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的资本大全集
34360700000038

第38章 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

战争的胜利与失败,相隔只是一线。因此即使你自认为失败了,只要能有置诸死地而后生的一种精神,还是可以反败为胜的。

要反败为胜,只靠你是否具有扭转乾坤的勇气和才干。相反的,明明已经胜利在望,也会因一时疏忽而一败涂地。所以大祸临头时,不要畏缩,要有转祸为福的执著和勇气。

在《老子》第三十六章中有言:“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说为了达到目的,不但要待机而动,而且也不能一味打击对方。

本文将告诉读者几个成功的锦囊。

“机运可遇不可求”的泰然心理

“机运可遇不可求”这句话,现代人很难接受。现代人多半都是“急惊风”式的人,往往会碰一鼻子灰。

尤其是在工作中不能了解可遇不可求的道理的话,就容易想不开,所以精神失常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所以会如此,其原因之一,是以前加入公司的人在经过五六年后,就可顺利升为主管。但是近来管理部门成为窄门,非常不容易挤进去。于是,许多主管人选就变得很焦虑。偶尔遇到不如意,就失去感情的平衡,而精神失常了。

而且一般人在经过数度竞争激烈的升学考试后,又过着自在悠闲的大学生活,进入公司后,又马上要参加升任主管的激烈竞争。于是神经比较脆弱的人,就很难以忍受。稍一发现不对,便会惊慌失措;遭受一点打击,心情就很苦闷。

但是,一有这种心理状态,就愈发没有希望成为主管了。因为他很容易表现出心理的不成熟。绝对没有人愿意向上司推荐一个烦躁、不成熟的人担任管理职位的。

和这种人相反的是心情开朗、冷静沉着、耐心等待好机运而心理成熟的人。这样的人,反而容易登上主管的职位。

从当今活跃在第一线的优秀主管来看,很少有躁进的人。大部分都是沉着而能耐心等待好运的人。

另外,有些人对同事被擢升非常过敏。这种人也不太容易出人头地。即使心里很不痛快,也不应该表现出来。要能静待机会到来,这种冷静的修养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同事的晋升非常在乎,而态度表现得很露骨的人,几乎不会有过成功的例子。你看到别人升迁,内心虽然着急,外表的言行还是应该保持冷静而毫不在意的样子。领薪水的人如果毛躁的话,是没有一个人能成大器的。你不应该梦想一步登天,应该要想大器晚成,一样能达到你的目的。

你若急着想当主管的话,狭窄的主管之门反而会离你远去。所以你必须要有“机运可遇不可求”的泰然心理,不焦躁,言行沉着。如此大家有目共睹,你自然会被提升了。主管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的,而是上司或周围人所促成认可的。

“以退为进”的战术

虽然管理的职位愈来愈少,但是你想担任管理职位的心情如果越迫切,就越会引起反效果。而若同事比自己较早升任主管,你就妒恨的话,那么主管的职位就会更远离你了。

人一焦躁或妒恨时,心绪就会失去平衡,而有异常的心理。心态异常的人,是很容易失去机会的。

当同事比你抢先出头时,你也不要着急,也不要妒忌,还是要尽全力工作。周围的人不会都是瞎子的。这就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办法。

明太祖朱元璋在元朝末年起义的群雄中,本来是连第二号人物也算不上的。元朝末年,人心思宋,因此在元朝群雄中,被认为是正主的第一号人物,便是建国号为宋的明王韩林儿。再下来的第二号人物,除了拥戴明王的刘福通以外,便要算是陈友谅或是张士诚了。

而朱元璋在当时人的眼中,只不过是一个穷到去当和尚的落魄人物,人们根本就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建国号为宋的明王,和拥护明王的刘福通,是天下人心的归向。陈友谅的兵力,是当时群雄中最强大的。张士诚本来是贩卖私盐的盐枭,他的财力更是群雄所不及。朱元璋不论声望、兵力、财力,都比不过别人,他要如何和这些人相抗?更何况当皇帝呢?

幸好朱元璋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他心胸宽大、懂得用人,绝不自以为是。自己没读过几天书,却懂得重用读书人。他三番两次地访问茅庐,而得到了刘基(刘伯温)、徐达等隐匿不仕的人做他的谋士,而后采纳其中一个谋士名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所谓“缓称王”是指当群雄纷纷僭号称王的时候,只有朱元璋不称王,反而去依附明王,奉明王为帝。如此他虽然被群雄轻视,却不再被群雄猜忌。然后他趁机“高筑墙”,就是说不像群雄打到一处就洗劫一处,一点也没有安定民心的打算,反而指定当地德高望重的人出面维持秩序,由他们自己治理当地的政事。如此,凡是朱元璋所到之处,都是民心归向,根基就稳固了。然后他“广积粮”,叫一部分军人自己种地,不必向人民搜括粮食,而元末的乱事本来是因饥荒而引起的,如此不但军队有粮食,也能安定民心。

因此虽然天下的人都不说话,但是对群雄的凶残贪暴,早就愤恨不满了。所以群雄越跋扈,民心就越远离。而朱元璋表示谦退,民心反而归向。终于刘福通为张士诚所杀,而陈友谅和张士诚也先后被朱元璋所打败。明王徒具空名,最后因翻船溺水而死。

也就是说,朱元璋对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是采取以退为进的办法。这种曲线式的思想也能适用于现代社会。

薪水阶层职员的沉浮,完全是由上司的看法和周围的状况决定的。你必须懂得以退为进的办法。如果同事升迁你就表示不满,朋友薪水比你高就眼红的话,你便不能出人头地了。以曲线式的想法来说,你若不了解“以退为进”、“后来居上”的战术,必定无法获得胜利。

第二号人物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像现在这种不安定的经营,做第二号人物比第一号人物安全。如果你能用一贯的态度以副手的姿态出现,你能由副主任、副经理一直升到副总经理的职位,最后可能升任总经理。

现在活跃在商场的大企业家中,就有不少人是以这种优秀的副手身份过来的。

从历史上来看,以第二号人物活跃的人,多半都有光辉的政绩。像曾经辅佐文王、武王两代的太公望(姜太公)就是,其功厥伟。又例如在武王死后辅佐成王的周公,连孔子都曾感叹道:“吾不复梦见周公久矣”,是一个连孔子都尊敬的理想典型人物。

这些第二号人物共有的一点,就是他们都是始终居于佐理的地位,而且未抱有第一号人物的野心。

在你服务的公司里,一有什么意外事件发生,一定是主任、经理等第一号人物负责。而担任副手的副主任,就不必担负责任。

由曲线性的思考看来,做第二号人物实在比较安全。事情做得再坏,也由第一号人物顶着,而如果事情做得好,人家就会说:“都是那个经理的助手能干嘛!”这不是很划算吗?

还有,如果你是一个很成功的副手的话,对你的好评很快就会在上司之间传开来,然后你便能由副主任一跃而为副经理,更可能不多久就升任副总经理了。

但是你必须的是,你虽然因此变成一个很有名的副手,隶属于第一号人物(主任或经理)之下,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要大事谄媚这个人,只求保住职位,你并不是为个人服务。而是为职务上的第一号人物做副手,要彻底发挥你身为佐理人员的机能。

所以,如果第一号人物有违背常理的行为时,你不必客气,可以堂堂加以反驳。为了尊重组织,你一定要有和第一号人物争执的勇气。

只会拍马屁的佐理人员,他的最后命运一定和第一号人物一样,而且也会被认为不分是非轻重。

从这些事来看,你立志做第二号人物实在是智慧。做第二号人物有利,而第二号人物一样也是公司的重要成员呢!

“欲擒故纵”的心理

如果你看上一个女郎,就盯着她说,“我好喜欢你!”那你就完了,这一辈子都要被女人踩在脚下,不得翻身了。

女人是很不可思议的。你向她说:“我好喜欢你”,她也许反而害怕你的热情而逃走。相反地,你喜欢某个女郎,却故意装得无动于衷地离开她,她反而会加紧功夫来追你。晓得这种道理的人,才能在女人面前吃开。

跟这个道理一样,在人际关系之中,如果想把对方引到身边,讨好他反而会有反效果;如果你故意离开对方,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来接近你。

如果你想要和一个女人结婚,开始时你可以用心地接近她、讨好她,一旦她有了反应时,就立刻假装离开她。这样一来,对方马上会反过来接近你。这是个紧要关头,你要一把拉近她,然后冲进结婚礼堂。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是政治的要领。但是这要领不仅能用在政治上,也能用在与人的交往上。你自始就一心一意想套住对方,反而会被对方厌恶,认为你死皮赖脸。

《老子》中有一句话:“将欲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姑与之。”这是说你想要缩小什么的话,一定要先伸长它;想要削弱什么的话,一定要先强固它;想灭掉对手的话,一定要先使他强盛。这才是欲擒故纵的曲线式思考。

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曾大破越国,幸亏越王勾践用了许多黄金珠宝与美女去贿赂吴王的宠臣伯,请他为越国说好话,越国才免掉了举国被灭的噩运。然而越王和夫人,还是免不了双双留到吴国,一个以吴王的臣子、一个以吴王妾的身份,去侍奉吴王。

越王夫妇到了吴国之后,被吴王关在坟墓旁的一个石室中,并且故意使他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叫他们做养马、打扫、煮饭的杂事。勾践遭受这么大的变故与侮辱,虽然心中愤恨不已,但是他经过仔细思考之后,知道如果要报这个大仇,要灭掉吴国,就一定只能让吴王自以为了不起,让吴王骄奢淫逸,如此才有复兴越国的希望。

于是勾践等人对于他们被分派的微贱工作,一点也未表现出怨恨的样子。有一次吴王夫差生病,勾践还亲自尝吴王的粪便以诊断病况。他那种忠心耿耿的样子使吴王大为放心,终于释放了他们。

匀践回国以后,日夜思量复仇的方法。结论是:要灭吴国,只有让吴王上下耽于逸乐,而且相信越国对他臣服、无二心。这依旧是采用欲擒故纵的办法。

于是越王勾践除了在国内奖励生产、积财经兵,准备有朝一日可以复仇以外,首先派遣国内最好的木工,拣最好的建材,赠送给吴王。让吴国大兴宫殿而消耗民力、钱财。其次又派了风华绝代的美女———西施,去盅惑吴王的心。从此吴王夫差对越国毫无戒心,整日沉迷于女色。越国乘机离间吴王,使他重用小人而疏远忠臣,最后更让吴王杀了吴国的忠臣伍子胥。于是时机成熟,越国终于一举灭吴,杀了夫差,而成就了霸业。

这就是欲擒故纵而获得成功最好的例子。像这种深谋远虑的策略,没有曲线性思考是无法产生的。

培养洞察力

上司无缘无故地大发雷霆时,你应该要判断:上司大概受到什么重大的刺激。比方说和妻子吵架,甚至要离婚,或者被总经理严重地训斥过,或是他遭到什么意外的重大损失。总之,一定要认为这位上司遭到了困难。

此外,如果一向温和的总经理大声斥责员工的时候,你也应该想到也许是因为公司业绩下降的缘故。公司乱发奖状,胡乱加薪、提报时,你就要判断!营业遭遇困境了。

相反的,一向喜欢谩骂的总经理,突然变得很和善的时候,这也是亮起红灯的信号。你就应该判断:也许公司在金融上遭遇了危机,也许这公司就要被别的大企业并吞了。

人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时,一认命,就会心平气和,也会有人情味了。曾子说过:“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专制而喜欢刁难人的总经理,当他快破产时,也会对员工出奇地和善。

一向唆的总经理,或是一向爱挑毛病的常务董事等等,如果这一阵子忽然很少到公司来,也不像以往那样爱发训词、发警告,那么你就应该认为,高级职员中大概有很激烈的内部纠纷了。

司马迁曾说:“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史记·吕太后本纪》)这就是说,如果宫廷中发生政治权力的斗争,人民反而能安乐地生活;就像猛兽相争时,鹿和兔子才能悠闲地游玩一样。同样的道理,就是因为公司的高级职员有内部纠纷,部属才能悠闲地工作啊!

如果平常一点也不在意你的人,忽然来和你搭讪说:“去喝一杯吧!”这时你可以大方地接受他的邀请,但必须注意不要喝醉。你要留心他跟你说些什么,要看出他这种举动的用意,看他的意思是要“拉拢”你,还是要“利用”你。所谓“聚无好聚”,酒的背后一定是有用心的。

所谓的由反面去判断,并不只是单由反面来考虑,也不只要你一味地挖掘事情的内幕,而是要你多方面地观察并详细考虑事情。在今后这种复杂的时代,有志担任主管的人,都应该具备这种洞察力与先见之明才行。

迂回行进

根据曲线式思考而迂回前进时,一定要具有先见之明。你以直线式向目标进行的话,目标绝不会错失,但是采取曲线式的途径进行,却常会迷失目标。因此,一定要坚持盯紧目标的原则,不要偏向。

而且,你一定要掌握通往目标的轨道。有时,不修正预定轨道是不行的,否则,这种曲线式的路径就有偏离目标的危险了。

在迂回行进的途中,如果轨道有了偏差而走向意想不到的方向,那么就很让人头痛了。因此,一定要具备“这样做,就会变成那样”的预知能力。也就是要有先见之明才行。

预知能力可以由经验、智慧和情报的收集中培养。但是不能为情况所误,有时太相信情报反而会影响你的睿智,而走向与目标完全相反的地方。还有,你也不能被单面的合理性所支配,否则你就不能把握事情的整体,而被另外一面的现象所迷惑了。

你应该有所认识,凡事必有两面。否则你就不能具备预见的能力了。而你也不能太拘泥于原则,否则你就会缺乏弹性,思想太死板,而忘记当初为什么特地采取这种高级的作战方式,为什么特地绕道而行了。

但是话说回来,太富弹性,追逐当时的现象,而不断改变途径,反而会偏离正轨。因此,一定要在不违反原则的限度内,有弹性地迂回前进。要具备确实的预见能力———还有多少路,就能达到目的。

因此,没有信心、勇气和耐力的人,都不能采用迂回的战法。常常会有“我这样做,行吗?”或者“我是不是耽误行程了?”这样重重疑虑的人,要他稍等片刻都无法忍耐。于是在迂回前进的半途,就会放弃,又走回原路,改由直线前进,于是又会遭到挫折。

如上所述,所谓曲线式的思考,就是要具备某种程度的成熟。思想幼稚的人,是不适合采取这种方法的。幼稚的人,根本就没有当主管的资格。今后,单凭知识和经验是无法担任主管的,一定要绕道迁回前进,或是欲擒故纵。不能这样随意调整的话,做事便不会顺利。此外,不懂得预见结果、测知将来的人,也不能达到目的。因此,你一定要具备前述这些条件,才能挤进窄门。

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太贪图眼前的利益,拘泥于眼前的知识与情报,很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因此,你如果见树而不见林,心里被这种思想所盘踞的话,就会使你深陷而不能自拔。往往有很多事情表面上看来是能获利的,但是整体看来却是损失。常言说得好。“因小失大”。假使你以单纯的想法自以为获利,等到后来,往往会发现其实是受到损失了。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有的人很喜欢坚持自己的意见而违拗同事或后辈,行动经常很任性;利欲熏心,毫不考虑将来。因此,有的主管人虽然一样有才能、一样有知识,但是因为只追逐眼前的利益,为眼前的情报所左右,于是最后落得别人对他整个人格的印象都打了折扣。

尤其是只知道追逐眼前对自己有利的情报,全神贯注于其上的人,在上司眼中看来,只不过是一个不正常的人。这种人给上司的印象,就是不能提拔为主管的人。

汲汲营营于眼前的小利,是一种很不正常的发愤行为。当他一旦梦醒,欲望也就会消失了。这种人,往往很不容易保持人际关系的平衡。

这种人认为事情对自己有利,就会去巴结有势力的上司,想藉此占便宜;而一旦认为对他没有利益,就会弃之而去,而且反过来在背后恶言批评。后进人员看了这种人,只会觉得:“听这种人的话,只不过是被他利用罢了,到没有利用价值时,就会被他一脚踢开的。”

使后进人员有这种印象的人,实在没有资格做主管。后进常常会认为“我怎能被你利用”或者“这样子我是否吃亏了?”而到处挑唆这种观念。也就是说由喜欢利用部下的人当上司的话,忤逆上司、互相不信任的事情就会在员工之中横行了。

但是,要区分短视和远见很难,而这两者运用起来也很难。短视的人视野很窄小,不能居于上位;能远视的人很容易脱离现实,或不太适合办事。做主管的人要懂得两者的平衡,这是必备的条件。

不要太急于登上龙门

《孙子兵法》有言:“其所错必胜,胜已败者也。”是说不要只记得胜利,而忘记败北的滋味。

急着想做主管,就会引起反效果。尤其在未来的年代,已经不再像已往一样,有了一定的资历就可以自然升迁了。有很多人快到退休年龄还只是个普通职员,因此会很焦躁,一焦躁就拼命去挤窄门。因为硬要挤窄门反而会失足落入陷阱中。

做一件事,迂回前进也是很好的方法。前方出现障碍时,不要硬闯,绕道而行更能顺利。“等待时机”,是很必要的手段。

春秋时代,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有一个名相,名叫百里奚。他的遭遇非常坎坷离奇。他是虞国人,家里非常贫穷,到三十几岁才娶妻。他出门游历求官时,没有肉可以饯行,只得把家里唯一的母牛杀了,没有柴,只得砍下门板来烧。他到了齐国,没有人赏识他,只好一路乞食到虢国,在乡下帮人养牛。后来听说周天子的太子喜欢牛,非常厚待替他养牛的人,便去替周太子饲牛。后来看太子志大才疏,不能成大事,便经由一个新朋友的介绍,又回到虞国投奔当时的贤臣宫之奇,而当了虞国的大官。这时他已经五十几岁了。

可惜不久以后,虞王就不听宫之奇的话,贪图利益,出卖和虞国相依为命的虢国给晋国,使虞国和虢国一起被晋灭掉,于是百里奚就成了晋国的俘虏。他不愿意在敌国做官而为晋王所用,正好晋国的公主要出嫁到秦国,晋王就干脆把他当作陪嫁的奴仆,送到秦国去。

百里奚在路上越想越不服气,自己明明有经国济世的大才干,却始终遇不到赏识他的明君,年纪一大把了还被人当作陪嫁的奴仆,实在是很大的耻辱。于是,半路上就逃走了,逃到楚国,还是去当一个为楚王牧马的下人。

秦穆公看到齐国陪嫁的名单上有百里奚的名字,却没有这个人,觉得很奇怪,便问他的臣子。臣子回答他说百里奚不但聪明有经世之才,而且忠心耿耿,只可惜运气不好。秦穆公非常爱才,于是便拿了五张羊皮到楚国,和楚交换百里奚回来。百里奚这时已经七十岁了,但是良臣遇到明君,终于能发挥他的才干,而保秦穆公成就霸业。

像百里奚这种人,能忍耐人事上的浮沉。刚刚才登上龙门(虞国大官),就马上跌入万丈深渊,还能泰然处之。像他这种精神,对往后想要担任主管崭露头角的人,是很必要的。

但是焦躁的人,很难忍受这种迂回坎坷的路。一被公司降职时,就立刻辞职不干。

你的遭遇不会像百里奚那样离奇悲惨,你也不必像百里奚一样伟大。但是想要当主管而被降职时,也要知道应抱什么态度。

你如果因一度降职就垂头丧气,对自己失去信心的话,那就完了。你必须要有东山再起的信心。这种时候,“凡事靠自己”的自信和强烈的韧性,都是不可或缺的。

你一定要考虑到,跟在升迁之后的便是降职。能忍耐降职,便是通往更高职位的途径。

像这样,有曲线式的思想,就不会焦虑、悲观。具备“凡事靠自己”的信心,有一天一定能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