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别让管理再蒙人
34402400000007

第7章 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管理自己

每个人面对同一种工作,会有不同的解决思路,每个人都想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这是每个人的自尊心所决定的。这种想法往往根深蒂固,不易改变。领导者须明白,一个好的组织,通过有效的管理最终会让一个正确的方法成为整个组织的的员工自觉自愿去执行的工作方法。

一座城堡里关着一群小矮人。传说他们是因为受到了可怕咒语的诅咒,而被关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们找不到任何人可以求助。小矮人们没有想到,这是神灵对他们的考验——关于团结、智慧、知识、合作的考验。

神灵希望经过这次考验,小矮人们能悟出以下道理:资讯不代表知识;分享、沟通与行动是将知识转化为成果的关键;知识通过有效的管理,最终将变成生产力。

小矮人中,阿基米德是第一个收到守护神雅典娜托梦的。雅典娜告诉他,在这个城堡里,除了他们待的那间阴湿的储藏室以外,其他的25个房间里,有一个房间里有一些蜂蜜和水,够他们维持一段时间;而在另外的24个房间里有石头,其中有240块玫瑰红的灵石,收集到这240块灵石,并把它们排成一个圈的形状,可怕的咒语就会被解除,他们就能逃离厄运,重归自己的家园。

第二天,阿基米德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梦告诉了其他六个伙伴,其中四个人都不愿意相信,只有爱丽丝和苏格拉底愿意和他一起去努力。开始的几天里,三个人无法统一意见,于是决定各找各的,但几天下来,三个人都没有成果,倒是找得筋疲力尽,更让其他四个人取笑不已。

但是三个人没有放弃,失败让他们意识到应该团结起来。他们决定,先找火种,再找吃的,最后大家一起找灵石。这是个有效的方法,三个人很快在左边第二个房间里找到了大量的蜂蜜和水。

显而易见,一个共同而明确的目标,对于任何团队来说都非常重要。

在经过了几天的饥饿之后,他们狼吞虎咽了一番;然后带了许多分给特洛伊、安吉拉、亚里士多德和梅丽莎。温饱的希望改变了其他四个人的想法,他们后悔自己开始时的愚蠢,并主动要求要和阿基米德他们一同寻找灵石,解除那可恨的咒语。

小矮人们从这件事中,发现了一个让他们终生受益的道理:知识不过是一种工具,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补,才能发挥它的全部能量。

为了提高效率,阿基米德决定把七个人兵分两路:原来三个人,继续从左边找,而特洛伊等四人则从右边找。但问题很快就出来了,特洛伊等四人根本没有任何的方向感,城堡对于他们来说像个迷宫,他们几乎就是在原地打转。阿基米德果断地重新分配,爱丽丝和苏格拉底各带一人,用自己的诀窍和经验指导他们慢慢地熟悉城堡。

喜爱思考的阿基米德,又明白了:经验也是一种生产力,通过在团体中的共享,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事情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先是苏格拉底和特洛伊那组,他们总是嫌其他两个组太慢;后来,当过花农的梅丽莎发现,大家找来的石头里大部分都不是玫瑰红的;最后由于地形不熟,大家经常日复一日地在同一个房间里找灵石。大家的信心又开始慢慢丧失。小矮人们都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阻力来自于不信任和非正常干扰。

阿基米德非常着急。这天傍晚,他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商量办法。可是,交流会刚开始,就变成了相互指责的批判会。

性子急躁的苏格拉底先开口:“你们怎么回事,一天只能找到两三个有石头的房间?”“那么多房间,门上又没有写哪个是有石头的,哪个是没有的,当然会找很长时间了!”爱丽丝答道。

“难道你们没有注意到,门锁是方形的都是没有的,门锁是十字形的都是有石头的吗?”苏格拉底反问道。

“干吗不早说呢?害得我们做了那么多无用功。”其他人听到这儿,似乎有点生气……

经过交流,大家才发现,原来他们有些人可能很快就找准了房间,但可能在房间里找到的石头都是错的;而那些找得非常准的人,往往又速度太慢。其实,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很关键。

于是,在爱丽丝的提议下,大家决定每天开一次会,交流经验和窍门,然后把很有用的那些都抄在能照到亮光的墙上,提醒大家,省得再去走弯路。这面墙上的第一条经验就是:将我们宝贵的经验与更多的伙伴们分享,我们才有可能最快地走出困境。

在七个人的通力协作下,他们终于找齐了所有的240块灵石,但就在这时苏格拉底停止了呼吸。大家在极其震惊和恐惧之余,火种突然又灭了。

没有火种,就没有光线;没有光线,大家就根本没有办法把石头排成一个圈。大家都纷纷来帮忙生火,本以为是件简单的事,哪知道六个人费了半天的劲,还是无法生火。以前生火的事都是苏格拉底干的。

寒冷、黑暗和恐惧再一次向小矮人们袭来,灰暗的情绪波及到了每一个人,阿基米德非常后悔当初没有向苏格拉底学习生火,他又悟出了一个道理:在一个团队里,不能让核心技术只掌握在一个人手里。

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最终,火还是被生起来了。小矮人们经过多次磨难,最终胜利了,胜利的法宝无疑就是:知识通过有效的管理,最终将变成生产力。

知识通过有效的管理途径,最终将变为生产力。工作结果是衡量管理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就如同进行越野比赛,只要把起点、终点和比赛路径确定下来,每个人就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去拼。至于谁快谁慢,为什么快,为什么慢,领导者自然会看得清清楚楚。

比如,美国有不少高科技公司采取弹性工作时间:不规定员工上午干什么,下午干什么,对于特定的任务,只是给定一个完成期限,具体的过程就由员工自己来安排,最终以结果来衡量工作业绩。公司给予员工足够的空间,员工则回报公司极大的努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由此可见,把实现结果的过程交给部下,又用过程的结果来衡量部下,是一种很有效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