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像李开复一样思考人生
34411500000044

第44章 你的信誉价值连城,不能因为一点点利益就出卖掉

做生意一定要讲诚信,这是中国人的好传统。偷漏税的事情,如果想知道在这个负面的新闻是怎么被冤枉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其实不对,我学会了什么?我学会了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说公关在中国不是这样做的,别人批评我时我不能在这儿说“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会上当的”,不行,我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出来辟谣。

——李开复

当今社会,很多有钱人都是漂泊在外地做事、创业、闯天下的,人生地不熟,他们为什么能成功?靠的就是诚信二字。商海沉浮,是什么让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神话,立于不败之地?答案很简单:讲诚信,有信誉。

俗话说,诚信二字值千金。一个人如果打造出了自己诚信的品牌,那么他到哪里都能如鱼得水。一个人,只要在平时注意积累信誉,随时随地注意给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到危难关头才会有人帮一把、扶一把、拉一把,渡过难关。

想创业的人都要相信,“诚则立家业,信则创未来”,没有诚信就不会有坚固的事业基础。

在微软,李开复对员工期望的“核心价值观”——诚信位居第一。曾有一位学生问李开复:“为什么把诚信放在智慧之前?”李开复说这是为了公司利益。

李开复曾面试一位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出色的人。闲谈时,他表示,如果公司录取他,他可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他强调,那些工作是他下班之后做的,他老板并不知道。那一刻,李开复决定——放弃他。

多年来,美国部分教授对部分中国学生产生诚信危机,他们不相信中国学生的推荐信。因为知道这些推荐信出自学生自己之手,已无参考性可言。相反,美国教育中的诚信培养渗透生活诸多方面。

李开复11岁到美国时,由于英文不行,每逢考试,校长都会把考题直接交给李开复。并对他说:“目前你还应付不了考试,回家做吧,我相信你不会看课本的。”这在李开复的生命中绝对是活生生的诚信教育。

李开复经常给中国的青年学生写信,并坚持每信必回。他写给国内青年学生第一封信,没几天就收到400多封回信。李开复信守了他的诺言,一一给他们写了回信。这一事件证明他的诚信不是虚假的,是实实在在的。正因为如此,在李开复离开谷歌选择创业的时候,才会有那么多的商人站出来支持他,除了人们相信李开复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相信李开复的为人。

诚信不仅仅是一种美德、一种看不见的精神品质,更是利害攸关的规则。创业、做生意的人需要精明,但精明不等同于欺骗。很多人认为说谎、吹嘘等手段在商业上是值得一用的,甚至认为是必需的,这也是为什么夸大事实的广告充斥在各个角落的原因。商家纷纷掩饰自己的商品的缺点,却把优点说得天花乱坠,可是当他们的钱包鼓胀一点的时候,人格也随之降低了一分。把欺骗作为挣得财富策略的商人,迟早有一天会原形毕露。

在商界,谁违背了信义就会遭到合作者和消费者的遗弃。一个真正成功的创业者,往往是一个重诺言、守信用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诚信并不是李开复一个人的专利,像他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吉尔达鞋业的创始人余阿寿12岁就开始做鞋,做了一辈子鞋,使他赢得了“皮鞋寿”的雅号。从创办吉尔达企业那天起,余阿寿就始终坚持“方正、厚道、公平、诚信”的理念。

余阿寿说过:“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生意,一次失信就可能出局。”

无独有偶,李士全开“成李记肉饼大王”,坚持用福临门食用油炸油条,一斤黄豆就榨12碗豆浆;没摸过电脑的孙安民,为抵制开发商违规运作、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办起了打假网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在中国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深刻影响下,这些大龄创业者普遍将诚信视作立身之本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用这种执著规范着自己企业的商业道德。“每个人都有一个诚信账户,里面的价值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别人说了算。一个企业,能够保证50年后依旧存在,靠的绝对不是扩张的速度,而是稳定的效益和持之以恒的诚信。”华泰保险总裁王梓木的感言,亦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诚信不仅是创业时所必需的元素,还是企业长久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公司长期发展的基石。

所以说,一个人要想创业并取得成功,长远之策是立诚为本、诚信经营。在市场上建立信誉,就意味着在市场上占领一块立足之地。但做生意不光要讲信誉,还要时时刻刻讲信誉,不能今天讲信誉,明天就不讲了;也不能这次生意讲信誉,下次生意就不讲信誉。

“专家视点”

你的信誉价值连城,不能因为一点点利益就出卖掉。作弊的代价实在太大,将来你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弥补它。一个不讲诚信的民族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

我们都知道,商业活动重视买卖双方的关系,就是一种交换关系。这种关系应当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大家在商务运作中,应当以自愿为原则,以互利为目的,只有如此,这种关系才能长期保持,生意才能长久兴隆下去。一个商人以信义来经营自己的事业,他就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