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艺术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34408900000010

第10章 女大学生阅读爱好与恋爱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杭州师院人文学院《人文旬报》曾于2004年开展过一次关于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以琼瑶小说为代表的言情小说极受广大学生,尤其是女学生的欢迎。

大学校园里爱好阅读言情小说的女大学生,数目向来不少。由于性别的差异,女性一向比男性相对更看重感情的过程,因此,言情小说这一以展示感情过程为主的文学体裁,总是以女性,尤其是年龄在18~22岁的女大学生等年轻女性为主要读者群及消费群。

对当代女大学生来说,在闲暇时阅读一下言情小说,可以使自己获得轻松感、减轻心理压力,然而,如果过于沉迷其中,则反而有可能会对身心产生毒害,引起对爱的迷惘以及造成对现实的消极逃避。本次研究拟探讨喜爱阅读言情小说的程度与爱情观以及对现实的应对态度这三者的关系,为各高校工作者引导大学生正确阅读,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

(二)工作假设及考察指标

1.工作假设

本研究假定,喜爱阅读言情小说的程度与爱情观以及对现实的应对态度这三者之间存在显著关联,且喜爱阅读言情小说的程度将对爱情观以及对现实的应对态度产生影响。

2.考察指标

用每日阅读言情小说的平均本数,即言情小说的日均阅读量衡量喜爱阅读言情小说的程度;爱情观则从恋爱动机、相处模式、对于如吵架和分手等突发情况的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用自我效能感反映对现实的应对态度。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过往关于女大学生的研究鲜有涉及阅读爱好方面的内容,关于其恋爱观的研究基本处于对现状的分析及引导、教育层面,而对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则多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等内容相关,未见有直接探讨三者关系的研究。

1.关于(女)大学生恋爱观的相关研究

恋爱观(attitude towards love)是对恋爱问题的看法。它表现出年轻人对美的认识和尺度、择偶的标准,恋爱的目的、方式以及对幸福伴侣的理解等。目前国内有相当数量的关于女大学生或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基本集中在恋爱观的形成、现状及相应的引导、教育政策这几方面。

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形成,有研究表明大致分三个阶段:准备与萌芽阶段、充实发展阶段和完善成熟阶段。而在此过程中,影响形成的因素则有大学生自身因素(包括心理与生理、人生观、学识、社会阅历、价值观念等)及外界环境因素(包括大学生活的特殊性、社会环境与网络的负面影响、高校对大学生恋爱的模糊态度等)两大方面。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恋爱观现状,一直是引人关注的问题,与此有关的研究也为数不少。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观类型主要有含蓄型、开放型及利益型三种,因应不同类型也产生了不同的问题,如学业成绩、承受能力与贞操观念下降等。对恋爱动机的调查显示,有部分大学生存在恋爱目的不明、动机不纯、仅为打发时间等问题。除此之外,新时代出现的外界因素,如网络等,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形成起了一定的消极作用。针对出现的问题,就如何引导与教育大学生形成正确恋爱观,学者们开展了不少有关的研究,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如针对自身因素的作用,可加强对其道德、人生、荣辱观的教育,以及性知识教育等;而针对外界因素的作用,则可从建设校园文化、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等方面着手。

2.关于女大学生恋爱观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经查阅,未发现有与此直接相关的研究文献,而关于自我效能感与其他因素相关关系的研究则有相当数量。自我效能感在目前的研究中都以一般自我效能感表示。一般自我效能感(general self-efficacy)是Bandura 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反映个体采取适当的行为面对环境挑战的信心和能力。研究所使用的量表为Schwarzer等人编制、王才康等人翻译修订的中文版(200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a=0.87,重测信度]=0.83(p<0.001),折半信度r=0.82(n=401,p<0.001)。一般而言,女性的自我效能感低于男性。而在探讨自我效能感与其他因素相关关系的研究中,又以探讨其与不同校园环境中(如高职、高护及医学院等)学生的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为最多。研究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积极的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身心/心理健康之间也是如此(以贫困大学生为例)。

其他被探讨过与自我效能感相关关系的因素还有防御方式及社会支持(被动攻击、退缩防御方式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有负向预测作用,而社会支持利用度和幽默防御方式则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正向预测作用,这4个因素合共能解释一般自我效能感总方差的65.6%)、人际信任与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与P分、人际信任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N分呈显著负相关)、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是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因素)及父母养育方式(自我效能感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中的FF1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F6、MF2、MF3及MF4等因子分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等,对象人群除学生之外也扩大至企业员工、中学教师等。

3.关于女大学生对言情小说的阅读爱好与恋爱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经查阅,未发现有与此直接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而关于言情小说的理论研究则有一定数量。言情小说(romance novels)是以讲述男女之间的相爱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爱情的心理、状态、事物等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言情小说主要由台湾开始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过程:民国初年,鸳鸯蝴蝶派小说兴起,之后台湾女作家琼瑶陆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问世,香港作家如亦舒、岑凯伦等写作的言情小说亦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风行。1980年开始,大量的英文罗曼史作品被翻译为中文在台湾出版,初期均为无版权版本,不过由于90年代初期受到“612大限”的影响,至1991年左右开始出版有版权的译本。从20世纪90年代起,台湾言情小说百家争鸣,较著名的作家有席绢、于晴、凌淑芬、左晴雯与古灵等。这一时期的台湾罗曼史题材较多样化,但强调团圆结局,鲜有悲剧。90年代后期,受到日本耽美漫画的影响,部分作者开始创作以男同性恋为主角的言情小说,称为BL小说。这类小说并非描述真实男同性恋情节,而是女性对男同性恋的幻想。

目前已有的关于言情小说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其叙述特点的研究,包括对其描写的重点、叙事节奏的特点以及对人物心理、情节交待侧重点的把握等;②对其塑造的人物的分析,包括对人物形象特点、由此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与此人物传达的社会意义的分析等,另外以人物作为分析作品时代背景的切入点的文献也比较多见;③对小说主题及其性质的分析,通过对其主题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其模式;④对此类小说流行原因的分析,由于言情小说属通俗小说,读者群在社会上分布较广,加上不时有小说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上映,其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故此也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注意,着手探讨其现实性及流行原因。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及华南理工大学6所高校大一至大四年级、爱好阅读言情小说的女学生188人。

(二)研究方法

1.问卷及回收情况

采用北京语言大学网上心理咨询中心的恋爱观问卷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另附自己编制的关于言情小说阅读量的问题制成问卷。

总共派发问卷196份,回收有效问卷188份。

2.采集数据方法

考虑到本次研究对象为特定人群,随机大量派发不妥,故采取如下方法获得研究对象:不限专业,先由每校联系人通过人际网随机选择其校每年级爱好阅读言情小说的女生,再对愿意填写问卷的人数作统计,笔者再根据回报的数目分别派发相应数量问卷,一周内回收;对收集到的数据使用SPSS11.5进行相关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各考察指标统计情况

1.日均阅读量

此指标为一约数,在记录时先将其划分为四个类别,分别是“1本以下(即一天之内不能读完一本)”、“1~3本”、“3~5本”及“5本以上”。

本次填写问卷的学生中,以日均阅读量在1本以下的人数最多,其次是日均阅读量在3~5本的人;日均阅读量在5本以上的人数及日均阅读量在1~3本的人数相当。

2.恋爱观

此指标由原问卷按恋爱观成熟度(分别从恋爱动机、相处模式、对于如吵架和分手等突发情况的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界定)划分成四个等级,分别是:得分35~45分为A型—“恋爱观成熟正确”;25~34分为B型—“恋爱观尚可”;15~24分为C型—“恋爱观需要认真端正”;七个以上0分为D型—“恋爱观还未形成”。

本次填写问卷的学生中,未见有恋爱观未形成者,具有成熟正确恋爱观的学生占了大多数,恋爱观尚可的学生也有相当数量,而恋爱观需要认真端正的学生很少,只有3人,提示大多数学生的恋爱观成熟度状况良好。

3.一般自我效能感

此指标参考了同类研究的划分标准,同样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得分1~10分为“自我效能感很低”,10~20分为“自我效能感偏低”,20~30分为“自我效能感较高”,以及30~40分为“自我效能感非常高”。

在本次填写问卷的学生中,未见有得分在10以下即“自我效能感很低”者。大部分学生得分均处于20~30分,即自我效能感均较高,其次是自我效能感偏低的学生。而自我效能感得分超过30的只有2人,提示大多数学生具有适中的自我效能感。

(二)分组相关分析结果

把填写问卷的学生按不同日均阅读量分为4个组别,即“1本以下”、“1~3本”、“3~5本”及“5本以上”。各组总人数分别为74人、32人、49人及33人。

1.日均阅读量对各组学生恋爱观、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按不同组别对三者进行比较后发现,当日均阅读量达到3~5本时,对相应组别的学生恋爱观、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的影响增加至显著(x2=4.296,p<0.05)。当日均阅读量为5本以上时,对相应组别的学生恋爱观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得分的影响更进一步显著(x2=17.661,p<0.01),提示当日均阅读量超过3本时,此指标对学生的恋爱观成熟度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高低产生明显影响。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各组具有成熟正确恋爱观即得分在35~45分的学生人数占该组总人数的比重,与恋爱观尚可(得分低于35分)的学生人数所占的比重,两者差距总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1本以下”组别,得分低于35分的人数比重远低于得分在35~45分的人数比重。而在“5本以上”组别,得分低于35分的学生人数占该组总人数比重达78.9%,首度超过并远远高于得分在35~45分的人数比重。卡方检验结果x2=78.573,p<0.01,提示日均阅读量与恋爱观成熟程度呈显著负相关,阅读量越大,恋爱观得分越低,即恋爱观越不成熟。

3.日均阅读量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各组自我效能感得分较高的学生人数占该组总人数的比重,与得分偏低的学生人数所占的比重,两者差距总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1本以下”组别,得分偏低的人数比重远低于得分较高的人数比重。而在“5本以上”组别,得分偏低的学生人数占该组总人数比重达57.5%,首度超过得分较高的人数比重。卡方检验结果x2=43.722,p<0.01,提示日均阅读量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阅读量越大,自我效能感得分越低,即自我效能感越低。

四、分析讨论

本研究发现,当言情小说日均阅读量不超过3本时,此指标对学生的恋爱观成熟度和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低并无明显影响。而当阅读量在3本以上时,则会产生明显影响,日均阅读量与恋爱观成熟度及自我效能感指标呈显著负相关,阅读量越大,恋爱观越不成熟,自我效能感越低,提示过度阅读言情小说,极可能会对女大学生的身心造成负面影响,给其生活带来不同程度、不可忽视的后果。鉴于这样的情况,对女大学生乃至全体学生良好阅读爱好的引导,需要引起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校方可考虑通过以下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首先,可联合学校图书馆,定期组织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爱好状况与需求,再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读书活动,宣传、鼓励学生做到“读也有道”。

其次,密切关注图书馆书籍的收藏、借阅情况,定期调整、补充图书种类,确保学生始终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有益的书籍。

最后,调动全校各班力量,及时发现沉迷于阅读言情小说或其他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书籍的学生,并早日对其开展辅导。

另一方面,在注意正确引导学生,避免其出现沉迷于阅读言情小说的情况之余,也应该注意到,言情小说表现理想爱情、昭示人文理想的情节,可以激发起女大学生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小说里的爱情,对于填补她们因当今日益功利化、商品化的时代背景而在展望未来时生出的空虚与迷茫,以及给单调、紧张的校园生活提供减压与调剂,都有正面的作用。绝大多数的言情小说,宗旨都是弘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作为读者的女大学生,在阅读言情小说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还能满足心中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对于丰富课余生活、减轻学业压力均有一定帮助。因此,有理由相信,只要选用得法,言情小说完全可以作为实施阅读疗法的有效材料。

“一般认为,阅读不仅仅是对文字符号的理解,而且是心理体验的过程,能够产生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情感、意志、兴趣等心理现象。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作品的感情内涵引起程度不同的共鸣的过程,从而或产生美的享受,或激起某种崇高的理想,或改进处世的态度,这就是书籍摄人灵魂的魔力和魅力。”(引自文献《阅读疗法研究进展》)目前还有相当部分的高校,心理咨询配套设施还不尽完善,人力、物力都有限,要实现及时关注、帮助所有有困惑的学生,还有一定的难度。此外,由于自身性别特有的心理特征,女大学生比起男生更加关注自己的社会形象,大多会有不想惹闲话的想法,对于接受心理咨询相对可能存有更多的疑虑,因此,无论是同龄心理咨询员提供的朋辈咨询还是老师提供的专业心理辅导,对于维护、促进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作用还是比较有限。而通过有选择地阅读图书资料,以组织团体读书活动的方式,对作品的情节进行分析和分享相关的读后感,则可以达到教化、娱乐、熏陶等多方面的功能,弥补不足,帮助更多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走出困境,重获健康的心理。

五、存在的不足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阅读爱好与女大学生恋爱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当然,这三个因素均可受多方影响,如年龄、家庭教养方式、个性特征等,而本次研究并未把这些影响列入考虑,此为主要不足之处。

六、结论

言情小说流行于校园,深受大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欢迎的现象,实际上表现了学生们在如今屡受商业化大潮冲击的世道下,对人生、社会现实生出困惑,对爱情及现实向往而又迷茫的心态。作为一个身心都已比较成熟、基本已是成年人的群体,适量阅读言情小说,既可以使高校女学生们对于美好纯洁爱情的憧憬得到满足,享受情节带来的快感,丰富课余生活,又不会对其日常恋爱和现实的应对产生问题,大可继续维持此爱好。言情小说表现人世真善美的情节,也完全可以作为对女大学生开展阅读治疗的有效材料。

然而,如果过于沉迷阅读言情小说,则极可能使其对爱和现实的态度发生扭曲,或是逃避,或是悲观,进而给生活带来各种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重视对其阅读爱好的引导,配合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开展引导工作,及时发现沉溺于阅读言情小说的学生,早日对其进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