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的提醒
34501700000058

第58章 身在公门好修行

“原 文”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摒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论语·尧曰》

“译 文”

子张向孔子问道:“怎样就可以从政了呢?”孔子说:“能尊崇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就可以从政了。”

一个国家需要英明的君主,一个组织需要英明的领导。领导有好的领导,也有不好的领导。从人的本性来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做个好领导,或者有一个好的领导。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好领导呢?

子张当了一个地方上的小官,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就向自己的老师请教如何从政。

孔子说:“能尊崇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就可以从政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指的是什么?”孔子说:“君子给人恩惠却无所耗费,让百姓为他劳动而无怨言,有追求却不贪婪,安泰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

子张问:“如何具体理解?”孔子说:“顺着民众能得利益之处而使他们获利,这不就是给人恩惠却无所耗费吗?选择民众便于劳动的时间让他们劳动,又有谁会抱怨呢?自己想要仁德就得到仁德,又贪求什么呢?君子不论民众人多人少、人贵人贱,都不敢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安泰却不骄傲吗?君子整理自己的衣冠,目光尊严地远视,庄严得使人产生畏惧感,这不就是威严却不凶猛吗?”

子张(公元前503~?),即颛孙师,孔门弟子之一,子张之儒的创始人子张又问:“四种恶政指的是什么?”孔子说:“事先不进行教育,却对民众加以杀戮,叫做虐;事先不进行告诫,却要他们取得成绩,叫做暴;起先懈怠,却突然限期完成,叫做贼;给人东西,却出手吝啬,叫做小家子气。”

其实,“尊五美,除四恶”不仅对于从政有启发,就是对于平常做人也是有好处的,对商人经商更有益处。那么,这句话到底蕴涵了什么深意呢?

有句话说:“身在公门好修行。”这其实就蕴涵了“惠而不费”的意思。政府的一项好政策出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不需要耗费政府的财力和物力,这样的事情的确是有的。比如说“为市民办实事”的问题,很多实事,其实就在于当政者能不能想到,而不在于需要什么耗费的问题。

这种“惠而不费”,在个人生活中也是有的。其实,严格意义上的助人为乐就是一个“惠而不费”的问题。帮朋友的忙,替人带东西,捎口信,或者替外地人指路等,都是于人有利而于己无害的事情,不是“惠而不费”又是什么呢?真要惠而“有”费,把自己的贵重东西送给人家,别人还不见得会接受呢。

所以,应该大力提倡“惠而不费”的风尚。无论在不在“公门”,这种风尚都是可以身体力行的。想当好领导,就要会“惠而不费”,不需要自己必须做出什么,拿出多少钱,或者说牺牲多少利益,但能让员工们觉得舒服、贴心,愿意为你卖力工作,就能达到管理中的上层境界。

“劳而不怨”其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任劳任怨。任劳容易任怨难,这是大家都有的经验。所以,做一个领导人能让人任劳任怨是很不简单的。尤其是做一个基层领导,能使手下人都高高兴兴地工作,任劳任怨,那可真是难上加难了。

现代管理者必须懂得人是世界上最富感情的群体,“情感投资”是管理者调动人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手段。管理工作者在实施“情感投资”时,必须抓住一个“心”字,与下属员工互相交心、互相关心、以心换心,从而达到心心相印、同心同德、共同一心干事业。“情感投资”已经成为许多成功企业家的制胜法宝,因企业管理者对待人才的态度、方法不同,造成企业兴衰的例子不胜枚举。

“惠而不费”、“劳而不怨”侧重于领导水平的方面,“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却涉及领导者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了。“欲而不贪”是说要有欲望但不要贪婪。有欲望并不是坏事,有时候,欲望往往能转化为压力,而压力往往又能转化为动力。但就我们这个时代而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拿的钱还是要拿的,但不能贪污受贿,利用职权谋私利。不能做到“欲而不贪”,你的人品就落入了下乘,不要说身居高位,领导他人了,很有可能还会触犯法律,“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泰而不骄”是说既要保持不忧不惧的心态,心平气和,遇事泰然自若,又不要装模作样,色厉内荏,给人以盛气凌人的感觉。至于“威而不猛”,则是说一个人既要有威严,要让人畏服,但又不能给人以凶猛可怕的印象。有了这种印象,人家一看见你就躲得远远的,你还怎么去领导他呢?

现代企业管理经常讲“以德服人”,而不是“以权压人”,就是这个道理。“以权压人”是听你话,但并不是真正地服你。干起事来,自然动力不足,更容易出问题。

五美有了,领导者的形象也就树立起来了。相应的,还要去掉一些坏毛病,这就是“四恶”的问题了。

尊五美摒四恶,乃为官从政之要领一恶“不教而杀”。所谓“杀”,照我们的理解,倒不一定真要动刀子、判死刑,而是说处罚。对于部下也好,对于民众也好,不加以教育引导而只知一味惩处,那这领导是绝对做不长的。属下错了,你只会批评责备,却不告诉他哪里错了,也不跟他说以后怎么避免再犯错。那估计遇到同样情况,属下还得继续错下去,这样领导不满,属下也觉得委屈。别说做领导,就是做家长,“不教而杀”,或者说不教而惩罚,那也是要父子反目成仇的。所以,这是一个领导者应绝对摒除的毛病。

二恶“不戒视成”。事先不告诫、不指导而只管要部下做出成绩来给你看,这是一个粗暴的领导者形象。人家不给你完成,你又能把他怎么样呢?再说了,你什么都没给,部下怎么能做出成绩来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这不是刁难吗!

三恶“慢令致期”。领导者自己要求不严格,却要求人家如期完成任务,这不是害人家吗,这也不是一个好干部应有的作风。部下会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平民点灯”,凭什么啊,不服!

四恶“出纳之吝”。做领导人一定要大人大量,有魄力、有决断,切忌像个小管家一样,小气吝啬,成不了大事。经常有领导胡乱许诺,言而无信,说了又不算。等到部下达到要求了,该给的奖励不给。那你下次再说话,还有谁信啊。再说了,也严重挫伤了部下做事的积极性。

有些企业领导。在事前和员工们谈提成,说得“天花乱坠”,以合同的形式写成文件。可事成之后,翻脸无情,再不承认。这种事,贪的是小利,伤的是人心。

做个好领导,真的挺不容易。不同的领导,风格不尽相同。我们不能强求一致,更多的时候要调整自己去适应。如果按照孔子的教诲,五美有了,四恶除了,从政经商也就游刃有余、进退自如了。

优秀的管理者知道给人恩惠却无所耗费,让下属工作而无怨言,自己有追求却不贪婪,行为安泰却不骄傲,做事威严却不凶猛。这样会赢得下属的拥护,工作也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