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教育评价卷)
34240600000007

第7章 教育评价研究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只有教师成长了,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也才能更好地解决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包括终身学习、教学反思、同伴合作、行动研究、专家引领、课题研究、网络研修、教师成长记录袋等。我们区以学习培训为主要手段,以名优骨干为引领,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建立激励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与研究制度,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努力探索教师培训的新路子,开创教师培训工作新局面。教育评价研究教师的成长与学科教师的成长有共同之处,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课题研究——评价研究专业教师成长的有效载体。

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众多可能的途径中,开展课题研究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载体。2006年,我们教育评价研究组在国内目前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前期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提出了《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课题,所有参与课题的研究成员都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都是从教学实践一线成长起来的教育管理者、专业研究者和实践者。他们有评价研究的实力,也能带动更多的教师走向评价研究领域,引领更多的教师成长起来。该课题是湖南省“十一五”重点课题。

由于该课题的有效实施,促进了教师评价研究理论水平的提升。评价教师努力学习了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新课程改革、发展性评价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随着各方面知识量的不断积累和结构重组,构建起新的复合性知识结构。评价研究教师反思能力大大提高,大家均能通过回顾、诊断、监控等方式对自己、同伴以及学校的行为给予肯定、支持、强化或修正。在课题研究中,教师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并通过研究和实践、验证,丰富和发展他人的理论。当2011年课题研究结题时,大家对课题的研究进行了认真总结。在深入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做法、感悟进行理论上的提升。因此,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就是教师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提升理论的过程。评价研究团队形成了蓬勃向上的良好研究氛围,大家分工协作,合作探究,专业的心理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许多评价研究教师形成了自己的专业思想和研究风格,既能进行全面的评价研究,又有自己擅长的评价研究特色项目,大家充满研究成就感,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目前,我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区、长沙市甚至全国评价领域推广运用。

二、多层次培训——评价研究专业教师成长的重要条件。

(一)培训内容专业化。

教育评价研究教师的成长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评价理念方面:研究现代教学评价理论,帮助教师掌握先进的评价思想,进一步转变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逐步确立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价值观体系,并不断地将这些理念转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优化。

2.评价的技术与方法:研究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技术,帮助教师根据评价的不同目的设计各种评价方案及工具,综合使用各种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

3.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建构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学生素质发展评价体系及教师专业水平发展评价体系,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与实效性,为深化教学评价改革,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评价体系服务。

(二)培训方式创新化、多样化。

我们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规律,通过学习,努力吸取各种先进的教学评价思想;通过实践,运用和整合各种先进的教学评价模式;通过研究,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并创立新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坚持研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避免“两张皮”现象。

1.成立教育评价研究教师研修班级并对班级研修进行科学管理。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等文件精神,我们以“国培计划”为实施契机,结合我区教育评价研究、教师研修工作实际,成立教育评价研究教师研修班级。研修班在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评价研究网络资源平台的专业引领与城域网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作用的前提下,采取集中研修、自主研修与合作研修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围绕教育评价研究核心领域发展性学生评价、发展性学校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与课程评价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序展开针对性的教师研修,以促进区域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研究及应用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水平。要求培训班学员要有研修计划、3—5年自我发展规划,每学期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全年完成40课时研修等,以确保研修效果。

2.校本研训:学校是开展校本研训的基地,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学校在教育局及科培中心的具体指导安排下,有计划、有系统地创新性开展校本研训及送训工作,是教育评价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直接获益的主要途径。全区53所学校,都建立了校本研训系列制度,校长是校本研训的第一责任人。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形式多样的校本研训活动,形式有联片教研,有校本研训,如学科专题讲座、课例研讨、课题研究、读书活动、课堂观察系列活动、信息技术培训活动等。全体教师都完成了30学时以上的校本培训活动。区督学和评价理事会对学校工作校本研训活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导。

3.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在开展校本研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校内同层级教师的横向支援,明显缺少纵向引领,尤其是在当今我国课程发展大变动时期,先进的理念如果没有更专业的具体指引与对话,没有研究者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与带领,同事之间的横向互助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反复。因此,我们一方面采取了多种形式的专业引领培训,充分借助校本教研的平台,在区、校、学科组的联动下,请评价研究专家与课题研究顾问现场指导,逐步开展多元教育教学评价研究。让评价研究教师不断接受先进理论、技术、方法和经验,为校本教研与大学及省级、国家级专家牵手创造条件。教育科研机构专业研究人员为学校研究提供专业指导,学校为他们提供研究基地,建立平等交流、互补互益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在专业引领中,我们注意充分发挥引领人员和评价研究教师双方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开展互动式引领,让每一次培训教师都有所收获。引领人员既可是教研部门的教研人员,也可是既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教学评价研究第一线的骨干教师。科研专家对教师的引领主要是教育教学科学理论的引领,教研人员对教师的引领主要是把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引领,第一线骨干教师对教师的引领主要是具体实践操作的引领。

4.创建教育评价研究基地校。基地校的创建采取学校自愿申报的办法,基地校要注意发挥自身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加大投入,先行一步,对一些难点问题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开展实验研究,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各基地校既进行广泛的研究,又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项目,他们努力出人才,出成果,形成了示范效应,为面上学校提供有推广价值的经验,使研究活动不断上水平,上层次。

5.校际联动,抓好联片教研。为了更好地带动各校的教育评价研究工作规范有效地实施,我们完善和强化了联片教研机制,增强了常务理事的督促与管理作用,常务理事对各校评价理事的工作进行引导,促成各校逐步建立校际教育评价研究共同体,也逐步形成了区域间及校际优质资源互补共享,以推进研究工作的发展,提高评价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全区教学质量。

6.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平日的工作都非常繁忙,受时间、地点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集中研训有打乱教师正常教学秩序的弊端,所以,评价研究教师的自我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作为教育评价研究的专业教师,更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树立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评价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自觉地在研究中应用;要做研究实践中的“有心人”,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锲而不舍,勇于革新。

我区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开展了教师“书香滋养工程”,利用世界读书日组织学校读书经验交流会,利用暑假组织书香教师、骨干教师读书沙龙,利用三湘读书月契机,评选表彰书香教师、书香校园,促进各中小学进一步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由此使教师拥有快乐积极的人生,进一步树立我区教师新形象。

我们评价理事会成员都已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建立了教育评价研究QQ群,有固定的合作研修时间,各成员之间经常进行合作学习、专题学习、网络探索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经常就各种研究问题进行探讨,团队成员能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全局利益出发,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评价研究水准。

7.积极参加全国及省、市、区各级培训。我们理事会成员大多来自各校中层管理队伍,也有一线骨干教师。为了更好地做好评价研究工作,还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必须是综合型专家。所以大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性地参加全国及省、市、区各级培训,如各学科教师远程培训、名优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远程培训、区域学科培训班、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等。有条件的学校还送他们到全国各地去学习,将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带回来。

三、行动研究——评价研究专业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

“行动研究”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并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它是一种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模式。行动研究的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学实践的改进和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以研究成果为依据,进行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师学习培训和教学过程相统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因此,近年来,行动研究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课题正是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我们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着眼于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从发展性学生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展开研究与实践,通过三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的教师确实在专业上得到长足发展,然而连续三年中考的教学质量监测,却发现学生的双基滑坡,家长与社会对课程改革的质疑声迫使我们反思自己的评价制度:是我们的评价标准有问题,还是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有问题?为了寻找答案,我们教学评价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课例分析、教学研讨、学业抽样评估、跟踪教师随堂教学活动等研究,综合分析发现,学生认知与技能目标的缺失,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活动中课程目标未充分落实。教师的教学活动方式与手段多样,但达成目标不好;教学环节的设计、问题的设置与教学目标相互剥离;而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与决策者,对教师的评价又一直游离在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之间,加之深入教师的教学实践不够,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不能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得教师害怕评价,畏惧评价标准,对评价制度充满抵制情绪。

依据分析结果和以后研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调整研究思路,改进研究方法,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行动研究。

(一)开展以反思性自评为基础的教师评价研究与实践,研究建立促进教师教学不断改进的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教师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的工作素养、工作过程与工作绩效进行评价,一方面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评价教师,一方面拓展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工作质量评价制度。教师评价与奖惩脱钩。

(二)开展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1.建构学生素质发展的三维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一般性发展目标一般融合在学科学习目标中去实现,同时也可以拓展为基础性目标,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去实现。

2.研究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通过成长记录袋、教师及家长评语、表现性测评等方式,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3.研究建立校内学业评价制度。包括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依据,编制学业评价的试题,实施以测验为主的评价活动,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等方面。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学校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按考试成绩排名。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一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开展发展性课堂观察与评价研究与实践,建构符合素质教育的,以学为主的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1.建构以学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2.研究建立课堂观察与评价制度。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它由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3.研究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从整体上能实现学生的发展价值。

(四)开展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研究和实践,建构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评价体系。

教师专业水平发展评价研究的重点不是放在对教师工作的鉴定性方面,而是作为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一种手段,促进教师的发展。主要的研究内容是:

1.创设宽松和谐的评价环境。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应形成一种双向交流、平等对话的局面,使评价建立在双方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基础之上,有利于教师通过反思发现问题,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2.建构多元、全面评价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指标体系。注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过程性评价,而不仅是任教学科的考试等级。

3.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倡导教师评价以自评为主,增强其内省的自觉性,改变原来消极被动的评价地位,成为评价的主体。

4.逐步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评价充分尊重教师心理需要,考虑教师教学工作与人格特点,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对教师教学各环节进行系统全程、循环反复的评价。

在研究中,我们充分发挥新行动研究在促进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整体设计本区本学科的改革规划,分阶段、有重点地抓住改革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探索,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加强研究过程中信息资料的积累,积极开展专题研讨、现场观摩等交流活动,将发展性教学评价改革与全区教学质量监控有机结合,有效促进了普通教师向专业型、研究型教师的发展。

四、网络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

网络研修,是近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形成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新平台。它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研究和进修的环境,使学习者在视频收看、文本学习、作业交流、简报阅读等过程中获得专业发展。

我们教育评价研究团队在网络研修方面主要有以下方式:

1.研发了湖南省第一个教育评价专题研究网站并不断充实、更新。评价研究团队成员可以在此网站上方便快捷地了解国内外和本区教育评价研究的最新动态,寻求丰富的研究资源,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评价研究成果,还可以通过链接浏览其他教育专家或者同伴的教育博客,促进互相学习。

2.参加区域网络远程培训。教育评价研究教师参加了各种网络远程培训。课程团队的专家、指导教师和班主任用他们各自的特色和魅力,以视频讲座的形式吸引着每一位参加培训的教师,改变着教师的思想和认识。同时,大家也通过评论的形式进行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自己的学习、反思成果进行展示,作为研究素材供大家鉴赏评论,回过头来参考大家的评论对这个问题再思考,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认识水平。培训中网络支持,学员、指导教师、专家互动,形成了一个立体交流网。在这个平台上,新思想、新观点不断生成。

3.利用邮箱或QQ群随时交流研修动态和心得。我们的QQ群已发展为有各级专家、评价教研员、学科教研员和评价理事会成员共九十多人参与的共同研究群体。群建设非常规范,大家在群里发表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思考,推荐哲理性短文和好书,定期开展主题研讨,资料共享,布置和落实各项工作……该群已成为真正的学术研究群,大家各有获益。4.鼓励教育评价研究教师写个人博客。这也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反思的一种有效方式,它能有效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育教学问题,不断发现使自己困惑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自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在博客中,同伴的评论和探讨,更促进了教师的共同成长,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

五、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动力。

“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能反映教师在师德修养、师生关系、业务学习、课堂教学、课程开发、教学资源整合、团队合作、校本教研、学生个案研究、考试评价等方面的变化及成绩,是教师自我评价与学校对教师实施有目的、有计划培养的重要依据。我们区各校都在“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的创建上作了较为具体的要求,评价理事会成员能对教师建袋进行专业指导,评价组对各校教师建袋情况进行督查和评价。许多教师在建袋过程中有自己的思考,能根据自身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和本人特长、爱好创造性地建袋,有的学校还有教师电子专业发展档案袋。

“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在展示成绩的同时,也使教师学会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在参观其他教师记录袋的同时,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优势,同时找到与别人的差距,使教师正确评价自我。同时也促进教师把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教师在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体验成功的同时,会产生自豪感,激发继续努力的斗志和潜能,促进自己向高层次发展。总之,我区“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建设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产生了很好的效应。

张文质教授说“教育是慢的艺术”,教师的成长同样也是一条漫漫长路,而教育评价研究教师的成长则是“人迹更少的一条路”。它需要教师慢慢地静悟、体察,需要个人在孤寂中细细品味,撇开浮躁和轻忽,摒除杂念,心无旁骛地坚持不懈地做事。面对难以遏抑的浮躁与喧嚣,我们选择在平淡中守候一份积极的孤独,在孤独中磨炼意志,积蓄力量,在孤独中静看自己春华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