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怎样的员工老板最喜欢
34505900000007

第7章 一个有目标的员工

很多人游离在职场中找不到自己准确的位置,因为生存的压力让自己陷入一种职业恐慌,害怕失去工作,害怕不能胜任自己的职位。的确,职场中优胜劣汰的残酷画面频频在人们身边上演,在这种高压状态下工作的职业人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和办法来铸就自己的职业安全感呢?

第一节 跳槽不是最好的方式

当一个人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失意时,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困境?在工作生涯中遇到这种问题的人十有八九,如何做出选择就是区分他们是否能获得成就的一种方式。选择跳槽或者坚持到底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这些人面对困境的勇气和毅力。

人们不断地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工作也在寻找着适合它的人们。在我们接受一份工作时,不论出于什么原因,一定有一条是你为它驻足的理由,可是,在遭遇困境时,比如不受老板重视、得不到他人的承认、薪水不是自己的期望值、不能和团队中的其他人有效地沟通等等这些原因时,很多人的反应就是跳槽走人,去寻找新的希望。可你是否发现,当你得到了另外一个岗位后,却又有新的问题需要面对,或许就是原来离开公司的原因,这个时候,你又将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继续选择逃避还是正视问题的存在去想办法解决问题?想想看,你面对工作时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工作是否能吸引你,假如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很可能你就会选择跳槽。可是,这样一种逃避的方法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式,因为困难是无处不在的,只能逃避得了一时,终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其实人们一遇到困难就选择跳槽,如此往复,永远不会有进步,只能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更为可怕的是,长此以往,将成为一个频繁失业者。

怎样来面对跳槽这个问题呢?

首先,应该明确自己因为什么事情不如意,找对症结才能解决问题。

很多人在公司得不到承认时,往往把问题归结到了别人身上,常常都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没有真正找找自己身上的原因。正所谓有果必有因,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非常重要。如若不然,换了新的工作依然还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不主动解决问题,问题不会自己消失。假如确实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得不到别人的重视,那么,不管是否跳槽,自身的问题一定要自己解决。改变是获取进步的惟一出路,外在的原因无法改变,自身的原因一定得靠自己解决。

其次,学会分析问题,并逐渐养成一种成熟的思考方式。

想到要跳槽一般都会有多方面的原因,毕竟当初选择了现在的岗位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继续寻找工作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也不小,必须有时间和经济能力。毕竟在职场中,绝大部分的人跳槽后都要继续寻找新的工作,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使得自己不需要努力就能有更好的安排。但是,这并不说明不可以跳槽,只是行为人应该清楚地考虑到假如以后还要面临和现在一样的困境怎么办?如此,有人可能又退却了,选择凑合在原来的职位上继续工作,这也是一种不正确的方法。想要改变现状,而且不希望同类的事情发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一定要学会改掉自己一些不好的工作习惯和态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元元是职场中的一个年轻人,她工作还不到2年,却换了4份工作,平均每份工作不到半年,用她的话说就是每份工作都让她感到头疼,每份工作都有让她伤心的地方。

元元每次辞职的原因都是因为遇到不如意的事,原因也和别人辞职一样大同小异,不满意薪水、老板不对她重视、工作单调、同事关系相处不融洽等这些原因,可是她每次辞职都认为是因为别人的原因,从来不想想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

其中一次,她辞职的原因是她认为绝大部分同事的很多做法她看不惯,无法接受别人的做法。元元是一个诚实的人,也没有什么心眼,平时和同事说话都很直率,而且有时候说话不考虑后果,结果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了,他们大肆诋毁元元,元元感到很委屈,最后,选择了辞职。可是,她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毛病,虽然真诚没有错,但是工作中说话不能太多,工作就是工作,不能把工作当成聊天或述说心事的场所,言多必失,而且花过多的时间和别人议论、说话也会影响到工作。

在最近的公司中,因为一个同事的关系,她找到自己很多方面的问题。这位同事有40多岁,在这家报社做打字员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他一直从事这个职业,在元元看来,这是一份非常枯燥的工作。可那位同事却干得津津有味,并不觉得单调,工作做得很出色。他和元元一样也在工作中碰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他却是迎难而上,努力把自身的原因解决掉,外界的原因也就调和好了,他不仅得到报社的承认,而且这份职业已经成为了他的事业。元元这才知道,问题是需要自己去解决的,不可能一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频繁的跳槽不能最终解决问题。不过,可幸的是,她明白得并不晚,只要正视起这个问题,并试图解决它就能改变状态。

人们换工作不能像换衣服一样随便,频繁选择逃避,时间一长什么都没有积累下来,而其他人呢,却能在你认为单调的工作岗位上建立自己的事业。

我们知道,频繁跳槽是弊大于利的一种行为,频繁跳槽还会错过很多可以发展的好机会。跳槽不是不允许,但是也不能频繁更换工作单位,首先,对于个人的发展也没有好处,因为你想在公司能得到更好的位置,就得先了解这个企业,融入到企业当中去,从基层做起,才能更好地胜任不断变化的工作,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如果频繁跳槽,那么,或许你有机会得到升迁,也被错过了。其次,在短时间内经常变化工作单位,在用人单位眼里,就会认为你不忠诚,对公司没有诚意,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

职业人要能够在值得发展的公司不懈地努力,面临形形色色的困难时,不能选择逃避,产生跳槽的念头,应全面地综合考虑,尽量能留在原公司,如果公司确实没有值得留恋的地方,再作打算。

于燕毕业于著名的一所大学,学的是管理专业,大学毕业几年,换过不少的工作,从事过很多不同类型的职业。最近,她辞职后,一直在找工作,却始终没有得到她想要寻找的职位。

其实,在之前的几家公司里也不乏有老板想要提拔她,她工作也认真,但却没有耐心,只要碰到一些困难或繁事就想到逃避。在一次跳槽成功后,更加纵容她频繁跳槽。现在多次的跳槽让她失去了几次升迁的机会,找工作一直徘徊在低层职位上面。

现在社会上这种正常的人才流动,已为人们所接受,但如果太频繁就会使自己的职业生涯不停地处在动荡和适应新环境当中,即使找到一个比较不错的单位也不易安心工作,因此很难得到器重。同时,在走马观花似的跳槽过程中,浪费了青春和精力,也消磨了斗志。有关专家指出,大学生频繁跳槽对个人发展非常不利。

不论面对什么困境,主要还是要想办法解决,一次选择逃避就会接二连三地选择逃避,这样,怎么打造自己的事业。时间在你跳槽的不经意间流逝了,这不是一个最好的、最终的办法。想要彻底解决问题,还需要每个人真诚地正视事和人,用一个成熟的心态来面对问题,不是鲁莽的、也不是懦弱的,以最清醒的想法正视问题的存在才是正确的选择,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没有过多的压力。

工作启示:人们换工作不能像换衣服一样随便,遇到不顺心的事就频繁选择跳槽,这种逃避的态度只能让自己在走马观花的各种工作里丧失了机会,最后什么都没有积累下来,而其他人呢,却能在你认为单调的工作岗位上建立了自己的事业。

第二节 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社会百态,不论你从事哪一个行业,只要能成为一个领域的行家,就是那个领域的状元,自然就有了职业安全感。只要自己在从事的领域中占据了优势,自然也就能赢得更多的重视。成功人士们也没有比普通人分享到更多的时间,每天24小时的时间是既定的,很多人之所以能有所成就,他们不仅会利用时间,他们还把时间用得更精、更细,用在更为重要的事情上,用在他们想潜心发展的某一项工作中,这就是最好、最有用的策略。

留心观察各种关于人才市场的报道,我们经常会发现,现在社会上非常缺乏熟练的、精细的,专业能力强的技术工人,一个工厂的技术工人表面看起来可能没有公司白领那么显眼,但是,他们却成为了社会奇缺的人才,成了工厂重视的对象。一个技术非常熟练精细的技术工人所获得的待遇和白领相差无几,甚至比白领要多,因为他们成了一个领域内的专家。比如钳工、焊接工等等。不要轻视自己的工作,再普通的工作,只要在这个领域懂的知识能比别人多,干得能比别人好,就能占据很大的优势,根本不用花时间和精力去担心职业安全感,这样的人是所有老板都想要用的人。

在从业人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大家都会希望获取一些以证明自己能力的认证,至少想要向人表现自己完成了某些课程,毕业证和各种证书成了证明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获取专业认证就像获得一把开门的钥匙,当答对某个问题时获得某把钥匙。不过仅仅有钥匙是不能证明你是否真正有能力,想要真正获取别人的认同,关键还是要有真才实学。当你成为某个领域或者是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时,就会拥有更多的薪水、前途和发展的机会。

这儿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位才华横溢的博士来到江边,想要过江。他搭上渔夫的船,途中,他和渔夫闲聊。

博士问道:“你懂文学么?”

渔夫摇摇头。

博士又问:“那么地理、生物和数学呢?你总应该懂其中的一种吧。”

渔夫还是摇摇头,说:“我一样都不会。”

博士感叹起来:“这样一无所知的人生真可悲啊!”

这时,忽然起了一阵风,江中心波涛滚滚,小船摇摇欲坠,渔夫问博士:“你会游泳么?”

博士说:“我什么都会,就是不会游泳。”

话音刚落,一个大浪把小船打翻了,他们都落到水中,渔夫凭借自己娴熟的游泳技术救起了奄奄一息的博士。博士清醒后,渔夫说:“我什么都不会,可是我有一身游泳的好本领,就因为这样,我才能在这波涛汹涌的江河中以打鱼为生,每次危险都能安全度过,让我的家人过上快乐的日子。”

的确,不论从事什么行业,如果我们使得自己成为某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即使是再普通的工作,也是精彩的。所以,千万不要小瞧自己的职业,只要你具备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就能在自己工作的领域内平稳发展。一个人想要在职场中有自己的位置,就一定要具备这样的能力,这是确保你具有职业安全感的一种方式。想要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特定的事业,有自己的特长是非常重要的。

假如你不能掌握扎实的工作技能,自然就会有强烈的危机感,因为没有一项技能可以拿来做自己工作的保障,心中自然就也没有底气,也就没有职业安全感。有一些人认为只要认知面广,考一些各种各样的证书,这个方面学一点知识,那个领域学一点知识就是一个无所不知的人材,其实不然,没有自己的特长必然站不住脚。

社会分工的细化更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社会更需要在某一方面技术成熟的专业人才,如果只是泛泛了解各种方面的技能,真正做起某件事情时还是不能驾驭。有一个朋友在招聘程序员,当一个应聘者在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时,都说自己知道,也用过他们所要求掌握的那些软件,可是问得再深入一些,就发现其实这个应聘者没有一个自己熟练且擅长的技能。只是了解或听说过是没有用的,负责招聘的朋友说,其实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熟练掌握其中的一项技能就能达到要求,但是多数的应聘者都不符合要求。

这个问题其实很多招聘单位都有感受,公司确实有空缺的工作岗位,但却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人选,所以,现在社会就形成了一种公司需要招人却招不到人,应聘者需要找工作却找不到工作的现象。作为职业人来说,想要让自己的职业生涯顺利,在某一个方面有自己特定的能力就是保证你长期赢得胜利的保障。

我们来读一个被誉为“蓝领专家”孔祥瑞的事迹:

孔祥瑞是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却拥有两项国家专利和一百多项技术创新。一位仅有初中学历的普通工人,34年来为企业创造效益8400多万元。他在为企业创出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他所在部门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跨入同行业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水平。

2006年底,孔祥瑞成为感动中国2006年的候选人。他怎样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呢?因为他是一个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的人,他一门心思地钻研工作,被称为蓝领专家。

出生于天津的孔祥瑞从1972年参加工作后,一直兢兢业业,用他的努力创造了一个个辉煌。在天津港码头高大的设备面前,身材很高大的孔祥瑞仍然显得矮小,但正是这个貌不惊人的码头工人,却让眼前的这些高大设备服服帖帖、正常运转。

码头上所有的货物都通过一些现代化的传输设备来运转,系统中的一条皮带是设备的整个供电中枢,里面有六千伏的高压电缆,通过电传输到设备上,设备所用的动力靠它供电。可是,冬天下雪时,因为冻冰的关系,很多地方就会出现问题,电缆保护不了,这样,孔祥瑞研究出一个新技术,利用两个压轮的设计,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避免很多重大的事故,他的这项新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

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个普通的码头工人,他只有初中学历,却培训出很多大学生骨干。

其实,他初中毕业时,尽管成绩优秀,因为家庭经济的压力不能继续上学,被分配到天津港,那时叫塘沽新港。当时的天津港设备和条件都不好,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孔祥瑞认识到即使将来调换工作,也一定要有扎实的技术,学习好技术是自己的本事,否则到哪里都不行。就这样,他的专业技能一年胜似一年,他所在的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一名普通的工人,只要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和专长,那就是成功的。1994年以来,他9次被评为天津市“八五”、“九五”、“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先后荣获1998年度天津市劳动模范、2000年度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200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度全国劳动模范、2006年度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我们不能否认,行行出状元,一定不要小看自己的职业,只要你成为了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一定就能占据一个不可撼动的位置。

既定的时间让我们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只有抓住一个方面的特长才能脱颖而出。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一定要掌握工作技能,而且技能越娴熟时从业人的价值就会越高,得到的重视就越高,这也能成为自己事业的一个起点。那么,怎样才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呢?

那就是,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学会扬长避短。这是一个特定的规则,每个人都知道,但很多人却犯这样的错误,往往偏要往自己的劣势上碰。

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性格内向,不善于和人交谈,但却时时想要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善谈,结果却得不偿失,还不如踏踏实实做一个内向的人。这里要强调的是,性格内向并不是一个缺点,而性格外向的人也并不能占据优势,这跟遗传、基因有关系,即使一个天生内向的人经过后天锻炼依然不能成为一个外向的人,也不必认为这是一个缺点,其实,每份工作对人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特点,最主要的就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想要挑战自己的不足是一件勇气可嘉的事,但如果能够在自己的优势上挑战自己,效果会更好,必然也会更加出色。行行都能出精英,为什么总是去羡慕别人的优点,而不重视自己的优点呢?

有一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一所动物学校,里面有很多小动物,小兔子、小松鼠、小鸭子、小羊等。

一天,学校举办了一次跑步比赛,小兔子听后非常高兴,比赛结果出来了,小兔子得了冠军,它非常自豪,可是,其他小动物却暗自伤心。放学回家,小兔子对妈妈说:“妈妈,这个学校太好了!我非常喜欢!”

过了几天,学校又举办了游泳比赛,这下小兔子傻眼了,这次比赛小鸭子得了冠军。接下来,又举办了爬树比赛,小松鼠获得了冠军,小兔子又傻眼了。

从寓言故事中我们知道,兔子擅长跑步,小鸭自然跑不过它。当然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能大获全胜是因为兔子偷懒了,假如兔子不偷懒睡觉,踏踏实实跑步,无论如何乌龟也追不上它。所以,从自己的长项上努力是获得胜利最好的办法,如果你知道如何扬长避短,而且还付出了努力,是一定能在某一方面做出一些事情的。但是切忌的是,有优点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否则就成了龟兔赛跑中懒惰的兔子。

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对于从业人员来说很重要,再加上工作中要懂得扬长避短来让自己的优势得以发挥,在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后,就一定不会有职业危机感,不用发愁自己的工作不牢固,因为这样的人才是社会上需要的、缺乏的人才,只要你做到了,只要你在某一个方面有娴熟的技能,就一定是一个出色的职业人。

工作启示:不要让自己成为那种什么知识都听说过,但却什么都干不好的人。只有那些在某一个方面有专长的人,才是企业最为需要的人才。

第三节 奉承老板不如做好工作

在职场中奉承老板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很多人无法区分奉承与赞美两者之间的区别。其实,这两个词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为贬义,后者则为褒义。所谓奉承,有阿谀奉承一词,用言语恭维和讨好别人,屈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 而赞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心的赞美。

一些人在理解这两者之意时,往往有些偏离了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的确,办公室中这样的现象不为鲜见。有的人想要以最快的方式赢得上司的青睐,往往就采用奉承老板这种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人就是无法区分奉承与赞美的区别。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的人都愿意听好话,所以,他们认为采用言语讨好老板这种方法必然能让老板对自己印象加深。其实,他们并不知道,想要让自己有职业安全感,奉承老板不如把工作做好。

聪明的老板虽然也喜欢听到别人的赞扬,但是,他们能够区分赞扬和奉承之间的区别。奉承只会麻痹别人,并不能对工作有实质性的帮助,只有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信任的人。久而久之,老板就会对这样的人反感,甚至厌恶。

想要以奉承来出人头地的人往往就是那些投机取巧的人,他们不会花心思把精力放在怎么样把工作做好上,对于工作就是敷衍了事,马虎应付。这是一种错误的工作方式,要知道,老板聘请员工并不是要员工来奉承他,他需要员工来工作,把工作做好,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人可能会提出疑义,说如果既可以把工作做好,又能奉承老板是不是就是一种特别安全的职业方式。对于这个问题,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这种关系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能够认真把老板交代的任务做好的人,他们必然会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和精力,绝对不会想着奉承老板,而且通常情况下,想要以工作取胜的人往往不会有奉承老板这样的思想存在。所以,赢得老板最直接、也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如果说喜欢听别人奉承自己是人性一个弱点的话,老板对于这种弱点相比较而言要更小。不可置疑的,不能说老板不喜欢说自己好话或者千方百计以各种方式讨好自己的人,但是,老板之所以能创造出自己的事业,肯定有很多过人之处,能意识到奉承、讨好对于自己的伤害,它只能蒙蔽自己,让自己活在一种虚幻的、不真实的谎言中,很容易失去斗志,即使不会当面指责讨好自己的人,但是心里知道这是虚伪的。其实,老板对于奉承和讨好自己的方式已经见惯不怪,习以为常了。因为优秀和其他一些表面上的关系,老板时常听到这样的话,对于奉承、讨好,他们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相反地,还对员工的奉承感到反感。

有两个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业务的同事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苏迈的业务一直追不上李奕,看着李奕渐渐地从基层的业务员逐步做到主管,薪水也不断上升,苏迈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在他眼里,李奕是一个笨拙的人,有时候说话办事甚至有些死板。而自己呢,总是能不失时机地把老板逗乐,而且处处顾及老板的面子,为什么升迁的不是自己呢?

苏迈为了讨好老板,只要老板在场,不论什么场合,他对老板简直就是赞不绝口,而且处处都表示出对老板的崇拜,他不仅采用语言奉承的战术,而且还在一次节日时给老板送礼,本来工资就不高的他,花了自己一半多的薪水到工艺品店给老板买了一个漂亮的帆船。可是,聪明的老板并没有收下他的礼物,婉言谢绝了他的好意。虽然苏迈认为自己有些唐突,但他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什么不好。

相反地,李奕看起来有些木,从来不奉承老板,李奕和老板说话时,苏迈都觉得李奕太死板,简直就是一个木疙瘩。其实,李奕可并不像苏迈认为的那样笨拙,他的工作成绩非常突出,每个月的销售排行榜他都占据在前三名之内。这源于他对工作的认真,他把时间花在了怎样做才让客户满意上,销售工作需要业务员对工作熟悉,而且还要对客户耐心、细致、热情,李奕这种对工作的投入和认真使得他的业绩蒸蒸日上,也获得了老板的认可。

所以说,老板的眼光是犀利的,一个不能好好工作的人想要通过奉承来获取老板的承认是不可能的。如果碰上对奉承极为反感的老板,那就更加没有职业安全感了。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想要寻找捷径来实现目的,往往会得不偿失,付出更多的代价。如果把心思花在怎么样讨好老板上,不论任何情况都以此为自己的发展方式,结果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历史上,这样的小人也比比皆是,最后都遗臭万年,譬如和绅来说吧,千方百计地谄媚献好,阿谀奉承,最后其结果又是什么,乾隆在纵容他时,对他却一直防备,即使和绅靠着奉承获取了富可敌国的财富,其结果不止是抄家杀头,而且还背了不能卸载的千古罪名。

假如一个集体中,成员都采用讨好老板的方式获得升迁,那么,工作如何进展?工作没有进展,企业又怎么能够存活呢?一个想要发展的企业,需要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脚踏实地好好工作,只有每一个人都付出努力,才能汇集起一股强大的力量,成为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团队,获得成功。

当然了,我们在开头就说到了赞美。工作中,不止是对老板,对同事也一样,适当的、发自内心的赞美是可以的,这不同于阿谀奉承,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是否真心,是否怀有目的,赞美就是真心的、不怀目的的一种赞扬。我们鼓励这种形式的赞美,不要对所有人都针锋相对,好像别人欠了你什么似的,永远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见别人的优点,这样的人往往会走向奉承的另一个极端。眼中没有别人,或者认为别人都是自己的对手、自己的敌人,别人不论何事都不如自己,所以也就不会欣赏别人,不会赞扬别人,说话刻薄、尖锐,这样的人想要贬低别人而抬高自己,不管对于同事还是老板,总是认为都比自己傻,处处想要让老板知道自己是最优秀的,以此来确保自己在公司中的位置,这种现象也应该改变。

总之,奉承和贬低都不是一种理想的方式,这两种做法都过于极端。想要改变这种做法,就应该从思想上转变自己的观念,想要让自己具有职业安全感,最重要的莫过于把工作做好,想要通过别的捷径来让老板信任自己是不可行的。

有一个叫罗伯特的人,他从小就不善于奉承老师,因此年少读书时,和那些伶牙俐齿的同学比起来,他总是显得沉默。

一次,老师找罗伯特谈话。罗伯特有些沮丧,他认为自己不优秀,这一点让他感到很难过。老师看着眼前的孩子,对他说:“罗伯特,我知道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记住老师的话,不论现在还是以后进入社会工作,你只要努力做事情,把事情做好,不用趋炎附势去奉承、讨好别人,你也一定能有出息。”

罗伯特高中毕业后,没有继续读书,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老师对他说过的话,他从事过很多工作,每份工作都竭尽全力地去做,他所认识的每一个老板也都没有因为他的沉默寡言而不重视他。

后来,他去了一个养殖场工作,因而迷上了养殖业,他为此不惜付出自己很多的时间来研究养殖技术。一段时间后,他成了场里最好的养殖专家,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有一天,养殖场里的一群羔羊生病了,场主找过兽医,羔羊的病情却没有得到缓解,场主有些失望了。这时,罗伯特主动要求照顾这些羔羊。他向兽医请教医学知识,查看很多养殖方面的书,在他的悉心照料和喂养下,小羔羊的病情慢慢地有了好转,两个星期后,羔羊恢复了健康,这让养殖场避免了一笔损失,从此,更加重用他。几年后,罗伯特的养殖技术更加精进,成为养殖场一个不可替代的员工,在一次企业改组中,罗伯特以自己出色的专业技能为自己赢得了股份,成为了养殖场的合伙人,发展空间更加宽阔了。每一个时期,罗伯特都没有因为想要得到老板的信任和器重而去学习怎样奉承老板,他把精力全都用在怎样把工作做好上,他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并获得了收益。

所以,从业人员想要有职业安全感,重要的是把工作做好,并不是采取阿谀奉承的方式去赢得别人的青睐。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在聪明的老板那里是行不通的,老板更加关注的是你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你的工作质量,这才是老板真正关心的。因此,想要让自己能更加愉快、踏实的工作,关键就是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力求把工作做得无可挑剔才是职业生存之道。

工作启示:和那些只会奉承老板不踏实工作的员工相比,老板更器重沉默寡言但却工作出色的员工。

第四节 有挑战极限的魄力

很多人每天的工作都是在反复利用着已经获取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己以前积累的技能财富来做事情,工作过程中,也常常倾向于在自己熟悉、熟练的领域开展工作。因为这是一种能最快达成目的和获取报酬的方式,也是一种让自己具有职业安全感的方式。通常情况下,人们没有挑战更高技术和难度的勇气,但是,只有具备这样的勇于挑战极限、勇于挑战困难的专业精神,才是一种最好的保障。

在古代的兵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关于战争的争论,那些具有雄才伟略的战略家们认为最好的防守方式便是进攻,“以攻为守”是一种很有效的防守方式。以前我经常打一个叫《帝国时代》的战争游戏,刚开始,我只知道保卫自己家园不受侵犯的方式就是迅速在家里发展自己的实力,在家园建立起军事基地,可是还是不能抵御外来的侵犯,琢磨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在发展家园时必须主动进攻才能更好地保卫家园,虽然这样难度加大,但是,这是一种防守的最有效方式。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勇于挑战具有更高难度的工作才是确保自己职业安全的一种方法,如果一直停留在原始积累的状态,不能有更新的突破,那就只能被淘汰,因为现在技术更新得很快,只有不断地挑战更新的难关,就是保障自己职业的稳定性,并且会有更大的发展。

洛克菲勒说:“与其生活在既不胜利也不失败的黯淡的、阴郁的心情里,成为既不知欢乐也不知悲伤的懦夫的同类者,倒不如不惜失败,大胆地向目的挑战,夺取辉煌的胜利,这样可喜可贺得多。”

现在很多公司在对员工进行拓展训练时,很多项目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比如攀高、蹦极等等,想要通过这样一种训练让员工更加富有勇气挑战自己。

的确,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敢于挑战的人生才是富有创意的、精彩的人生。我们在工作上没有突破,其实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人们畏惧自己,考虑的事情太多,害怕失去,所以,当面临挑战时,很多人选择了固守住原来的位置,不愿意、不敢接受更有难度的工作。

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工作一向出色的员工在面对一项富有挑战的工作时,他不愿意接受,放弃了这样一个机会。机会溜掉了,就不容易再出现,既然机会摆在眼前,就一定要珍惜、把握这样的机会。挑战困难是一种勇气、一种心态、一种追求,当人们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了气时,不能选择逃避,而是应该勇敢地接受挑战。难题就像是弹簧一样,当你向它发起攻击时,它就会屈服于你,如果采取退让,那么,好好的机会就让给了别人,当别人打败难题时,自己也就面临着危险,因为别人因此比你更优秀,你当然就会感到一种危机。

洛克菲勒的女儿伊丽莎白所在的公司总经理就要退休了,伊丽莎白一直非常努力地完成工作,而且她当选的可能性很大,洛克菲勒也对女儿有很高的期待。可是,伊丽莎白却想放弃这次挑战,在总经理引退前的6个月,她要和丈夫去度假。

洛克菲勒得知这个消息后,严肃地对女儿说:“你这个时候去度假,不就是要当逃兵么?你知道我最不喜欢你当逃兵。为了获得现在交易副经理这个职位,你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甚至牺牲了和家人共处的时间,现在,你为什么放掉晋升更高职位的这个机会。”

伊丽莎白答到:“爸爸,我想我有我的苦衷,我担心工作太忙、太操心,还担心自己没有资格,而且我觉得力不从心,想要休息。”

洛克菲勒听到女儿的诉苦,语气变得柔和起来:“伊尼,我觉得这不是退出竞争的有力理由,长期以来,你对时间管理已经很熟练了,你可以挑选一个能接受任务、并能完成工作的职员,你们进行合作,就能帮助你解决很多问题。”

伊丽莎白依旧辩解:“我真的已经尽力了,真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个职位。”

洛克菲勒慢慢地和女儿说:“在这个世界上,竞争一刻都不会停止,我们也都没有休息的时候。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带上钢铁般的决心,走向纷至沓来的各种挑战和竞争,而且要情绪高昂并乐在其中,否则,就不会产生好的结果。”

伊丽莎白思考着父亲的话,她似乎被说服了。但是,怎么样迎接一场这么大的挑战呢?

洛克菲勒接着说:“想要在竞争中取胜,勇气只是赢得胜利的一方面,还要有实力。我们要靠自己的双脚站起来,如果你的脚不够强壮,不能支持你,你不是放弃和认输,就是努力去磨炼、强化、发展双脚,让它们发挥力量。”

能够挑战自己,向困难发起挑战的人是值得人赞扬的。我们能够看到很多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有魄力打败困难。挑战代表着行为人有信心、有毅力,这是考验一个人意志的表现,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区别也就如此,人一旦有了信心,就有了坚强的意志力,他相信自己能做好任何一件事情,这样的人也必然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要知道,困难就好像是弹簧一样,当你向它屈服时,它就会压制着你,但是当你勇于向它发起挑战时,它却退缩了。工作过程中,只有勇敢面对一切既定的、未定的难题,才能逐步突破自己,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这是一种职业方式,只有不断前进,工作才能向你微笑,才能给予你更多的回报,才会让你有很大的安全感。

敢于挑战自我是一种无畏精神。我们畏惧的是自己,所以战胜了自己就征服了一切。不敢挑战自我的人永远不会给自己任何机会,即使机会来临也茫然无察。我们在追求自己的理想时,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即使是成功人士也一样每天要面对很多困难,就像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一样,不要认为别人都是一帆风顺的,只有自己处处遭遇挫折,那些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胜出的人。

怎样正确看待工作中所遭遇的困难是职业人士应该思考的问题,想要让自己在工作中平步青云,只有变得更加顽强才是最好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缺点是我们必须克服的,就像懒惰这个弱点,只有克服它,让自己变得更加努力才是挑战困难起码的标准。每个人都应该有信心克服自身的弱点,工作中,如果让弱点主导着自己的行动和思维,必然会退缩,不敢面对挑战,所以,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你会发现,渐渐地你会变得强大,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有两位广告公司的职员是这样面对问题:

维和清都是刚刚进入公司不久的新员工,他们同是广告策划人,因为工作时间不长,所以都负责比较简单的广告策划项目。

老板有意在这两位年轻人中挑选一个优胜者。公司在接到一个重要的广告策划案,老板安排维和清承接这份工作,每个人都做一套自己的策划,为了保证工作效果,老板秘密安排了另外一名能力不错的员工也做一份计划。老板不惜安排这样一个计划,目的就是想要看看两个年轻人的潜能。这个广告策划对于两个年轻人有一定的难度,老板要以这种方式来考验他们。

维在接到任务时,心中就已经在打退堂鼓了,他认为这样一个要求颇高的广告案他肯定不能做好。尽管他还是搜集资料,但却没有用心去思考广告创意。

清的态度却和维截然不同,他认为这是一个挑战自己的好机会,策划如果能得到认同,在得到别人承认的同时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于是,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并从图书馆、书店抱回一些相关的文案学习,寻找灵感。

两人的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时,老板看了两个人的方案,他心里已经有了人选,接着他把两份文案传给客户选择,清的文案果然一眼就被客户看中,只需要再修改一些小小的细节就可以使用。

显而易见,很多人失败并不是因为没有潜力,而是不能挑战困难,在看到自己不能轻而易举地做一件事情时,选择了放弃,选择了逃避。这不是想要获得自我提升的方式,而是一种让自己失败的方式。

当习惯控制着我们在困难面前选择退缩时,应该提醒自己追求极限是一种职业方式,是一种保障自己的能力不断进步的方法。一个人最好的工作状态是能不断地超越自己能力的极限,每个人都应该仔细想想自己现在所处的状态是否是最好的,还能不能做得更好,只有懂得不断超越自己、挑战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工作才能更加运筹帷幄。

工作启示:工作生涯中,如果不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挑战更有难度的工作,不是默默无闻,就是遭遇淘汰。

第五节 期待创造更多的价值

当人们选择进入一个公司工作时,想到的不仅应该是公司能给自己提供多少待遇,还应该期待并努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因为公司能得到稳步的发展,能创造更多价值的员工必然就是老板认为的焦点。所以,每一个职业人都应该明白自己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来面对自己的工作。当然,还有更重要的理由就是怎样实现自己最大价值。

如果你是拥有卓越能力的职业人,更应该以实现更大的价值为自己的准则,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才能是自身的一种财富。这样的人有能力,也有义务做更多的事情。当人们以这样的理念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导时,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公司提供给员工一份工作,它不仅是人们衣食住行的保障,还是一个平台。你愿意为这个平台付出更多的时候,这个平台也就能给予你更大的保障,让你拥有一种职业安全感。

人们在无所事事时就会胡思乱想,当我们把时间安排得井然有序,当我们为了做好工作努力奋斗时,当我们思考着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出色时,我们没有时间来考虑自己的工作是否稳定。换个角度来说,也没有担心的必要,一个视工作为自己的事业的员工,一个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的员工就是老板渴求的员工。

洛克菲勒曾说:“年轻时我为老板打工,一般人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而我每天会工作十六个小时。这除了对公司有好处外,我个人的收益更大,这样我就可以比别人多赢一些。美国经济竞争如此激烈,多付出一点就显得更重要了。只要肯努力一点,就可以多赢一点。”

每一个员工都应该问问自己:我到底能为公司做什么?我到底为公司做了什么?

一个成熟发展的企业中,那些能更多地为公司考虑的员工是企业的支柱,是企业发展的一股动力和源泉。竞争越是残酷,就越需要那种能为公司创造更多效益的员工,如若不然,很可能就会被淘汰。老板如此,员工如此,每一个人都需要凭借自己创造的价值来获得报酬。态度决定了一切,工作的态度和能力一样重要,因此,无论我们面对任何老板,都应该想办法多做一些事情,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可能增加其价值,并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有一句经典的电影台词如是说: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因为人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人才是价值的一种体现形式。如果有一天,老板问你在工作的一段时间里,你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时,你是否能够对答如流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说明你将会面临失业的危险。当然了,每个工作岗位衡量价值的方式不一样,有的职位能直接用经济来衡量,比如销售。有的职位不能用经济来直接衡量,比如后勤等之类的工作。但是,不论是奋斗在什么岗位,既然岗位存在,必然就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如果你能全心全意地做好工作,不管是隐性或是显性,不管以什么方式来衡量,都说明你为公司创造了价值,你是优秀的员工。

哈迪刚刚进入公司,他是一个颇有能力的年轻人,但有些自负。进入公司不久,他发现公司中很多人都没有真才实学可是照样能继续工作,而他却迟迟没有得到重视,于是他开始放松自己,对待工作十分随意。

那天,老板让他做一份工程企划案,哈迪一直以为自己才华出众,他没有仔细考虑这个企划,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这个方案做完了。当他把方案交给老板后,老板仔细看了他的方案,又让他重新做一份,但是没有批评他。哈迪觉得有些奇怪,没有发表任何不好的意见,为什么要重做一份,这让他心里更加别扭。

带着这样的情绪,两天后,他的第二份方案完成了。当老板再次仔细看完他的方案后,把哈迪叫到办公室,问到:“你觉得你的两份方案做得怎么样?”

哈迪有些心虚了,他的确没有好好考虑过方案,他没有作答。

老板看着这个年轻人态度有些转变了,于是,对他说:“我给你一个星期时间,重新做一个方案出来。”

这一次,哈迪终于开始认真起来,他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重新研究了资料,做了详细的调查。一个星期后,他把方案交到老板手里,老板看后非常满意。

这时,老板问他:“这是你最好的成绩么?你确定这个方案能给公司带来效益么?”

哈迪肯定的回答:“是的,我认为非常可行。”

老板说:“好!这个方案批准通过。”

其实,老板看过方案后,心里已经认同了。

方案果然成功了,这时老板毫不犹豫地给哈迪加薪了,并一再表示只要哈迪能为公司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公司是绝对不会放走一个这样的员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是能对公司有价值的人公司都会重视起来,因为这能给大家带来收益,也是职业人一种保障自己职业安全的方式。当你能为公司做更多有用的工作时,对于公司而言,你就会变得更加有价值。

约翰·肯尼迪总统在就职演说里有一句经典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句话成为了职场中一句至理名言。人才济济的市场中,假如你不能达到工作的需求,必将成为下一个被淘汰的对象,如果不想自己被别人替代,就应该问问自己能为公司做什么。

肯尼迪总统的这句话说出了很多人没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们看到的事实里,大多数人在工作中更关心自己的利益,关心自己能否获得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如果一个职场人能有一些这样的变化:从“我能从公司获得什么”到“我能为公司做些什么”的转变,工作的成绩必然也会在这种转变中逐渐地提升。

在一项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所做的调查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竭尽所能,付出努力,并致力于那些能够促使公司获得成功的工作。

上海一家公司有一个规定:所有的办公用纸必须用完两面后才能扔。这样一个硬性的规定在多数公司员工眼里显得那么死板,他们认为老板是一个非常吝啬的人,一张纸也要如此节约。可是,老板对此是这样解释的:“虽然一张纸的成本在公司的整体成本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我想通过这样一个规定让每个员工都养成一个节约成本的习惯,节约成本其实就是给公司增加了利润,也可以说给公司创造了价值。”

所以,为公司创造价值是来自多方面的,并不是只有生产人员和销售人员有这样的特点。每一个岗位都能给公司创造价值,即使节约了一张纸的成本,那也是体现了一个员工对公司的态度。

德子在一家餐店工作,他是一个爱思考的年轻人,进入餐店没多久,老板就开始关注这个年轻人了。

德子在接待顾客时,当顾客点完自己想要的食品后,德子都会根据不同食品的特点向顾客推荐与之相配的一些食品,而且选择权完全出于顾客自愿。这样顾客并不感到反感,相反,很多顾客都表示德子推荐的食品非常好。

这样做,其实就是为餐店赢得了客户和利润,老板关注这个年纪不大的年轻人,他在工作中处处动用自己的脑子,想办法为餐店增加利润,而且方法合适,不至于让顾客反感。半年后,德子就因为出色的表现升为主管。

由此可见,如果想要在竞争中取胜,想要在职场中有所发展,就必须时刻都考虑怎样做才能让公司赚到更多的利润。当然了,方法必须是合理合法的。当你思想中有这种想法时,就会不自觉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改善工作中不足的地方,这样的员工对于公司来说就是具有价值的。当你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利润时,相应会得到更多的重视。

想要让自己不可替代,就应该提供更多的价值,如果只想到索取,其后果就是面临失业。如果是一个销售业务员,也可以问问自己能为顾客做些什么,让顾客满意的同时也就会让公司对你满意,因为顾客就是上帝;如果是一名技术人员,让出自自己之手的产品更好,让产品能在市场占有份额,就是为公司创造了价值。不论什么职位,都有其价值所在,只有把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作为一种目标,才是一种最好的职业安全保障。

工作启示:只要是能对公司有价值可言的人,公司都会重视起来,因为这能给大家带来收益。这也是职业人一种保障自己职业安全的方式。当你能为公司做更多有用的工作时,对于公司而言,你就会变得更加有价值。

第六节 奉献在点滴之间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这是社会中经常流传的一句话,尽管听起来像是在调侃,但却是一句大实话。任何事情,都需要我们去付出,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工作中,人们往往觉得想要赢得老板的青睐和信任很难,想要成为公司一名优秀的员工很难,可是,人们没有认识到,付出是在点滴之间的。一些看似微乎其微的小事,却没有人愿意去做,其实,点滴的付出也是一种奉献。

点滴的奉献看似微小,但积少可以成多,点点滴滴汇聚而成的奉献就是一种你对公司的态度,就是一种职业奉献精神。就像运动员从小艰苦训练,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就,也是为了国家的尊严,付出了也终究会得到回报。作为员工,你能为公司付出,领导也会对你刮目相看,同时会给你更多的机会做更多的事情,且不论我们会因此而加官进爵,这对于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提高自己的经验也是不可多得的。还有,一个能为别人付出的人,一个勇于担当的人,也会因为自己的高尚行为而感到自豪。他们知道付出是从点滴做起的,只有着眼于眼前的细微之处,才能把握住成功,才是赢得掌声。

当问及很多成功者成功的秘诀时,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大同小异,勤奋、奉献是他们成功的秘诀,这听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这些话在失败者耳中是没有价值的。正是因为有了勤奋,有了努力,有了奉献精神,很多人成功了。他们确实是靠着长期的奋斗和贯穿一生的奉献精神取得了成功,日积月累的奋斗为他们积累了成功的基础,卓尔不凡的奉献精神,让他们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就。事实告诉我们,成功的秘诀就是不懈努力,以点滴的奉献汇聚出惊人的力量。想要寻求捷径的人是不可能尝到收获的滋味,因为只有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才是主导成功的人。

世界知名的投资顾问专家卡洛·道尼斯最初给汽车制造商杜兰特先生工作时职务并不高,他从事着普通的工作,是杜兰特先生手下一名非常普通的员工,可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杜兰特先生的左膀右臂,担任其下属一家公司的总裁。

卡洛·道尼斯是怎样得到升迁的呢?

他的成功没有捷径可言,就是每天努力一点,每天奉献一点,他自己认为成功的关键是看到一些工作需要人做而没有人去做时,他能不计报酬地去帮助别人完成,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当时,卡洛·道尼斯注意到杜兰特先生的工作非常繁忙,常常工作到很晚,每天都如此。所有人都下班回家了,可是杜兰特还在办公室忙碌,继续留在办公室工作。因此,卡洛·道尼斯决定牺牲一些自己的时间,留下来为杜兰特提供一些帮助。

当卡洛·道尼斯有这个想法后,就义无反顾地实行。杜兰特经常会自己找一些文件和常用的办公用品,当杜兰特发现卡洛·道尼斯主动帮助他做这些事情时,杜兰特欣然接受了他的帮助。一段时间后,他们的这种关系成为了一种习惯,杜兰特逐渐地让卡洛·道尼斯帮他做很多事情。卡洛·道尼斯这样说:“到最后,杜兰特先生发现已经离不开我了。”

就这样,尽管卡洛·道尼斯只是想付出自己一点力量,每天都这样持之以恒,点滴的奉献使得他的价值不断地提升,他也在这样一种奉献精神的帮助下很快地为自己创造了成功的机会,才智和能力都在这个过程中累积,这样的人成功肯定会光顾他。

如果身在职场中的你能够有这样一种奉献精神,力所能及地做一些自己能做的工作,尽管看似很小。很微不足道的一些工作,长期下来,你就会因为这种奉献增加了经验和知识。

为公司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仅能够使自身的潜能得到提升,同时还为公司解决了许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这样一种方式,个人价值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实现和提升,公司也会逐步成长,不断发展。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种下去什么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果实,这是千古不变的法则。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工作中,人们总是关心公司能给自己多少回报,忽略了自己到底付出了多少。天地间那杆无形的天秤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只有多一些奉献,多一些付出,就会多创造出一份价值,也就会在事业道路上迈出新的一步。不愿奉献的人是自私的,这样的人也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容忍自私的员工。如果你每天都在奉献,那你应该感到自豪,因为你已经向别人证明,你比别人更优秀,你是强者,你更值得公司信任。一个人能承担多少责任,证明他的价值就有多少,想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能比别人做得多一点。或许有些付出对于你是点滴的,但往往有时候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谈到从点滴做起的时候,还要消除心中的顽石,因为心中的顽石阻碍我们去发现、去创造。换一种说法,每个人的努力不是单向的,你会因此而得到更多的回报。如果可以为人们创造的价值制定一个标准的话,那么低于这个标准的人们只能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最终被公司所淘汰。和这个标准持平的人们也许会勉强适应眼下的环境,但如果他们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价值,那他们很快就会落后于公司的发展,因为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公司必须随之进步。高于这个标准的人们才是那些发展迅速的公司迫切需要的人才,才能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才能实现更大的人生目标。我们心中所追求的一切无不需要付出,付出与回报是双向的,没有得不到回报的付出,也没有不用付出就能得到的回报。我们在公司也是一样,公司是个讲求经济效益的地方,它不可能在你没有付出的时候给你更多的回报,当然,它也不会让你的努力白费。

西奥多·韦尔曾经是美国一位普通的铁路邮递员。

起初,西奥多·韦尔和其他邮递员一样工作,他们每天用同一种方法分发文件,可是这种陈旧的方法是这些邮递员凭借着记忆拣选后发送的。因为这种方法的不科学性,当邮递员记忆出现差错时,很多信件就不能按时送达,往往会耽误很多天,甚至几个星期。这使得很多人都受到影响,而且耽误的信件里不乏有一些重要、紧急的信件。可是,没有人愿意关注这个问题。

西奥多·韦尔发现这个问题给很多人带来不便后,他就想:自己如果能够想出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担心信件不能按时到达的人们就会松了一口气,不用再担心这个难题。于是,年轻的西奥多·韦尔开始努力寻找一个分发邮件的新办法。

这位有着奉献精神的年轻人发明了一种方法能把寄往某一地点的信件统一汇集起来,虽然这听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想法,但是却解决了一个问题,他的方法引起了上司高度的注意,很快地,他的职位立即上升了。几年以后,这位年轻人成了铁路邮政总局的局长。再后来,他成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总经理。

我们看到,西奥多·韦尔的成功和他具有的奉献精神是分不开的。很多收获的背后都是因为具有奉献精神,如果你乐于奉献、勤于付出,一步一个脚印地对待人生,那么人生也必将给予你实实在在的回报。很多人可能这样认为,我每天辛苦地为老板工作,给老板创造的价值远远要比我所得到的多得多,我还要怎样奉献。这是一种想要得到即时回报的思想,换一个方式说,也可以说是没有远见,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我们不否认工作的一个目的是想要获得更多的报酬,但如果只以此为工作的惟一目的的话,更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人生就是这样,苦苦追求的往往得不到,如果能洒脱一点,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获得的将会更多。

所以,当你在工作中发现很多事情你可以做到,那些工作可能并不是你份内的工作,但是,如果你去解决这个问题,会使得很多人受益时,那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去完成它,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哪怕看似微不足道的,日积月累,不久以后,你就发现,原来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更多。

工作启示:很多收获的背后都是因为具有奉献精神,如果你乐于奉献、勤于付出,一步一个脚印地对待人生,那么人生也必将给予你实实在在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