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提醒
34500500000074

第74章 淡泊是一种享受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 ——《老子·第五十九章》

治理国家,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力更重要。吝啬,乃是早作准备。

老子认为,天下有办不完的事,更有赚不完的钱,如果一味去追求这些东西而成天把自己搞的筋疲力尽,最后却损害了自己的健康,那是得不偿失的。所以,老子主张,做人要有几分淡泊的心态,最高的修炼是达到“无我”的境界。要不然,欲望会让你痛苦不堪。

人世间的快乐,实际上就蕴藏在平凡而又平常的生活里。可叹世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充分地享受着文明生活所带来的一切便利,偏又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的。快乐近在眼前竟毫无知觉,却偏偏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有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邻旁坐着一位胡须花白的老人在钓鱼,两个人坐得很近,老人总有鱼儿上钩,而年轻人一整天都没有收获。

年轻人终于沉不住气了,问老人:“我们两人的钓饵相同,地方也相邻,为什么你能轻易地钓到鱼,我却一无所获?”

老人一笑,从容的答道:“你是在钓鱼,我是在垂钓。你钓鱼的时候,只是一心想得到鱼,目不转睛地盯着鱼儿有没有咬住你的鱼饵,所以你看见鱼不上钩就心浮气躁,情绪不断发生变化,鱼儿都被你的焦躁的情绪吓跑了。我呢,我是在垂钓,垂钓跟钓鱼不一样,我垂钓的时候,只知道有我,不知道有鱼,鱼来我也不喜,鱼去我也不忧,我心如止水,不眨眼,也不焦躁,鱼儿感知不到我,因此也没必要逃跑。”

老人所说的是一种境界,钓鱼是修身养性的一件事情,老人恰恰就做到了这一点。老人的一番话是针对钓鱼事件本身所说的,生活中也不失为睿智的人生哲学。人的一生中兴衰荣辱,得失进退,谁也不能掌控,唯保持一份淡泊的心胸可以在人生的大起大落中免受伤害。

人生贵在淡泊,古往今来多少名士终其一生心中都在向往或是操守着淡泊的心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算得上是个淡泊者;“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凭着淡泊,颜回成了千古安贫乐道的典范;钱钟书学富五车,闭门谢客,静心于书斋,潜心钻研,著书立说,留下旷世名篇。齐白石晚年谋求画风变革,闭门十载,破壁腾飞,终成国画巨擘。

淡泊是人生的一种坦然,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得失;淡泊是人生的一种豁然,豁然对待人生中的进退。淡泊是对生命的一种珍惜,珍惜眼前从不好高骛远。淡泊可以使你真正地享受人生,在努力中体验欢乐,在淡泊中充实自己。

拥有淡泊的人是幸福的,淡泊使人心更加宁静,更加自由,没有羁绊。淡泊是不慕名利,远离喧嚣和纠缠,走向超越。淡泊是在遭受挫折时仍有与花相悦的从容,淡泊是别人都忙于趋本逐利时仍然保持恬静。淡泊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守住一份简朴,不再显山露水;认识生命的无常,时刻保持一种既不留恋过去,又不期待未来的心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别太在意自己,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把自己看的很轻。走一程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其实幸福离你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淡泊人生,并非消极逃避,也非看破红尘,甘于沉沦。淡泊是一种境界,要做到真正的淡泊,没有极大的勇气、决心和毅力是做不到的。

唐朝著名高僧——慧宗禅师,特别喜欢兰花,于是带着一群小和尚辛勤的栽培。第二年春天,满山开满了兰花,小和尚们都高兴得合不拢嘴。不料一场暴风雨之后,满山的兰花被乱七八糟的打倒在稀泥里,花朵撒了一地。

小和尚们看到后都忐忑不安地等待高僧的数落,哪知高僧却平心静气的说:“我栽花是为了寻找爱好和乐趣,而不是得到愤怒和埋怨。”小和尚们顿时醍醐灌顶,不由自主对高僧宽广的胸怀充满钦佩。是啊,只要我们将那些快乐的兰花栽种于心田,拥有了兰心蕙质,我们的心境一定会盈满幸福与快乐、安详与宁静的。

让我们的心境离尘嚣远一点,离自然近一点,淡泊就在其中。这或许是人生的另一个境界,能做到的人又能有几个呢?也许真的如人所说,“道理人人会说,但又有几人能做到。”

是啊,与人生俱来的身外物何其多,颇有诱惑力。我若得之,淡然处置,不忘乎所以;我若失之,不大悲大痛,身心不伤。如此这般,才会不被身外物所苦,不被身外物所累。

平常岁月,拥有一份淡泊的心境,不是做现实主义的逃避者,而是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思考。人生在世,往往不会一帆风顺,有进有退,有荣有辱,有升有降,有高潮,也有低谷。如果我们认识到平淡是真的道理,在任何时候都会保持心理平衡,做出明智的选择。

平淡的日子不会永远平淡,只要怀有淡泊的心境和一生一世永不放弃的追求,定能获得生活馈赠的那份欢乐,成功给予的那份慰藉,谱写出生命最璀璨辉煌的乐章。

正如有一首古诗云:“痴心做处人人爱,冷眼观时个个嫌,觑破关头邪念息,一生出处自安恬。”一般人容易走这两个极端,而不能恰如其分地把握自己。世事纷繁,人事复杂,我们不可能总是左右逢源,也不可能一味地八面玲珑。在世俗圈子里痴心表演,人会活得不真实、不轻松、不自在。我们要活得自在逍遥,只有自然地做真实的自己,既不去“痴心做,”也不去“冷眼观”,要像古人说的那样“觑破关头”,屏除邪念,保持心境安然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