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何时衰落
34271200000009

第9章 美国衰落路线图

不久前,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历史论述片《大国崛起》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崛起”热潮,尽管片中没有将中国列为即将崛起的大国,但显然这股热潮中主要动因就是“中国元素”,即全片暗示了中国正在寻找一条崛起的道路,而且最重要的是正在这条道路上急速前进。但实际上,《大国崛起》这部影片对大国究竟是怎样崛起的,以及中国到底该走哪条道路始终含糊其辞,似乎在躲闪什么,又似乎它自己也充满了疑问。

这部影片所表述的结果实际上暴露了一个矛盾的心态,或者说一个正在崛起者的迷惑:影片一方面承认影响大国崛起的首要因素就是在经济思想、科学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创新;但另一方面又没有说出大国崛起究竟该如何创新,而一个没有航标塔的创新无疑等于是在黑暗中摸索,结果许多新兴国家在事实上的所谓借鉴其实不过是照搬运行了几百年的西方宪政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的一些表面或者现成的东西,而根本没有核心方面的创新。另外,《大国崛起》所选择的样本都是1500年后的大国,也就是大航海时代及现代的大国,而这些实际上都出自同一个文明,即地中海文明,或者直截了当地说是一种海盗文明,因为这些大国的崛起无疑列外都是需要一个坚硬的外壳,那就是坚船利炮,武力征服和殖民掠夺。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大国的崛起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但在实际上,世界历史上许多大国的崛起并非完全依靠军事,如东方世界中的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和平型大国,频繁的军事行动反而会危及帝国的基础。但影片给人的印象却是承认大国崛起的过程中用军事的手段以及市场掠夺方式,而同时又不得不明示,现今不是一个可以重走殖民道路的时代。最后,《大国崛起》还没有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没有强大军事征服能力、同时在经济和社会制度方面也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国,如何在众多强国的面前崛起,单纯地强调开放市场和全面顺应全球化无疑是自取灭亡,那么究竟怎么才能在这种状态下崛起呢?

其实,这只是大国崛起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迷茫,不足为奇,正如同这样一句话:“中国崛起”是一个被过度解释的概念,蕴涵了过多的期望与联想,急需软着陆。不仅仅是中国,所谓的“金砖四国”,甚至一些新兴的中小国家,如南非、韩国、越南、印尼等国也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如果按照经济学家的解释,这就是一种“崛起泡沫”。

实际上,我们不让借用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开篇中的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这句话应用在大国兴衰上则必须要倒过来说,即大国崛起的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先天因素,这种因素就像是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的成功道路也是不同,因此,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才能真正崛起。

然而,在这里,我们要说的则是后半句,那就是每一个大帝国衰落的模式却基本相同。

一般来说,拿薪水的历史学家们会得出如下三类衰落模式:

第一种是当大国崛起的时候自身就已经包含衰落的基因,其典型的例子是俄罗斯。俄罗斯的崛起起始于彼得大帝时代,兴盛于叶卡捷琳娜女沙皇时代,而无论是彼得大帝时代的向西方看齐还是叶卡捷琳娜的开明专制,都是根植于俄罗斯传统的政治-经济制度,那就是农奴制。农奴制其实是一种封建经济制度和奴隶社会制度的混合物,这主要是由于俄罗斯长期以来既吸收了东方的专制制度也继承了欧洲的领主制度,因而形成了这种特有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是适合集权制的发挥,当遇到一位好沙皇的时候,或者国家需要集体克服巨大危机的时候,如好沙皇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或者拿破仑入侵和希特勒入侵的时候,俄罗斯的统治者可以利用集权威力迅速调动全俄罗斯的力量,同样,当一个沙皇谋求扩张的时候和改革的时候,他也是利用命令来推行改革,而不是依赖法律和经济制度,因此,这种模式在遇到强有力的沙皇或者其他统治者的时候,就能够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但与此同时,这也等于说是一种畸形的权力支配下的力量集中,而并非是社会和经济的自然发展,因此,一旦强有力的统治层失去威严,或者力量使用失衡,那么整艘船也就随时会倾覆。

第二种类型是,国家的衰落主要原因是国家策略的大失误,这类的典型例子是拿破仑帝国。正如众所周知的原因,拿破仑的失败主要是在两个战场的失败,即入侵俄罗斯的失败和滑铁卢战役的失败。这种失败属于拿破仑个人军事指挥的失败,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其军事将领的指挥失误,如入侵俄罗斯是一个战略性错误,法国根本不具有段时间内击败拥有巨大战略纵深和天气优势的俄罗斯;而在滑铁卢兵败则与拿破仑属下的元帅判断失误所致。而二战时日本和一战、二战时的德国的衰落则属于此类。

第三种类型就是大国自然生命的终结,其典型例子是英国。英国的崛起和衰落都属于一种经济革命所带来的巨大变化,由于英国率先实现了工业革命,因而英国走上了世界第一帝国的道路,但也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革命再次来临,而这一次经济革命却是转移到了更具基础优势的美国,英国才终于在经过两次严重大战后衰落下来。英国所代表的殖民经济、资本主义社会和海盗军事征服,而当这一切成为历史后,英国的衰落也就不可避免。

如果你仔细研究这三种结论,你就会发现,无论怎样看,似乎这过于简单化了,其实也正是如此——庞大帝国辉煌时刻的魅力之所在,也正是帝国衰亡的诡谲之处。一个大帝国的衰落远没有这么简单,因而,总结起来,这三大类型不过是一种十分粗略的表述,根本没有触及帝国衰落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原因。但这三大类型却让人得出了这样一个有益的结论,即衰落的原因有时就是崛起原因的反证——而这恰好又成为第四个类型。如日本在鸦片战争后曾经派出庞大使团,其使命是研究西方国家崛起的原因,最终目的是学习西方,使日本崛起。日本在这方面是个好学生,但不等于说学习西方就一定会崛起——日本在二战时达到了崛起的顶点,随后就迅速衰落,其原因正是由于过度模仿了西方侵略-殖民-工业化的道路,反而使得其反,日本最终在战争中一败涂地。如果不是战后美国出于冷战需要重新发展日本,日本的今天不会比东盟国家强多少。俾斯麦利用高超的阴谋和策略最终促成德国的统一和强大,一举击败法国,从此欧洲多了一个男主人,而法国这个女管家则不得不屈尊让位,但崛起的德国在卑斯麦之后用蛮力打破了欧洲原本的势力均衡,这最终也砸了德国自己的脚,崛起的德国在连续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后失去了欧洲主人的地位,甚至一度重新被分割为两个国家。更是典型的例证,他在欧洲列强间玩弄势力均衡实现德国统一和振兴,但晚年尽管小心翼翼不冲撞列强容忍的极限,还是不能确保其继任者破坏其势力均衡的艺术,引导德国走向扩张和战争道路,最终走向衰落,导致国家分裂。

正如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鲁齐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无论是研究国家的崛起还是衰落,目的主要为了为当代的某个国家提供借鉴,或者预测某个国家的兴衰。

正是基于这句话,我做了一个大胆预测,那就是美国衰落的路线图:

1,美国将首先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中。美国由于面临世界诸多大国的集体挑战,因而变得更加保守,这种政策的结果是美国越来越强硬,其他大国则也变得越来越不愿支持美国,美国的世界政策也变得更加奉行单边主义,由此更加刺激其他大国的对美国的抗拒和厌恶,由此将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2,美国由于需要保护其十分宽泛的海外利益,同时又得不到其他大国的支持,因此在维护海外利益的手段上所选择的范围将会越来越小,能得到的配合性合作也将会很小,因此,美国在海外采取武力手段解决问题的选择可能性将会大增,美国因而早晚会进入一场中等规模以上的战争中,而战争的结果却是不容乐观,整个世界都可能遭到损失。当然,美国的损失是最大的,也可能是持久的,美国很有可能陷入一场战争危机中或者类似伊拉克战争的泥潭中。

3,美国由于战争、经济下滑、以及越来越需要维护海外利益,还有强权地位,因此军费开支将会大增,而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将会日趋下滑,因为其他大国的崛起不但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不断对美国形成压力,同时在世界市场上也不断侵蚀美国的份额,因而,美国在持续不断的压力下将有可能陷入经济危机中。这种经济危机并非是一场,而是由于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而不断变化,即危机-解脱-再次危机-再次解脱-更大的危机这样的模式,如同一个坠落的球,美国的政策可以制造反弹,但却始终无法回到那个坠落的初始点,美国的经济危机将会是一场接着一场,直到最终到达崩溃的临界点。

4,在美国经济最终被弄得疲惫不堪的时候,美元终于再也无法支撑,世界主要大国开始纷纷抛弃美元,美国国债在海外难以推销,同时美国国内经济将会由于失去世界市场而爆发一次巨大的全面危机,这也就是将一个世纪积累的美元债务一次性释放出来,如同依靠美国强势压制的美元债务危机终于积累的一定压力,最终导致火山喷发。

5,在美国经济陷入危机后,世界将回到柏林墙倒塌的时刻,美国陷入混乱,而其他大国则一方面争夺新的领袖位置,一方面组成危机应对,防止美国核武器形成灾难,也防止美国危机成为全球灾难,一个后美国时代将开始,这如同柏林墙倒塌后的美国时代,只不过不同的是,世界将没有一个新的超级大国的存在,而很可能会陷入到一个大国争雄的时代。

6,美国最后将会成为普通国家,或者将会陷入罗马帝国后期那种解体状态中,也如同苏联解体后四分五裂的状态,美国有些州必将会寻求独立。无论怎样,一个普通的美国是其他大国乐于看到的。当然,拥有庞大核武器的美国不可能完全被肢解,而是会形成一个类似俄罗斯一样的继承者,继承苏联的一切,这对世界来说才是安全的。其他大国也会支持一个普通的美国的存在。当然,美国仍将是一个大国,只不过它只是众多大国中的一员,与今天的英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