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提醒
34500500000043

第43章 做人要厚道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第三十八章》

所以,男子汉大丈夫,选择淳厚而不选择轻薄,选择朴实而不选择虚华。

老子很重视人的厚道,在《道德经》一书中,他反复地从各个角度阐述。老子认为,“道 之华”为“愚之始”,即高尚的道德是纯真朴实的,如偏于奢华,则是愚昧的开端。

他还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认为人要怀仁慈大度,多为他人着想,以诚信之心去感染转化他人,从而创造出一种同心同德的群体气氛。

深刻的道理往往掩藏在最朴实的语言中。做人要厚道,无论讲给谁听都像是一句略显多余却又无可厚非的、充满乡土气息的俗话。认同归认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敢面无惧色地承担起“厚道”的良知和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呢?

其实,厚道不外乎“忠厚之道”,它包含了诚实、善良、豁达、感恩、直率、助人为乐、爱憎分明等品质,浓缩了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美。而对天性追求真善美的人类来讲,没有谁愿意拒绝厚道。

“做人要厚道”其内涵外延无限延伸,其意义放之四海而皆准。提倡“做人要厚道”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传统美德在大讲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今天,不但需要发扬光大,而且应该成为人人(特别是商人)具有的一种涵养。

厚道得人心。人们常常称许那些善于大处着眼不计前嫌的人“有政治家的风度”,这种风度不应当仅属于政治家,我们都要这样为人处世。对伙伴、上级、下属、客户,厚道意味着谅解、体贴、信任、爱护。“人察无徒”,厚道待人,便能赢得友情和尊重。

话又说回来,人生在世又不能过于厚道。应该让毒蛇的狡诈与鸽子的纯真调和一下。善良的人,容易被愚弄,从来不说谎的人很容易相信他人,从来不骗人的人总是信任别人。

人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如果一味地厚道,遇到险恶就无法保护自己,更谈不上驾驭对手和实现自己的抱负。跟着别人的指挥棒打转转,永远成不了赢家。要想在心理上战胜对方,一味的厚道绝不可行,必须学几招护身的本事。一旦强攻不能奏效时,就需要发挥御人之道中的亦柔亦刚、亦正亦邪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