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小说艺术探胜
34242800000057

第57章 后记

小时候,家住黄河边。每天都会看见河岸旁,那被岁月的黄波浊浪浸渍得发黑了的老式水车,咿咿呀呀,周而复始地缓缓转动,心中不免升起愁闷;可是,我又常常看见,在那波峰浪谷之间,筏手驾驭着羊皮筏子,身着白坎肩,袒露出古铜色的,筋腱鼓突的臂膀,搏风击浪前进,这又给我平添了惊喜、勇气、力量……

我觉得,近几年来的小说创作,它的主流,它的迅速发展,恰象黄河筏手击水奋进的情景。大批小说作品,敏锐地、真切地反映了我们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里,人民的心声、情绪、愿望和理想,反映了时代的“灵魂的历史”(勃兰兑斯语)。面对不断涌现的好作品,就象步入了阿诗玛的故乡“路南石林”,峭壁奇峰,千姿百态,曲径通幽,美不胜收。也许,再过上若干年,回头来看,这一段文学只不过是新时期文学的第一个潮头而已,但至少在现。在,已是够激荡人心的了。文学与生活、文学与人民、文学与现,实主义传统精神的关系,从未有今天这般地切近。“人”的形象扩大了,回到了它在文学中应有的地位。正是在小说创作主流取得新突破的感召下,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试写了一些粗浅的评论文章,把自己阅读一些作品之后的思索告诉读者,以满腔热情肯定小说界作者们的辛勤劳作,力求寻找他们艺术探索中的经验;还想尝试从一些作家的个性、气质着眼,谈些问题。

本书所收的三十八篇文章,是从我近年来的评论习作中选出的。大体分为三组:或者是对一个作家的艺术特色的探究;或者是对一部比较成功的作品的分析;或者是对一段时间短篇小说创作的分析比较。由于笔者的眼界和见识很有限,肯定有许多疏漏和不够准确之处,敬希得到专家和广大读者的教正。

这本小册子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谢湖南人民出版社的同志们对评论工作的热心扶持。我还要感谢老前辈孔罗荪同志,于百忙中满含对评论工作的热情和期望撰写了序言。我所在单位的师友们,许多报刊的编辑同志们,平时给过我许多鼓励和指点,在这里一并致谢。

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