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子人体生命科学
34438300000081

第81章 完全穴位体呼吸与“定而有识”的功能态

完全穴位体呼吸是在中脉穴位体呼吸和不完全穴位体呼吸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气功修炼后形成和产生的。完全穴位体呼吸是高级气功功夫,也是一般特异生理功能的高级功之一。所谓完全穴位体呼吸,就是在练功时,完全由穴位进气和呼气。其时,肺鼻呼吸暂时停歇而由穴位体呼吸完全取而代之。

老子把练功时出现完全穴位体呼吸称作“歇”。歇之义引申为止歇。这一意义应用于气功科学,就是指完全穴位体呼吸。完全穴位体呼吸是一种特殊的生命状态,老子把这种特殊的生命现象叫做“柔弱,其死也。……柔脆,其死也”。

这里的“柔弱”和“柔脆”都是人体特异潜能的代词;这里的“死”是不动的意思,指“定”的意识功能态;这里的“也”意为阴性事物。老子用这句话告诉人们,人体特异潜能秉性柔弱易折,是可以用“定”的意识功能态修炼的阴性事物。

“定”的意识功能态是“定而有识”功能态的简称。它是在完全穴位体呼吸的生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其时练功者外貌寂然不动,但体内生机盎然,所以是开发大脑意识层高功能的“栋梁”。

老子在“总结”道经第44章指出,“死不忘者,寿也”。

这里的“死”,与道经第10章“浴神不死”的“死”一样,都是不活动的意思,与停、定同义。指练功者进入到了“定”的意识功能态;“忘”本义不识。“不忘”是不识的否定,就是有识。这一意义在本文指意识对生理功能的反作用。

就老子气功学的练功过程而言,“定而有识”的功能态出现在完全穴位体呼吸阶段。气功人出现“定而有识”功能态时,其特征一是“死”(即“定”),进入鼻息全无的完全穴位体呼吸状态。二是生理功能异常活跃(有识)。体内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特殊生命现象。其时,人与自然融会贯通,频频交流。外界的气态物质通过穴位和体表徐徐地流入人体,不断地补充着能量和营养物质;特殊能量沿着全身的经络网络,在位移,在流动,在与体内物质合成、分解。功能转换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出现特殊的生理环境和生理现象。能量燃烧起来了。生命在能量燃烧中复苏!升华!人体内的各种细胞在燃烧中欢笑!那些生理潜能的细胞呀!抗病治病的细胞呀!抗衰老的细胞呀!使人长寿的细胞呀!特异潜能细胞呀!像一群群欢乐的“婴儿”,正在吮吸着美味的粥汁,咀嚼着营养丰富的羊肉和嘉禾,欢乐地发出阵阵的笑声。那时候的气功人呀!融融和和,绵绵密密,外“死”内活,万机春发。

长期修炼“定而有识”的高级功夫能使大脑发生质的变化,导致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的开发。正如老子在德经第17章指出:“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死”,“定而有识”的功能态;“地”,人体的代词;“之”,颊侧上出。“十”,《说文解字注》:“十,数之具也。”古人认为“十”代表东南西北中的方位齐备,故有完满具足的意思。“三”,《说文解字注》:“三,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此曰一耦二为三,此一俪二也。”意为既有能量又有阴阳两种对抗性势力,三者共存于一个统一体内,这就叫做“三”。所以“三”是化生万物的必备条件。“生生”,老子气功学术语。本章指在功能转换的两种特殊阴阳势力的对抗变化下,产生出新生的事物。所以整句的意思是:

“定而有识”的功能态使人体内产出“颊侧上出”,在完备具足的特殊营养素、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转换下,体内的能量偕配阴阳,化生万物,这究竟是何缘故?阴性事物,依靠“定而有识”的功能态,在特殊的阴阳变化下形成和产生了新生的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

正是由于修炼了以完全穴位体呼吸为生理基础的“定而有识”的高级功夫,使老子成为超高功夫的气功大宗师和大脑意识层高功能大师,并获得古今罕见的高寿。

老子在德经第3章还指出:“胃侯王毋己贵以高,将恐蹶”。

“侯王”指气功修炼者的大脑;“毋”,古通无,即“无”的意识功能态。在德经篇指“定而有识”的功能态。“贵”,高贵;“以”,实施、施行;“高”,高峰、登高而望远;“蹶”,《说文解字注》:“蹶,僵也。今人语言乃谓不动不朽为僵。”“蹶(不动不朽)”在气功与人体生命科学具有特殊的意义。“僵”表示“定”在那里一动不动,它指的就是“定而有识”的、完全穴位体呼吸的特殊生命现象。所以整句的意思是:

气功修炼者的大脑,在“定而有识”的功能态下,使自己高贵地用来攀登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的高峰,将会出现“不动不朽”的特殊生命现象。

老子在本句段告诉人们,在“定而有识”的功能态下,人体处于“外定内动”的特殊生命状态。其时,人的外貌是“僵”在那里,“不动不朽”,而身体内部却和风细雨,生机洋溢。这是气功修炼达到高级境界时的特殊生命现象。老子认为,这种完全穴位体呼吸的高级功夫,能够促使大脑内的潜能组织产生“剥离”,所以它是开发大脑意识层高功能的高级功法。

老子认为在“定而有识”的功能态下,大脑组织会发生特殊的阴阳变化。他在德经第30章指出:“我无爲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在这段短句中,有四个“我”,都是老子施身自谓;有四个“民”,指气功修炼者。老子本人属于修炼者的一员,所以他本人也包括在“民(修炼者)”之内。有四个“自”,本章的“自”指穴位体呼吸的高级阶段,指完全穴位体呼吸。

“我无为也”是四个单音节词。意为:我用“定而有识”的功能态坐善修炼阴性事物。

“定而有识”的“化”是一种根本性质的变化。《周礼·春官大宗伯》注曰:能生非类曰化。鸠化为鹰之类皆身在而心化。老子所说的“定而有识”的“化”,就是这样的“化”。这种“化”是“身在而心化”。外表上看还是原来的本人,但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的心身、内质与过去相比,与过去的他完全不同。他的体质已经变成了特异的体质,他的生理功能已经变成了特异的生理功能,他体内已经形成了崭新的生理机制。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就是在这种特异的生理功能和崭新的生理机制的基础上形成和产生的。所以“我无爲也,而民自化”这一短句的意思是:我用“定而有识”的功能态坐善修炼阴性事物,气功修炼者在完全体呼吸下使自身的体质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好静”是三个单音节词。意思是:我的阴性事物审度得宜。这里的“静”不是动静的静,而是“审度得宜”之意。可详见“总结”道经第12章。

所以,此短句的意思是:我的阴性事物审度得宜,气功修炼者在完全穴位体呼吸下合乎规范。

“我无事,民自富”。“富”本义备,《礼祭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引申为百事顺遂。所以,此短句的意思是:我以“定而有识”功能态任事,气功修炼者在完全穴位体呼吸下百事顺遂。

这一短句告诉人们,气功修炼者置备了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后,可以从两条不同的渠道获得信息。一条是日常知感功能提供的信息,另一条是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提供的特异信息,好像两股水集拢合流,水量更大,信息更多,可以帮助修炼者作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能够“百事顺遂”。

“我欲不欲,而民自朴”。朴,古今字。南楚凡物尽生者曰生。老子是楚人,本章的“朴”意为凡物尽生。所以,此短句的意思是:我的宗旨是去除一切贪欲杂念,气功修炼者在完全穴位体呼吸下凡物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