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与孩子一起成长:智慧父母十步成长法
34241200000005

第5章 Step 4 成长智慧第四步

你的孩子在你身边拥有说真话的权力吗?你是个跟孩子有平等交流心态的爸爸吗?

我曾经在很多场合遇到过这样的爸爸,他们或许事业很成功,是所谓的精英阶层,或许一切都很普通,是所谓的工薪阶层,这些爸爸的各个方面都不同,但有一点却惊人的相似,那就是“爸爸”的味儿十足,“老子”的架子在什么时候都端着,让人觉得跟他们沟通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我作为成年人都有这种感觉,更何况在孩子的心里跟这些爸爸的正常交流,更会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了。

这也是现在很多爸爸跟自己的孩子沟通不好或无法沟通的最重要的原因。

因为缺乏沟通或沟通困难,导致很多孩子跟父亲的关系疏远,关系好一点儿的家庭,孩子见了父亲,只会客气地点点头无话可说;可关系紧张的家庭,孩子跟父亲之间常常是形同路人,甚至话不投机半句多,有一言不和便发生争执与暴力的场面,这样的家庭在目前中国人的生活中不算少数。由于父子关系紧张导致家庭不和甚至反目成仇的悲剧也时有发生,可见中国的父亲们在与孩子如何相处的问题上,有诸多亟待调整的地方。

一、中国爸爸的父权、父威、父严

现在是一个到处都在争取话语权的时代,员工要跟老板强调话语权,弱势群体要跟社会争取话语权,女性也不断地在跟男性竞争自己的话语权……而孩子在家庭里的话语权,更是现在我们进行家庭素质教育的一个焦点。

纵观现在的中国家庭教育,问题大多数出在孩子没有自己的话语权上,这一方面是中国家庭中的传统习惯,孩子是家长制下的产物,因此,一切得听从家长的安排;另一方面也主要是中国的父亲那根深蒂固的父权、父威的思维方式。

这种来自于父系社会的传统观念和文化习惯,至今仍在左右着大多数中国人的家庭。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经济支撑,那么父亲最重要的威严便是,他必须一切说了算,尤其是孩子,不管你是8岁还是18岁,你都必须对父亲唯命是从,否则便是叛逆、不孝,这种听上去比较古旧的思想,现在依旧还是许多做爸爸的与孩子相处的原则。

也正是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我们会看到许多孩子在父亲身边没有说话的权力,跟父亲没有正常沟通、平等交流的机会。许多孩子因为没有话语权,而屡屡被伤害自尊,从此以后,与父亲或敬而远之或势不两立。这种状况常常要等这个孩子也做了父亲以后才有所改善,而有的父子关系因为伤害得太深,终生都难以恢复正常。

与中国的爸爸们交谈,他们也常常是很委屈地抱怨:“我都是为了他好,我这样安排难道不是想让他好吗?他还是个孩子,要什么话语权,他懂什么,他自己知道什么?还不得做父亲的给他安排。”

无数个爸爸们就是在这样一种情绪中完成了自己家长的职责,在这样的思维中天天与孩子面对,直到有一天,他的孩子突然离开了他,他还在愤愤不平:“我这辈子全是为了你,你却这么不领情!”

实际上不是孩子不领情,而是你这个爸爸为孩子做了一切,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你的孩子有血有肉有生命,也有要表达的欲望,也有自己的思想活动,他甚至有比你更活跃的思维,更需要自己的情感宣泄。

可你这位“好爸爸”可以为孩子花掉你毕生的积蓄,只为了让他能够读个好大学;可以自己省吃俭用一切开支都取消,只为了让他过得更舒服一些。你跟孩子之间从来没有过心态平等的语言交流,从来没有过放下“父亲”架子的感情交流,你一开口就是他的领导、长辈、家长、顶头上司,你给予孩子的除了训斥便是口不择言的粗暴,你相信你的孩子会喜欢这种父亲吗?你相信你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将来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父亲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时至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明白,生命一旦诞生,便是一个不可能复制与重复的独立的个体。现在的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便开始学习,各种各样的胎教让他那漫长的十个月的成长,已不仅仅是吃饱了就睡的日子。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他每天都在所接触的新鲜事物中成长,尤其在有了网络和电视以后,孩子的成长显然已经超越了他的父母所能预料的速度。今天的孩子越来越要求思想独立、个性独立,越来越不只把他的观念中的学习单纯维系在父母和老师身上,在通过互联网可以接触到世界每个角落的今天,家庭可能还会在行为模式上影响他,但他的思维方式一定是在不断地向着更有利于他的成长的方向发展。面对这样的孩子,如果父亲们还指望每天板起面孔训他一顿,他就会按着你的愿望去长大,这显然只是父亲们的一厢情愿。

所以,当孩子不再是那个孩子、生活不再是原来的生活的时候,一个不懂得顺应生活的变化、用科学的发展观与时俱进的父亲,也只会成为不被孩子们欢迎的父亲,相信每一位父亲都不愿充当这样的角色。

在家庭里以自我为中心,处处摆家长的架子,行使家长的权力,容不得不同的意见,更不会给孩子说话的权利,这是中国父亲的父权。从客观上讲,它是由中国家庭里的爸爸们的经济地位所决定的,但主观上却更多的是爸爸自身的传统观念与文化习惯造成的。

对于中国的很多家庭来说,一个爸爸在家庭里失去了他的权力,那是不可容忍的事情。现在表面上好像许多家庭都是妈妈说了算,但那常常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真遇上大事了,妈妈还得看爸爸的脸色行事,至于孩子就更没有什么发言权了。爸爸会牢牢控制着自己在家庭里的权威,时时把自己当做家庭的权力中心,这样的情况即使在妈妈收入比爸爸高的家庭也同样如此。可见,中国爸爸的父权思想是相当的牢不可破。

有了权力,爸爸们还在追求一种威严,也就是所谓的父威,这也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父亲的文化。很多父亲都把自己的尊严和威慑力当做自己在家庭里地位的保障,我们常看到很多父亲在家庭里脸上从来没有笑容,面对孩子的时候也很少会有慈祥、和蔼的表情。

我曾经问过很多父亲,为什么他们在外面春风满面,一回到家里便板起面孔,从来不肯给孩子一些笑容。这些父亲比较一致的说法便是:“我是爸爸啊,我得有爸爸的威严,我得让孩子怕我,这样他才会听我的。”

这就是那些追求父威的父亲们最真实的想法,把自己的笑容藏起来只为了让孩子怕他,那么孩子们真的会很怕这样的爸爸吗?

在我的《爱改变一切》的课堂上,我问过几个孩子,他们的年龄从6岁到16岁不等,孩子的说法似乎也比较一致,那就是:“爸爸在的时候有点儿怕,爸爸一走就感觉解放了,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而且,因为不喜欢爸爸,最不爱听的就是爸爸的话,表面上不敢顶撞爸爸,但私下里知道爸爸说得对也不想照着去做,总想找碴儿跟爸爸对着干。”

听我课的家庭大多是因为有问题才不得不来学习以寻求出路的。他们的孩子在家庭里的表现各不相同,但却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大多数孩子和父亲沟通不好,父子或父女关系紧张,有的和妈妈关系也很紧张,也有的因为和父亲关系紧张而和妈妈形成过度依赖关系。从来上课的大多是妈妈和孩子,父亲却寥寥无几的现象中也可以看出问题。

虽然在父母的抱怨中,这些孩子大多是因为有学习障碍、迷恋网络、染上恶习、个性缺陷而导致家庭里的矛盾冲突,但在我看来,家庭成员之间没有正常的沟通交流,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习惯,尤其是父亲没有给孩子充分的发言权,导致孩子的个性叛逆,这些才是形成问题孩子的真正原因。

对这一切,孩子的父母常常一无所知,只是一味地去抱怨孩子,诉说自己的委屈,很少从自己的教养方式上寻找原因。

看到这里,我不知道那些平常很在意自己的父威的爸爸们有没有同感,你是不是也感觉你的孩子有这样的两面性,在你面前乖顺听话,你一离开,他马上就会跟妈妈顶嘴,跟同学打架,甚至不尊重老师,等老师告上家门的时候,你听了都奇怪:“这是我们家的孩子吗?在我面前他挺老实的呀!”

实际上,这就是你的父威的结果,你只注重了在家庭里面、在孩子面前维护你的尊严和威慑力,却忽视了给孩子尊严和让他表达的权力。

孩子在这个充满了父威的爸爸身边,受到的不是精神上的暴力便是心灵上的压抑,长此以往,他的心态就会失衡,人格也会出现缺陷,而失衡的心态、有缺陷的人格最终带给他的便是行为上的失调:他可能是个很小就会撒谎、讨你欢心的孩子,也可能是个内心浮躁、外表冷漠的孩子,更可能是一个心口不一、做一套说一套的两面性极强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不论在学校还是走向社会,都不会让人有安全感,也许他是一个成绩不错的孩子,但因为人格缺陷,他很可能会在人生的某个关口出现问题。

可见,孩子对父亲的敬重与尊敬,一定是来自于父亲本身的人格素养和性格魅力,它跟你的威严没有任何关系。

相反,一个时时刻刻脸上充满笑容、表情慈祥而和蔼的父亲,一定是一个最具征服力的爸爸,孩子喜欢跟这样的父亲在一起畅所欲言,喜欢跟这样的父亲分享他所有的秘密。

每一位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这是一种本能,当你就是那位把快乐真正带给孩子的父亲时,我相信你同样也是快乐的,不是吗?

跟孩子的快乐相比,你的尊严与威慑力有意义吗?当然,我在这里决不是要孩子不尊重自己的父亲,怕父亲跟尊重父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父亲就是父亲,不管他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他都应该得到孩子足够的敬重、足够的爱,就像我们的孩子,不管他是什么样子,做父亲的都会疼爱他一样,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

可一个威严的父亲跟一个经常会有笑容的父亲相比,孩子们会更喜欢后者一些。当然,有一些外表看上去很威严的父亲,实际上内心也很慈祥,对孩子也很慈爱,只是他不习惯于表达罢了。

所以,让父亲的笑容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今天的孩子实在不喜欢那种传统型的父亲,如果你每天还总是给孩子一张“苦大仇深”的脸,你的家庭气氛就不会很快乐,或者根本就不快乐。而如果你不能使你的太太和孩子享受到家庭的快乐和幸福,你也会认为自己很失败,哪怕你可以赚很多的钱回来,要知道作为父亲,你的家庭的幸福指数可能要比经济指数更给你成就感吧!

在中国的家庭里一直强调这样的观念,所谓的“严父慈母”,好像父亲对孩子只能严格管教,而爱孩子、关心孩子也只能是妈妈的事。也许过去的社会里大多是多子女家庭,父亲的责任又很重,因此,如果父亲不严加要求,孩子就会难以成才。

自古至今,“子不教,父之过”的家训也已成为每一位父亲的心经,也许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下,父亲的严和严的父亲成为教子有方的一种象征。于是,父亲们在掌握了父权,把握了父威后,又开始行使“父严”,他们对自己得过且过,对孩子却是高标准、严要求。

在我看来,父亲们对孩子的高标准、严要求一点儿错没有,问题是这一切从什么地方出发?

是从孩子的本身出发,还是从父亲们的愿望出发,这个出发点是很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不少父亲把他的严厉当做了一种约束力,在剥夺了孩子发言权的同时,还告诉孩子,你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你只许按我的想法选择,不可以有自己的思想活动等等。

这些对孩子的自尊与权力极具侵犯性的要求,都是以父亲的名义进行的。因此,对于孩子来说,尽管这并不是他想接受的,但是,因为你是他的父亲,你对他的要求就必须无条件服从。

父亲的父严从积极意义上来说,有一定的约束力,它会对孩子形成一定的压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释放一些力量,但从孩子的心理成长来看,过度的严厉,不讲究科学的管教,常常是造成孩子人格损害的重要原因。

在很多父亲为自己对孩子的严格管教、严格约束沾沾自喜的同时,有多少在这种管教里被“改造”得面目全非、个性懦弱、人格残缺的孩子正在痛苦地成长着。

李帅是一个15岁的中学生,在初三毕业即将面临中考的时候,本来在班级里学习还不错的他,突然精神有些崩溃,长期失眠,安不下心来学习,并且情绪不稳定,经常烦躁地跟父母吵架。无奈之下他的妈妈带他从湖北到北京来找我做心理辅导。

在跟李帅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有一个非常严厉的爸爸,平时对他要求很高,从李帅两岁起爸爸就在家里一进门的地方挂上一块小黑板,名曰“耻辱牌”,这“耻辱牌”实际上就是每天记录李帅所犯错误的地方。

据李帅自己回忆,自从有了“耻辱牌”以后,他就再也没见过爸爸的笑容和满意的眼神,每天都在很认真地更新“耻辱牌”上内容的李帅爸爸,常常在把李帅做得不好的地方写到“耻辱牌”上的同时,还对所有来家里玩的同事、朋友甚至亲戚,“痛诉”儿子李帅的种种劣行,大到哪天贪玩儿没完成作业,小到早晨没有按时起床。这种所谓的严格管教,给了李帅深深的心灵摧残,以至于他一直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评价,尽管他的成绩还不错,但他从来就没有自信过。

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李帅的性格变得极其内向,他不爱说话,性格懦弱,遇事总往坏处想,极其缺乏生活热情,常常觉得活着没意思,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心理的失衡导致他行为的失调,当他对中考开始越来越缺乏信心以后,他选择了逃避,经常无故缺课,跑到网吧去打发时间,或者索性就在家里不出门,任父母把天说下来也不去学校。

外表看上去,15岁的李帅也是一点儿朝气都没有,他不爱运动,什么爱好都没有,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未老先衰的状态。

在跟李帅交谈过以后,我跟远在湖北的李帅父亲通了电话,电话里这位自认为教子有方,自认为绝不娇惯孩子,自认为尽了做父亲的责任的爸爸,在谈到儿子的现状时也不由痛哭失声。他知道他很多地方都因为做得太过分而伤害了孩子,他明白孩子的今天是他这个无知的父亲一手造成的,他表示可以很诚恳地跟儿子道歉,以换取儿子对他的原谅,可当我跟李帅谈到他的父亲时,这个小小少年脸色绯红,情绪激烈地跟我摇头说:“不,我不喜欢爸爸,我讨厌他。”

我一点儿都不情绪李帅爸爸在孩子身上的良苦用心,与很多对孩子不管不问的父亲相比,李帅爸爸绝对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爸爸,但因为他采取的教子方式是非常不科学而且欠缺理性的,不仅没有对孩子起到好的教育作用,反而把他的所谓父爱变成了一种伤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像李帅爸爸这样把父权、父威、父严变成了一种对孩子心灵与尊严的侵犯的父亲,在中国人的家庭里不算太少,这也是很多家庭里父亲无法跟孩子好好相处的重要的原因。

二、别把跟孩子的相处变成互相的感情折磨

我在《爱改变一切》的课堂上,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妈妈好不容易才把关系紧张的父子俩带到课堂上来,希望他们能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建立良好的沟通习惯,改善彼此的关系,提高相处的质量。可是,尽管妈妈极其用心,爸爸也有良好的愿望,不管孩子是10岁还是18岁,常常仍然是一脸的冷漠,对课堂上的气氛难得有几分投入。

为了让这样已经很久不能够相互沟通的父子尽快恢复感情融洽的状态,我们特意将他们安排在一起坐,可常常发现,孩子宁愿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也不愿跟父亲坐在一起。每当这时我都会觉察到父亲脸上那伤感而失望的表情,这一幕曾深深地触动着我,不时发出感叹:到底是什么淡漠了父与子之间的感情?到底是什么剥夺了家庭应该有的其乐融融的愉快相处?到底是什么把父亲与孩子的相处变成了一种感情的折磨、爱与拒绝的煎熬?

父亲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像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一样,都是血浓于水的关系,都是在本能里也会流淌着爱的感觉,可为什么父亲爱孩子却偏偏与他相处不好,并且因为相处不够愉快而导致关系日益淡漠?这应该是每一位父亲认真思考的问题。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个性中的叛逆与心理和生理成长所引发的剧烈变化,常常会因为缺乏跟父母的正常沟通环境而成为他的巨大痛苦。这也是许多父母突然发现,原本很乖、很听话的孩子会在一夜间变得跟他们格格不入的原因。

如果这时做父母的能够继续保持倾听孩子的好习惯,引导孩子用理性的态度应对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成长,把关注孩子的重点由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到孩子的心灵成长上,把跟孩子的愉快相处看做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我相信,在这种家庭氛围里的孩子,一定不会成为那种态度冷漠、处处自我,从来不在乎别人的存在,经常给父母带来感情折磨的所谓的问题孩子。

我曾经跟很多问题孩子的父亲交谈过,对于自己的孩子他们经常是爱恨交织,欲罢不能,对于这一点我特别能够理解。

对于父亲来说,不管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什么样,他也会因为父亲的本能而爱他,因为父亲的期望而“恨铁不成钢”,因为父亲的牵挂而无法放弃。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了如此之多的备受感情煎熬的家庭、备受感情折磨的父亲与孩子,“不是因为不爱,怕只怕爱也是一种伤害”。因为相处得艰难,有不少家庭可能就陷入了这样的一种困境。

我也曾反问过这些一味地抱怨孩子不理解他们,指责孩子不够懂事,不体贴父母,不善解人意的父亲们,在自己与孩子的相处陷入困境后,有没有考虑过自己什么地方出现了失误?有没有想过也许是父亲自身有什么问题?

很多父亲都理直气壮地对我说:“我能有什么问题?我是老子,他是儿子,他就应该听我的。再说,我在外面辛辛苦苦赚钱给了他不差于别人的衣食住行,我还有什么对不起他的,难道他不应该一切都听从我的安排吗?我对他有所要求,有所期望难道就不可以吗?”

每当遇上这样理直气壮、满腹委屈的爸爸,我一定会耐心地听他把话说完,然后,在他把所有的对孩子的抱怨与指责讲完以后,我会轻轻地问他一句:“你是一位为孩子做了很多很多的爸爸,可你有没有问过你的孩子在你的身边快乐吗?你有没有想过孩子情愿不情愿你给他安排一切,或者你有没有给孩子一个表达他自己意见的机会,给他一点儿说话的权力,让他享受一些被尊重的感觉?”

每当我这样问父亲们,我得到的总是父亲们长久的沉默和困惑的眼神,很少有父亲可以从容地说“我做到了这一切”。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中国人的家庭里面,父母跟孩子的相处质量不高,甚至是相互情感折磨的真相。尤其是做父亲的,因为常常把孩子当做一种家庭的附属品,忽略了孩子作为一个真实生命的个体存在,从来不懂得给孩子应有的权力和尊重,这就造成了孩子内心深处的反抗意识。

这种反抗意识在孩子小的时候也许只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我们常常看到才几岁的小孩子会经常地嚎啕大哭,会任性地摔东西,做什么事都不肯配合,而且特别容易生病,这往往就是孩子的一种心理被压抑后的表现。

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他有一定的能力用行为来表达他对父亲专制的不满的时候,他就会表现得格外逆反、对立,甚至是放纵,而这样的孩子通常会成为家庭不和谐的“音符”,会成为父母心头的“痛”,会成为父亲眼中的“逆子”,从而把家庭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把父母的全部期望化为泡影。

所以,千万别小看父权、父威、父严对孩子的成长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如果你真的很期望你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态健康、人格健全的人,那么你首先应该成为一位具有良好的心态和科学、民主的教子智慧的人。

请不要再沿袭过去那种传统型的父亲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来面对今天的孩子,“现代型”的孩子需要一位“现代型”的父亲,这对中国人的家庭来说,已是势在必行的一种要求。

我不否认在传统型的父亲的教下,你的孩子也可能会成才,但他的成长可能会充满一些不快乐的东西,而这种不快乐也很可能使你这位父亲感到痛苦。人们是因为追求家庭生活的快乐与幸福,个体生命的圆满与丰富才会选择去做一位母亲或一位父亲的,可为什么要让这种本来如此快乐的选择充满了人为的痛苦与折磨呢?

做一位“现代型”的父亲并不难,它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科学,更加回归人性的自然。

三、好的相处远远胜过好的教育

曾经有一位哲学大师说过:“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实现三种追求,一是自由,二是自我的价值,三是尊严。”

而一位现代型的父亲,一定会让自己的孩子从父权、父威、父严中解脱出来。第一,给孩子民主、轻松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有追求个性自由的权力,有自由表达的空间。第二,给孩子实现自我价值的教育和引导,鼓励孩子拥有追求自我梦想的勇气。第三,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给孩子充分的个体生命的尊严,维护孩子心灵的自尊,与孩子有平等交流的心态。

现代型的父亲一定是一位“朋友式”的父亲,而不是“家长式”的爸爸。朋友式的父亲,常常会给孩子一种温暖而轻松的关爱,这种关爱不是一味地要求,不是过高的期望值,更不是一种莫名的压力,它一定是一种彼此信赖的维系,一种相互理解的体贴,一种谁也不会轻易伤害谁的安全感。

孩子跟朋友式的父亲通常都会有很好的沟通习惯,彼此倾听与倾诉是他们之间相处得非常愉快的重要保障。他们既是可以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又是彼此尊重与关照的父亲与孩子,这是一种令人感到身心愉快的关系,是一种父亲能够说服孩子,孩子会主动去思考父亲的建议的有积极意义的相处。

现在有很多父亲都有一种感叹,觉得孩子大了就由不得自己了,做爸爸的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实际上,有时候爸爸的意见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有的还真是对孩子很有好处,可为什么就连对孩子有帮助的建议,孩子也不愿意去听呢?

这个问题通常不是出在父亲的建议上,而出在这位父亲的表达方式或跟孩子的沟通习惯上。如果是家长式的父亲,他一般会把跟孩子的沟通看做是指挥与命令,他不会容忍孩子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力,而这种做法在今天的孩子看来,常常会成为他们与父亲情绪对立的原因。

如果是朋友式的父亲,我相信事情的结果一定会大不一样。父亲和孩子会在角色平等的心态下进行交流和沟通,父亲的角色因为是以朋友的形式出现的,那么父亲的意见通常会得到孩子的重视,而孩子的想法也常常会在父亲的思考中有一定的分量,这种彼此承认、彼此看重的关系,导致了父亲与孩子彼此愿望的达成意识,于是,你会看到,孩子会积极地考虑父亲的建议,而父亲也会在孩子身边产生有力量的引导。

这种朋友式的父子关系最终的结果是实现家庭的共同梦想,即一种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一个充满了快乐与轻松的家庭氛围,一个在这种家庭氛围中走向成功的快乐而健康的孩子。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不一定是一位能给他带来多么丰富的物质生活的父亲,但你一定要懂得如何跟孩子相处,如何与孩子建立一种轻松愉快的关系,这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心灵成长尤为重要。

我的一位朋友来自农村一个比较贫困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农民,整日为了三个孩子的学费而奔波,可就是这样一位父亲,这样一个家庭,却硬是把三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大学生。我的这位朋友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他最后拿到了经济学的博士学位,成了一名大学教授。

这位朋友每每谈到他的父亲都心存感激,他说:“我的父亲虽然一辈子务农,但他从来都没放弃过让我和两个姐姐读书,他说人一定要读书才会过得更好。他虽然很辛苦很劳累,可他对孩子永远是那么慈祥,那么宽容,孩子们在家里永远可以无所顾忌地跟他讲话,什么都不保留地与他交流,他告诉我们的都是最朴实的道理,却从来没有强求我们哪一个孩子必须听他的,所以,我们学习的动力都来源于自己的要求。在父亲的眼里,我们是不是有出息,他都会很疼爱我们,这反而促使我们姐弟一定要用最好的努力来报答他。”

“现在我们都学业有成,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可父亲还在农村,我每周都要跟他通电话,感觉时间长了不跟他说说话就心里不踏实。很多人说我现在这么年轻就已经是大学教授了,很成功,可我觉得最成功的是我的父亲,是他的宽容、民主、随和的个性,让我们姐弟三人都对童年有美好的记忆,都拥有非常健康的心态与人格,都懂得如何宽容地对待别人和自己的小家庭,这是我们能够有幸福感的根本保障,也是我们拥有快乐人生的源泉。”

我虽然没有见过这位朋友的父亲,但我一直在想象那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会拥有如此巨大的人格魅力,让他的儿子想起父亲便是感动与崇拜。后来,我终于想明白,这位农民父亲正是用跟子女的良好相处、愉快的关系,替代了那些所谓喋喋不休的教育与要求,用尊重子女、鼓励子女的朴实心态,收获了孩子的幸福人生。所以,事实证明,好的相处,远远胜过好的教育,而好的关系,完全可以成就一个成功的孩子,有时候这只是父亲的一种心态的结果。

四、爱孩子你要用心说出来

常常遇到这样的父亲发牢骚:“这孩子,一点儿也不理解爸爸的心,我这么辛辛苦苦的不都是为他吗?”

生活中父母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给孩子的家庭也比比皆是,尤其是做爸爸的,为了孩子省吃俭用,风里来雨里去,宁愿吃尽天下苦,也不愿孩子去受半点穷,这便是中国父亲的传统。

尽管这样,我们的孩子却并没有感到特别满足,他们对自己父亲的评价常常让我们感到意外和委屈。

究其原因,我发现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父亲的传统而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常常把爱深埋在心底的思维习惯,让孩子经常对父亲的爱感到怀疑,感到饥渴,而饥渴不可得之时,孩子就会放弃从父亲那里得到爱抚的要求,转而向妈妈寻求安慰。这也是通常在中国的家庭里,孩子与妈妈的关系常常要好于爸爸的原因。

现在还有不少爸爸会用物质形式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感情,用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有求必应的方式,来传递自己对孩子的爱。如果你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这种方式本也无可厚非,可你想过没有,如果你在孩子的感情天平上,永远只是一方可以满足他的物质要求的筹码,那当你一旦失去了这种力量,你就会被孩子的感情天平所遗弃,这将是一种很可悲的后果。

所以,与总是给孩子换最新款的手机,不断给他零花钱,满足他的各种愿望相比,真正发自内心的父爱的表达,有时更能让你与孩子有真切的情感交流,有实实在在的情感碰撞从而建立深厚而相互依恋的父子关系。

而且,父亲如果有了良好的爱的表达习惯,孩子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善于表达爱、乐意表达爱的人,他会把他的这种好习惯、好性情带进他未来的家庭,给他的未来增添几分幸福的保障。

也有很多父亲在困惑,过去孩子小的时候,你可以亲吻他的小脸蛋,可以抱抱他,可以牵着他的手,这些都可以是爱的表达,可现在孩子大了,长得比父亲都高了,他还需要父亲爱的表达吗?

我要说的是,亲爱的爸爸们,不管你的孩子已经有多大,他是不是长得比你高,只要他是你的孩子,还在你的身边,他就永远需要父亲的爱,需要你对他表达爱,这毫无疑问。

只是你需要掌握的是更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接受和喜欢的爱的表达方式和技巧。这需要你充分观察你的孩子的特点,了解一些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针对他们的接受习惯调整你爱的表达方法。

通常你可以采取这样几种方法:

①聊天法 每天给孩子一点儿时间,跟他聊聊天,让他知道你是一位时时刻刻在关注他成长的父亲。聊天的话题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包,但切忌不要只对他的学习感兴趣,如果有可能,尽量不要跟他在这段时间里聊学习。

②问候法 也许你是一位早出晚归很辛苦的父亲,但请你一定记得每天回家,哪怕孩子已经入睡,也要到他的房间看一下,让他知道爸爸每天都在关心他,惦记他,这会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抚慰,不至于产生孤独感。

③就餐法 如果你不能保证每天都陪孩子吃晚餐,那请你一定不要忘记陪孩子吃早餐,要知道能够在餐桌旁一边吃着妈妈准备的食物,一边跟爸爸愉快地聊天,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情绪上的安慰。

④非语言交流法 这种非语言交流在国外非常普遍,因为现代人的生活大多节奏很快,没有更多的一起坐下来沟通的时间,借助于信笺、便条或小黑板留言的交流方式,就成了既简单又快捷的情感传递手段。

我所认识的一位父亲,就经常用这种方式跟儿子交流,他采取的方法通常有这么几种,一是写便条,在没有时间跟儿子坐下来谈心的情况下,他会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跟儿子交流的想法,写在便条上,放在儿子的房间,然后,儿子看到后,也会给父亲留下一张便条,上边是儿子想说的话和想法,这样的便条让他们父子的交流始终处于一种很愉快的状态,彼此都很了解,让他们成为了知己。

还有一种是儿子有了困惑以后,有些事情不太方便用语言交谈,父亲便会给儿子写长长的信,在信里面把儿子的困惑一一解开,并给儿子正面的引导,帮助儿子尽快走出困惑。

再就是这位父亲经常在儿子遇到了挑战的时候,譬如中考、高考等等,为了让儿子有信心迎接挑战,有斗志打赢这场战争,用良好的心态面对这一切,父亲会摘抄很多名人的格言,写很多鼓舞斗志、树立信心的小卡片送给儿子,让儿子时时得到精神上的鼓舞,这些格言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让这位大男孩在关键时刻总是敢于出击,赢得精彩。

现在,这位父亲的儿子已是一位很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对于父亲的爱,他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一张张浸满了父爱的便条、信笺、卡片,他说这些父爱的表达将是他人生最值得珍惜与收藏的财富。

跟孩子进行非语言交流,国外还非常流行在小黑板或写字板上留言的方式。这种方式也很简单,爸爸们只需要准备一块面积不太大、收放比较方便的写字板就可以了。写字板最好放在门厅里或孩子很容易看得到的地方,上面可以画出三个留言区域,有妈妈的、爸爸的和孩子的。

有些爸爸很忙,通常来不及跟孩子打招呼就出门了,这时你完全可以在写字板上留下你对孩子的问候或叮嘱,哪怕写上一个小笑话,画上一只小狗,这些都会让你的孩子非常开心,让他知道虽然你是一位非常忙碌的父亲,可你时时刻刻都在牵挂着他,希望他开心快乐。

那些没有足够的时间倾听孩子的爸爸,完全可以让孩子把他的委屈、困惑甚至抱怨写在写字板上,这样你对他的情绪、他的烦恼就会一目了然,会针对孩子的具体心理状况及时对他进行帮助,让他进行情绪的改善。

实际上,写字板上的交流更适合一些低龄孩子的家庭,它在某种意义上还带有启迪孩子的心智、让孩子对写字和表达感兴趣甚至对绘画也有所尝试的功能。通过这种方式也常常可以帮助家庭建立非常好的沟通习惯,使孩子和父母之间有良好的沟通氛围,对于爸爸来说,这既表达了对孩子的关爱,又能得到孩子的喜欢。

⑤网络交流法 在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一部分的时代,人们通过网络交流的优势突现,这种既迅速又快捷的信息沟通已成为很多家庭不可缺少的交流平台。这种通过电子邮件、QQ聊天、MSN在线交流,还有现在十分火爆的博客形式交流情感、互相倾听的方式,更适合那些大一些的孩子,譬如中学生或大学生等。而对于父亲们来说,如果你能够熟练运用网络这个平台与你的孩子传递信息、进行网络世界和情感的交流,那么我相信你一定是一位让孩子感到愉快和轻松的父亲。

网络给了你和孩子更隐私化的空间,你们可以在这里毫无保留地倾听与倾诉,展现各自的内心世界,在这里你不必担心你的表达会有什么障碍,你只要是一位真诚坦白的父亲,就会得到孩子超出你的想象的尊敬和爱戴。同样,我相信,在这里你倾听到的也将是你的孩子最坦率的声音,这将是你和孩子情感交流的升华,它会使你成为一位非常成功和了不起的父亲。

爱孩子就要用心说出来,亲爱的爸爸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自我检测

请在下面的()里打“√”或“×”,来判断一下你是一位传统型的父亲,还是一位现代型的爸爸,你跟孩子的关系是家长式的还是朋友式的。

()1.你是家庭里的一家之长,从经济到孩子的生活都是你说了算。

()2.你的孩子是不是很少参加家庭的决议,因为你觉得他还小,没什么发言权。

()3.孩子的事情是不是一直是你拿主意,他只需要执行就可以了。

()4.你是不是很在意自己作为父亲的形象,从来不会跟孩子以朋友的心态聊聊天。

()5.你的孩子在家里是不是很少说话,因为他一说话,你就会说“你懂什么”。

()6.你是不是很少欣赏孩子,却对他的小错误念念不忘,你自认这是对他的严格要求。

()7.你的孩子是不是很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不是好孩子。

()8.你跟孩子相处得不是很愉快对吗?你觉得你们之间根本不可能成为朋友是吗?

()9.你觉得做父亲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吗?

()10.你觉得你的孩子在你的身边并不快乐是吗?

()11.孩子的妈妈对你跟孩子的关系不满意对吗?

()12.出门在外的时候你从来不认为就是在电话里,也应跟孩子聊一会儿吗?

如果你是一位选择了10个以上“×”的爸爸,那么,我很佩服你,你是一位标准的现代型的父亲,你跟孩子的相处一定是愉快的朋友关系,这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关系,会让你和孩子都因为成功的相处而获得幸福的人生。你的孩子会在你这位“朋友式”的父亲帮助下,既获得快乐的家庭生活,又获得人生健康的成长,他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才。

请不要告诉我你是一位选择了8个以上的“√”的爸爸,这真的是一件不太乐观的事情,说明你还是一位过于传统的“家长式”的父亲,这对你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长来说,意味着一种障碍。你的这种为父之道可能已经影响到了你的家庭生活品质,而你日夜辛辛苦苦为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打拼,一定也希望你的家庭和孩子在你身边时时刻刻能够体会到快乐和幸福的感觉吧!

请尝试着改变一下自己吧,只要你有美好的愿望,再加上一点点勇气和执著,你一定会成为一位“现代型”的父亲。要知道在工作岗位上如果你的技术跟不上发展,可能你会面临“下岗”,而父亲也绝不是一个可以终生高枕无忧的职业,如果不注重学习和进步,不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质,很可能你会成为孩子眼里的“后进人物”,他可能不会请你“下岗”,但他一定会用沉默或不屑来表达对你的不满,当你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却始终无法走近孩子的心灵的时候,你就是一位必须自己去反思一下的父亲了。其实,要改变也并不难,只要你找准方向和出路,想要跟孩子做朋友,你就可以去做一位现代型的父亲!

本章智慧处方

1.请观察一下你的孩子,不管他是6岁还是18岁,如果他在你面前呈现或唯唯诺诺、或特别逆反的个性,那么做父亲的你该好好地思考一下自己的教子方式了。

2.如果小时候你的父亲就是一位家长式的父亲,那么在你做了父亲以后,请回忆一下父亲带给你的压力,在你的孩子面前请避免再重复这些情节。

3.做一个朋友式的父亲是很快乐的事情,如果你感到做父亲很累,我相信你的孩子会更累。

4.在家庭事务的决策上,多让你的孩子来参与,这是让他喜欢你这个父亲的最佳时机。

如果你需要跟我沟通或需要我的帮助,请发邮件给我(yuxiubox@vip。sina。com),或登录我的博客留言,我很乐意帮助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