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34258400000017

第17章 一、迎春神

中国是农业古国,农业的丰歉,关系国计民生,也涉及国家安危,因此从政府到百姓,都十分重视农业。在节日文化中,有一个立春节,其中心活动是鞭春牛,它是劝农节,也是春耕序曲。

春季是从立春开始的,立春又名打春、正月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常言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通常是在冬至后四十六天为立春,或者在大寒后十五日为立春。当日斗指东北维,此时行黄经315°,气温开始上升,寒气逐渐减弱。但是立春后风大,民谣曰:“春来鹅毛起。”正因为如此,山东民间还有一个测量立春时刻的方法,即取一竹筒,竖着埋在地下,竹筒口部露出地面,然后在竹筒口部放置一枚鹅毛,鹅毛什么时刻起来,就标志立春的时间到了。

立春是冬去春来的转折点,围绕立春有一系列节日活动,如迎春、祭芒神、鞭春牛、施巫术、行宴乐等等。这些活动的目的是祈求农牧丰收,人丁兴旺。这些活动不仅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历史上也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其中的鞭春牛仪式及其留下的春牛图,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特色。

迎春,又名演春、接春,是立春前一天迎芒神的仪式。

迎春的历史由来已久。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迎春是远古时期一种很普遍的信仰,各个氏族部落由巫觋迎春,这一风俗虽然不见于文献,但在民族学中不乏其例。

第二阶段迎春是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形成的,由皇室控制。皇帝迎春之后,平民百姓才迎春。《礼记?月令》:“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后世也沿用其制。

第三阶段迎春已不由皇帝亲迎,改由京兆将春牛芒神迎入宫中,皇帝在宫中举行迎春之礼,再由宫中推及民间。《东京梦华录》卷六:“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往往花装栏坐,上列侍郎、府尹及丞随后,由午门中门入。至乾清门、慈宁门恭进,内监各接奏,礼毕皆退。”

明代时迎春又有了一些改进,侧重由民间迎春送进宫中。蒋一葵《长安客话》:“立春之先日,京兆尹率僚属官有事于迎春。由东关迎府,由府迎入朝。首进皇上春,进圣母皇太后春,次进中宫、皇子春。金碧辉煌,制造工致,大非各省直郡县芒神土牛之比。然郡县迎春类有春牛亭,京国亭独阙,各官仆仆亟拜于荒坡野草之间。万历癸巳,大京兆议为亭,请于上而建之。芒神有厅,驻旌有所,以候节气,以崇行壮丽,盖彬彬乎大观矣。”在明代《农书》版画中有一幅神农画像图,就非常清晰生动。

清代沿用明制。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京师除各署鞭春外,以彩绘按图经制芒神土牛,舁以彩亭,导以仪仗鼓吹。交春之刻,京兆尹帅两学诸生恭进大内。据礼部则例称,立春前一日,顺天府尹率宫迎春于东直门外,棣役舁芒神土牛,导以鼓乐,到府前陈于彩棚。立春日,大兴、宛平县令设案于午门外正中,府县生员舁进,礼部官前导,尚书、侍郎、府展及丞后随,由午门中门入。……府尹乃出土牛环击,以示劝农之意。”各地也由地方官发放迎新春帖子,举行迎春神仪式。不妨举几例说明:

光绪《翼城县志?岁时》:“立春前一日,唤乐户二名,假之冠带,一曰‘春官’,一曰‘春吏’。凡官长、荐绅之家皆叩谒之,以‘报春’。民间有市货者咸避焉,不则挚以去,无给直者。至期先一日,令拘集里甲社雅,并伏人小妓,谓之毛女,演之署中。明发,率僚属,盛冠带,侈仪从,迓之东郊,谓之迎春。归则鼓吹导前,土牛勾芒居后,舁之公宴而宴之。”

《锦县志》卷二十四:“立春先一日,地方守令迎春东郊。设彩棚于关帝庙左,供芒神、春牛像,按岁、月、日、时、干支以定芒神服饰、春牛身首之色。农民辩色,以为水旱、疾病之占。”

民国《铁岭县志?岁时》:“立春为国家盛典。前一日,守土官率僚属,盛阵卤簿仪仗,杂以秧歌、龙灯、高脚、旱船等剧,并具芒神,春牛往东关高台庙拈香行礼,俗曰:‘演春’,即迎春于东郊也。”在《清史图典》、《清俗纪闻》和《点石斋画报》中都有祭祀神农迎春牛的活动形象。

类似记载,不胜枚举,从中可以看出:迎春是在立春前一天进行的,地点是东郊,并在东郊设春亭、春棚或彩棚,供奉事先已经做好的芒神、春牛。最早的春官、执事是由巫师或祭司主持的,后来改用地位低贱的乞丐充任。他们沿街呼喊:“春来了,春来了。”以示报春。有些地方还抬着春官游街。民国《筠连县志?岁时》:“立春先一日,扮小优人为仙童、彩女,盛饰之,立铁架上,舆夫舁抬之,导以鼓吹彩仗,在官舆前往较场迎春,遍游街市,谓之高妆。”官府迎春的队伍,以鼓乐为先导,依次为官吏、农民,他们盛装艳饰,扛着农具,并有乐队跟从,往东郊春亭处,先向芒神行三跪六叩首礼,春官举杯,授长官,长官接酒,又二跪六叩首,然后向春牛作揖,把芒神、春牛迎回城内,供于衙门内,供众人朝拜。与此同时,春官还向各户送春。

在黄河下游地区,民间迎春时人们必成群结伙出村,以见到红衣、红头巾、红布包为吉。认为红色是春天的象征,看到红色光临就说明迎来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