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个历史文化之谜
34273800000064

第64章 杨贵妃魂归何处之谜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一代绝世美人杨贵妃香消玉陨在马嵬坡上,两年后,挖开的贵妃墓中却找不到杨贵妃的遗体,杨贵妃可能会在马嵬坡死而复生吗?

谜团一,“贵妃遗体”新旧唐书记载不同

公元756年,一场声势浩大的“安史之乱”促使大唐王朝由盛转衰。叛军攻入长安时,唐玄宗连夜出逃。第二天,逃亡队伍到达陕西境内的马嵬坡。随行将士突然起义,当朝宰相杨国忠瞬间死于乱军之中。随后,他们把矛头指向杨国忠的妹妹――杨贵妃。

就在这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几个神秘人忽然出现在马嵬坡上。他们悄悄挖开贵妃的坟墓,他们究竟在找什么?

史料记载玄宗皇帝回长安后,秘密令宦官改葬杨贵妃,但是去改葬的人却回来禀报说不见了贵妃的遗体,只带回了杨贵妃生前携带的香囊。

关于神秘挖墓事件,新旧唐书有两种不同记载。旧唐书里说:“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而新唐书里却只有:“香囊犹在。”新旧唐书为何有差异?杨贵妃的遗体是否被盗墓人盗走了?

但这样的说法似乎很难成立,那时候社会动荡,一般人不会很快得知杨贵妃埋葬的地方。而且如果盗墓的人偷走了杨贵妃的尸体,按照常理是不会留下香囊的。

那么,新旧唐书哪个记载更准确?旧唐书是唐朝时就记载的,而新唐书是宋朝人根据旧唐书编写的,按常理说应该是旧唐书尤为可信,但如果是这样,新唐书里也不该将“肌肤已坏”如此重要的记载删掉。

如果从唐玄宗本人角度来看,他肯定要对外宣布杨贵妃已死。可如果现在这样记载,就给人一个想象的空间。宋朝人在写新唐书时,干脆就不说有没有尸体,直接把这事给回避了。

谜团二,四川都江堰挖出装女人的小巧棺木,但墓主人身份难定现今,史书中记载的杨贵妃佩戴的香囊就保存在法门寺博物馆内,这种香囊在古代称为“香球”。在香囊里有两个持平环,里面有一个小钵盂,无论怎样转动,这个钵盂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里面的香料始终不会洒落出来。

而今在马嵬镇上,重新修葺的杨贵妃墓馆里不仅有贵妃的墓,还有塑像。现今修葺的墓有3米高,外形用青砖包砌得很严实,原始杨贵妃墓不可能有这样包砌的青砖。在疑惑无法解答时,四川都江堰市的红梅村传出了千年古墓的奇闻。传说,这个村子后山脚的一座千年古墓是杨贵妃的墓。

居住在此的村民们说,早年在这里的墓碑上刻着杨字,却没有名讳,这个有千年历史的墓是一个暗墓。那块墓碑在“文革”时期已不存在,而今墓地也被种上了庄稼,只有一块破陋的祭台青砖还留着。

1997年,都江堰市和红梅村联合对该墓实行挖掘。挖出的棺木长仅17米,宽仅45厘米,无疑这个棺木是用来装女人的棺木,但墓主人身份却很难判断。

谜团三,日本民间盛传杨贵妃逃到日本,《长恨歌》中也曾暗示1936年,一位日本少女在电视台向日本电视观众展示了她的家谱等古代文献,言之凿凿地声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裔,这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而在2002年,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声明,她是杨贵妃的后裔。这个消息让中国人无比震惊,杨贵妃的后人怎么可能跑到日本去呢?

原来,在日本有种说法,说死者是替身,杨贵妃本人则远逃日本的山口县大津郡油谷町久津。据当地的传说讲,当唐玄宗下令赐死贵妃,军中主帅陈玄礼觉得贵妃是一代难见的佳人,不忍心杀她,于是,他就和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死。高力士用车运来贵妃尸体,察验尸体的便是陈玄礼,因而这一以假代真的计谋得以成功。而杨贵妃在舞女谢阿蛮与乐师马仙期的帮助后逃出马嵬坡。

后来,杨贵妃辗转到了扬州,见到了日本遣唐使团的藤原制雄,藤原很同情她,建议一起到日本。于是杨贵妃便搭乘日本使团的大船,在日本久津登陆,东渡日本,同行的还有她胞兄杨国忠之媳徐氏及孙儿杨欢。

据称,杨贵妃到日本后,受到日本孝谦天皇的热烈而隆重地接待。后来,杨贵妃曾帮助孝谦挫败了一次宫廷政变。所以,杨贵妃受到日本人民尤其是日本妇女的爱戴。

日本历史学家邦光史郎在《日本史趣事集》中说:“杨贵妃死后就葬在久津的二尊院。至今当地还保存有相传为杨贵妃墓的一座五轮塔。在久津的二尊院里还供奉着释迦牟尼和阿弥陀佛两座立像,传说是唐玄宗为了安慰杨贵妃而特意送到日本来的,现已被日本列为重点保护文物。”

日本《中国传来的故事》一文中则是这样记载的:“唐玄宗平定安禄山之乱,回驾长安,因思念杨贵妃,命方士出海搜寻,至久津向贵妃面呈玄宗石像两尊。贵妃则赠玉簪以为答礼,命方士带回献给玄宗。虽然互通了消息,但杨贵妃未能回归祖国,在日本终其天年。”

我国著名的学者俞平伯先生在《论诗词曲杂著》中对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作了考证。他认为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之本意,盖另有所长。如果以“长恨”为篇名,写至马嵬已足够了,何必还要在后面假设临邛道士和玉妃太真呢?

他认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坡。当时六军哗变,杨贵妃被劫,钗钿委地,诗中明言唐玄宗“救不得”,所以正史所载的赐死之诏旨,当时决不会有。陈鸿的《长恨歌传》所言“使人牵之而去”,是说杨贵妃被使者牵去藏匿远地了。白居易《长恨歌》说唐玄宗回銮后要为杨贵妃改葬,结果是“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连尸骨都找不到,这就更证实杨贵妃未死于马嵬坡。值得注意的是,陈鸿作《长恨歌传》时,唯恐后人不明,特为点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而“世所不闻者,今传有《长恨歌》”,这分明暗示杨贵妃并未死。

此外,更有一种离奇的说法是杨贵妃远走美洲。台湾学者魏聚贤在《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声称,他考证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坡,而是被人带往遥远的美洲。但是直到如今,杨贵妃到底魂归何处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也许这个谜将会一直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