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导读
1.什么是强迫症
2.强迫症产生的病因
3.强迫症的症状及表现
4.强迫心理的自我调适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病人反复出现的明知是毫无意义的、不必要的,但主观上又无法摆脱的观念、意向的行为;其表现多种多样。如:反复检查门是否关好,锁是否锁好;常怀疑被污染,反复洗手;反复回忆或思考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出现不可控制的对立思维,担心由于自己不慎使亲人遭受飞来横祸;对已办妥的事缺乏应有的满足感……
国内临床医学专家将强迫症的表现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行为两大部分。
所谓强迫观念,是指当患者见到或听到某一事物时,便出现不安的联想。例如,看见黑纱,便联想到死亡或即将大难临头,心情非常紧张。有些病人每当接触到某些概念和词句,就会联想到和它相近或相反的概念。比如听别人说“安全”、“友好”,则脑子里立即闪现出“危险”、“敌对”等概念。有的患者反复深究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事件发生的原因,如“世界为什么存在”、“树木为什么向上生长”等。病人明知思考这些问题毫无必要,但又控制不住自己去思考。
所谓强迫意向和行为,是指病人常为某种与正常相反的意向所纠缠。例如,走到河边或井边,老想往下跳,但又害怕真的会跳下去。有的患者有强迫行为,如离家后反复回来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或锁好,或书写后反复检查是否写错字。有的患者常怀疑自己的手或衣服被玷污了,虽然反复洗了几次,仍不放心。有的患者每当见到电线杆、台阶、柱子等,便不由自主地依次点数,明知毫无必要,但不数就会感到心里不安,甚至漏掉了又得从头数起。有的患者常重复某种动作,以解除内心的不安,如一个胳膊碰椅子,另一个胳膊也一定要碰一下椅子;进门一定要左脚先迈,否则要退回去再走一遍。
关于强迫症的发病原因并未查明,其中遗传因素、强迫性性格特征及心理社会因素均在强迫症发病中起作用。
(1)遗传因素:该症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作为一种遗传特征的红细胞(ABO)血型,与强迫症关联的研究发现,强迫症有较高的A型发生率和较低的O型发生率。
(2)性格特征:1/3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其特征为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分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
(3)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
在强迫症的发生中,社会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之一。当躯体健康不佳或长期身心疲劳时,均可促进具有强迫性格者出现强迫症。关于发病机理也有不同解释:巴甫洛夫学派认为在强烈情感体验影响下,大脑皮质兴奋或抑制过程过度紧张或相互冲突形成孤立的病理惰性兴奋灶,是强迫观念的病理生理基础。心理动力学派认为强迫症状来源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或“性欲望”。有人用学习理论解释强迫观念是激发焦虑的刺激和该观念间建立条件联系的结果。关于活动过度可能与强迫症的发生有关的说法,尚缺少使其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直接证据。
强迫症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既可为某一症状单独出现,也可为数种症状同时存在。在一段时间内症状内容可相对的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内容可不断改变。
(1)强迫观念。
①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②强迫疑虑: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
③强迫联想:反复想象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
④强迫对立思维: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从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
⑤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2)强迫动作
①强迫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感到脏”,明知已洗干净,却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②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③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否则感到不安。
④强迫仪式动作: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按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就会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3)强迫意向。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强迫症”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能否勇敢理智地面对它,战胜它,让它再也“强迫”不了你。如果你有此决心,请你不妨根据自己的情况试试以下几种自我心理疗法。
◎心病还需心药医
1.听其自然法
此法在于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任何事情听其自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克服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症状便会慢慢消除。
2.刨根究底法
根据精神分析学说,让患者意识到造成心理疾病的真正原因,有助于症状的消除,所以你可以依靠自己或亲人从以下几条线索来探究童年的创伤性事件:
(1)幼时受过的伤害性事件。
(2)幼时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性事件。
(3)幼时与你最仇恨的人和你最歉疚的人在一起生活的经历。
同时你还应该探究症状的最初起因和隐藏的含义。
3.满灌法
简单地说,就是一下子让你接触到最害怕的东西。比如说你有强迫性的洁癖,请你坐在一个房间里,放松,轻轻闭上双眼,让你的助手在你的手上涂上各种液体,而且努力地形容你的手有多脏。这时你要尽量地忍耐。当你睁开眼,发现手并非你想象得那么脏,对思想会是一个打击;若确实很脏,你洗手的冲动会大大增强,这时你的助手将禁止你洗手,你会很痛苦,但要努力坚持住,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焦虑会逐渐消退,但此法适合意志力较强的人。
4.当头棒喝法
当你开始进行强迫性的思维时,对自己大声喊“停”,或给助手信息让他喊“停”,但要注意信息要给得及时。当你在自疗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请别忘了向你身边的朋友或心理学家寻求帮助,大喊一声“我不要受‘强迫’”!
5.系统脱敏法
先学会放松的方法,然后由易到难列出强迫性行为的次数和激怒情境,再对每种情境下的强迫行为逐渐进行放松脱敏,就洗手癖而言,应一步步地减少洗手时间,增加脏物的刺激量,依次执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