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子人体生命科学
34438300000050

第50章 坐善为何能使人长寿?

1、何谓坐善?

坐善是一门修炼生命、修炼意识、修炼大脑、修炼潜能的学问。“坐”指修炼时采取盘坐或端坐的方式(在室外练功时亦可采用站桩式),形体端正。“善”,意为特殊营养。表示静坐时,要放松精神和形体,通过穴位和体表,从自然界摄入特殊营善素,在体内转化为特殊营养。

坐善时,修炼者一定要进入到“无”的意识功能态。就是说,练功时,修炼者的意识领域要排除一切杂念,敛神入静,尽量做到一事不留,一念不起,意识澄净清明,接近“零”态。对一切恶性意念(如私心杂念、内心结滞、七情亢奋等)都必须彻底排除;对良性意念(指一切有利于练功的意念,如数息法、内视法、意念导引等),有时虽需交替应用,但使用良性意念时,意念要以“无”为主,要淡化,要时有时无,以达到“无”的意识功能态为主要目标。

2、何谓“三调”?

调心、调息、调形称作“三调”。

调心。老子曰:“心善潚”。“心”指精神意识;“善”是特殊营养;“潚”指入静时意识领域洁净清明。整句的意思是:精神意识领域要进入到“无”的意识功能态,做到摄取特殊营养,使意识领域洁净清明。“心善潚”就是调心。其中“心(精神意识)”达到“无”的状态时,能产生意识的反作用,使生理功能活跃起来,所以它是本句中的“纲”。纲举目张,“心”能带动“善”和“潚”。

调息。肺鼻一呼一吸谓之息。老子气功学认为,在初级练功阶段时,修炼者可以利用肺鼻呼吸的运行状况,作为练功的标志,在吸气时,尽量做到细、匀、深、长。并将呼气的瞬间,作为开始运行特殊能量的信号,在腹腔中心部位(丹田)积贮量量。

调形。老子气功长寿学是一门改造人的体质的学问,它基本上是通过坐善修炼的方式来实现的(室外练功采用站桩式)。

老子曰:“声人执一,以为天下牧。”“执”,操持。“牧”指气功修炼者是哺育人体和潜能的牧养人。所以,整句的意思是:声人操持功能的修炼,凭借坐善修炼人体的颠顶和腹底,成为哺育人体和潜能的牧养人。

“无”的意识功能态是在坐善修炼中产生出来的。老子在“总结”第4章指出,“声人居无为之事”。即声人坐善实行“无”的意识功能态的修炼。

坐善分端坐、盘坐。端坐是坐在木制的凳椅上练功。盘坐分自然盘、单盘、双盘。老年人或体质虚弱的病人,在善床上坐善时可采用箕坐(左右足底涌泉穴相对)。

坐善时心身尽量放松,即思想放松、形体放松。

坐善时身体要正直。即头部正、颈部正、身体正。初学者还必须注意做到“搭鹊桥”(又称舌舐上颚)。

坐善时要注意周边环境。空气要清新,环境要安静,要预防可能产生的突然性的惊扰。

实施“无”的意识功能态是“盗夺”特殊营养素的有效办法。特殊营养素摄入体内后,成为特殊能量和功能转换的物质保证。

正确的坐善调形姿势和科学合理的坐善功法,才能保证“无”的意识功能态的正确实施。

老子科学气功的坐善与佛家气功的坐禅有着本质的区别。

坐善是老子科学气功的基本修炼方式。坐禅是佛家气功的修持方式。“坐善”与“坐禅”虽然仅一字之差,但有“三个不同”,一是指导思想不同,二是发展方向不同,三是结果不同。

(1)指导思想不同。

老子科学气功的坐善,既讲无,又讲有,从“无”做起,落实在“有”的上面。老子曰:“有,无之相生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他把“无”和“有”视作互相依存又互相促进的一对矛盾。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佛家气功的坐禅,只讲无,不讲有。“禅”意译思惟修。练气功确实要修意识、修思惟,但是落实在何处?这里没有表达出来。佛教称人体是“臭皮囊”,坐禅修炼不可能落实在“臭皮囊”上面,这就使坐禅修炼不可避免地陷入“由无到无”、“由空到空”的为教义服务的泥淖。

(2)发展方向不同。

坐善的“善”,本义大羊入口。指坐善摄入特殊营养素,在体内转化为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转换,对人体能够产生营养和准平两大作用,从而把气功修炼与研究人体功能运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气功与探索人体生命奥秘融合为一体,导致气功踏上了科学化的道路,并带动了对人体生命科学的开拓和研究。

禅宗气功为佛教教义服务,以“六道轮回”解释人生,提倡今世积德,来世得福,使气功修炼与研究人体互相脱节,背道而驰。

气功修炼的对象是人体,这一点必须明确地予以表达,这样才能使气功踏上科学化的道路。

(3)结果不同。

老子通过气功的实践,探索到气功态下大量的人体奥秘,揭示了人体内各种特殊的生命现象和生理功能运动的规律,从而使古老的中华气功踏进了人体生命科学的殿堂。

禅宗气功由于脱离对人体的研究,无法脱出宗教的影响,走上了为佛教教义服务的错误道路。

所以,坐善与坐禅有着本质性的区别。老子所说的“无”,与佛家的“空”根本不同。它不是一无所有,更不是“四大”皆空,因为它有内容,有表现,有巨大的反作用。

后秦高僧鸠摩罗什将“禅”意译为“思维修”,即运用思维活动的修持。练气功必须修炼意识这是对的,但是不可只修炼意识,不修炼生理功能。修炼意识是手段,修炼生理功能、改造人的体质才是目的。如果只讲意识的修炼,不讲生理的修炼,这种修炼是不全面的,有偏颇倾向的。气功修炼的宗旨,是将意识的修炼落实在活跃生理功能的上面,落实在规范和改造人的体质上面。老子气功学的“坐善”,也讲修炼意识,但不是单纯地修炼意识,而是要把净化意识的反作用落实到生理功能上。老子把这种净化意识后对生理功能所产生的强大反作用叫做“浴神不死”,即净化意识后使生理功能进一步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