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提醒
34500500000065

第65章 柔弱胜刚强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第四十三章》

只有天下最柔软的东西,才能出入于世上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而游刃有余。

柔弱是“道”的基本表现和作用。老子认为,柔弱是万物具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是真正有力量的象征。最柔弱的东西里面,往往蓄积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力量,使最坚强的东西无法阻挡。

道家提倡要像风、水一样柔弱、谦下、宽容,看起来谁都能战胜它,一个指头就能戳透它,但最终以柔克刚,风能刮断大树,吹垮房屋,水能冲决大堤,淹没山陵。

老子有一位知识渊博,对许多问题都有奇特而独到的见解的老师,名叫常枞。一天常枞病了,老子去看望他。他俩便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常枞张开口问:“你看,我还有牙齿吗?”老子看看说:“没有了!”常枞吐着舌头问:“那么,还有舌头吗?”老子说:“有,有,舌头还在!”常枞问:“你懂得我的意思吗?”

老子说:“懂了,就是说,坚硬的已经掉了,柔软的还在。”常枞高兴地说:“好好!是这个意思。”

于是,老子在老师的启发下,指出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思想。很多人不同意“柔弱胜刚强”,老子便举例说,水最柔弱,但可冲决一切坚强之物。

拔山扛鼎、恨地无环的楚霸王项羽骄横不可一世,最终不也自刎而死,“强梁者不得其死。”

女人柔弱似水,走起路来像被风能吹倒似的,但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有多少豪杰死在女人的柔情中,有多少好汉掉到情海里淹死了。一个柔弱的女人或许是世界上最勇敢而无所畏惧的人。

暴君殷纣王骄奢淫逸,无恶不作。这样一个刚强勇猛的男人,却被一个弱女子摆弄的唯命是从。史书记载殷纣王“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传说苏妲己是九尾狐狸精变来的妖女,非常淫秽狡诈残忍。有一次她和纣王站在楼上,远远看见祖孙二人挽着裤腿过河,爷爷步履稳健,而孙子在冷水中战栗摇晃。纣王问是什么原因,妲己说:“爷爷老成,骨髓充盈;孙子稚嫩,骨髓不满。不信你叫人敲断他们的腿看看。”

纣王果然令手下去喊来那祖孙,将二人当场敲骨验髓,虽说妲己说对了,两条生命也没了。又有一次,他们碰到一个孕妇,妲己说:“这个妇人怀的是男孩,不信你叫人验证。”这位昏君果然又叫人把那个孕妇肚子割开,还真的是个男婴,两条生命又呜呼了。

经过这两次之后,纣王对妲己惟命是从,她便开始挑拨君臣关系,残害忠良股肱。纣王把三公重臣的九侯剁成了肉酱,把鄂侯晒了肉干,拘囚西伯于羑里。哥哥微子数谏不听,气得投降了周朝,叔叔箕子吓得佯狂为奴,只剩下最忠诚的叔叔比干在朝了。

比干与妲己忠奸不同朝,是势不两立的死对头,妲己便说:“比干心有七窍,不信你让人割开看看。”这一次纣王又让人把他叔叔的心扒出来了。人心只有四窍,何来七窍?纣王说:“妲己你这次说错了。”妲己笑而不言,她笑傻瓜纣王中了她的计而犹不知。朝中没有栋梁臣,全国人民怨声载道,纣王的死期不远了。周武王发兵伐纣于牧野,殷兵阵前倒戈,纣王跳火而死。

太极拳的动作软绵绵的,但是一推手,可以把一个大汉掀翻在地。什么原理?这合了老子的那句话,“柔弱胜刚强”。老子一向贵柔,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人活着的时候筋骨是柔软的,死后则变得僵硬。万物草木生长的时候是柔脆的,死了则变得干枯坚硬了。所以坚强的东西是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具有生命力的一类。因此打仗逞强就不能获胜,树木坚强就会遭受砍伐。老子观点辩证地揭示了柔弱胜刚强的人生道理。

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启示我们,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柔弱谦让,而不能恃强凌弱,为了顾全大局,委屈求全也值得赞誉,而有时暂时的忍让和退却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