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圣人传
34382500000002

第2章 孔子(1)

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殷人的后代。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孔子的先人中较为着名。

十世祖弗父何:——弗父何的父亲就是宋湣公。湣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弗父何,次子鲋祀。湣公死时君位不传子而传弟熙,就是宋场公。鲋祀不服,杀了场公,让国于兄,弗父何不受,让位于弟鲋祀,即宋厉公。弗父何因能让国而名声大振,他的后代则世为宋大夫。

七世祖正考父——是弗父何的曾孙,孔子的第七代祖先。他是宋戴公、成公、宣公三朝住命大臣,非但不傲慢奢侈,反而以执事有格和谦逊俭朴着称。他在家庙中的鼎上作铭文称自己是:“一命而偻,再命而怄,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悔。亶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左传》昭公七年)意思是:一命低头,二命躬身,三命弯腰。沿着墙边走路,没有人会欺压我。我用这鼎煮稠粥,也煮稀粥,能够充饥就满足了。他又是一位熟悉古代文献的学者。据传《诗经》中的《商颂》就是由他向周大师请教后校订的。

六世祖孔父嘉——是正考父的儿子,孔子的第六代祖先。他历任宋穆公、殇公两朝大司马,地位相当高。他的夫人长得很美,楚楚动人。有一次在路上被宋太宰华父督遇见了,华父督为其美貌所动,两眼直勾勾地盯着这位华贵的夫人,看她走过来,又目送她走过去,口里不断念叨着:“既漂亮,又艳丽。”于是心生邪念,想方设法要把她弄到手。当时正遇宋国对外战争频繁,百姓不能忍受,华父督认为夺妻的机会到了,就趁机散布说:“这都是那个掌管军事的司马干的好事!”以此为借口杀了孔父嘉,霸占了他的妻子。

曾祖防叔——是孔父嘉的曾孙,孔子的曾祖父,为华氏所逼,逃到鲁国,做了鲁国贵族臧孙氏的家臣,为防大夫(一说防邑宰)。防是臧孙氏的采邑,所以人们就称呼他为防叔。父亲叔梁纥——是防叔的孙子,孔子的父亲,任鲁国的陬邑大夫(一说陬邑宰)。叔梁纥在鲁国曾一度“以勇力闻于诸侯”(胡仔:《孔子编年》)。《左传》记载了他立下的两次战功。一次在偪(同逼)阳之战中。鲁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晋国率领诸侯联军攻打一个叫偪阳(今山东枣庄市南50里)的小国,叔梁纥作为鲁军战士也参加了攻城的战斗。诸侯联军包围了偪阳,却难以攻克。正当双方僵持不下时,偪阳城上的守军故意打开城门,联军的将士乘机蜂拥而入,刚冲进去一半人马,内城把闸门突然放了下来,想把攻城队伍拦腰斩断,先消灭进城部分。正在这紧急关头,叔梁纥眼明手快,一步抢上前去,用双手托起了正在落下的闸门,使先入城的将士及时撤了出来,避免了伤亡。二次在夜突齐国救臧纥之战中。鲁襄公十七年(公元前556年),齐军侵入鲁国,把鲁大夫臧纥及其弟臧畴、臧贾围困在防邑里。叔梁纥当时在邑内作守卫。鲁国派援军前去救臧纥等人,因慑于齐军强大,队伍开到防邑附近的旅松这个地方便停下不敢前进了。叔梁纥带着臧畴、臧贾和甲士300人保护着臧纥夜间突围,将臧纥安全地送到了援军营地。然后又返回冲进防邑,继续守城。齐军见有叔梁纥这样骁勇善战的人守城,一时难以攻下,只好撤兵。防邑突围之战胜利后,叔梁纥仍任他的陬邑大夫。

传说叔梁纥一生有3位妻子。嫡夫人施氏,生了9个女儿,没有儿子。后又纳妾,生了个儿子名孟皮(伯尼),是个足有毛病的残疾人。叔梁纥认为没有一个像样的儿子来继承自己的事业是个遗憾,于是便向颜家求婚。颜家有3个女儿。老大老二都不愿意嫁给一个年纪比自己大得多的人,只有不满20岁的小女儿颜征在表示愿意嫁给这位上了年纪的勇士一叔梁纥。

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下孔子。《史记·孔子世家》说:“祷于尼丘得孔子。”据曲阜当地传说,颜征在有妊时,夫妇因望儿心切,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两人去曲阜城东南的尼山亦名尼丘山(在叔梁纥家乡昌平乡陬邑境内)“祈祷山神”。“祈祷”后便到附近一个山洞中休息。结果就在山洞中生下了孔子。据《史记·孔子世家》和《孔子家语》说,由于孔子的出生与尼丘有关,且排行第二,所以起名为丘,取字为仲尼。

孔子出生后仅三年,叔梁纥就去世了。于是颜征在带着尚在襁褓的孔丘,孤儿寡母,离开了叔梁纥家,迁居到鲁国国都曲阜城内的阙里她娘家。在娘家安家落户,又得到同族亲友的关照,过着一般平民的清贫生活。鲁国是西周初年周公旦的封地。周公的长子伯禽赴鲁就国时,周王赐给他许多典章文物。到了春秋末年,幼小的孔子,帮助母亲做过许多家务劳动和田间劳动。在他十六七岁时,他的母亲去世。

孔子处理母亲的丧事:要把母亲与父亲合葬在一处,却不知道父亲叔梁纥的墓在哪里。为了打听父墓以便将父母合葬,聪明的孔子便把母亲的棺柩,殡于“五父之衢”,即停放在一个名叫五父的四通八达的道口旁,以引起人们注意,以便好打听父亲的墓处。恰巧有一位名叫曼父的陬邑车夫(挽夫)的母亲知道了这件事,因为她和颜征曾是要好的邻居,知道叔梁纥的墓所,便告诉了孔子。孔子便把母亲的灵柩移往防山,与父合葬。殡母访父墓,反映了少年时代的孔子在处理大事时沉着、机智,少年时代的不幸遭遇与磨炼促使它在以后的独立谋生、学习和奋斗中获得成功。

孔子从15岁开始立志于学。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礼,是当时流行的礼仪制度,大体上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吉(祭祀)、凶(丧葬)、军(军旅)、宾(朝觐盟会)、嘉(婚冠喜庆)五礼。配合这些典礼仪式,还要具备与之相应的舞乐,这就是乐。乐主要是附于《诗》而奏的乐曲。射指射箭,御指赶车,这是当时作为一个士所必须具备的实际本领。书指书写,包括文字水平、文学修养以及写字的基本功,数指计算。

孔子17岁那年,鲁国贵族季孙氏举行招待士一级的贵族(贵族中最低的一级)宴会。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就兴冲冲地赶去赴会。因为这件事发生在孔母去世不久,孔子仍在服丧期,腰间还系着麻带。他满以为自己是已故陬邑大夫叔梁纥之子,又学得了一些土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本领,便有资格参加,于是随同来宾走了过去。万万没有想到,当他走到季氏府大门前时,却被早已待在那里的季氏家臣阳虎拦住,并大声呵斥说:“季氏宴请的是士,没有请您!”阳虎的这一当头棒喝,对涉世未深的少年孔子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他默默地退了回来。孔子并没有因此事而灰心,更激励了奋发学习的信心,决心在未来人生的旅途中,跻身士林,向远大的目标奋进。从下列实例作以分析。

孔子每事问

鲁国的太庙是祭祀鲁的始祖周公旦的宗庙,庙内陈列着许多文物古器,孔子利用参加在太庙中举行礼仪活动的机会,遇事便问这问那。有些人对他的这一举动,看不惯,讽刺说:“谁说那个陬大夫的儿子懂得礼?一进太庙就事事都要问。”孔子听了这些风凉话,并不在乎,坦然地回答说:“这样做就是合乎礼的嘛!”(见《论语·八佾》)

孔子请教郯子

孔子27岁那年,鲁国东南方有一个名郯的小国,国君郯子到鲁国访问。在一次宴会上,鲁国大夫昭子(名叔孙诺)向郯子问起少吴时以鸟名官的情况。少吴是古代的一个部族的名,郯子是这个部族的后裔,自然熟悉其祖先的历史,便作了详细的回答。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十分佩服郯子的渊博知识,便马上去向他请教。郯子向他讲述了许多以前从没听说过的知识,对他的启发很大。会见回来以后,他对别人说:“我听说,‘天子那里没有主管这类事的人了,这类学问却还保存在四方蛮夷那里。’这话我倒相信。”(见《左传》昭公十七年)从此,孔子对搜集散失到四方小国的文化遗产产生了兴趣。

孔子适周问礼

“每事问”和“请教郯子”使孔子的学业大有长进,在鲁国是数得着懂礼的人。鲁国有个大夫孟僖子,他在陪同国君鲁昭公出访楚国归来时,因为不熟悉礼仪而吃了苦头。事隔多年,想起来仍觉遗憾。为了不使自己的儿子们步他的后尘,他在临终前,嘱托管家把两个儿子孟懿子(仲忌)和南宫敬叔(仲孙阅)送到孔子那里拜师学礼,还特地叮嘱说:“礼是做人的根本。不学礼,就无法立身处世。听说我们鲁国出了个通晓礼仪而又博学的人,这人就是孔丘。我知道,这个人是圣人(商汤)的后代。他的祖先弗父何有功于宋国。弗父何的曾孙正考父曾辅佐过宋戴公、武公、宣公三个国君。他们虽然地位很高,权力很大,但却谦虚谨慎,可见孔丘的祖先有谦恭的美德。当年我们鲁国的先大夫臧孙纥就说过:、祖先有美德,其后世必定出现聪明通达的人。现在孔丘年纪轻轻,就比别人知道好多事情,懂得好多礼节,大概前人说的圣人指的就是他这样的人吧。我马上要死了,我死后,你们一定要拜他为师,老老实实地向他学习礼仪。”(见《左传》昭公七年)儿子听了父亲的话,在孟僖子死后不久,便做了孔子的学生。

孔子有一天对南宫敬叔说:“我听说在京师洛邑(今洛阳市)当守藏史(相当国家博物馆和图书馆的负责人)的老聃博古知今、精通礼制。他这样有学问的人,正是我要求教的老师。”但要从千里之外的曲阜去到洛邑,路途艰难,谈何容易,况且孔子当时还很清贫,缺乏充足的路费。南宫敬叔理解老师的心思,就找了一个机会,向鲁君透露了孔子想去周天子的京都访师学礼的打算,鲁昭公认为这是件好事,于是慨然应允,赐给孔子一辆车、两匹马和一个童仆。

洛邑是西周初年以来周王在东方营建的一个统治中心。自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后,这里便成了周王朝的国都。当时的洛邑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保存着丰富的文化典籍和完备的礼仪制度。还有一大批精通礼乐、才思敏捷的王室官员,如老聃、苌弘等人,也集中居住在这个周代文化荟萃之地。老聃,即道家的鼻祖老子。他是一位年高德劭、博学多闻的长者,又是一位阅历丰富、思想深沉的智者。他所掌管的文物典籍,都是些宝贵的资料,一般人是难以见到的。孔子专程前来虚心求教,老子十分高兴,令童仆将道路打扫干净,套上车,亲自到郊外去迎接孔子。

孔子向老子学习的内容很多,大都是关于周代的礼节,仅《礼记·曾子问》就记有三处。有的是关于天子或诸侯去世的礼仪,有的是关于为父母服丧期间的礼仪,有的是关于小孩死后下葬的礼仪。有时,孔子还与老子一起参加礼仪活动,在实践中向老子请教。例如,有一次,孔子跟随老子帮助乡党里一户人家料理丧事。送葬途中遇到日食,老子就命令把灵柩停下来,等日食过去后再走。葬事结束后,孔子认为中途停灵是不对的,因为不知道日食要延续多长时间,如果耽误久了,就会影响顺利安葬灵柩,还是不停下的好。老子解释说:“诸侯赶赴京都朝见天子,一路上早晨日出后便出发,傍晚不等日落就休息,还要祭奠装在车上的祖宗牌位。大夫出国访问,也是在这个时间赶路。送葬同样如此,不可在天未亮时就出殡,也不可在天黑以后止宿。夜间赶路,大概只有逃犯和奔丧的人才这样做。当出现日食的时候送灵柩,那不同夜间走路一样吗?有教养的人是不应该把别人才去世的父母置于这种不吉利的时候的。”孔子在洛邑期间,一有空就去参观明堂,亲自跑到厉王和穆王的庙里考察文物典籍和礼制,而更多的时间是泡在国家档案馆里,饱览其丰富的藏书。

孔子问乐于苌弘

京师洛邑人才济济,除了以礼见长的老聃外,还有一位以音乐着称的周大夫苌弘。孔子在学习礼制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去拜访了苌弘,向这位音乐大师请教乐理方面的问题。苌弘与老子一样,愉快地接见了这位年轻好学的晚辈。孔子肯定向苌弘请教了许多关于音乐知识方面的问题,内容十分广泛。

——《大武》是周人的大型古典乐舞,相传为周公旦所作,内容是表演武王伐纣、经营南国和周公、召公分陕而治的历史系列。在向苌弘学习包括《大武》在内的一些音乐知识和理论的同时,孔子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他的一些关于《大武》等音乐篇章的真知灼见,受到了苌弘的高度称赞,说他“谦虚好学,博闻强记”(《孔丛子·嘉言篇》)。在苌弘那里学到了丰富的音乐知识和高深的音乐理论之后,孔子准备启程回国,临行前,他特意去向老子告辞。老子意味深长地对他说:“我听说,有钱的人为朋友送行时,送给钱财;有仁德的人为朋友送行时,送几句有益的话。我不是个有钱的人,就冒充有仁德的人,送给您几句话吧:‘会做买卖的人,往往把自己的货物囤积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似的。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往往不随时流露出来。聪明深察的人往往会招来横祸,因为他喜欢议论是非;雄辩博学的人往往会危害自身,因为他喜欢大谈别人的短处。你应该注意做事不要过了头,不要任性。你虽然有了学问,但是千万不要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见《史记·孔子世家》和《老子韩非列传》)这一番谆谆教诲,使孔子深受教益,心里非常佩服老子那深沉、玄妙的人生哲理。返回鲁国以后,还时常回忆起与老子相处的那段美好充实的时光,一有机会,就在弟子及别人面前夸赞老子说:“鸟,我知道它能在天上飞;鱼,我知道它能在水中游;兽,我知道它能在地上跑。在地上跑的,可以用网将它罩住;在水中游的,可以用线把它钓出;在天上飞的,可以用箭把它射下来。至于说到龙,我不知道它如何乘风驾云上青天。我见到的这位老子,大概和龙一样吧!”

给孔子留下深刻的印象,适周观礼孔子以无限向往的心情赞美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意思是:周代的制度是借鉴夏、商两代的制度而建立的,它的文化是多么丰富美好啊!我拥护这种制度。在那时,孔子所称道的周文化,同夏、商两代的古典文化相比,属于现代文化;同落后的四夷文化相比,是先进文化。孔子对周文化的肯定和向往,说明它是一个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的人。尽管孔子对已达到高度文明的周文化十分崇拜,他对以往历史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有益的东西,都主张要很好地继承。适周向老聃问礼、向苌弘问乐,丰富了孔子的知识。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