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那点心事
34404000000010

第10章 用能力说话

男人,需要不断耕耘和经营自己。如果你精于劳作并善于经营,你将收获颇丰,否则,你将陷入沼泽而无力自救。所以,要想在社会上占稳一席之地,要想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你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为自己增值。

一个男人的生存状态、社会地位、家庭状况如何,不仅在于他拥有怎样的头衔,而且还在于他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就如一把利剑如果被冠之以干将、莫邪之名,而无干将、莫邪之实,就无法享有宝剑的待遇,人同样如此。男人是因为有了能力,才会被放在该放的位置上去享受他该有的待遇。所以,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力,而不是的其他任何附属价值。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治军和治国方面都取得了有口皆碑的成绩。诸葛亮之所以会成功,主要是因为他选拔了大量德才兼备的贤臣良将。诸葛亮在总结其选贤任能的标准时,归结了以下的一段话:

“问之以是非以观其志,穷之以辞辩以观其变,咨之以计谋以观其识,临之以利以观其廉,告之以祸难以观其勇,期之以事以观其信,醉之以酒以观其性。”

这段话把人才的基本能力素质概括得非常全面,这段话不仅是古人选贤任能的标准,对于当代人才的选拔仍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在某地举行的化工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答辩会上,答辩委员会由7人组成,这7人之中除了指导老师、资深教授之外,还有某公司的科研负责人及某橡胶集团的总工程师。

在答辩的过程之中,来自企业方面的评委们就工艺生产之中的一些现实性的问题频频提问,然后让毕业生们画出图表、定出模型再予以解答。

化工学院的教授说,以往毕业生的答辩评委全由在校的老师组成,只要是在学术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一般都可毕业。而现在,只有5-7人的答辩委员会之中,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就占了2-3人,如果毕业生的论文在这一关通不过,答辩也就通不过了,学位也就拿不到了,即空谈的研究生难毕业。

教育界的有关人士认为,请企业界的总工、科研界的负责人来对学子的能力进行考核,将会使毕业生所选择的研究方向更符合实际,在企业生产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也更易解决,所以这种校方与企业联手的做法非常值得提倡。

在一些男士看来,具有高文凭、高学历就可以敲开任意一家企业的大门,其实错了。学历只能代表你的过去,却无法代表你的未来。只有将你的个人能力提升到应有的高度才不会在生存的竞争中落败。

有个叫李清的人,读书非常多,取得了一些不同类型的证书,同时还挂名担任一些单位的干事。他已经30多岁了,却仍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与李清第一次接触的人,肯定会对其投以尊重的眼光,因为他会给人一种很有才干的错觉。有了先入为主的“尊重”印象,如果你与李清接触,肯定会希望得到更多的了解。殊不知,李清名片上所印的头衔无异于摆设,真是令人大失所望。所以,人们最大的失误就是以为自己手上有了几张可以示人的证书、文凭,便以为自己非常有才干。

其实真正的教育,并不仅仅是从学校课本中得来的,也不是靠文凭就能证明的,它要从实践能力中获得。那些受过教育的人,也只不过是比别人多掌握了几种寻找学问的门路,如果不在实践中进行一番提炼的话,那么他们所学的知识是不能进一步深化的。

“能力”这一概念的内涵在近几年才逐渐得到了人们的特别关注。所谓能力,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本事”。而实际能力,则就是你运用知识和智能进行实际活动的本领。

能力是在积累的知识上形成的,知识在能力的指导之下“活化”;如果能力缺少了知识就是低层次的,如果知识没有了能力就是“僵死”的。

近几年,“能力”的地位已在人们的心目中有了明显地提高,但有些人则对培养什么样的能力还比较模糊。

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得到。人的能力,有其所特有的内容和要求,必须经过特定的途径或方法才能对其加以培养和提高。

所以,我们应该注意自己能力上的欠缺,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具备该有的能力,如此方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逐渐步入生存境界的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