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品读
34502900000074

第74章 谦逊礼让,公正竞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孔子此处所论“君子无所争”,应该是有某种语境的,但现在已经无法推知孔夫子当初是在何种语境下这样说的。

“君子”岂能“无所争”?不要说大义所在必将一争;就是涉及伦常,有所不一,君子也当在真诚宣称中陈述己见,力辩其非。孔子就曾在他一生中,多次与人争辩,多次争取出仕的机会。

“争”,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有效交流的必要手段。所以孔子说,即使要争,也是彬彬有礼地争。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强调谦逊礼让而鄙视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但是,光有竞争,没有公正,是兽类法则在人间的延续。竞争与礼让不是一个根本对立的矛盾,我们既要讲竞争,又要讲协作礼让,如果把社会竞争理解成对人就要冷酷无情,不择手段,连在生活中起码应具备的对人谦让、礼貌、守信等美德都摒弃掉,这样的人可能会争得一时之利,但却不可能长久的良好发展。

礼让和竞争是相互为用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存。礼让不是为了礼让而礼让,竞争也不是为了竞争而竞争。礼让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更和谐、更适宜的生存条件,应该说这也是竞争的目的。俗话说:“后退一步天地宽。”这也是一种礼让的态度,刀对刀、枪对枪,“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在社会竞争中,需要抢抓机遇,需要敢于争先,但并不意味着永远崩紧一根弦,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只能争不能让,一味毫无策略地硬争硬抢。盲目地争强好胜,总有一天要崩断弦的。做人要能够辩证地看待竞争与礼让的关系,使竞争的原则性与礼让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进退自如,做到该争则争,该让则让,而不是把竞争绝对化,变成毫无人情味、毫无道德感的你死我活的争夺。竞争要光明正大,以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方法来谋求进取。自古以来,搞阴谋诡计的人都难以成大气候,甚至还会落下不堪收拾的下场。

在三家分晋以后,韩、赵、魏三家中数魏国的势力最强大,魏惠王野心勃勃,学秦国收拢人才,封庞涓为大将,让他训练兵马,图谋称霸。

庞涓是高人鬼谷子的学生,与苏秦、张仪、孙膑是同学,果然本领超强,不断向卫、宋、鲁等国进攻,连打胜仗,弄得三国齐来拜服。东方的大国齐国派兵来攻,也被庞涓打了回去。从此魏王就更信任他了。

庞涓的同学孙膑德才兼备,是个少见的人才。尤其是从老师鬼谷子那里得知了祖先孙子的十三篇兵法,更是智谋非凡。他听说庞涓已在魏国做了大官,就到魏国,先见了庞涓,又见了魏王。一谈之下,魏王就知道孙膑才能极大,想拜他做副军师,协助军师庞涓行事。

庞涓听了忙说:“孙膑是我的兄长,才能又比我强,岂可在我的手下。不如先让他做个客卿,等他立了功,我再让位于他。”在当时客卿没有实权,却比臣下的地位高,孙膑还以为庞涓一片真心,对他十分感激。

庞涓原以为孙膑一家人都在齐国,孙膑不会在魏国久留,就试探着问他:“你怎么不把家里人接来同住呢?”孙膑说:“家里的人都被齐君害死了,剩下的几个也已被冲散,不知何处寻找,哪里还能接来呢?”庞涓一听傻了眼,如果孙膑真在魏国呆下去,自己的位置可真要让给他了。

半年以后,一个齐国人捎来孙膑的家书,大意是哥哥让他回去,齐国也想重振国威,希望孙家的人能在齐国团聚。孙膑对来人说:“我已在魏国做了客卿,不能随便就走。”并写了一封信,让他带回去交给哥哥。

孙膑的回信竟被魏国人搜出来交给了魏王,魏王便找来庞涓说:“孙膑想念齐国,怎么办呢?”庞涓见机会来了,就对魏王说:“孙膑是大有才能之人,如果回到了齐国,对魏国十分不利。我先去劝劝他,如果他愿意留在魏国,那就罢了,如果不愿意,那就交给我来处理罢。”魏王答应了。

庞涓当然没有劝孙膑,而是建议他回齐国“探亲”,这个建议够阴的。第二天,孙膑向魏王请两上月的假,魏王一听他要回去,就说他私通齐国,立刻把他押到庞涓那里审问。庞涓故作惊讶,先放了孙膑,再跑去向魏王求情。过了许久,才又神色慌张地跑回来说:“大王发怒,一定要杀了你,经我再三恳求,大王总算给了点面子,保住了你的性命,但必须处以黥刑和膑刑。”孙膑听了,虽然非常愤怒,但觉得庞涓为自己出力,还是十分感激他。

孙膑脸上刺了字又被剔去了膝盖骨,从此只能爬着走路,成了终身残废。庞涓倒是对孙膑的生活照顾得很周到,孙膑觉得靠庞涓生活过意不去,就主动提出要替庞涓做点什么。庞涓说:“你那祖传的十三篇兵法,能不能写下来,咱们共同琢磨,也好流传后世。”孙膑想了想,只好答应了。

由于孙膑只能躺在那里用刀往竹简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刻,所以每天只能刻十几个字。这样一来,庞涓沉不住气了,就让手下一个小厮催孙膑快写。小厮见孙膑可怜,便不解地问服侍孙膑的人说:“庞军师为什么死命地催孙先生快写兵法呢?”那人说:“这还不明白。庞军师留下孙先生的一条命就是为了让他写兵法,等写完兵法,孙先生也就没命了。”

孙膑听到了这话大吃一惊,前后一想,恍然大悟,霎时间大叫一声,昏了过去。等别人把他弄醒时,他已经疯了。只见孙膑捶胸拔发,两眼呆滞,一忽儿把东西推倒,一忽儿又把写好的兵法扔到火里,还把地下的脏东西往嘴里塞。孙膑的假痴癫之计,瞒过了庞涓。

后来,齐国国君齐威王派使臣淳于髯出访魏国,通过周密安排,把孙膑偷偷运出魏国国境。孙膑到了齐国,齐威王当即拜他为军师。不久,庞涓带兵连败宋、鲁、卫、赵等国,越国向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使庞涓连连败北。最后,孙膑用“减灶法”引诱庞涓来追,暗设伏兵,将庞涓逼死在马陵道上。

庞涓最终死于非命的下场,可以说是他自己为自己铺设的。如果他能够向师兄孙膑谦虚请教,互相切磋,共同进步,说不定会出现像“将相和”那样的好景况,成就事业,流传美名。可惜的是,他妒贤忌能,耍小聪明,采取了卑劣的打击手段,结果害了别人更害了自己。

人类的竞争应当是君子之争,进取之道须把握中正的原则。正常的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现代社会,竞争的领域和方式更加多样化,所以“游戏规则”更须遵守。进取时不可用不正当的手段耍阴招,否则,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明代仇英画《闵子单衣顺母》。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孔子弟子,名列七十二贤之首,德与颜渊齐名。闵子以孝名天下,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

郭子仪(697—781),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再造唐室,功盖天下”,被封为汾阳郡王。

墨子(约前479年—前381),名翟,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佛印禅师(1032—1098),名了元,字觉老,宋代云门宗僧,为苏东坡之方外知交。

自伞自度。求人不如求己,靠谁不如靠自己,做人当自信、自强、自悟、自省。

宓子贱治理单父。孔子倡导的“仁治”、“施仁政”、“节用爱人,使民以时”等治世之道,宓子贱是深得其真传而身体力行之的。

己欲达而达人。孔子为我们确立了一个为人处世应遵循的原则,也是教给了我们一个与别人打交道时便于掌握的方法。

论 语

荀子《劝学篇》中的名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成功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不懈,成功会属于自己!

明代何楷撰《诗经世本古义》书影。

子罕辞玉。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贤臣。

元稹著作《元氏长庆集》书影。

《道德经》书影。

紫檀笔筒,上面刻有“见贤思齐”,是修身养性的座右铭。

《听琴图》,宋徽宗赵佶人物画的代表作。左上有赵佶瘦金书“听琴图”,画面上方是蔡京题七言绝句,蔡京的书法工力深厚,字势豪健,痛快沉着。

文天祥(1236—1283),南宋后期杰出的民族英雄,军事家,爱国诗人和政治家。

成长篇

郭店楚墓竹简。

志向学业

弘一大师(李叔同)书法:人福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及我待之以坦荡;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于右任书法。“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体现了磊落坦荡、堂堂正正的做人原则。于右任(1879—1964),民主革命先驱,著名教育家、诗人、书法家。

庞涓(?—前342),战国时魏国人,在魏国任大将。

孙膑(约前380—前320) 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家。

马陵道遗址。上面的7个字为:"庞涓死于此树下!"

成熟篇

圆融变通

成功篇

修身篇

养性篇

家庭篇

处世篇

管理篇

成长篇

志向学业

成长篇

成长篇

成长篇

成长篇

成长篇

成长篇

成长篇

成长篇

成长篇

成长篇

成长篇

成长篇

成熟篇

圆融变通

成熟篇

志向学业

志向学业

志向学业

成熟篇

成熟篇

成熟篇

成熟篇

成熟篇

成熟篇

成功篇

成功篇

成功篇

成功篇

成功篇

志向学业

志向学业

志向学业

志向学业

志向学业

志向学业

志向学业

志向学业

志向学业

《 论 语 》 品 读

论 语

成熟篇

圆融变通

圆融变通

成熟篇

圆融变通

成熟篇

圆融变通

成熟篇

圆融变通

圆融变通

圆融变通

圆融变通

圆融变通

成功篇

修身篇

修身篇

修身篇

修身篇

修身篇

修身篇

修身篇

修身篇

修身篇

修身篇

修身篇

修身篇

修身篇

修身篇

修身篇

修身篇

修身篇

修身篇

圆融变通

圆融变通

修身篇

修身篇

修身篇

修身篇

养性篇

养性篇

养性篇

养性篇

论 语

养性篇

养性篇

养性篇

养性篇

养性篇

养性篇

养性篇

家庭篇

家庭篇

家庭篇

家庭篇

家庭篇

家庭篇

家庭篇

家庭篇

家庭篇

处世篇

处世篇

处世篇

处世篇

处世篇

处世篇

处世篇

处世篇

处世篇

处世篇

处世篇

处世篇

处世篇

处世篇

处世篇

处世篇

处世篇

《 论 语 》 品 读

论 语

处世篇

处世篇

管理篇

管理篇

管理篇

管理篇

管理篇

管理篇

管理篇

管理篇

管理篇

管理篇

管理篇

⊙原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