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性健康蓝皮书:我们的性,我们性“福”
34307200000019

第19章 社会性教育

人是社会的产物,是无法脱离其生活的社会大环境而存在的。任何教育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家庭的、学校的、自身的和社会的教育。社会性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可忽视,由于其涉及范围相对较广且受制于各方面的因素,社会性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还有十分艰巨的路程。

16.1社会性教育的概念及范围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外部大环境,是青少年度过闲暇时光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性教育和家庭性教育仍要以社会为导向,在此基础上,发挥社会的性教育功能,发挥大众媒体的示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性教育和家庭性教育的有效性。目前我们的社会普遍存在着性教育的贫瘠,这是封建思想在作怪。性教育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经济基础、不同工种、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都要强调性的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然环境,在开展学校系统性教育的同时,家庭和社会也是进行性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性爱观、父母对家庭和婚姻的态度以及社会舆论、媒体宣传等等对青少年的性心理、性价值观的形成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学校、社会必须密切结合,相辅相成,以求取得最佳的效果。

社会性教育是在国家权力机构和各种正规合法组织的监督与管理下,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所有涉及到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的场所,通过信息传递媒介正确、规范、系统地向人们传递科学、健康的性知识的教育过程。社会性教育的开展应依据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成长特点的需要,提供毫无偏见的、正确的、健康的、适宜的和实用的性信息。能解决人们生活中存在的实际性问题,纠正错误的性信息,引导社会形成平等、良好、健康的秩序和风气。

16.2社会性教育的重要性

性教育是一场全民教育,无论学校、家庭、社会都有责任来承担。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即便学校有专业的性教育老师,家长也具备一定的性知识,也仍然无法达到最终的目的。社会氛围是培养营造出来的,需要有关部门和组织多做一些工作,同时也需要媒体多一些关注,多一些行动。

社会性教育对于社会的稳定、两性和谐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6.2.1净化良莠不齐的性信息,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性秩序

不良的社会因素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态,也阻碍了对他们的正面教育。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上。例如黄色网站、网吧、黄色影像、色情书刊、非正规性用品等等。这些因素时时刻刻都在引诱青少年,即使是成年人陷入其中也难以自拔。如同戒毒者与毒贩,你告诉他们不要吸毒,吸毒有巨大的危害,毒贩却不断引诱他们来看一看、来嗅一嗅、来尝一尝。归根结底,这是社会道德与社会责任的问题。所以,性教育只教育老师不行、只教育家长也不行、只教育孩子更不行,性教育必须是一场全民的教育。要强化全民的教育意识,就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性教育、思考性教育、参与性教育。

16.2.2传递正确性知识,搭建系统性教育平台

社会性教育是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的需要,通过相应的机构和媒体传递正确的性知识,帮助每个人解决关于性的疑惑,对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有更明确的认识并促进和改善人际关系,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感。

16.2.3增进两性了解,追求两性平等,减少性侵害的发生

在性教育中,教育者都认识到了性生理、性心理、性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对于性教育中两性平等问题的关注相对少了些。之所以现代人普遍存在性观念和性态度的偏执,除了大众媒体信息中充斥着过多的扭曲的男女情欲关系以外,电视、网络等媒介中也存在着大量粗制滥造、庸俗偏执的涉性文化,严重影响了两性平等和两性相互尊重的基本性关系的建立。中国传统的封建性观念根深蒂固,重男轻女的两性不平等思想更是性侵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比如在许多色情影片中大多以歧视女性、对女性实施性强迫、性暴力为背景,严重亵渎了性爱的本质意义。同时,社会对性,尤其是对女性的性采取了一种压抑、禁锢的态度,导致很多人了解到的都是些鱼龙混杂的性知识因而误入歧途。

16.3现代社会中性信息传播的特点

由于封建社会对人们思想的长期禁锢,我国的性教育先天就不足。加上当今社会日益变革的信息技术所包含的新特点也给青少年性教育的传统行为方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样的事实,我国的性教育必须结合社会性信息传播的新特点,不断探索如何在性信息开放与便捷的情况下,有效地实施青少年性教育。

16.3.1各种性信息传播的便捷性

传统社会中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渠道较狭窄,加上中国封建社会对性的长期禁锢,人们以拥有和传播性知识为耻辱。所以,旧时的青少年对性的了解相当有限。而现在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大量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性信息的传播变得异常便捷。性信息不再闭塞,扭曲错误的信息更难以阻挡。

16.3.2性信息的传播打破了年龄和性别的界限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另一方面,信息的膨胀及其过快的传播速度导致难以在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优劣进行严格的筛选,这就意味着成年人和青少年这两个不同的人群不易被分割开来。于是,电视、电影、网络上有关性的图像和文字不分性别年龄地传递给所有的人。从某种程度来说,性知识已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利,但问题是,青少年也可能接受到过多的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段应该知晓的性知识。

16.3.3性信息传播的视觉化

以前性信息的传播主要以口头或文字材料为主,这也意味着对性信息的控制相对容易。现在信息技术已经把性信息变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大观园,使性信息的传播不仅异常便捷,而且性信息正趋向于以全面视觉化的方式展示给人们。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频繁地将各种性信息转化为动态的方式刺激着人们,大量视觉化的性信息使人们对性的认识与感觉更趋向于冲动的本能。

16.3.4性信息影响的强迫性

当今社会,各种有关性的信息正通过媒体铺天盖地涌来,性信息对人们的影响正发挥出其强迫性,以至于性成为人们通过各种媒体获取信息时无法回避的一个“附带”的内容。不管是打开电视还是登录网络,与性有关的镜头、图片和信息使人想看也得看,不想看也得看。有些极端的家庭为了让孩子免受这些不良影响,甚至关掉电视,掐断网络,但这些都不能解决本质的问题。

16.4社会性教育的开展方面

16.4.1政府是社会性教育的主要承办者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西方“性开放”、“性自由”、“性解放”的思潮和各种腐朽行为不断涌出,作为性教育的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当明确性教育工作的巨大责任。政府既然作为性教育最主要的承办者,在开展青少年性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严格打击非法读物,坚决查禁、收缴黄色淫秽书刊和光盘,杜绝其流通渠道,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青少年的青春期性教育,向青少年传授科学的、系统的性知识,满足他们对性知识的求知欲望。因此,政府不仅应当在教材师资方面不断完善,加大拨款力度,联合各方举办相关讲座,还应当严厉打击各种性犯罪,加强对网站、电视、电影、杂志、报刊的监督和管理;各种媒体也应当从根本上杜绝不健康的内容,限制那些具有诱惑性的画面和情节,扩大性教育的覆盖面,向青少年传播正确的健康性知识。在把握社会发展总体方向的基础上,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性教育互相补充,这不仅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性心理的形成,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

16.4.2社区开展性教育

社区是性教育推广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应以结合社区的力量将性教育从学校扩展至社会,使每个人达成共识,做一个模范公民,并共同抵抗不良媒体的入侵为目标。在性教育的内容方面须考虑本土文化的架构,以传播健康信念为主要内容,促使性教育成为国民生活基本教育。结合不同年龄段人群对于性知识的需要,有组织地开展一些活动,例如:建设性文化博物馆、开展各类性病艾滋病预防宣传活动等。社区性教育的目的是要让青少年了解性不是羞耻、肮脏的,也不是放纵、毫无节制,而是全面整体的,是爱与婚姻价值观的沟通与融合。

目前,各大城市都建立了各式各样的社区,开展青少年性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社区自身的便利条件,来配合性教育的实施。如设立青春期健康咨询服务站、心理咨询室,开设性知识热线,定期举行有关“性”知识的展览和专家讲解等,切实为青少年服务,将性教育深入到青少年的身边。

16.4.3电视媒介是儿童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近20年来,电视作为一种近乎完美的大众媒体,一直陪伴着儿童的成长,占据了儿童的大部分时间,同时也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儿童过早的社会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电视媒体与儿童过早社会化中的性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同时发现,人的性心理和性别意识在幼儿时期就已经表现出来。儿童三四岁左右,性心理已经开始迅速发展。在这个阶段,儿童对性器官有了基本认识,已经能够观察和辨别性征。此后,儿童开始有了性别的认识和性角色的认识,逐步建立起性的意识和观念。由于大多数的幼儿园和小学都没有开设与性知识相关的课程,儿童在学校基本上学不到正规系统的性知识。在这种背景下,电视传媒理所当然地充当起了性知识启蒙和传导的“有效”工具。由于儿童不具备成熟的是非判断标准,他们对电视节目的内容选择就相当被动。除了少儿节目外,他们通常也会接触到成人类电视节目。虽然儿童并非有意要从电视节目中获得性的知识,但成人电视节目中包含性含义的影像和更直接露骨的性表达方式都会使儿童“耳目一新”。这种直观感受和形体语言能触发他们的好奇心,刺激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本能地从大量的图像信息中筛选出零散的涉及性方面的知识加以记忆。另外,这些性知识很多是超越了儿童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界限的,这对儿童的启蒙性教育相当不利。比如,儿童对异性拥抱、接吻的观察很多都来自电视剧,而不是父母或亲属、邻里的亲密行为。儿童对怀孕、生育的认识也大多来自电视。大多数儿童知道女性分娩的过程十分痛苦,因为电视画面中经常出现妇女分娩时痛苦不堪的镜头。电视节目充斥的性暴力对儿童也有影响,高龄儿童大都听闻过“强奸”一词,他们仅是从某些电视节目中看到过部分性暴力的镜头,对“强奸”的具体概念和法律责任并不清楚。

儿童时期是形成性感觉与态度的关键时期,而且早期形成的性观念大多不易改变。电视传媒参与了对儿童性心理和性观念的塑造,但它为儿童提供的是一个关于成年人的性的影像世界。若电视媒体或家庭、学校提供了错误的性概念和负面的性信息,将会在儿童稚嫩的心底烙下长久而深刻的烙印,很可能影响他们终身的性心理和性观念。比如,如果一个女童早期接受了“性是肮脏的、阴暗的”这种教育,她就可能发展出对一切有关性的事物的厌恶态度,这包括对自己的月经感到恶心,对正在发育的身体感到自卑,对与异性的交往感到恐惧,这对她成年后的恋爱与婚姻会产生极大的障碍。

电视媒介在为成年人提供各类产品的同时,也塑造了儿童关于性的社会规范意识。电视传递给观众的性信息显然不是以儿童为目标收视群的,但由于其强大的传播攻势和受众的广泛性,加之家庭、学校对儿童早期性教育的忽视,电视对儿童社会化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儿童需要在一个开放的、诚信的、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接受正确的性教育。例如创办一些针对儿童的性教育的电视栏目,制作一系列既有趣味又充满知识、既能满足儿童性心理需求又通俗易懂的科学的作品。只有设身处地考虑到儿童的求知需求,电视传媒才能比较好地解决儿童的性教育问题。

16.4.4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

性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校是开展青少年性教育的主要场所,是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起主导作用。学校作为正规、专门的教育机构,应当把关系到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的性教育放到学校教育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抓紧、抓好,将其作为日常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教育原则、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上狠下工夫,力求实效。根据我国道德的基本要求,学校教育要依照青少年不同的年龄段和心理特点,创造良好的条件进行深入细致、循序善诱的教育工作,从正面适度、适量的将科学、健康的性知识、性道德传授给青少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心理,养成良好的性行为规范,塑造完整的人格。同时,以社会教育的要求为根本,适时地通过举办类似“家长学校”的形式,向青少年家长们传授相关的性教育方法,使他们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家庭性教育。

其次,家庭担任着对青少年进行情感教育的任务。父母作为教育者应该保持一种科学的态度,尊重知识,尊重孩子,加强同孩子的沟通。利用情感交流,把性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当中,针对孩子不同发育阶段的不同特点,顺其自然地进行个体化性教育。同时,家长也要保持与学校、老师的良好沟通与密切联系,通过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微妙变化和异常举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出现的性问题,配合并巩固学校的教育效果。家庭性教育作为社会性教育的基础和必要组成部分,要服从社会性教育的大局,注意引用社会性教育中的有益内容和方法,过滤来自社会的不健康性信息,增强孩子对不良性内容的抵抗力。

社会对青少年性教育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青春期孩子的性态度、性心理和性意识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改变,社会各部门应当为家庭和学校开展性教育创造便利的条件,利用各种大众媒体尤其是电视与网络加强舆论导向,向青少年宣传正确、健康的性道德知识,提高他们的性法律意识,让他们在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氛围中自觉规范自己的性行为,减少各种性疾病的传播和性侵害的发生。由此可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是开展青少年性教育的又一个必要环节。青少年的性教育不是依靠哪一个部门就能够单独完成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总的来说,性教育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要想做好性教育,首先就要考虑我们拿什么来进行性教育,现有的方法都还只是一种尝试。性教育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广了,我们现在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来看待。各种性病的日趋流行、少女对性的无知、社会对性的偏见与歧视、青少年的性犯罪日益增长等等,都是迫在眉睫、急需处理的问题。

(陈昌霞刘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