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书是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答题能更好的答好。所以在背书的时候,其实也涉及到了答题模板的一些东西。比如一个知识点,比如背景意义,你肯定得按照几个不同的方面答,也肯定得按这些方面来背,混乱地背书,最后答出来的自然也是混乱的。以我个人为例,这次大二上学期世界中世纪史考试就是闭卷考试,背的东西里也包括高中学的,文艺复兴的影响,宗教改革的背景等等。自然还是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答。
下面就举个例子,来看看什么是抓关键词,什么是找逻辑关系。
辛亥革命的评价:我标出来的就是关键词,背书的时候把这些词牢记,句子自己串起来即可。
好的方面:首先,由这个事件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注意此处用词,想想都能知道只是推翻了君主****而不是封建,所以要加上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的是君主****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之后的社会其实还是具有封建性的。在背的时候一定要动脑子思考这些用语都是为什么,避免你考试的时候答错。有的时候选择题出题也恰恰会在这些问题上。)
然后,在政治制度上的影响: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制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这是一连串下来的,三个事件互有联系。既然推翻了旧的,自然要建立新的了,孙中山为首的人是资产阶级,自然建立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之后自然要建立制度,要颁布新的法律。这一连串就是一种逻辑关系。)
然后,在经济上的影响: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句话在很多近代事件上都可以用,包括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有点通吃的作用。只要是资产阶级搞出来的事情,中间肯定有一条,就是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毕竟政治上我们学过,政治是可以反作用于经济的。既然政治制度变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自然也是)
然后,文化上的影响: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这个也可多用,新文化运动也可以用,不过在那里根据具体情况还要加上个无产阶级思想。政治经济对文化肯定也是有作用的,三者是不可分割的。)
最后,对国际上的影响:影响了亚洲其他民族解放运动(这点可能就属于辛亥革命比较独特的了。影响促成别的国家的民族运动,在苏联十月革命、二战等事件的影响中也可以用到。这样的用语往往出现在一个变动到性质的事件上。比如辛亥革命就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苏联十月革命不用说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二战处于一个混乱的年代,这种年代往往蕴藏着变革,所以也可以用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当然大家还是要在了解这些事件的情况下使用这种用语才好,不能滥用,也不要漏点了。)
局限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篡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广泛发动群众(这点便是结合之后民国的现实情况来说。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怎么得出来的呢,其实你不用管那么多,只要不是无产阶级做成的革命事件,那些阶级总是会被扣上这俩大帽子。比如农民起义也是一样的评价。总之就是和后来成功的无产阶级反着说。)
从这个例子我希望大家明白,背书的那些知识,看似是死的,但是真的有很多门路可以找,找到那种背书的感觉、规律,你答题的时候自然也就更加轻松。你们可以照着我上面的那个例子试试。
背书的时候,边把知识的关键词写下来,然后在这些关键词之间有什么联系也可以写一写,比如从这个推导出那个,还是这个是因为那个所以产生的等等(就像我上面的那个例子)。这样背书其实挺有成就感的,因为你得到了比死的知识更多的养分——一种学习性思维。
4. 为什么感觉题目会有不少在教材里面找不到出处?
有这种感觉无非是两种情况。一是真的在教材里面没有,课外拓展的。第二是教材里明明就有,而你自己没有看仔细没看到的。
第一种情况如果遇到了,首先还是好好审题,如果有材料就好好审材料,从里面把关键词画出来,然后看选项或者构思答题。自己觉得如果能从材料问题里找到突破点能写出来点东西那就尽力写。如果觉得实在是不会,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考完试之后好好把这个点记下来保证下次不出错就行了。
另外如果是第二个情况,那就要对你看书的情况打个问号了。也许有的同学已经习惯了看辅导书的日子,毕竟上面的知识更系统,更清晰。但是这上面没有书上的细节内容。可能只有一些大的点,但是对这些点的解释解析并没有收录。所以这个时候还是要求大家多看看书,不只是大字部分。小字部分、图以及一些注解等等,都要看。不要求全背下来,那也不可能,但是肯定是得有印象。
5. 怎么才能学好历史?背书还是做题还是什么?
我们得看看历史要求的是什么能力呢?
首先对史实的掌握,一个事情是什么就是什么,说到这个你就得马上想到这个事件的相关知识。事件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影响作用评价等等的,如果有要求,都应该掌握。然后就是时间,这个东西,是很重要很关键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时空上的东西。一定要对时间敏感。这个就靠我前面所说的要动脑子地背书来解决了。
然后,阅读文言文材料的能力。在上面我也提到了。
然后,表述的能力。这个问题,其实跟你的语文还是有区别的,怎么能用最少的字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而且怎么能切题能踩在点子上。这都是很值得研究的东西。
(这里说说表述的问题。有人问怎么概括?其实我的概括能力不强,有的时候概括一个东西我总是会写多了。不过想要得分的话,也不用逼着自己越简练越好,如果丢掉了重要的点也挺悲剧的。举个例子,如果是概括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就从材料里面找到相应的点,连起来就可以了,保证不丢点才行。如果是一个事情,事情的前因后果中间过程人物时间等等要注意。这样的能力只能靠不断写,不断对照答案,不断去琢磨探讨才能提高了。主要还是要求你的思路是清晰的,最根本的不能乱。)
然后,总结反思的能力。真的很讨厌有人跟我问这种问题,“我历史只有多少分,老错多少题,应该怎么办?”从来没把自己的情况分析清楚。每题为什么错,到底是什么知识点还是其他的地方出问题了,没有分析总结清楚,你又拿什么去面对接下来的考试呢- -
然后,做题的能力。举个例子比如选择题,排除法都不想再说了,这是必需的。在不能排的情况下就要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了。或者在题目中还有些词你没注意到,导致你判断失误了。这些情况都可能发生。
上面我所说的这些,都不能少,历史考试里面都会涉及到这些能力,大家哪里有欠缺的就去补上吧。
接下来分选择题和大题再来说说:
选择题:
首先!!!千万别直接问我“我历史选择题做不好怎么办?”这样的问题了…真的是怕了…做不好肯定是有原因的啊。我先教教你们怎么分析自己选择题的问题吧…
首先在做的时候,把自己有问题的题目标出来。做完之后,错了的题目还有自己标注出来那些有问题的都应该在你反思的范围之内。这个时候在这些题上写好相应的考点,考察的是哪个知识点。
然后一题题分析。是这个题的知识点就是盲点呢,还是这个题目没有审清楚、忽略了关键词句呢,还是这个题当时思考的时候思路不对呢,等等。千万别分析出“就是两个答案犹豫了然后选错了”这样的原因,为啥犹豫,为啥会错,为啥你不选那个正确的而选这个错误的,这好像都是可以好好分析的吧?
再然后。如果是知识点没有掌握清楚,那好办了,把这题的知识点再复习巩固吧,第一时间解决掉,以后考试前也要复习复习。如果是审题没审清楚,这就是经验教训,以后每次做题的时候暗示自己一下,每个字都要看清楚,该标该画该圈的都要做到。如果是自己思路出问题了,那么,最关键的一点,千万不要钻牛角尖!你也许可以觉得你这题没错,但是千万别固执己见。你要适应题目的思路。而且要想清楚为什么自己的想法会偏,写下来原因,以后每次考试前也要多提醒自己这些地方。
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一定要问老师!有的地方也许想的不是很明白,但是你自己有别的记忆方式能做对,但是也不能保证你下一次就还是能做对,所以老师讲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
无论那道题你会不会,错没错,各选项为何对为何错,希望你们都去搞搞清楚,不放过一个可能的要点。
做选择题形成自己的思路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有的题可能老师讲的有些官方了,你就可以用你自己的理解方式来做题。就比如说如果问到根本原因,一般都是回答经济层面上的内容或者生产力层面上的东西,这就可以用政治上的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解释。再比如,牵扯到阶级性质的题,一定要看清楚说话的那个人是什么阶级立场,如果选项里面有不一样的,那么即使那意思你觉得可能对,但是你也可以直接想“这都不是一伙人,怎么可能对的”,然后直接排除,这样其实很有效的。一些自己的小暗示,小方法,做对之后还会很有成就感的,也会喜欢上做选择题的。
下面借用一篇文章来谈谈具体的情况,我觉得写的是很好的。
(此处参考《高中历史选择题解法新探》)中间括号内的是我自己写的一些附加点。
一、排除法。这是解题时最先用的方法,一般可以排除1-3个干扰选项。
首先是选项本身的表述与历史史实不符或不完全相符的情况。
然后是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不符,可细分为时间不符、地点不符、性质不符。这类题本身不难,但稍一马虎就会弄错。
(这些不符很锻炼你的细致程度。选项没问题,但是和题目说的不是一个事,绝对不能选的。)
例如: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 新经济政策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工业化政策 D. 农业集体化政策
A和B都是列宁时的政策。但是既然要利用资本主义,B明显不符(性质不符)。而C和D是斯大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重要政策,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时间和性质都不符)。所以只有A是正确答案。
(最后在组合式选择题中,排除法很有用!有一个表述错误的,包含这个的选项就都可以排除。而且组合式选择里,有的选项是几个答案共有的,这种选项就不用再去考虑对错了)
二、乍一看与所学知识关联太少甚至毫无关联的题目。首先抓住关键字词,认真分析题目所给的的信息,了解它所要表达的大概意思。然后在自己的知识储存里迅速搜索与之相关的信息,化未知为已知。最后锁定相关知识点再经综合判断得出正确答案。考察的就是知识的迁移。(这就是所说的觉得跟教材没啥关系的材料应该怎么办)
例 下列4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一语的,只能是
A、《史记.食货志》 B、《梦溪笔谈》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分析可知,甘薯是明朝中期从外国引进的农作物,那么只有明朝及以后的相关著作中才能有记载。则题干相当于“下列4本书哪本是明朝或以后的著作”,从而答案(D)。
三、所有待选项都符合题干之意,但是之间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则那个包含其它的选项是最佳答案。也就是说要找那个说的最全面的,这个也适用于做其他科目的选择题。(有的答案可能只能说到一个侧面,比如下面那题,既然是根本目的,肯定是最全面的那个选项了)
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 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 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分析可知,四个选项所述均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但“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明显包含了其它三个目的,由此确定C是正确答案。
四、在正面思考无法取得突破时,进行逆向思惟,“反其道而行之”。此法尤其适合否定式选择题。(换一个角度去想,也许容易的多。这也是我上面所说的那种小暗示。假设一下,如果这样,结果会不会是历史上那个样子,如果不是,必然不能选择)
例、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对外贸易(含鸦片走私)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扭转了英国的贸易逆差
B. 为英国工业品打开了市场
C. 加剧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D. 危及清政府的财政
从正面来考虑,即使《南京条约》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签订后,英国工业品也不能打开中国市场,由此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所以选择B。
五、在做评价型、因果关系型、史论结合型和程度型选择题时,需要用点哲学的东西了。常用的理论有:原因和结果,本质与现象,必然性与偶然性,重点论,两点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其实说白了,就是拔高到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找最本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