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最大目标不单是求知识,而是起而力行。
真正受过教育的人,能够取得达成人生主要目标所需的一切,不会妨碍他人的权益。成功的律师不一定是把法律规章背得最滚瓜烂熟的人,而是知道该如何查出资料,加上许多支持的意见,切合每一个案件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在企业的经营上。
亨利·福特只受过基础的学校教育,却有丰富的知识,知道该如何运用自然及经济法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福特控告芝加哥军团指挥官及报社妨碍其名誉,他们批评福特是“冷漠的反战论者”。
在法庭上,指挥官的辩护律师为了突出福特对战事的无知,问他:“1776年英国派遣多少士兵到美国镇压?”
福特轻笑一声说:“我不知道他们派多少人。我只知道一定比回去的人多。”
法官、陪审团、旁听的群众及对方的律师都哄堂大笑。辩论持续一个多小时,福特始终镇静如一。最后,一个荒唐且侮辱的问题,使得福特站了起来,指着对方说:
“如果你真的要我回答这些愚蠢的问题,我可以提醒你,在我的办公桌上有一排按钮,只要轻轻一按,就有人提供正确的答案,他们还知道许多资料,你根本不懂该怎么问。所以,干吗我要记那么多琐碎的资料,来应付这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呢?”
法庭鸦雀无声,对方的律师目瞪口呆。法官看着福特,陪审团如梦初醒。
福特的一番话,正是智者的真知灼见。证明真正的教育是智力的发展,而不只是记住经过搜集及分类的知识。福特没有办法记住美国各州的首府,却能够轻易取得这些资料。福特无法在化学实验室中做氢氧分离及排出原子顺序,旗下却有许多优秀的化学人才。能够善用人才的人,胜过学富五车、却不知如何运用的人。
不会写字的希腊巨商
对于自己所不具有的才能,你勿需忧心忡忡。只要挖掘出自己所具有的才能就行。
曾经有一个一贫如洗的希腊人到雅典的一家银行去求职当门房。
“会写字吗?”劳工部的那位有眼力的头儿问道。
“我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这家伙回答。
他自然得不到这份工作———于是,他就借了一笔路费坐统舱来到美国。
许多年以后,一位重要的希腊巨商在他位于华尔街的漂亮办公室里举行记者招待会。
快结束时,一位很热情的记者说:“你应该把回忆录写出来。”
那位先生笑了笑。“不行啊,”他说,“我不会写字。”
记者大吃一惊。“天哪,”他感叹道,“要是你会写字的话,想想你会比现在还要发达多少!”
希腊人摇摇头说:“要是我会写字的话,我就会一直给人家看大门了”。
终于能看懂情书
我最初的故乡是书本。
———玛格丽特·尤瑟娜尔
自从约翰·柯克隆有记忆起,文字就一直是他的克星。小时候上学,他总觉得书上的字母跑东跳西,母音的声音他永远捉不到。由于有自卑感,他在学校总是表情呆滞,沉默寡言,他多么希望有人能坐到他身旁,拍着肩膀安慰他:“我来帮你,别害怕。”
但那时没人知道什么叫阅读困难症,约翰的左脑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将文字之类的符号有次序地排列。
小学二年级时,他被编到班上的“放牛组”;三年级时,老师将一把直尺交给其他学生,约翰要是不肯念书写字,每个人都能拿尺抽他的脚;四年级时,老师点他起来念书,众目睽睽下,他只能沉默不语,其他学生以为他快窒息。他就这样一年熬过一年,最后,终于完成了小学学业。
上了中学后,情况大为改观。由于他在篮球场上表现神勇,很快便成为风靡全校的明星人物。毕业典礼上,他母亲喜滋滋地表示要让他继续上大学。大学?这是他连做梦也不会想到的事。但他最后决定选择德州艾尔帕沙大学,并申请加入该校的篮球队。他深吸了一口气,紧闭起双眼,准备硬着头皮去学校。
入学的第一天,约翰便四处向人打听,哪个老师给分最松?哪一堂课最容易混!
每堂课下课后,他一定立刻将在课堂上画的涂鸦给撕掉,免得有人要跟他借笔记。在宿舍里,他也会抱着厚厚的教科书,若有其事地读着,免得他的室友起疑。他躺在床上,身心俱疲,但满脑混乱的思绪,却又让他无法入眠。结业考试的前一晚,他向上帝祈祷,这次若能过关,他一定到教堂连做弥撒三十天。
后来他拿到了大学文凭,也遵守诺言连做了三十天的弥撒,接下来该做什么呢?由于自身有着极大的不安全感,他渴望能弥补脑中的这片空白,也许就是如此,他决定投身教职。
1961年,约翰开始在加州的一所小学任教。他每天轮流让学生上台读课文,考试用的是标准测验纸,使用有答案洞的卡纸来改考卷。一到不用上课的周末,他便躺在床上好几小时,任由心情沉到谷底。
他后来遇见了在校表现杰出的护士凯西,一个外柔内刚的女孩。1965年,他们决定携手共度一生,就在结婚的前一晚,约翰向凯西坦白:“有件事我得告诉你,我……我是个不识字的家伙。”
“教书的怎么可能不识字?他大概是觉得自己英文程度太差才这么说。”凯西当时并不以为意。
但几年后,凯西发现约翰的确无法念出故事书给十八个月大的女儿听,她才了解他是真的不识字。也许有人会问,叫凯西教他识字不就结了?问题是约翰不肯学,因为他觉得他一辈子也学不会。
28岁那年,约翰贷款2500美元买了第二栋房子,加以装修后出租。他的房子越买越多,生意愈做愈大。他决定找人合伙,并雇用秘书和律师来处理相关事项。
经过几年的经营,约翰已跻身百万富翁的行列。但没人注意到这位百万富翁总是去拉门把上写着“推”的门,而在进入公厕前,他一定会迟疑片刻,看有男士进出的门是哪一个。
1982年由于经济不景气,他的生意一落千丈,投资人纷纷打退堂鼓,那时,每天都有人威胁要对他提出起诉或是没收抵押物。他每天忙着四处求银行延长贷款期限,安抚工人继续施工,还得面对堆积如山的复杂文件。他唯恐有一天会被提去证人席,接受法官的质询:“约翰·柯克隆,你真的不识字吗?”
到了1986年的秋季,48岁的约翰做了两个破天荒的决定。首先他拿自己的房子做贷款抵押,然后他鼓起勇气走进市立图书馆,告诉成人教育班的负责人,“我想学识字。”说完他便哭了起来。
教育班安排了一位60岁的老太太当约翰的指导老师,她一个一个字母地耐心教导他,十四个月后,他公司的营运状况开始好转,而他的识字能力也大有进步。
他后来在圣地亚哥的某个场合里公开自己曾是文盲的事实,这项告白跌破了与会的200名商界人士的眼镜。为了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他加入了圣地亚哥识字推广委员会,开始到全国各地发表演说。
“不识字是一种心灵上的残障,”他大声疾呼,“指责他人只是徒然浪费时间,我们应该积极教导有阅读障碍的朋友。”
约翰现在一拿到书本或杂志,或是见到路标,便会大声朗读。只要妻子凯西不嫌他吵,他觉得读书的声音可比歌声更美妙,他现在也能安然入睡。
有一天,他突然灵光一现,兴冲冲地到储存室翻出一个沾满灰尘的盒子,里面有一叠用丝带绑着的信笺,没错,经过了二十五年,他终于能看懂妻子当年写的情书了。
要钱不要命的人
世界上的一切财富,都没有生命可贵。
一个70年代偷渡来港的商人曾跟我说,当年,他跟一位挚友腰上缠着两大袋宝石,一起游泳偷渡来港。游到大海时,风浪太急,他见情势危险,提议把身上的行李弃掉,以减少身上的重量。朋友不愿意,说宝石很值钱,到了香港准会发财。
这位商人狠狠心抛弃了宝石,心想,只管保住生命就好。而他的朋友因为身上太重,淹没大海了。
我们旅程上的行李,有些实在太沉重了,坚决地抛弃吧。
行李愈少,负担愈轻,愈能仔细体会旅程中的快乐与辛酸,而且唯有倒掉行李里的陈年旧账,才能再装载新的东西。
学会丢掉愈多东西的人,才愈能在生命的转折处发现惊悟。
堆得高高的金币
做人,切记不要太贪婪。如果一味地钻入钱眼里,就会一叶障目,再也看不到别的东西。友谊、爱情、亲情,甚至生活都会被忽略掉。人生中金钱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让金钱成为枷锁,锁住了自由,更不能让金钱成为坟墓埋葬了自己。
有一个佃人在田地里锄地,突然锄出一条小蛇。他不愿意打死它就对它说:“你快逃吧,不然,让人看见了你会被打死的。小蛇迅速地跑了。
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白衣少年对他说:“我是被你放生的那条小蛇,为了报答你,我可以帮助你实现一个你的愿望。”
穷人说:“我能有什么愿望呢,只要能过上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的日子就行了。”
小蛇说:“这很简单,我给你一个盆,盆里有一枚金币,你可以去盆里拿金币,每次拿一个,你永远也拿不完,但是要记住,不能太贪婪!”
穷人醒来,果然床前有一个小盆,里面有一个金币。他就拿金币,拿出一个还有一个,金币不断地出现,他总也拿不完。穷人高兴极了,他不停地拿啊,拿啊。
金币越来越多了,足够他用的了,但他还不愿意停下来。他饿了,就想,拿了更多的金币以后就可以天天吃佳肴美味了;他累了,就想:拿了更多的金币,以后就可以什么活都不用干了。金币已经堆了很高很高了,他依然没有住手,他又累又饿。虚弱得快不行了。
他想:“我不能停止,金币还在源源不断地出来啊!”最后,他实在坚持不住了,想扶着堆得高高的金币站起来,没想到,没站稳,身子一歪靠在金币上,大堆的金币倒下来,把他砸死了。
生活的筐
没有欢乐的人生岂不等于没有油的灯?
———司各特
有一个人感觉生活的担子越来越沉重了,几乎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了。他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他想让自己变得轻松起来,于是他去寻找智者讨教。
他走了一天,终于在山中找到了智者。智者正背着一个筐在山中捡柴。
他给智者讲了自己的问题。智者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说:“你先替我背上这个筐吧。”
他替智者背着筐,他们往前走,智者不时地捡一些柴放在他背上的筐里。到了最后,筐渐渐地满了起来,智者问他有什么感觉。
他说:“我只是感觉筐越来越满了。”
智者说:“因为我一边走着,一边把柴放进了你的筐里。你感觉生活也是如此。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你就会感觉越来越沉重。
他说:“我可以减轻这些负担吗?”
智者说:“工作、爱情、家庭、友谊……你愿意舍弃哪一种呢?”他沉思起来,是啊,工作,爱情,家庭,都没有办法割舍的。
找到快乐的富翁
从前有个富人,金子多得大概十辈子也花不完,但他却非常的不安、不快乐。他四出找寻智者,求教真正得到快乐的方法。他觉得有钱反而使他忧郁、无聊和不快乐,比患癌症更绝望。
富人想彻底根治这个病,于是智者教他:“如果找到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向那个人借件衣服穿,你就会觉得好快乐。”
他逢人就问:“你快乐吗?”十个中九个都说:“不快乐。”余下的一个会说:“我很快乐!”但是如果问他:“你是否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呢?”所有的人都不敢肯定。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富人仍是不死心,终于找到了一个森林,知道那里住着一个最快乐的人。
在森林里,他见到有个人坐在树上,立刻就问:“如果你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能否借你的衣服给我穿,这样,我就可以得到快乐。”
谁知那个快乐人突然大笑起来:“你看看你,我都没有衣服穿,怎么借给你呢?”富人顿时领悟到快乐的秘方,马上脱下衬衣,与那个快乐的人并排坐在树上。
这是苏菲修行者的故事。
洛克菲勒退休后
生命的第一要义是健康,而不是物质财富。
洛克菲勒退休后,他确定的主要目标就是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争取长寿,赢得同胞的尊敬。金钱能帮助他达到这些目标吗?下面是洛克菲勒如何达到这个目标的纲领(它对你有什么意义呢?):
一。每星期日去参加礼拜,记下所学到的原则,供每天应用。
二。每晚睡八小时,每天午睡片刻。适当休息,避免有害的疲劳。
三。每天洗一次盆浴或淋浴,保持身体干净和整洁。
四。移居佛罗里达州,那里的气候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五。过有规律的生活。每天到户外从事喜爱的运动———打高尔夫球,吸收新鲜空气和阳光,定期享受室内的运动,读书和其他有益的活动。
六。饮食有节制,细嚼慢咽。不吃太热或太冷的食物,以免烫坏或冻坏胃壁。
七。汲取心理和精神的维生素。在每次进餐时,都说文雅的语言,还同家人、秘书、客人一起读励志的书。
八。雇用毕格医生为私人医生。(他使得洛克菲勒身体健康、精神愉快、性格活跃,愉快地活到97岁高龄。)
九。把自己的一部分财产分给需要的人以共享。
起初洛克菲勒的动机主要是自私的,他分财产给别人,只是为了换取良好的声誉,但实际上却出现了一种他未曾预料的情况:他通过向慈善机构的捐献,把幸福和健康送给了许多人,在他赢得了声誉的同时,他自己也得到了幸福和健康,他所建立的基金会将有利于今后好几代的人。他的生命和金钱都是做好事的工具。他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快乐的面包师
人生必须有目标,而赚钱是最坏的目标。没有一种偶像崇拜比崇拜财富更坏的了。
———安德鲁·卡内基
有这样一个天才面包师,自打一生下来,就对面包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闻到面包的香气就如痴如醉。
长大后,他如愿以偿地做了面包师。
他制作面包时,要有绝对精良的面粉和黄油;要有一尘不染、闪光晶亮的器皿;打下手的姑娘要令人赏心悦目;伴奏的音乐要赏心悦耳。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酝酿不出情绪,没有创造灵感。
他完全把面包当做艺术品,哪怕只有一勺黄油不新鲜,他也要大发雷霆,认为那简直是难以容忍的亵渎。
哪一天要是没做面包,他就会满心愧疚:馋嘴的孩子和挑剔的姑娘只能去吃那些粗制滥造的面包了。他从来不去想今天做了多少生意,然而,他的生意却出人意料地好,盖过了所有比他更聪明活络、更迫切赚钱的人。
还有一个药铺老板,幼年时父亲因抓不起药而命赴黄泉,他发誓要开一个乐善好施的药铺。当了老板之后,他不改初衷,童叟无欺,贫富不二。
他还自学成才,专给没钱看医生的人开方子。一些药界行家见此大摇其头:一副败家子做派,不赔本才怪!
然而,他的生意却日渐红火,盖过了所有比他更会降低成本、更精明强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