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像李开复一样思考人生
34411500000021

第21章 创新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创新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我们一想到这个技术如果实现会有多酷,就激动不已。但是,我们并没有想到用户到底需要三维来做什么。可以说,我们犯了一个工程师最容易犯的错误,为了自己的技术而牺牲了用户真正的需要。

——李开复

企业要发展壮大,一种商品要在市场上久盛不衰,不断创新是必须的。在如今的竞争之下,一个公司唯一可以延续的竞争优势就是它的创新。任何东西都可以很容易地被模仿,只有创新很难被模仿。而创新一旦被模仿,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创新。所以一批有生命力的能够持续创新的员工是唯一能够带给企业持续竞争力的财富。

但是,创新也要符合市场规律,如果不顾客观实际,一味盲目求新,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功败垂成。如某个生产儿童饮料的商家,把原来样式中规中矩的外包装瓶,改设计成可爱的葫芦娃模样,这别具一格的创新当然吸引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眼球,销售指数不断上升。

同样是创新,最后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这就提醒我们:一项技术或设计的创新成功,关键在于符合市场需求,否则,再好的创新也是白费劲。

1996年,李开复从苹果到了SGI。当时,SGI还没什么名气。今天的谷歌building就是SGI建的。SGI曾经是硅谷最红的公司。当时李开复所在的部门做了一个很酷的三维浏览器,一方面可以有三维的动画,另一方面又有很好的网页的动漫,像今天的flash。这两个客户群他们都舍不得放,最后做了一个很大的产品,试着满足两种用户的需求,但是产品失败了。

失败之后,CEO找到李开复说:“开复,我无法支撑下去了,我们没钱了。”然后让李开复试着卖掉这个公司,连同100名员工。最后,好消息是买主找到了,坏消息是买主并没有提供工作。90个人因为李开复这次错误失业了。

当时李开复觉得非常内疚,非常难过,甚至于心理进入一种抑郁的状态。一个是产品的失败带来的巨大影响,造成失业他觉得非常对不起员工。可是最后李开复站起来了,他回顾当时做这个三维浏览器的过程,这么酷的一个产品,为什么失败了?

最后终于有了答案。“失败的原因就是我们做科学,科学家出身,衡量每一件事都要看是不是用心,是不是很辛苦,是不是前人没有做过?如果是,就赶快来投资,但这只是做科学的方法。做产业辛不辛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用。所以在这里我学到下一个启发,就是创新本身并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李开复后来说。

创新必须是针对用户的,必须是有用的。做产品的管理,必须把用户放在第一位。1998年夏天李开复回到中国,在中国开创微软中国研究院。这时,他把这个教训带入中国团队。

李开复说:过去企业的创新活动并不难,造一个实验室,聘用优秀的专家,然后等着创意竞相迸发,实现企业盈利的增长。但现在不同了,创新源源不断,但并不都能经受市场的检验,因此‘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有用的创新’。

在过去10年,微软的研究人员才华横溢,能在计算机科学最尖端领域自由驰骋。难免会倾向于通过主张自身的创意和发明来证明自己,但这些创意也许是脱离市场需求的。为了保证当前和未来的研究项目与产品创新的有效性,李开复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1)事后分析报告:鼓励各个开发小组写事后分析报告,不断总结成败得失;

(2)非正式的会谈:在相同职务的人员之间极力撮合一些非正式会谈以鼓励知识共享;

(3)运作过程审计:实施过程审计以帮助各组分析和解决问题;

(4)正式的休假会:组织正式的休假会活动,届时有关重要人士就软件开发与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相互切磋;

(5)“自食其果”:开发小组将尽可能在自己的工作中使用该产品,如果性能太差,构造者和小组其他成员不得不“自食其果”。这一方面便于开发小组测试产品,另一方面又通过亲身体验,见顾客之所见,向相关小组不断反馈信息。

此外距离十分重要。微软将研究人员和业务经理置于一处,让他们更有效地把新技术运用到产品系列上。

我们虽然要创新,但是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做有用的事情而创新。我们如果回顾历史,可以看到许多成功的人才,他们有些创新,有些实践,有些左脑发达,有些右脑发达。但是那些真正对世界有重大贡献的人,他们不仅是创新者,也是实践者,比如说爱迪生、比尔?盖茨、Larry和Sergey,都是很好的例子。一个真正的创新实践者每一次在创新的时候都忘不了实践,在实践的时候也忘不了创新。

“专家视点”

“创新是血淋淋的”,现在社会中人人都喊创新,但是有很多的所谓“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往往打着创新的旗号,一个长期运转较好的流程,一有问题,往往是从全盘否定原有技术上下工夫,以改革的气魄改变原流程,最后往往导致失败,付出沉重的代价后又改回去。出现了问题,应该首先去分析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一般不是原有设计的缺陷导致该问题的发生,往往是原流程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因此采取创新肯定会失败。因此不要盲目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