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那点心事
34404000000072

第72章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

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不仅在大处记仇,而且在本不该计较的小事上、私事上也会耿耿于怀,并伺机于大事、公事上进行打击报复。

可现实生活中,很多男士偏偏就不注意这些细节上的问题,他们认为自己不计较的事情,想当然别人也不会计较。正因为心中不在细微处设防,从而使得自己在关系个人前途的大事上跌了跤。须知,大千世界人有各异,有时你不以为然的小事恰恰是别人比较在乎的事情。这时候如果你率性而为,不知道给人面子,甚至会比一些大事更能把人得罪透彻。

刘备与关羽、张飞等人肝胆相照,与诸葛亮鱼水相得,同曹操相比的确可称忠厚,但这样一个人也会计较一些心里搁不下的小事。当年攻取四川时,刘备曾与刘璋在清县会面,刘璋部下从事张裕在座。张裕脸上多须,刘备拿他开玩笑:“我从前在老家涿县,那地方姓毛的人特别多,县城东西南北都是毛姓人家,县令说:诸毛怎么都绕涿(借指啄,即嘴)而居呢?”

张裕也不让人,马上回敬说:“从前有人坐上党郡潍县县长,迁为涿县县令,调动之际回了一趟家。正好这时有人给他写信,封面不知道如何题署好,如果题‘潞长’,就漏‘涿令’,题‘涿令’,就漏了‘潞长’,最后只好署‘潞涿君’。”借“潞”为“露”之谐音,讽刺刘备脸光露嘴无须。刘备很不高兴。

后来张裕归属于刘备。他对天文、占卜皆通,曾劝刘备不要取汉中,说取汉中于军不利。刘备不听,出兵攻取汉中,证明张裕预言不准。

张裕又私下向人泄露“天机”,说魏文帝黄初元年刘备将得益州,九年后将失去益州。刘备不忘当年受辱,借机要杀张裕。诸葛亮问张裕犯了什么罪,刘备说:“芳兰当门而生,不得不锄去。”

这个说法,其实并不高明。论借口编造术实不如张裕,可是刘备是主子,权力大,最终占了上风。可见,一个男人不能恃才胡闹,尤其是对领导开玩笑更要多加小心,因为不知哪时他就要变脸,你可就要遭殃了。

从前某显宦,公余喜欢下棋,自负是国手,某甲在他门下做一名清客,有一天与该显宦对弈,一出手便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该显宦知是劲敌,比赛到后来,竟逼得该显宦心神失常,汗水涔涔而下,某甲见对方焦急的神情,格外高兴,故意留一个破绽,给该显宦发现了,立即进攻,满以为可以转败为胜,谁知某甲突然使出杀手锏,一子落盘,很得意地说道,你还想不死吗?该显宦遭此打击,心中不大高兴,立刻起身就走。据说该显宦向来注重修养,胸襟比普通人宽大,但也受不了这种刺激,因此对于某甲始终介意,不能忘怀。而某甲呢,还是莫名其妙,他始终不懂得为什么该显宦不再与他下棋。该显宦本可以使某甲富且贵,为了这一点不快,老是不肯提拔某甲,某甲只好郁郁不得志,以食客身份终其一生。也许他要自认命薄,谁知是忽略了对方的自尊心,抑制不住自己的好胜心,小过失铸成了终身的大错。

这个故事旨在告诫心思粗犷的男人,在无关得失的比赛竞技中尽量让对方一步,这当然不是为了买对方的欢心,作升官发财的阶梯,而在于获得多方面的好感,对于你的一切,多少是有点好处的。上面所述下棋比赛,不过是一个例子,依此类推,应该让步的“比赛”还多着呢!

据历史记载,隋炀帝很有文采,但他最忌讳别人的文采比自己强。有些臣子因为犯忌,惨遭杀害:有一次,隋炀帝写了一首《燕歌行》,命令“文士皆和”,也就是仿照他诗的题材(或体裁)和一首。多数文人皆较明智,不敢逞能,抱着应付态度,唯独著作郎王胄却不知趣,不肯居炀帝之下。后来,隋炀帝便借故将王胄杀害,并念着王胄的“庭草无人随意绿”的诗句,问王胄日:“复能作此语耶?”意思是,你还能作出这样的诗句来吗?

还有个叫薜道衡的大夫,因显露诗才,触犯了炀帝的忌讳,炀帝也借故将薜道衡杀了,同样念着他的诗句说:“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

自古有“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的说法。而在一个单位里,领导者由于特殊的身份,很在乎下属对自己的态度,往往以此作为考验下属对自己尊重不尊重、会不会来事儿的一个重要“指标”。

面子和权威之所以如此重要,根本原因在于它们与领导的能力、水平、权威性密切挂钩。一位牌技不高的领导在同下属打扑克时,常因输得一败涂地,并对玩牌的人破口大骂,很明显地暴露出对下属“手下不留情”的不满,渐渐地,下属们不再同他一起打扑克,怕刺伤领导的自尊心。实际上像这位领导一样小心眼的人比比皆是,可谓防不胜防。所以平时娱乐时,一些人不喜欢和领导在一起,这方面的因素无疑是个主要原因。

总之,大智若愚是明人,锋芒外露惹祸根。如果你还有一点头脑的话,千万记住:小事面前要留心,领导面前莫逞能。因为没有几个领导喜欢自己的属下超过他,哪怕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否则就像拿破仑对他的部下说的那样:“他有能力将这个差别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