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你会管孩子吗
34310800000054

第54章 寻找孩子的优点,增加学习兴趣

好玩儿是孩子的天性,所以父母如果能够想方设法寓教于乐,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的这种毛病是可以克服的。然而,有些父母为了孩子早日成“龙”,增加了大量的课外作业,给孩子报了这样那样的班,把孩子玩儿的时间都占用了。父母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干就是几个小时。这样,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就比较自然了。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势必形成恶性循环,孩子不但成不了“龙”,极有可能要成为“虫”。

很多父母都会遇到孩子不爱做作业的问题。因此,围绕着做作业的问题,父母可谓伤尽了脑筋,有诉不完的苦,说不尽的累。有的父母哄着孩子做作业,有的父母打着、骂着孩子做作业。而孩子比较普遍地存在依赖心理、厌学情绪,把做作业视为一大负担。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儿童教育专家开出了以下药方:

首先,应该加强娱乐教育,提高学习兴趣。

对这样的“问题儿童”。有识之士已经多次指出,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而不应该过早地强调孩子掌握靠死记硬背、不能理解或很长时间都派不上用场的知识。

父母应该明白“鱼”与“网”的关系。只要孩子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就不愁学习不到知识了。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是“网”,知识是“鱼”,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经常都在说一句话,叫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道理很简单,要教给孩子的是学习的方法,要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不是东拉西扯的所谓知识。因此,父母应该不失时机地把孩子学习的内容融合到现实生活中去,融合到娱乐和游戏之中。父母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如问答式、猜谜法、比赛法等帮助孩子学习,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又增加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父母要尽量避免刻板的做作业的方法,而要让做作业变得生动而有趣。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应该引起父母的注意。

其次,在学习、做作业的问题上,父母不能与孩子讨价还价。

父母就应该让孩子从小明白,学习是孩子自己必须做的事,没有任何讨价的余地。在此基础上,可以一步一步地结合一些具体的实例,如名人刻苦学习成材的故事,使学习成为儿童的自觉行动。当然,父母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鼓励和奖励,也是强化孩子正确心理的重要手段,但是千万不可因此变成孩子向父母讨价还价的方式。

在作业辅导中,父母应注意以下技巧:

(1)预习的时候要找出疑难问题,复习旧知识要联系新知识。年龄大的孩子学习的内容比较多,要做的作业也多,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教给孩子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预习找难点,以便孩子听课的时候能够抓住重点,提高听课的效率;复习的时候把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使孩子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新的知识容易理解,旧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2)学习与休息要妥善安排,不要打疲劳战。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在30分钟左右。所以,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要注意休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孩子的大脑活动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劳。因此,父母不仅要注意孩子的休息,还要积极鼓励孩子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让孩子的大脑及身体都得到积极性休息。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对调剂大脑功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父母还要注意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时间睡眠,及时给孩子补充营养。

课内的知识是主线,课外的知识是辅线,课内的知识与课外的知识要联系紧密,不要脱节。如果单纯地复习课本上的知识,孩子一般都会感到枯燥无味。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前提之下,父母要尽可能地多联系课外的知识,包括直接的观察、实践,间接的辅助书等,要尽量开阔孩子的眼界,扩大知识的领域,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这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会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另外,希望孩子学习好,最好的办法还是鼓励。

怎样鼓励孩子学习呢?

哥伦比亚大学的盖兹和匹斯兰德两位教授,曾经针对“奖惩在学习上的效果”做了一项心理实验。

他们两人经由随机取样,在某校挑选了一些学生进行测验。他们先把这些学生分成A、B、C三组,然后举行考试。隔了三天之后,再举行同样的考试。不同的是在第二次考试之前,先对A组学生加以鼓励,称赞他们考得很好;而给予B组惩罚,责怪他们没有考好;至于C组学生,则不给予鼓励,也不给予惩罚。实验结果发现,受到鼓励的A组第二次考试的成绩最好,其次是受到惩罚的B组,没有受到奖惩的C组反而考得最糟。

这项心理实验虽然不能断定鼓励的效果必定优于惩罚,但至少证明了奖惩对孩子的影响比“不闻不问”来得大。至于是鼓励好,还是惩罚好,则必须视孩子的个别差异而做适度的调配。父母尤须注意的是,不论采用鼓励还是惩罚的方式,都应特别小心,千万不可用成人的尺度去衡量或要求孩子,以免在无意间伤害孩子。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开始上学就表示孩子已经懂事,事实上,许多低年级的孩子,其心智成长仍然停留在幼儿阶段,因此对于年龄小的孩子,鼓励的次数要多,而且要将鼓励的原因和具体的行为告诉他们。例如当你发现孩子今天表现得不错时,不能只是说“嗯,你今天表现得不错”或“很好”,而是要清楚地告诉他:“你今天没有和哥哥抢东西,又能自动把玩具收好,妈妈很高兴!”或是告诉他:“你今天没有把衣服弄脏,而且又很快把习题写完,很好哦!”这种清楚而具体的奖励方式才能使孩子了解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什么行为是父母所期望的。

此外,要特别提醒父母的是,低年级的孩子通常没有很清楚的是非概念,他们会一再重复曾经挨骂或被夸奖的事情,而且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好孩子、是对的。因此,父母对于孩子的良好行为必须当场给予鼓励,而且不断地重复,使孩子产生“这样做才是好孩子”的意识,进而才能渐渐地朝着这些行为去发展。

中年级的孩子以年龄和心智发展来说,已经可以按照父母的期望或既定的目标去学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达到父母的理想,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渐渐被区分为“受夸奖”及“常挨骂”两类。对于“常挨骂”型的孩子,有不少父母会有“真叫我不知如何鼓励他”的烦恼。其实,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只是父母太注意他的缺点而忽视优点了。

对于这种缺点较多的孩子,父母除了经常提醒他的优点外,还可以为他制造“获得鼓励的机会”,也就是除了根据事实给予鼓励外,附带地给予孩子其他方面的建议,使他产生某种自觉,而朝好的方面去发展。例如孩子不爱整洁,常把周遭的东西弄得乱七八糟,可是却对美劳很感兴趣,父母除了夸赞他的美劳外,还可鼓励孩子,何不设计一个漂亮的百宝箱,既可以放许多东西,还可以美化书桌呢?这种利用孩子的兴趣(或优点)鼓励孩子去改变其他缺点的方式,会比正面的责骂更为有效,同时孩子不断地获得父母的鼓励,也较容易对自己产生信心。

然而“制造鼓励的机会”不可操之过急,刚开始只能为孩子制造一两个机会,等到孩子完成了,并得到父母的赞许后,再渐渐增加其他机会。

到了高年级,孩子的个别差异愈来愈显著,所以要给予孩子奖励之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个性与想法。一般来说,高年级的孩子思想较敏锐,是非观念也较清楚,因此,父母根据事实给予鼓励就愈来愈重要。这时,不适合以对待低年级孩子的口吻如“你很乖喔”、“你很听话喔”来鼓励高年级的孩子,更不适合用夸张或过度的方式奖励他们。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多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所以比较希望父母以对待成人的方式对待他们,也就是以诚恳而富于建设性的话来勉励他们。例如当孩子考试考好时,他可能不再需要听到“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的话,而是希望听到“这表示你很认真,你的辛苦得到了代价,我很为你高兴”之类较恳切而实在的话。

奖励高年级的孩子时,父母说话的语气或脸部的表情也须格外注意。因为这阶段的孩子较敏感,父母的态度不诚恳或带有命令式的口吻会使孩子不易接受,甚至产生“反感”。相反地,若是父母的表情温柔关爱,语气极为富有感情时,孩子不但易受感动,而且较乐意接受父母的勉励,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奖励的功效。

为了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可以进行必要的物质奖励。

利用有形物质奖励的方式,也许会使某些人以为这是“诱饵钓鱼”,让孩子产生一种被哄骗的感觉,万一父母有时失信了,容易成为孩子推卸责任的借口。

但是,即使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擦……对于得到它的孩子来说,最大意义是一种象征,象征某方面或某个行为受到肯定和欣赏。

一位家里有3个孩子的妈妈说: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和兴趣,我在厨房的冰箱门上贴了一张纸,分别写了三个孩子的名字,举行阅读比赛。我规定孩子们每读完一本书,要在笔记本上以简短的文字,五行或六行,将摘要、主人翁和有趣、特殊的地方记下来。每次,当他们把读完的书和写好的笔记拿来给我时,我就在冰箱门上,在他们的名字下划上一条线,根据线的多寡,可以看出谁读的书最多,写得最好。每两个月结算一次,最多、最好的可以得到一样礼物。孩子都有好胜心,如此一来,他们变得非常勤快。这个方法除了可以用在培养阅读能力上,还可以用于“习字”、“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等等,用途非常广泛。

而通过这种利用“图表”记录的方式,每个孩子也可以从中知道自己努力的结果。因此,这种方式不仅针对良好行为,更能使儿童从心理上产生朝目标努力的欲望。

当然,不要让这种物质奖励变成了贿赂。

有些父母常常会跟孩子说:“如果你考一百分,我就买机器人给你。”用酬赏的方式鼓励孩子某种行为,做什么事就给东西或金钱的奖赏方式,容易养成孩子偏向功利主义的习性,到后来,孩子可能每个行为、每个表现都只是纯粹为了物质,没有物质,他就会立即停止努力。

我们建议,父母应该要提升奖赏的层次,借以避免有形物质奖赏的弊端。

当孩子有好的行为表现时,父母所给予的奖赏等于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对的,继续!继续!”头几次父母利用东西或金钱来奖赏孩子,是为了增强孩子对这种好行为的印象,接着父母就应该停止如此的奖赏,视这些行为为孩子应该遵行的,而渐渐地他也无需依赖奖赏,却能持续下去!

父母如果不提升奖赏的层次,孩子会养成怎样的人格呢?

有一位专家是这样说的:那就是被动、欠缺动机——凡事都要有目的才会去做。这种性格自然会影响他将来与人相处的态度,他会以为利用金钱等物质就可以换取一切,甚至包括别人的心,因为别人也是一生如此待他的。这种沟通就难以坦诚了。因此,父母在激发孩子某种行为之后,一旦达成目的,就要转向另一要求的标准上,才能让他在做完一件事之后,不会只想到奖赏;也才不以“获得奖赏”作为所有行为表现的动机。

最关键的是帮助孩子建构学习的心境。

对孩子来说,父母对自己表现出的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好奇心可以使孩子更自信,让他感到被重视的快乐,因此与孩子一起分享学习的兴趣是快乐的。这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来完成。

当你和孩子共同完成任务或你为他作示范时,需考虑以下几点:如何让这项工作对孩子更有趣?怎样使用非言语沟通的方式进行教学?你能否简化工作,以便孩子能抓住要点?

例如,教孩子操作现实的工具和物品是精细动作技能发展的开端。只要多花些时间慢慢地、仔细地教会孩子如何操作机械,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提高精细动作能力,并成功地完成任务。你可以采用慢动作,少用语言而更关注行动的方式,向孩子演示你真正希望他学习的内容。请记住,孩子喜欢做事情时慢一点儿,有些技能即使他以前已经掌握了,他也有可能要求你重复做给他看。

让孩子自由选择不同的操作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只要孩子能够成功地完成任务,父母应该允许孩子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在活动和学习过程中让孩子自由选择,你的孩子就会勇于负责,并学会随机应变。

要让孩子以自己的速度来自行完成任务。提供一个能满足孩子需要的环境,如准备一条安全的木凳,让他自己到壁橱里拿自己的衣服或在浴室中拿自己的毛巾。到一定的发展阶段,可允许他试着把水倒进玻璃杯,洗刷塑料碗和使用测量工具。相信这些活动都是他自己感兴趣的,这种兴趣会促使他更深入地学习。提供选择的自由,能让他顺利地从感兴趣转变为主动参与。

在进行创造性的训练时,要经常给予孩子鼓励。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能激发孩子完成的动机。例如,你可以说:“看看你能叠多少件衣服?”或说:“看看你能把一桶水灌得满满的吗?”

如果可能,当孩子专心做某事时,不要打断他,即使他的行为是无意义的或重复的。学习是孩子最重要的工作。如果你尊重他及他所做的事,你就可以很容易地教会他尊重他人及他人的劳动。

对于孩子自己从事的工作,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如果他遇到了困难,你可以给他提出各种意见,也可建议他采用某种方法,这将有助于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技能。父母最好不要替他完成任务。

有的家庭给孩子的房间摆满满的家具,玩具满眼都是,这样做不利于孩子的活动和休息。因为孩子的活动量比较大,家具过多势必增加活动障碍,过小的孩子行走、玩耍、进出还会发生磕磕碰碰的小事故。摆放的东西及玩具太多,还会显得比较零乱,打扫卫生也比较麻烦,既不利于孩子养成爱好清洁的好习惯,也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给孩子安排的房间,除家具摆设应照顾到孩子的特点之外,居室的装饰也应体现孩子的特点,使孩子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情有独钟。

首先,孩子房间的灯应光线柔和,不宜过于明亮刺眼。柔和的灯光可以给孩子一个安静合适、和谐安全的环境。其次,房间色彩要鲜艳,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喜爱。男孩子的房间可以以蓝色调为主,女孩子的房间可以以粉色调为主,其他装饰也可以大胆地使用多种色彩,使孩子对多彩世界充满兴趣和热爱。房间内装饰的图案可以用动物或是卡通画图案,使孩子仿佛生活在童活世界中,激发起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墙上的装饰也可以尽情展示孩子的个人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