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化学知识篇》(上)
34293700000014

第14章 神奇现象化学揭秘(4)

秦始皇在世时,征调全国的人力和物力,进行了两项浩大的工程,一是万里长城,二是秦始皇陵。作为统治阶级的最高代表人物,秦始皇把死后安葬的陵园视为皇权和荣誉的象征。从13岁即位起,他就开始着手修建陵园,前后历时38年(比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修建时间还要长),征集的劳役最多时达70万人,其工程之浩大、占地之广阔、珍藏之丰富,堪称世界陵园之最。秦始皇兵马俑,仅仅是秦始皇陵众多陪葬墓中的一个,虽曾经遭到战火的毁坏,但它的发现还是令全世界为之震惊,为之赞叹不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大凡到中国来的外国友人,位于西安东郊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他们必往的,他们一定要前去领略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独特魁力。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堪称中华传记体史书之最,有“无韵之离骚”的美誉。《史记·始皇本纪》对秦始皇陵作了精彩描绘:“九月,葬始皇骊山”,“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相机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也就是说,秦始皇死后葬于骊山(今陕西省临潼县境内)。修建墓室时深掘至第三层后地下水涌出,秦人采用铜铸之法堵住地下水后再将棺椁放入。地宫之中遍布奇珍异宝,并用机械方法灌入大量水银,以象征江河大海,地宫上下还刻绘有日月星辰和地理地貌。秦始皇陵地宫之富丽壮阔由此可见一斑。

秦始皇陵距今已有2 000多年,其间历经战乱,多遭劫掠,加之秦始皇为了避免自己死后陵墓被盗掘,修建了许许多多规模宏大的陪葬墓群(秦始皇兵马俑只是其中的一座),令人真假难辨。那么秦始皇陵地宫的确切位置究竟在哪里?地宫内部的情况究竟怎样?大量陪葬的奇珍异宝及秦始皇本人的棺椁是否被盗掘或破坏?种种疑问一直困扰着考古界,也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国内外学者对如何勘测、何时勘测秦陵,众说纷纭,讨论的核心是在不掘开陵园的前提下,如何准确地探查地宫的详细位置。经过反复论证,最后决定利用秦始皇陵地宫内埋葬有大量水银,应该在地表土层有所反应这一点,来进行探查。1981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对秦始皇陵中的多达125 000 m2的封土,利用现代痕量分析技术进行了汞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在其中大约12000m2范围内的汞含量异常,比周围土壤的平均汞含量高出200多倍,集中分布于秦陵内城的中央地区。这一测定结果与史料中秦陵地宫中灌有大量水银的记载相吻合,从而进一步证实,秦始皇陵地宫的准确位置应当在秦陵地区内城的中央地带。至此,多少年来一直困扰考古界的秦陵地宫位置之谜终于解开,而化学学科中的现代痕量分析技术对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这一成果堪称化学与考古两大学科完美结合的成功范例。

秦俑颜色蜕变的秘密

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省临潼骊山脚下,距今已2000多年,历经战乱,多遭毁掠。地宫的秘密,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对秦始皇陵园的勘查、发掘断断续续进行了几十年。直到1974年在陵园东侧出土了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后,才揭开了秦文化研究的新篇章。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组成部分,共有四坑。一号坑坑长210m,宽62m,共有武士俑、车马6000多尊,俑士身着铠甲,免胄或戴帻,护腿以膝缚,胫衣或跗注,手执戟、铍矛、戈等长兵器,或者身着战袍,腿扎行滕,足登浅屡,免胄束发,手执弓箭。坑的东西两端各有三排武士构成“前列”和“后列”。南北两侧各有一排武士构成阵的“侧翼”。阵中的士兵俑全是面向东,使整个俑群阵具备了锋、翼、卫的功能,反映了秦军是一支攻击型的部队。它的锋部横列整齐,两翼向东延伸,有六个俑包住锋之两端,形成“前列必方,左右之和必钩”的形象。一旦对敌,前锋改变队形,左右翼弯曲如钩地展开,形成包抄。后卫俑同前锋俑一样整齐,可以说是“无前无后”的配置,适应了回军转阵,“以前为后,以后为前”的需要(《军志》)。所以秦兵马俑一号坑布阵阵表坚固,阵体雄壮,可“发于肩膺,杀人百步之外”(《孙膑兵法·势备》)。其“强弩在前,锬戈在后”,表现了秦军的进击思想,执弩的前锋在射击之后,可随即分开,居于两侧给主力让路。也可和后随的主力分开,形如犄角,夹击敌人,随机而变。这说明了秦军布阵疏阔其表、隐变其内的灵活性。

秦兵马俑二号坑的平面呈向东的卷曲形,很像一个庞大的军营,每个区域似是依兵种不同而安排的子营,军营共驻扎有弩、车、步、骑四个兵种939人,马472匹,战车89乘。虽然缺乏出战程序的布阵编排,却具有布阵的组合关系。三号坑是与一、二号坑有着明显区别的陪葬俑坑,它面积小,形制特殊,坑内武士相向夹道式排列,与战斗队形判然有别,又出有礼仪性兵器铜殳,因此有的学者把它定为军幕,即指挥机关。有的学者则认为是立的军社,即兴师征伐,随军行止,祭祀而行礼仪的地方。四号坑位于二、三号坑之间,南北长96m,东西宽48m,深4.8m,是一个未完成的战阵俑坑。

秦兵马俑出土时,许多俑体表面都有彩绘,不少还比较完整,但时隔不久,便出现颜色蜕变、彩绘脱落的现象,一时成为秦俑保护的一大难题。为了查明彩绘颜色变化的原因,文物保护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揭开了它的秘密。

秦俑刚出土时颜色鲜艳,但不久便发生颜色脱落和蜕化。根据实验观测,空气中除CO2外,O2,N2等,对秦俑影响不大。只是当温度高时,颜料的稳定性有所降低。那么什么是秦俑颜色蜕变脱落的原因呢?紫外射线是造成彩绘颜色变化的原因之一。尤其是PbO,Pb2O3,Pb3O4等含铅化合物,在紫外光的作用下,会变成PbO2。所以采用KH-1滤紫外光膜,可以大大延缓颜色的变化时间。而颜色的脱落主要是由于失去水分引起的,兵马俑出土后,离开了原来潮湿的土壤环境,使天然胶层失水,发生卷曲、龟裂,造成颜色层脱落。同时水含量降低,也使颜料的色调变淡。

钮扣失踪之谜

传说十九世纪中叶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年,在俄国的彼得堡(现名列宁格勒),寒冷降临得特别早,俄国军队都发下了冬装。可是奇怪,没有一套衣服上有扣子。一套、两套衣服忘了钉扣子的事情是有可能的,但所有衣服都不钉扣子,这决不会是一个疏忽。俄皇知道了这件事,大发雷霆,要把负责监制服装的大臣问罪。这位大臣向俄皇提出,让他作一次调查。俄皇同意了。

这位大臣来到仓库,命令拿出几套衣服来。衣服拿来了,他打开一看,也是没有扣子的,但是在钉扣子的地方,有许多灰色的粉末。他问下属,这次服装原来钉的是什么扣子,下属告诉他,是锡制的扣子,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

这件事情给一位科学家知道了,这位科学家跑到愁眉苦脸的大臣那里,对他说:包上这种灰色的粉末去见俄皇,他愿意给他证明服装原来都是有扣子的。大臣将信将疑地照着科学家的话做了,他带着科学家胆战心惊地去见俄皇。

俄皇听了大臣的叙述,还是不信。这时科学家说话了,他说他愿意证明大臣的话是真实的,原因在于锡制的扣子得了病,变了。俄皇要科学家做出确实的证明来,科学家要俄皇给他一点锡,俄皇给了他一只锡盘子。于是科学家拿了这只锡盘子,来到皇廷前的院子里,把它摆在一条石凳上。

过了几天,科学家再带俄皇和那位大臣来到摆锡盘的石凳边,科学家请俄皇把盘子拿起来,哪知道俄皇的手指碰到哪儿,哪儿就是粉末,这下子俄皇才弄明白锡钮扣“粉身碎骨”的原因。

好好的锡怎会变成粉末状的东西呢?原来,锡受不住低温,一遇低温,它的晶体结构就改变了,不再是那么整块整块,而成了粉末般的东西。锡的这种变化,有人把它叫做“锡疫”。

为什么会发生“锡疫”呢?

当你把一条锡弯曲过来时,侧耳一听,就会听到嚓嚓的声音,这是由于锡条里的锡晶体,在互相摩擦的缘故。

锡有两种晶体:在13.2℃以上,锡就是普通的这种白锡。然而,在13.2℃以下时,它会变成灰锡。灰锡与白锡完成两样,灰锡是粉末状的。如果一个锡酒壶,一旦变成了灰锡,那就不再是一个酒壶了,而是一堆灰色的锡粉,看去与一堆煤灰差不多。

在温度稍低于13.2℃时,这种转变的速度是比较慢的,所以即使在冬天,锡器放在屋里也不会变成一堆粉末。但是,温度越低,这种转变越快,在-48℃时,这种转变简直达到了最高点,一块白锡很快就会变成一堆灰锡。

列宁格勒的冬天,气温很低,在那样低的温度下,锡当然会变成灰锡。

1912年,一支外国探险队来到南极探险。他们所用的汽油桶都是用锡焊的,在南极的冰天雪地中,焊锡变成了粉末般的灰锡,汽油都漏光,以至使这支探险队全队覆没在南极!

如果普通的锡,与已经生了“锡疫”的锡接触,“锡疫”是会传染的。

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见有些古代遗留下来的锡器与锡质奖章表面有许多斑点,那就是锡的“冻疮”——灰锡。

不怕火烧的布

相传,在中世纪有个法兰克王国,常常受到强邻——拉西德王国的欺侮。一天,拉西德酋长派了两个代表到法兰克王国去,要法兰克王国的查理曼大帝交出一大片城市。

拉西德的代表们神气十足、不可一世地来到查理曼大帝那里,狼吞虎咽般吃着桌上的佳肴美酒。他们喝得酩酊大醉,把菜撒了一桌,弄脏了洁白的桌布。

查理曼大帝叫侍从们把菜盆拿走,把那块脏桌布往火里一扔。烧了一会儿,侍从们从火里又把那块桌布拿出来了,说也奇怪,那块桌布不仅没烧坏,而且变得既洁白又干净了。

拉西德的代表们见了吓了一跳,以为查理曼大帝有什么魔法。在谈判时,他们哪里还敢要地、要城市,只是喏喏连声,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跑回去了。

其实,查理曼大帝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魔法,只不过那块桌布是用石棉做的!

石棉,长得与棉花一样,不过纤维更粗些、短些,没有棉花那么结实。按照化学成分来说,石棉与棉花大不相同,石棉是矿石——镁、铁、钙的硅酸盐。

硅酸盐一般都是能耐高温的,不怕火烧。炼铁工人、炼钢工人、消防队员常常穿着石棉衣服。乍看去,石棉衣服很象是白帆布,但是,棉花在400℃以上就会变焦、发黑,而石棉在1000℃也能耐得住。工业上,常常用石棉来制造许多耐火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