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的提醒
34501700000021

第21章 别把溺爱当真爱

“原 文”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论语·宪问》

“译 文”

“爱他能不为他操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

孔子这句话——“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是关于教育和个人修养的。以自己的孩子为例,要爱护,却不能溺爱,太宠爱就会害了他,要使他知道人生的艰难困苦。

《兰州晚报》载:兰州的周女士在北京读大学的儿子,每月准时把穿脏的衣服打包寄回来,要母亲洗干净了再寄回去。周女士这位宝贝儿子连衣服都不能洗,还要千里迢迢将脏衣服寄回家,让母亲代劳,这样的书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有位农场主让自己的孩子利用闲暇时间在农场干活,播种、除草、施肥、捉虫。一位朋友看到这一场景,就对农场主说:“何必让孩子这么辛苦呢?不必如此精细,庄稼一样会长得很好的。”农场主笑了笑:“我不是在培植庄稼,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舐犊情深是为人父母的本性。怎么才能给孩子真正的爱呢?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有许多家长看不透、看不穿,反而陷入“溺爱”的深渊而不能自拔,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看看孔子说的话,就晓得正确答案了。

培养孩子得让他吃点苦头。一分一厘,当思来之不易;只有懂得做人做事的艰辛,才会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

一个人小时候依赖父母,但早晚是要去独立生活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技能,就难以迈开自立的第一步。美国许多大富豪也是鼓励自己的孩子要自立,而不是依靠遗产生活。美国有一个深入人心的广告:父母举着装有铁锤、锯子、螺丝刀的工具箱说:“给孩子工具箱,而不是百万遗产。”

中国的名人一样对自己的孩子严格要求,毫不溺爱姑息。清朝著名画家郑板桥,虽是晚年得子,却不溺爱,事事从严要求。临终前,他提出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当儿子做好馒头端到桌上时,他却已咽气。

冯玉祥将军对子女说:“作为你们,要紧的是学本事、学能耐。要先自己能站立得定,然后才能尽力去帮助别人。”他要求男孩也必须学会织毛衣、简单学裁剪和用缝纫机。寒暑假时,他把孩子们送到林场去学伐木,或送到奶牛场去学挤牛奶。

很多年前,看过日本的一部电影叫做《狐狸的故事》。当那些小狐狸还在老狐狸身边撒娇的时候,那些身为父母的老狐狸却无情地把它们从家中赶走。据说它们的这种习性,叫做“清窝”。那些被老狐狸咬伤并被赶走的小狐狸眼中充满着忧伤和委屈,而老狐狸则是义无反顾地坚决和果断。

后来,我才慢慢懂得:这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作为一只小狐狸,如果你在幼年跨向成年的转折关头没被清过窝,也就没经历过被驱逐出家的痛苦,也就没有浪迹天涯的冒险,也就不会有用生命做抵押的开拓,也就不具备独立生活的生存能力。没被清过窝的狐狸,就像没淬过火的刀、没开过光的剑,永远也长不大,永远是个废物。

据说小鹰们长到一定程度以后,父母会选择一天让那些小鹰们在悬崖峭壁上一字排开,然后一个个地推下去。会飞的适者生存,不会飞的物竞天择,纵然摔向谷底粉身碎骨,威严的老鹰父母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动摇。这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

狐狸和鹰的教子方式,是靠本能中的天性来实现它对下一代的爱的。尽管有些残酷,但这就是动物为了族类持续生存的天然法则。就像达尔文所说的那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溺爱”和“爱”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真正的爱,是磨炼,是放手,是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如果孩子不知道如何去生存,你就将被社会无情地淘汰。如果孩子在父母身边永远有所依靠,当你有朝一日独立去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将无所适从。教育孩子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独立的意志品格,不能娇生惯养,因为溺爱会生害。孩子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掌握今后立足于社会的本领,才能在离开父母的庇护后成为独立的个体,展翅高飞。

溺爱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会造成孩子孤傲而脆弱的不良性格,造成贪图物质追求的不满足感,造成对人缺乏爱心,唯独只有自己的自私冷漠心理,造成对事情缺乏是非观念,单凭个人好恶行事的处世原则,造成对生活缺乏自强、自立、自信的思想意识。

李嘉诚在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只有八九岁时,就让他们参加董事会,让孩子们列席旁听,就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两人耳濡目染,慢慢领会了父亲以诚信取胜的生意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为他们此后在事业上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两人都以优异的成绩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他们向父亲表示想要在他的公司里任职,干一番事业。

不料,李嘉诚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他对兄弟俩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江山要靠自己打拼得来,要以实践证明你们是否适合到我公司来任职。”于是,兄弟俩去了加拿大,一个搞地产开发,一个搞投资银行。他们凭着从小养成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行办得有声有色,成为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

爱他,要让他懂得生活的辛劳。忧劳举国,逸豫亡身。根基不稳的植物在外界的压力下不易存活,而夹缝中的小树却能傲立风霜而不倒。

溺爱和爱,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真正的爱,是磨炼,是放手,是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如果孩子不知道如何去生存,将被社会无情地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