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地因为友谊而解除武装,否则,最难应对的战争将在这里爆发。相反,当面对敌手时,不要忘记妥协的可能。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自己很重视吸取历代王朝特别是隋王朝灭亡的教训,而且经常用历史上一些人由于不严格要求自己而招致祸害的教训来教育王子和大臣们。大将尉迟敬德曾为李世民争夺天下和争夺三位立下大功。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他一度传功自傲。在一次参加宫中宴会上,有个人坐在了他的上首,他便发火斥责说:“你有什么功劳,为何坐在我的上首。”任城王李道宗忙上前劝解,他不但不听,还动手将李道宗的眼睛几乎打瞎。唐太宗生气地停下酒宴,对敬德说:“我每阅汉史,看到汉高祖时的功臣获全的少,因罪被杀的多,心中老是考虑当中的原因。我当上皇帝以来,常常想保全功臣,好让他们的子孙后代永享其福。但看到你不大检点,经常触犯法度,这才明白韩信、彭越的被杀,并非全是汉高祖的过错。治理国家的事情,不是赏就是罚。超过法度的私情照顾,不能常行。希望你能理解这一点,不然将后悔莫及。”敬德听后,深自警惕,从此,没再发生越轨违法的事情。
公元959年,大将赵匡胤成了宋朝皇帝。立国后不久,赵匡胤对他的大臣说:“你们战功显赫,我寝食难安,如果你们也有机会和我一样‘黄袍加身’,你们也一样不会拒绝的。在座的各位若是肯交出兵权,你们将在最好的条件中安享余生。不过不是在我身边,而是在家里。”
他的话让将领们十分震惊,他们也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第二天,所有的将领都退隐还家了,过着安逸的生活。赵匡胤将一群极可能会背叛他的“友善”豺狼,转变成了温驯的绵羊,巩固了他的帝位。
公元971年,南汉的刘后主经过多年的叛乱之后,终于投降。赵匡胤不但没有杀害他,反而踢予他极高的地位,同时邀请他入殿喝酒叙情。刘后主害怕赵匡胤在酒里下毒,他哭喊道:“请陛下赦臣一死,不要让我喝这杯酒。”赵匡胤听了他这句话,就将刘后主的酒一饮而尽。从此之后,刘后主成为他最信赖和最忠诚的朋友。
当时,中国分裂成许多小国,当吴越王战败时,赵匡胤的臣子将他阴谋杀害宋太祖的证据交给赵匡胤。吴越王晋见太祖时,赵匡胤对他十分礼遇,并交给他一封信,嘱咐他在返国途中打开。在回去的路上他打开信封,发现里面记载的全是他谋反的文件。赵匡胤的宽宏气度使他臣服,最后吴越王成为宋太祖最忠诚的属国。
宋太祖明白登上王位的同时也进入了虎口。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将领和朝廷的大臣会成为最危险的人,所以,宋太祖以荣华富贵贿赂他们,以此夺走他们的权力。这比起杀害他们要好得多,其他将领及其后代也不会寻求报复。
赵匡胤极少依赖朋友,而是多利用敌人,这正是他的成功之所在。朋友的胃口会越来越大,他们会因嫉妒而不平衡;敌人并无奢望,当他得到一切时,例如出乎意料地被免去死罪,就会感恩戴德,同时会死心塌地追随赦免他的人。这些过去的敌人最终会成为可信赖的朋友。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演着同样的模式:血腥的政治变革、频繁的改朝换代、部下杀害软弱的皇帝,然后辅佐强大的将领登基等等。当这名将领开启新的王朝,自立为帝后,为了确保权力,就会杀掉和他一起开疆辟土的大将。若干年后,同样的模式又会重演。因此,可以说帝位是最没有权力,也最不安全的职位。
世上的权力之争大都如此,“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就是最深刻的道理。控制权力的道理很简单,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却很难,有时候受到的阻力是难以想像的。
不要轻易地因为友谊而解除武装,否则,最难应对的战争将因此而爆发。相反,当应付对手时,不要忘记宽恕的可能。时时警惕朋友而宽容敌人是最谨慎的方法。复仇的快感有时会变成折磨,伤人的快意有时会变成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