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
343000000007

第7章 让你人气暴涨的法宝(7)

任何东西过度了都是不好的。我们说话做事,不要达到让人厌烦的地步,那样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可能起反作用。

17.个人空间效应:多远的距离才最“美”

什么是个人空间效应

设想一下,会场中有10个依次排列的座位,在6号和10号位子上已经分别坐上了两个人。这时,你走进会场,并与这两个人互不相识,你最有可能选择第几个位子坐下呢?

心理学工作者通过实验发现,在这种情况下,走进会场的第三个陌生人一般会选择8号位子,而走进会场的第四个陌生人一般选择3号或4号位。在这里,这些参加实验的被试都彼此不相识,那么为什么所有参加实验的人都会做出几乎相同的选择呢?

心理学家发现,陌生人之间在自由选择位子时一般遵循这样的法则:既不会紧紧地挨着一个陌生人坐下,而任由其他许多空位子空着;同时也不会坐的离那个陌生人太远。因为,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个人空间。这个个人空间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容侵犯的,但又不是无限大的一个空间。这叫做“个人空间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个人空间效应

假设这样的情景:

下班后,你感到特别疲倦。在公交车站等车时,你特别盼望上车后能有个位子坐一坐。车来了,幸运的你一上车就看到有空位子,只是都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而且,在第一和第五个位子上已经有两个陌生人坐好了。那么,通常情况下,你会选择坐在哪个位子上呢?是的,你会选择坐在第三个位子上。

在公共场所,往往如此:如果你真的紧紧地挨着陌生人坐下,人家就会变的十分不安,有可能把身子移向另一边,甚至很有可能索性换个位子,而你也极有可能会觉得不自在。反过来,如果你选择了离那个陌生人很远的位子坐下来,你又有可能无声地伤害了人家,给人以“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对劲,遭到嫌弃”的感觉。所以,我们通常选择那个既能给人留有一定空间,又不会对人家造成无声伤害的位子。

人和人之间就是这样,与别人交往时,我们需要与之相应的一定的空间才会感到舒服。如果别人侵入了我们的空间,我们就会感到不自在,对对方产生一定的排斥。那么人和人之间到底要多大的空间才会感到舒服呢?

美国西北大学的霍尔教授做过大量的研究,得出人们交往的“人际空间”结论。他认为,人们对个人空间的要求,根据所处的环境和交往对象而有所不同:

1英尺半(45.72厘米)的接触,是角力、调情或亲昵的交谈。在这些情况下,人们互相传递的信息不仅仅是靠语言,还靠接触、微笑、身体的热度,每人都能感受到对方呼吸的快慢、皮肤肌理和颜色的变化。

1英尺半到2英尺(60.96厘米),是私人的空间距离。它相当于生活在非接触性文化中的个人企图维护的私人空间大小。妻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呆在丈夫的私人空间里,如果其他女人试图这样做,她就会大发雷霆。远而言之,私人空间延长到2英尺到4英尺(121.92厘米),基本上与人臂等长。在这个距离里,讨论个人问题是合适的。

4英尺到7英尺(213.36厘米),是社会的距离。在办公室里,一起工作的人们总是保持这种距离交谈。社会距离可延长到12英尺(365.76厘米),一般正式会谈就保持这个距离。有趣的是,重要人物的桌子都被制作得非常大,足以使别人和他谈话时保持上述距离。

12英尺以上,是公共距离,它对讲演者与听众之间或者人们相互间极为生硬的谈话是适用的。

关于个人空间还有许多有趣的研究。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站的远近有不同的偏好:南欧人比中欧人和北欧人彼此靠的近,犹太人比法国人、北美人靠的近。心理学家萨勒曾幽默地说:一位习惯于近距离的阿拉伯人若跟在一个习惯于远距离的英国人后面走。他们会像拉风琴一样,一前一后忽近忽远地展开“拉锯战”:英国人往前赶,力图摆脱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则往前追,当接近英国人时,英国人一回头看阿拉伯人临近了,又赶忙快走……

在生活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女人比男人间站的更近些。在马路上我们经常看到两个女性手牵着手走路,不论是两位女性自己还是作为旁观者的我们,都觉得很正常。她们甚至可以在等汽车时相拥在一起,抵御风寒,行人也不会觉得奇怪。但如果是这样的两个男人在一起勾肩搭背,就会引起行人的注意和嘲笑。

除了种族和性别在个人空间使用上有差异外,人们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人和人的空间距离。一般情况下,人们越亲密、越友好,他们就站的越近;而陌生人有可能站的远一些。但如果一个人想和你交朋友,他会在谈话时离你近一些。如果你讨厌他的话,你很有可能会无意识地向后挪一挪。虽然很少有人会注意个人空间问题,但你可以通过站的近还是远,来判断两个人的亲密关系或彼此是否感兴趣。

当然,对个人空间的需要也要看环境。在马路上,即使行人很多,空间很小,你不会在乎别人是否离你太近,你会觉得这是合情合理的。相反,如果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别人都给你留有很大的空间,像是在躲着你,你就会觉得不安,你会希望与人能够亲密交谈,友好接触。就是说,人们的确需要个人空间,但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对个人空间那么敏感。

心理妙计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我们和别人交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在空间上与别人保持适当的距离,给对方留有一定的个人空间,既不冒犯别人,也不冷淡别人。

18.身体语言效应:你的身体也在“说话”

什么是身体语言效应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工具,除了语言之外,还有身体的各种姿势、动作、面部的表情、眼神的变化等,这些可统称为身体语言。身体语言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时它还能弥补语言的不足。比如说,你要喊某人走到你的身边来,由于距离远或声音小,对方听不见你的声音,你只需向他招一招手,他就会明白你的意思。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类的沟通,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的姿势、仪态、位置以及同他人距离的远近等方式,而不是面对面的交谈进行的。确切地说,65%以上的人际交流是以通过身体语言来完成的。跟口头语言相比,身体语言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真实。人们用身体来表达自己,是一种下意识,是一种本能,人们想要“口是心非”容易,但想做到“身是心非”就难了。

有研究证实,身体语言和面对面的谈话,有助于谈判的进行。在2000年的一次研究中,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凯瑟琳·麦克金(KathleenMcGinn)发现,那些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的谈判有一半以僵局告终。其原因在于人们在电子邮件中透露的信息较少,也无法像交谈那样通过身体语言暗示各自的想法。

人际交往中的身体语言效应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的面部表情不论其文化背景如何,表达的意思都是相同的。这个观点最早是达尔文根据人类进化的起源而作出的。到上世纪70年代,有的学者在世界各地进行了广泛的测试研究,发现: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生活中的人,对于展示给他们的一套面部表情照片,都能够辨认出各照片中的表情代表的情绪。所以这些学者认为:某些刺激源和表示各种主要情绪的代表性面部表情之间,由天生的脑神经系统面连接。这些面部表情包括:兴趣、愉快、惊奇、恐惧、愤怒、悲痛、厌烦、仇视、羞耻等。正因如此,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根据别人的身体语言来推测他的心理:

“他今天看起来垂头丧气,连胡子都没刮,是不是跟女朋友吵架了?”

“她说话好嗲,还搔首弄姿,让人浑身不自在。”

“开会时老板一直看着我,对我点头微笑,一定是觉得我表现很好。”

在很多时候,身体语言甚至比口头的语言对人际关系有更大的影响。

某公司企划部经理秘书兰兰忐忑不安,因为她前天不小心打翻了经理的茶杯后,经理无言的一瞥让她琢磨不透。

前天上午,她拿着一份文件去请经理批阅,打开文件夹时,不小心碰翻了经理的茶杯,茶水淋湿了经理的裤子和地板。她一下子愣住了,不知所措地等着新来的经理大发雷霆。可经理并未言语,只是狠狠地瞥了她一眼,并示意她出去。

就在两个月前,兰兰曾因打翻了原来一位经理的笔筒而遭到训斥。当时,兰兰一声不响,低着头待经理训斥完毕,她走出办公室后一身轻松。而这次,新任经理狠狠地瞥了她一眼,她走出经理办公室后,一会儿担心扣发奖金,一会儿又担心调离岗位。

这个事例中,之所以新经理更让兰兰紧张,是因为原经理采用的有声语言表明了其具体的心态,而新任经理采用的“身体语言”,传递的信息是模糊的,才让人不知所措。这说明,身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起的作用是很大的,甚至不亚于口头的语言。

此外,身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相比,具有一个优势,就是更加真实,难以掩饰。

身体的语言与人所说的话经常是矛盾的,这时候,身体语言往往更加可靠。据说,公安机关使用的测谎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例如:摊开手掌一般表示诚实或天真,但当不诚实者摊开手掌,面带微笑,却说着谎话时,一些细微的地方会让他露馅,有时表现为瞳孔收缩、眉毛上扬、嘴角肌肉不自然,都与摊开手掌和微笑表示诚实相矛盾。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莱温斯基绯闻案审理中向大陪审团提供证词时,平均每分钟摸鼻子达26次之多。伊利诺州某研究身体语言的精神病学家便由此得出结论:克林顿在撒谎,因为人在撒谎时,摸鼻子的次数会陡然增多。除摸鼻子之外,人在撒谎时还有不自觉的动作:口吃、清咳喉咙、避免凝视、眨眼、多喝水、吞唾液、咬手指等等。

用身体来表达自己,是一种本能。而通过身体语言了解他人也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和学习得到的“直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提高自己对身体语言的解读能力,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善解人意、更加洞察入微。另一方面,在人际交往中,恰当地使用身体语言,也会帮助我们正确地表达自己,使我们的人际交往更加顺利。

一对小夫妻为了周末回他家还是去她家看望父母的事争执了大半天。最后两个人越吵越凶,盛怒之中,他摔掉了一个茶杯,还差点撕碎了两人的结婚照。然而,当她趴在床上伤心地抽泣,甚至准备收拾东西搬到宾馆去住时,他走进来,拉拉她的手。她要收拾东西,他拦住她,实在拦不住,他就干脆抱紧她。她对他的胸口花拳绣腿般一阵猛打,他故意挺直胸膛,让她使劲地敲打。他虽然没有开口承认他错了,但为此受她的“虐待”,就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使两人化干戈为玉帛。这大概是不爱认错、死要面子的男士常用的方法。

身体语言的使用,还要注意与自己的角色以及生活情境相适应。北京某名牌大学的一个毕业生,到一家公司去求职。在面试时,这位自我感觉良好的大学生一进门就坐在沙发上,翘起二郎腿,不时地摇动。如果在家里,这是个再平常不过的姿势,但在面试的情境中,则很不合适。结果,负责面试的人连半个问题也没有问,只是客气地说:“回去等消息吧。”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他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

可见,身体语言的使用不当,会大大影响我们的形象和人际关系。在使用身体语言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我们要注意改变不良的身体语言,也就是消除无助于沟通反而使沟通效率下降的不良的身体语言习惯。有人在与人谈话时,常有梳理头发,打响指等习惯,有的人还有掏耳朵、挖鼻孔的小动作,这些都会给人家留下不好的印象,有时会让人觉得很不礼貌。同时,这些无意义的身体语言也会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心理妙计

通过观察别人的表情和动作,我们可以洞察别人真实的内心;通过运用恰当的表情和动作,我们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给人良好的印象。

19.见面次数效应:“长”见面,不如“常”见面

什么是见面次数效应

美国有名的教育家德曼博士对于残疾儿童的教育很有研究。他所创的德曼文字教育法,是在教幼儿认字时,先以一个大的简字瞬间显示方式引起他们的注意,如此不断地反复,逐渐地字体越变越小越清楚。这样不仅使孩子们认得了许多字,还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认字的能力。

从这个教学法中,科学家发现,人的记忆有这样的规律:反复多次地记忆,要比一次长时间记忆的效果要好。

生活中,许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没有刻意去记忆一件事,但如果它经常出现在自己的周围,就会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忆。最明显的例子是广告。有谁真正去背过广告词呢?可是大家都能说出“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些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就是因为它们在电视网络报纸街头广告牌上,一次又一次地加深着我们的印象。

由于记忆的这个特点,社会交往中也有一个规律,就是:人和人之间交往,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更容易密切彼此的感情。这叫做“见面次数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见面次数效应

有句俗话叫“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是说亲人长期不相见也会生疏、陌生,没有共同语言,感情疏远,心灵沟通缺失,形同陌路。

我们大概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和一个认识的人长时间不来往,忽然有事有求于人家,就会感到不好意思开口。因为长时间不来往,感情淡漠了,有事相求的时候,就感到不自然。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鄙视“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

因此,要想增强自己的人际吸引力,与他人建立和增进友情,就有必要主动增加与别人的接触,创设熟悉的氛围。那么,为了创设熟悉的氛围,是把一次见面的时间拉长,还是经常见面,才比较好呢?

请试想这样的情况:如果你有两位关系一样近的亲戚,一位与你住在同一座城市,你们经常见面,每天聚半天;另一位在另一座城市居住,你们每年聚一次,每次呆在一起一个星期左右。几年过去了,你会更喜欢谁,与谁更亲密呢?一般来说,你一定会更喜欢那位经常见面的亲戚,你们的关系也会更亲密吧。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见面次数多,即使时间不长,也能增加彼此的熟悉、好感、亲密感;相反,见面次数少,哪怕时间长,也难以消除因间隔的时间长而产生的生疏感,甚至可能相处的时间少、不了解而产生摩擦。显然,对于增进彼此的感情来说,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效果更好。

因此,想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你不妨找机会多与对方见面,每次时间不要太长。这样,可以给对方一个想念的机会,让他回味你的为人,期待下次的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