱;我国红麻、黄麻的纤维品质、沤制质量、柔软性和光泽度等方面与进口麻纤维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279]。

综上分析看出,我国麻类资源的总量比较丰富,但是麻类资源的质量还有待改进和提高,特别应该注重麻类作物的栽培技术、加强生产管理,力争从源头上培育麻类资源的竞争优势。

3.毛类

毛类原料主要包括羊毛、兔毛、驼毛以及其他动物毛原料,其中以羊毛为主要原料。1990年我国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三大羊毛生产国,1994年又超越新西兰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羊毛生产国,目前,我国的羊毛产量仅次于澳大利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主要羊毛生产国由于多种原因正遭受不同程度的减产:澳大利亚因严重干旱,致使2003~2004年度的羊毛产量跌至近50年来的历史最低水平,据澳大利亚羊毛产量预测委员会(AWPFC)的公布数据,2005/2006年度剪毛产量预测为4.7亿公斤,比2004/2005年度又低了1个百分点;新西兰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取消了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加之受奶牛业的竞争激化和养羊业比较优势弱化的影响,牧民的养羊积极性持续下降,羊毛只是作为羊肉生产的副产品,据新西兰统计局预测,2006年新西兰羊毛产量将降到17.0万吨;英国也是从羊肉的产量来决定所提供的羊毛数量;另外,由于受棉花、化纤等其他原料的替代性竞争、国际羊毛市场疲软以及羊毛价格持续低迷的影响,其他产羊毛国家如独联体、乌拉圭和南非的羊毛产量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我国羊毛产量在一片跌落声中可谓一枝独秀,2004年我国羊毛产量达37.39万吨,比1980年翻了一番,占世界羊毛产量的比重已经从1980年的6.68%提升至2004年的18.95%。预计2005年我国羊毛产量将达到38.6万吨,同比增长3.24%。

尽管我国的羊毛产量不断增长,并且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羊毛生产国,但是,国产羊毛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毛纺工业的生产需要,不仅供应数量上存在较大缺口,关键是羊毛的品质难以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尤其是精纺所用的细羊毛主要依赖进口澳毛。长期以来我国的羊毛市场存在“三多一少”的特殊现象,即羊毛产量多、养羊头数多、进口羊毛多和羊毛自给率少。这种现状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毛纺行业的发展迅速,毛条加工和纺纱能力都名列世界前茅,对毛料的需求增长很快。另一方面,由于国产羊毛的长度短、色泽黄、污染重、批次同质性差、净毛率低,所以即使国产羊毛价格比进口羊毛便宜很多,毛纺企业仍然选择进口羊毛。正如一些毛纺企业所言,如果把羊毛价格和羊毛质量联系起来考虑的话,购买进口羊毛还是比购买国产羊毛合算,因此,国产羊毛的市场占有率始终很低,一半以上的毛纺工业原料来自国外进口。

从羊毛的进口情况来看[280],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乌拉圭分别是我国羊毛的三大主要进口国,其中,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毛最多,约占我国羊毛进口总量的55%~65%,2000年甚至高达68%,我国羊毛的进口价格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羊毛价格的指示器。同样,我国也是新西兰和乌拉圭羊毛的最大买主,2004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羊毛2.6万吨,占其羊毛出口总量的22.4%;2004年我国从乌拉圭进口羊毛1.3万吨,占其羊毛出口总量的20.6%。由此看出,尽管我国不是“贫毛国”但我国却是世界羊毛进口大国,国内羊毛原料市场的主导者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乌拉圭等进口羊毛,特别是国产细羊毛的自给率仅为25%~30%。随着国际市场细薄化、环保化、高档化毛纺织品消费的看好,毛纺原料市场对精细毛原料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的变化内在地要求羊毛生产结构的变化。

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国内羊毛原料形势,我们首先需要认真分析国产羊毛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实际问题寻找具体的解决办法。借鉴国外羊毛生产的成功经验,本书认为我国羊毛原料的问题主要出自以下三个环节[281]:第一是羊毛生产环节。羊毛生产受自然环境的限制,我国牧区风沙尘土大、草场资源贫瘠、载畜过量、草皮退化严重;我国牧场管理水平以及资金投入有限,饲养规模普遍偏小、缺乏现代化管理;牲畜品种的良化率很低、混群饲养普遍、品种比例失调、抵抗自然灾害和疾病防控能力明显不足等。第二是羊毛流通环节。分级、包装、检验、贮存和运输等各个流通环节同样是影响羊毛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我国由于缺乏严格的分类质量标准、统一的分级代码以及分选程序的不严格和分选工艺的粗糙,结果不同等级的羊毛混合打捆包装,这不仅难以体现羊毛质量的级别差价,而且也大大降低了高级羊毛的市场价格,挫伤了羊毛生产者改善羊毛质量的积极性。当然,我国羊毛生产者和流通企业的规模小、数量多,也给羊毛分级、质量检验和监督等带来了不少困难,具体操作难度较大。第三是羊毛销售环节。拍卖市场对交易的产品具有多方面的严格规定,因此,建立羊毛拍卖市场是提高羊毛质量和建立羊毛信誉的重要途径。澳大利亚80%的羊毛是通过羊毛拍卖市场交易,这也是澳毛能赢取使用者的放心和具有良好信誉的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国内羊毛拍卖规模一直难以扩大,供应商参加拍卖的积极性始终不高,拍卖市场很不完善。总之,要提高国产羊毛的国际竞争力不仅需要从生产环节入手,加大畜牧业发展的科技投入,不断改良牲畜品种、普及基础畜牧兽医机构等等,而且还应该实行机械剪毛、统一质量标准、分级整理、规格打包、客观检验,提高现有羊毛的商品价值,同时,积极探索完善羊毛拍卖市场的途径,树立国产羊毛品牌,强化信用意识也是国产羊毛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4.蚕丝

蚕丝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综合性能居各种纺织纤维之首。我国素有“丝绸王国”之美称,养蚕缫丝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卓越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茧丝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已成为世界丝绸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茧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生丝和坯绸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70%和45%以上,丝绸贸易量占世界丝绸贸易总量的80%以上,丝类产品和绸缎等原料性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丝类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80%,丝类产品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在世界上具有绝对垄断地位的大宗出口产品之一[282]。

从世界蚕业生产的分布情况来看,目前世界上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有蚕丝业生产,但在世界蚕丝生产上具有一定地位(即占世界总产量1%以上)的国家只有5个,分别是中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巴西和泰国。2002年世界蚕茧和生丝总产量分别为83.71万吨和9.57万吨,其中我国的蚕茧和生丝产量分别达到69.8万吨和8.33万吨,占世界同类产品的83.38%和87.04%。由此可见,我国已经牢牢地确立了在世界茧丝绸业中的“大国”地位。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蚕业生产国,印度也是我国最大的蚕丝、坯绸等丝织品原料出口国。印度地处热带地区,全年皆可养蚕。目前印度的桑园面积为23~25万公顷(折合370万亩),桑蚕丝年产量约1.4~1.5万吨,占印度各类蚕丝总量的91%;蓖麻蚕丝为900~1000吨/年,约占总量的6.9%;柞蚕丝年产量约200~240吨/年,姆珈蚕丝年产量约90~100吨/年,分别各占总量的1.5%和0.6%,其中,姆珈蚕丝只在印度东北部地区生产,其价格约为普通生丝的三倍,属印度特色资源。在印度生丝生产中,土丝车和乡村丝车的丝产量占全国的85%~90%,前者生产的生丝根本不存在等级的问题,后者虽有改进,但由于车速太快,生丝质量也较差,这也就决定了印度必须从我国进口生丝。

但是印度在蚕丝业的养殖技术和科技投入方面非常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受我国廉价丝原料的竞争以及世界丝绸市场的影响,最近几年印度的桑树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已经从1998/1999年度的270069公顷减少至2000/2001年度的215921公顷。印度政府为了保护丝绸业的发展,从源头抓起,采用先进的桑树种植技术、使用优质蚕茧品种、成立了专项基金用于生丝新品种的研发、提高蚕丝收获后的处理能力、调整生丝产品结构,努力从根本上提高产品品质。目前,蚕茧新品种产量能达到每英亩60公斤,而且这些新品种生丝具有高标准、高质量、防虫害以及适应气候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印度蚕丝业的研发机构也非常发达,中央丝绸委员会(Central Silk Board,简称CSB)的构架非常大,网络覆盖全国,而且还积极与国际组织进行蚕丝业的科研合作,并且得到了世界银行、瑞士国际开发合作署、日本国际合作银行等国际组织的赞助,印度政府还借助WTO的法律法规出台非关税壁垒,阻挡我国丝类产品进入印度市场。相比而言,我国蚕丝业无论是人才投入还是资金投入都无法与之相抗衡,我国蚕业的相关研究单位只有省级以下部门成立的十几家,彼此之间缺乏信息交流平台,科研经费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面对印度如此强大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居安思危,做好我国蚕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尽快实现蚕业的生产模式从农村经济向产业化生产的转变。

巴西是继我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生丝出口国,尤其在世界高品位生丝市场上,巴西以生产高品位的蚕丝一直受到世界关注,巴西已经成为我国高品位生丝市场上的强劲竞争对手。巴西蚕丝业潜在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283]:第一,巴西的蚕丝具有价格优势。巴西的蚕茧价格约相当于我国的75%~80%。第二,巴西的蚕茧成本只占丝价的37%,而我国的这一成本则要占到丝价的60%~70%。第三,巴西的蚕丝品质高。巴西缫丝厂生产的生丝品质能基本保持在5A级水平以上,而我国一般企业的加工技术只能生产3A级生丝。第四,巴西是规模化养蚕。巴西的每个养蚕户可以使用约50亩的桑田资源,每个养蚕车间的面积都在300m2左右,每户每年能创收4~5万美元产值。第五,巴西采用条桑养蚕。这种方法适合大规模生产,用工量少,生产力水平能够提高。当然这种方法必须对相应的条桑收割、桑树种植、蚕房配置以及具体的喂养方法作出调整。

通过与印度、巴西蚕丝业的对比研究,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它们的竞争潜力和竞争优势,如果我们仍不思变,我国蚕丝业将面临很大的威胁。此外,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和东南亚地区的泰国等国家的蚕丝业也逐渐兴起,世界蚕丝业正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我们应该积极采取对策,从产业工程的角度思考如何在特色、优质、高产、低成本、高效益上实现新的突破,给传统蚕丝业注入新的活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继续把我国蚕丝业做大、做强。

5.化纤

化学纤维的出现和发展使纺织产业摆脱了对农业的天然依赖特性,化纤的许多优良性能,如强度高、比重轻、抗辐射、耐腐蚀、保暖性等一系列特点也大大地推动了化纤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目前,化纤已经成为主要的纺织用纤维之一,在一些特种工业领域,化纤的特异性能更是天然纤维所不能及的。同时,发展化学纤维还可以收到占地少、产量多的良好效果,因此,各国都把化纤工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我国的化纤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不仅巨额投资而且还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化纤工业迅速发展起来,自1998年起,我国就已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纤维生产国,之后,化纤生产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2004年我国化纤产量为1425万吨,同比增长22.71%,同期世界化纤总产量为3456万吨,同比增长仅为8.9%,我国化纤产量不仅在世界化纤产量中的比重已经占到41.23%,而且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世界水平。据化纤行业协会预计,2010年我国化学纤维产能可达到2130万吨/年,其中人造纤维110万吨/年,合成纤维2020万吨/年。在人造纤维产能中,粘胶纤维产能将达到95万吨/年,其他人造纤维品种约15万吨/年;在合成纤维产能中,涤纶产能将达到1700万吨/年,锦纶105万吨/年,腈纶115万吨/年,丙纶50万吨/年,氨纶40万吨/年,其他合成纤维10万吨/年。

但是我国化学纤维的产品结构不合理,差别化纤维和高档纤维还很短缺。2003年我国合成纤维的差别化率为22%,虽然比前几年有所提高,但性能优异的差别化纤维品种较少,不少国家的差别化率已经超过了30%,美国、日本等国甚至超过了50%,因此,我国每年仍需要进口大量的化学纤维。

我国不仅进口合成纤维,而且还需要进口合成纤维原料,每年都需进口大量的合成纤维单体和聚合物。2004年涤纶的单体精对苯二甲酸(简称PTA)、乙二醇(简称MEG)和锦纶的单体己内酰胺(简称CPL)原料的进口量依次是572万吨、340万吨和45万吨,进口依存度分别高达56.4%、77.8%、66.4%,即使在国际油价高涨带动化纤原料价格上涨的时候,国内化纤行业也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生产原料,过高的进口依存度不仅增大了国内化纤企业的成本压力,而且还加大了它们的经营风险,容易受国际经济新形势的变化而导致危机产生。

纵观我国棉、麻、毛、丝和化纤这五大类纺织原材料的供给状况,通过对纺织原材料的产量、规模、品质、国际差距、进出口情况以及供需关系的深层次矛盾的剖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我国各式纺织原料的总产量均居世界领先地位,甚至首位,但由于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销售环节中的不科学、不合理和不严格,使得我国原材料资源的综合品质大打折扣,我国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各式纺织原料,我国仍然不能称之为一个纺织原材料自给率很高的国家,特别是一些高级原材料不得不大量依靠进口,不仅给我国纺织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加大了我国纺织产业的经营风险。对于国内纺织资源的这一现状,本书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从客观条件分析,纺织原材料短缺与我国的自然条件有关。因为纺织工业所需原料品种十分广泛,它们的生产涉及各种类型的地理、气候、水土等自然环境条件,尤其是天然纺织原材料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特性更高,因此,我国不可能提供纺织产业所需的全部原材料,也不可能满足国内企业所需原材料的全部产量。第二,从供需关系分析,纺织原材料的短缺与其供需矛盾有关。我国是世界纺织品生产大国,是世界纺织品加工基地,对纺织原材料的需求量会随着我国出口产品的增长而增加,如果原材料供应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原材料需求的增长速度,那么,纺织工业生产就必然会面临原材料供应不足的危机。第三,从生产流通环节分析,纺织原材料短缺与我国原材料的品质、生产技术、加工工艺及流通过程等诸多因素有关,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纺织原材料竞争优势的充分发挥,抑制了我国纺织原材料技术改进的积极性,成为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的一大隐患。

针对我国纺织产业上游环节存在的种种问题,本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从生产环节入手,在保证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产水平等,从源头上尽快改进我国纺织原材料的品质。第二,从流通环节入手,缩减流通环节、疏通流通管道、拓展流通途径、降低流通成本、努力建设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流通机制。第三,从质量管理入手,建立统一的、标准的、可行的质量监管体系,严把从选种、育苗、培植、生长、筛选、生产、归类、分级、包装和运输等在内的每一道关卡,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入下一道环节,同时确保每一个优质产品能够体现应有的价值。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全面提升我国纺织原材料的国际竞争优势。

三、资产

资产是资产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表现为一定时点的财富存量,由一定数量的物质资料和权利构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本书重点从资产规模、投资主体、资金来源、区域分布和资产的现代化水平等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中,资产规模是从总量上反映产业的资产实力;投资主体的不同往往会影响资产的使用目的,最终又会影响到资产的投资效果;资金来源是从筹资渠道的角度反映资产的筹资成本;分析资产的区域分布特征有利于了解我国纺织产业的区域分布格局,进而分析市场对资产的资源配置效率;资产的现代化水平是提高投资效率的基础和关键因素之一,也反映了产业的发展潜力。由此可见,尽管这五个方面是从资产的不同侧面进行分析,但彼此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

我国纺织产业不仅资产总量大而且投资增速快。加入WTO以后,纺织产业的出口前景更加广阔,固定资产投资进入高速增长期,其中,2002年全国纺织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为556亿元,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2003年全国纺织产业固定资产投资885亿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1个百分点;2004年全国纺织产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179亿元,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620亿元,增长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01%。

从投资主体来看,私营及股份有限公司两类纺织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最高,而国有纺织企业的投资金额大幅下降。2004年内资企业累计完成投资863亿元,外商及港澳台企业投资316亿元。内资企业投资中,私营纺织企业投资181亿元,同比增长60.8%,占全部投资总额的比重由2003年的12.4%提高到15.3%;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投资188亿元,同比增长60.2%,所占比重从2003年的13%提高到15.9%;国有企业投资占全行业总投资的比重由2003年的12%下降到2004年的7.6%。这种投资现状一方面反映了纺织产业竞争非常激烈,刺激着企业主,尤其是自负盈亏的私营企业主不停地对技术和设备进行更新改造,诸如江浙一带的私营纺织企业,它们的资产现代化水平普遍高于全国水平;另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国有纺织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国有纺织企业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在不断减少,国家已经开始从投资主体向服务投资的角色转换,即引导和规范投资行为、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

从资金来源看,自筹资金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2004年纺织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中,自筹资金占全部到位资金的65.3%,同比增长5.5%,而且还高出全国平均自筹资金比率14个百分点。自筹资金比重的上升反映出我国纺织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较好,企业的融资能力不断增强,对政府的依赖性大大减少,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为政企之间的职能划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内贷款资金占15.2%,比2003年下降2.6个百分点,大大降低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外资占全部到位资金的比重比2003年下降2.5个百分点,为13.4%。

从区域投资分布来看,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但东部地区仍然是纺织产业投资的热点区域,投资力度的东西部差距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除。2004年东部地区完成投资额907亿元,同比增长28%;中部地区投资193亿元,增长34.2%;西部地区投资79亿元,增长48.5%,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但东部地区的投资额是中西部投资总额的3倍。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逐步落实,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优势将日益突现,如新疆地区是我国棉花主产区、内蒙古是我国羊毛主产区、江淮一带及四川等地的麻纤和蚕丝资源都很丰富,这些都是吸引纺织产业投资的焦点。此外,由于东部地区纺织产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以及土地、水、电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也会使得东部地区的纺织产业生产加工环节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渗透和转移,而保留其战略规划和国际营销中心。总之,我国纺织产业正在逐步形成东、中、西三位一体的产业分布格局。

从资产的现代化水平来看,经过这几年的高速投资,新装备、新技术不断应用到我国纺织产业,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新增的生产能力中,先进技术装备占绝大多数,其中,仅2004年就进口国外先进设备47.55亿美元。2004年,我国棉纺行业精梳纱比重达23.8%,无梭布达52%。在棉纺业设备中,20世纪90年代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31.66%提高到2004年的55%。化纤设备也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尤其是最具代表性的聚酯和涤纶长丝行业,目前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资产现代化装备率的提高大大有助于我国纺织产业生产能力的扩张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尽管我国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先进设备引进和技术改造,但是,由于历史欠债过多,原有的纺织产业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因此,我国纺织产业目前的现代化技术装备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很低。以棉纺业为例,目前我国棉纺业中属于20世纪80年代水平的棉纺设备仍有一定比重,发达国家的清梳联合机占有率为50%,我国仅占14%;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占有率均在90%以上,而我国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的普及率仅为32%和25.37%;美国的棉纱全部为无结纱,我国无结纱的比重才58.36%。我国毛纺业和印染行业同样处于陈旧设备的困境之中,大约只有15%的羊毛纺锤和6%的染色和整理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纯纤维产品上的技术含量只有38.75%,而代表世界纤维生产水平的日本则高达86.04%,美国是71.49%,韩国是61.18%。此外,我国纺织产业在纺纱、织布、印染、制衣等各环节的电脑过程控制系统和电脑辅助设计系统的拥有率都比较低。总之,我国纺织产业整体设备的现代化水平要比世界先进水平落后10到15年,如此落后的生产设备不仅导致生产成本高,缺乏竞争力,而且也使我国纺织产业在优质、高效、高产、环保、节能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国际差距。如,欧洲一个全自动纺纱车间,一万棉纺纱锭仅需6个人管理,我国台湾远东集团、新光集团纺纱车间,万锭用工量为30人,美国REMTEX工厂10年前的纺纱设备万锭用工也仅30人,无锡第一棉纺织厂万锭用工达到60~70人,是国内用工较少的企业,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目前万锭用工都在250~300人左右。印染行业中色差3~4级以上的生产工艺,我国一般印染企业合格率在50%左右,好的企业能达到80%,而国外先进水平则高达90%以上。我国印染行业生产万米布耗煤3吨、耗电450度、用水300~400吨,能耗指标是国外先进水平的3~5倍,用水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2~3倍。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品种、花色、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也都比较差,难以与先进国家的高产、优产、自动化生产的产品相竞争。

陈旧的生产设备当然需要更新,但是盲目的投资又会给产业发展埋下许多隐患,最近几年我国纺织产业的投资过热所造成的产能膨胀、生产结构性过剩、生产设备的不配套或者衔接不佳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各类资产的功能发挥,成为纺织产业升级的最大难题之一。事实上,纺织产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纤维、纺纱、织造、染整到纺织品和服装,这一系列环节共同组成了纺织产业的价值链,其中,纤维是基础,染整是关键,服装是龙头,要想解决好我国纺织产业的设备陈旧问题,全面提升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是只要大量投资就能做好的,还必须协调处理好各环节的结构比例以及生产设备的配套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源的经济效用。另外,在当前纺织产业的投资建设项目中,很多项目是以老企业的扩建改造为主,这样做虽然能够节约成本,但是我国早期的纺织企业多数处于技术薄弱,甚至瘫痪境地,即使新增投资也难以促使这些老企业的设备容量、自控水平和能耗率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企业仍然不能实现很好的升级。

面对国内纺织产业投资增长过快、投资规模偏小、投资周期过长、投资收益过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现状,政府及行业组织应加强宏观调控能力,积极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防患于未然,通过行业自律有效解决恶性竞争,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化纤行业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2004年5月,我国正式启动了化纤行业投资预警系统,成为化纤行业发展自律的里程碑,运行一年多来在业内得到了广泛认可。行业投资预警系统是顺应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是国家制定行业调控政策、银行实施信贷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企业投资的风向标。在国际竞争环境日趋复杂,纺织产业处于世界范围内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分工的关键时刻,建立行业投资预警系统是我国纺织产业快速提升和健康发展的必要环节。

四、工业基础

1.生产能力

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产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逐年提高,主要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2000年我国纺织产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为8894.52亿元,2001年为9384.6亿元,2002年为10644.41亿元,2003年为12878亿元,2004年为16107.74亿元,同比增长25.07%。我国纺织产业的主要产品产量,如化纤、棉纱、棉布、印染布、丝织品、服装等均居全球第一。

我国纺织产业的人均生产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2004年纺织产业的人均产值为18.01万元/人?年,比2003年高出2.53万元/人?年,是2000年的1.5倍,是1990年的6.5倍,是1980年的10倍。

总之,在欧美等地纺织产业处于低迷的状态下,我国纺织产业无论是工业产能还是产品产量能稳居世界首位,并且呈不断增长趋势,无愧为“世界纺织大国”。

2.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主要研究企业总体规模、企业集中度、龙头企业规模及其发展稳定性等三个方面。

(1)企业总体规模

从企业数量来看,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纺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合计约2.98万户,到2005年上半年已经增长到3.24万户,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的数量在最近五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5.85%、64.89%,我国纺织产业的整体企业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

从企业效益来看,伴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及劣势企业的优化整合,纺织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尤其是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经济效益比较良好。2001~2003年,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纺织企业占全部纺织企业总数的比重提高了0.96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占全行业销售收入总额的比重增长了4.46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销售收入的纺织企业的平均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纺织产业呈现出稳定的规模经济增长态势。

从股市纺织板块来看,2004年纺织行业有90余家上市公司,占沪深上市公司总数的8%,总股本占沪深总股本的6%,两组数据一对比就可以知道纺织板块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纺织业上市公司占证券市场的平均比重还呈逐年下滑趋势,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扩张速度慢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规模扩张速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在资本市场运作方面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利用股票市场进行筹资、融资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企业集中度

西方产业组织学的结构―行为―绩效理论指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进而决定市场绩效,企业集中度是产业组织理论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在一定程度上,企业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确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企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越高,大企业支配市场的能力就越强。此外,适度的集中还可以提高企业的R&D投入和科技进步的速度[284]。

企业集中度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销售额占整个市场或产业的份额[285]。考虑到纺织产业内部产业链较长,从原料―纺纱―织造―印染―后处理以及加工制造和后续的营销、售后服务等,需要涉及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产业环节,而且每一环节中的企业数量都很多,全部计算每一环节的企业集中度不仅数据收集难度很大,而且数据计算也相当复杂,为此,本书选取棉纺织、化纤和服装三个子行业进行重点剖析。

棉纺行业:从销售收入排行榜来看,2002年棉纺行业中前10位企业的销售收入额占全行业销售收入总额的9.5%,前20位的棉纺织企业销售收入额占全行业的15%左右,这一现状反映出,在棉纺行业中,企业凭借其绝对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不大,同时也暗示了棉纺企业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议价”能力不强。

化纤行业:相对其他子行业来说,化纤行业对资产的投资规模要求较高,表现为人均资产总量在纺织产业中居首位。从销售收入的企业集中度来看,前10位的化纤企业销售额占整个化纤行业销售收入总额的30%左右,前20位化纤企业的销售收入额占全行业销售总额的45%以上,前50位化纤企业占全国化纤行业销售收入总额的68.43%,由此可见,我国化纤行业的企业集中度是纺织产业中最高的。但是,与国际先进化纤企业的生产规模相比,我国化纤企业的规模还是明显较小。2004年我国化纤产量占世界化纤总产量的40.1%,同期,我国化纤企业的数量占世界化纤企业总数的45%以上,说明我国化纤企业的平均生产能力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全部化纤企业平均产能在3万吨/年左右,而国外具有竞争力的化纤企业生产能力分别是我国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服装行业:销售收入前10家服装企业的销售总额不足500亿元,还不到全行业销售收入总额的8%,2003年,前20家梭织服装企业的产量集中度仅7.64%,前20家针织服装企业的产量集中度仅14.76%,国内男装生产企业年销售额最大不过30~40亿元,女装生产企业的销售收入额最大才十几亿元,相对于年销售收入在几十亿美元以上的国际服装企业来说,国内服装企业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销售规模都实在太小了。这一现状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服装行业是纺织产业中具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特征的行业,市场进入壁垒和退出成本都比较低,对基本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等要素没有特殊要求,因此,不同经济实力的投资者都能在这一行业内寻找到合适的投资领域;另一方面,服装价格过低是造成我国服装企业收入整体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服装企业多数从事加工生产,缺乏自营品牌,附加值不高,是造成企业销售收入难以大幅度增长的重要原因。

按照产业集中度的等级划分理论,即产业中前8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的为非常高的集中度,介于45%~70%之间的为比较低的集中度,在45%以下的为低集中度。那么,我国棉纺行业和服装行业的集中度都过于分散,化纤行业相对较高,但仍然属于低集中度行业。如果选取主要子行业的前5位企业的销售收入汇总,占全行业销售收入总额的比重才略高于6%,因此,我国纺织产业市场集中度还很低,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根本无规模经济优势可言。

(3)龙头企业规模及其发展稳定性

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不仅是单纯企业数量上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大型企业的快速成长,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国际竞争说到底就是国际大型企业之间的竞争,这是因为大型企业不仅是行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而且引领着国际市场的潮流,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为此,本书针对龙头纺织企业的规模状况进行国际对比研究,分析它们在世界纺织产业中的地位和国际差距。

根据德国著名的经济学杂志Textile Wirtschaft1998年公布的全球纺织企业销售排行榜(化纤行业除外),美国的Sara Lee Corp。获得霸主地位,全球前10位企业全部被美、日两国独占,其中,美国企业7家,日本企业3家。在2000年的全球纺织企业销售排行榜100强企业名单中,前50强企业美国有22家,几乎占到总数的一半,日本企业有11家,占企业总数的22%,我国大陆企业只有江苏阳光集团入围,列名第50位,我国南京纺织集团名列第100位。

从销售收入来看,一直位居榜首的美国Sara Lee公司2000年的销售额为8229百万欧元,而我国江苏阳光集团的销售额为655百万欧元,是Sara Lee的8%,南京纺织集团的销售额为298百万欧元,仅相当于第一名的3.62%。2004年我国纺织产业销售收入排名第一位的是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收入为231.25亿元(RMB),也仅相当于2000年Sara Lee公司的三分之一。因此,即使是我国的龙头纺织企业,其竞争实力的国际差距也非常大。

从企业发展的稳定性来看,国内纺织企业的生命周期普遍较短,缺乏持久的绝对龙头企业,企业发展的稳定性较差。Sara Lee公司的国际霸主地位不仅体现在它的规模优势,更重要的是它能持续稳居世界霸主地位。作者对最近三年我国纺织企业的销售收入排行榜研究发现,企业的相对位置频繁变化,反映出企业发展的不稳定性比较严重,这是国内企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纺织产业内部各子行业。国内纺织企业发展得不长久和不稳定,从客观上反映了国内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竞争环境充满着变数;但是,也深刻地反映出我国纺织企业缺乏真正的核心竞争力,部分地区的企业是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诞生,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尤其是国内大多数企业根本没有建立研发机构,缺乏技术优势,只能跟随市场潮流生产一些中低档产品,这种企业发展模式根本无法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

综上分析看出,我国纺织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运行质量,都无法与国际纺织巨头相抗衡。国内纺织企业的突出问题表现为: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低、生命周期短、无核心竞争力。我国纺织产业经过重组和改造以后,虽然已经组建了一批大型的纺织企业,但还是缺乏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国际大型企业集团。实践已经证明,没有“领头羊”,就难以形成竞争、追赶态势,大家容易集中在较低水平上进行恶性竞争。因此,我国应该加大优势企业的培育力度,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营品牌的龙头骨干企业,同时,加速培养那些具有竞争潜力、市场反应灵活、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引导大中小企业间的联合,做大规模,形成合作竞争优势,全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