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你会管孩子吗
34310800000037

第37章 不要急功近利,孩子追星非好事

我们强调过孩子模仿的重要性,可是如果孩子成为一个追星族,那是不好的。他们很容易沉迷于自己崇拜的某一个偶像,花很多时间和心力去模仿。这样的行为会阻碍孩子自我概念的形成,失去很多机会从事他们那个年纪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的活动,还会阻碍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发展。父母必须正面引导孩子的模仿行为和崇拜心理。

很多电视台播放综艺节目,找不少小朋友们上台去模仿明星。父母仿照某个明星的样子,把孩子们打扮得像明星一样,显得“酷味”十足,在台上哼着属于成人世界的歌,学着明星的动作、神韵等。

我们是反对孩子沉迷于电视的。因为现在的电视节目总的来说是传达一种休闲、媚俗的观念的,这对于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来说是有负作用的,因为孩子天性应该是纯真、充满幻想、超功利的。过早地世俗化的“小大人”是不可能为一个美好的人生之梦去奋斗的。如果父母怂恿孩子去媚俗电视的某些庸俗的娱乐节目,就更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了。

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比较多的看电视的机会,当某电视明星、歌星或某个角色(如卡通、广告人物)常常出现在电视中,而且常做出某些特别的动作、说出某些特定的话语时,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这些人物、角色出现的次数愈频繁,留给孩子的印象就愈深,甚至在他们脑中形成学习的楷模,他们就会去模仿这些人物的表情、动作、语气。这一股孩子模仿明星的热潮让父母们趋之若鹜,企图一夜成名。

父母的鼓励、电视媒体的大量推出无疑会极大助长孩子模仿明星的风气,孩子甚至认为,只要自己模仿得很像,就可以出名、受人欢迎。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靠“模仿”来学习生活技能和了解周围的环境。但是,孩子过度沉迷于崇拜、模仿偶像,会对他们的人格形成负面的影响。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父母乐此不疲呢?

我们认为可能是父母“自私”的结果。

父母鼓励孩子上电视节目去做模仿明星的表演,只是凭本身的喜好要孩子这样做,把孩子拿来当作取乐自己的工具,这样的心态是自私的。这样的父母可能自己很喜欢表演,或是小时候就有想当明星的愿望,所以,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完成这种愿望。当然,也可能是父母对某一个明星特别喜爱,所以就鼓励孩子去学习、模仿这个明星。

不过儿童专家认为,这股模仿风潮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将对孩子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原因何在呢?

原因在于:3~6岁的学龄前孩子,他们的心智发展是不成熟的。在他们的心目中,并不清楚那些明星是谁,更不知道明星为什么要打扮成这样,并且还要模仿他们的动作、神情,只知道父母鼓励去参与,同时还会获得别人的称赞。所以,孩子渐渐地认同所模仿的对象了。

而且,模仿成人的偶像是属于成人世界的活动,对孩子是不太适合的,而父母却常常在自觉或不自觉间将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孩子身上,进而影响了孩子正常心理的形成。

由此可见,孩子崇拜或模仿某一对象是会产生负面影响的。

其实,孩子要模仿某个对象,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会逐渐形成一些观念和评判方法,通过这些观念去确定他们所谓的好或不好、吸引人或不吸引人去对模仿的对象进行取舍。就一般情况而言,外表条件比较好看或是有特殊才能的人物,例如会唱歌、跳舞、体育等,孩子很容易认为就是好的,因而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很多资料表明,年纪比较大的孩子的模仿对象常常是明星或是运动选手等名人。

因此,孩子就很容易沉迷于自己崇拜的某一个偶像,花很多时间和心力去模仿明星一言一行,观察明星的细节。这样的行为会阻碍孩子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对人的真正认识及了解。因为孩子的眼里所看到的,心理所认同的,都是一些经过精心包装的明星,而不是一般生活中的人。

当孩子对某个明星或某个角色很崇拜和喜欢模仿时,父母应该设法转移孩子崇拜和模仿的注意力,把孩子对偶像的崇拜心理转移到对本身更清楚的认识上,或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上。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去做一些对本身有意义的事情,培养一些属于孩子自己的本领,发挥孩子具有的创造力,而不是做模仿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