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演说经典之美
34224100000047

第47章 凤眼看古典诗歌欣赏:绝句内部的潜在变幻(6)

从文字上来说,应该是有工夫的,但是,就是告诉人们苍苔和绿草,就是,风吹草绿,雨洒柳条,这并不需要多大的才气就能写得出来啊。比起孟浩然那首明明白白的大白话的《春晓》来说,就显得不够精神了。因而,这佯的诗,很少能列入最高境界的经典可也有一些诗作,整首诗或者有些不足,个别的句子,一旦出彩,往往就是传唱千古。如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其情其思,其文其韵,实在不能不令人惊叹本来草就没有梅、柳那样鲜明的色彩,何况又是早春的草,还没有绿透、在古典诗歌中,诗人们似乎有一种共识,一种默契,草之美有两种类型:第一是枯草,枯草自有枯草的美,“草枯鹰眼疾”,有一种强悍的精神意味在内;第二是绿草,很绿,绿得过瘾,如王安石的“春风义绿江南岸”,美就美在它的绿色上。如果不绿,就索性彻底地枯黄,除此以外,好像没有什么可以欣赏的了。但是,韩愈却发现了革的第三种美,那就是在要绿与不绿之间,远看是绿的,近看绿却消失了。这样的草,更有一种心灵关注。在这种关注中,有一种特别宝贵的心理变化:先是为发现了草色而动心;因为动心,就走近了;走近了,绿草的颜色却不见了。这本该是一种失望,但是不,相反的感觉产生了:那是一种欣喜,春天来了,革色绿了,粗粗看,来了,欣喜;细细观察,却若有若无,更喜。这是何等精致的心灵敏感啊!这和通常的观察是何等不同啊!通常人们总是先粗心忽略,后来细细地观察才有所领略。而春草却恰恰相反:粗心的发现,细心的消失这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的发现,而且是对人心灵的发现为什么要那么说呢?一般地说,远看比较粗,看不清,是吧?远看一朵花,近看一个疤!(笑声)远看还不错,挺漂亮的,近看很一般。有时候看女孩子也是这个感觉。(笑声)人的眼睛竟然这么奇怪啊,会和通常的经验相反啊,这是一个经历啊,而且这里可能还有一种哲理,远看和近看的矛盾,居然会这样转化啊。为什么读古典诗歌呢?一方面看它的文字、它的语言,同时看诗人如何发现自己的心灵,如何体会自己内心的微妙活动。这就叫作审荚啊,观察与体察联动,引发读者,包括千年以后的读者的记忆,激发他们的想象,推动他们以各自的经验和情操参与春草形象的多元创造。这就叫作审美的多元体悟啊!

不过,我觉得韩愈毕竟是个散文大师,他的诗才,我多少有点保留。这句传唱千古的诗句,好像并不完全是他的独创,他是有所师承的。我的证据是王维的《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我说的是,“白云回望合”的下联,“青霭入看无”,也就是远远地望过去,山头青霭的云气,挺深密的,而走近了看(入看),却什么也没有了我想韩愈肯定是读过这首气魄宏大的名作的。不过他用得很活,有某种脱胎换骨的功夫王维写的是,宏观气象的森严的背景,把连绵的山和云霭结合起来,把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而韩愈却用来表现微观体悟的精致、但是,就整首涛来看,韩愈还是不如王维,人家王维整首诗一气呵成,通体气魄宏大而与大自然浑然一体,没有一句自我宣泄,而韩愈就显得沉不住气。到第三四句,把已经很动人的景象,再用明白的议论夸张一下:这样美好的草色,绝对胜过了皇都充满诗意的烟柳这样的强调是不是画蛇添足呢?或者说得刻薄一点,是不是狗尾续貂呢?这是可以讨论的。

说到师承的发展,这里举一首宋代诗人的作品,这个人在宋诗史里,没有什么重要地位,他重要,就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歌颂春天的诗,而这首涛最重要的,也就是其中两句。我们来看原作《游同不值》,作者是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应怜屐齿印苍苔”,“怜”字值得推敲怜什么呢?怜惜的是苍苔,还是园子内外人迹罕至的宁静呢?或者二者都一样弥足怜爱?从这个“怜”字中透露出的诗人的心理特征:这是个外部感觉很精致、内心也很敏感的人“小扣柴扉久不开”,“小扣”,是轻轻地扣(不是数量上扣得少),久扣不开,是不是要重扣一下呢?诗人没有说后来改变了策略,应该是一直“小扣”。这个人不但细心,而且很有耐心,很珍惜园子的宁静。尽管热爱宁静,但柴门久扣不开,是不是有些扫兴?多少有一点焦虑吧,或者是平静地倾听门里的反应吧。不管具体是什么样的心情,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对门内的关注是持续性的。但是,突然,一个意外的现象,打破了他的持续性的关注:门墙里一枝红杏探出墙来。这神来之笔,成了千古名句:原因可能是:第一,这句表现了诗人心理上一个突然的转换,久扣的沉闷为一个惊喜的发现所代替。春天已经来了,这么美,这么令人惊异。第二,这个发现的可喜还在于,是一枝红杏,而不是一树红杏。如果是一树红杏,那意味着春天早已到来,而一枝红杏,则是最早的报春使者,最早和我不期而遇,更值得庆幸。第三,这是一刹那的惊喜,没有准备的欢欣,无声的、独自的欢欣,不仅是对大自然的变化的发现,而且是对自我心灵的发现。第四,这个发现,并不仅仅限于这一枝红杏,因为这仅仅是一个结果,造成这结果的,还有一个更令人惊喜的想象,那就是“春色满园关不住”。尽管你关得那么紧,尽管我扣了半天,小园里面,一直一片寂静。但是,这一枝红杏,还是关不住,还是冒了出来,这说明什么呢?园子里,一片春色烂漫,都溢出来了。

春天的美好,也有这样偶然地被发现的,也有这样发现得少,而推想得多的。“一枝红杏出墙来”就这样成了千古名句。但美中不足,这个句子不是作者的原创,而是从陆游的《马上作》中抄来的、陆游的原作如下:

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这当然有点煞风景,但奇怪的是,陆游的原作,在多少年的流传中,却不及叶绍翁这句诗这样脍炙人口。这也许可以说明,叶氏不仅仅是抄袭,还是有一点创造的。从全诗来比较,二者有明显的差异:在陆游的原作中,前面两句是一般的欣赏美景,第三四句,基本上仍然是对美景的欣赏,不过想象更加活跃了,不是一般地描写杨柳和红杏之美,而是把杨柳与红杏的关系想象成为:第一,“遮”与“不断”(遮不住)的矛盾关系;第二,把这种关系,和春色之美联系起来,构成一种因果:因为丰茂的杨柳,遮不断红杏,有了色彩的反差,春色才显得如此美好。这两句比之前两句,情致要活跃得多了。

但是,比之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就要逊色一些。因为,第一,叶绍翁是在耐心地扣门,久扣不开,突然发现红杏一枝出墙,这是一幅动画,更能令人惊异,为春色之美而激动,画之动变成了心之动。和前面的宁静,专注于扣门,构成了一种情绪的转换,在结构上形成了对比,或者叫作张力。第二,这种美好,不仅仅是外部世界景物的美好,而且是内心突然的自我发现。在陆游的诗中,以杨柳为背景,衬托出一枝红杏,是挺有表现力的,特别是“遮”字,调动想象,好像杨柳是有意志的。但是,在这里,和春色发生关系的,不仅仅是红杏,而且还有杨柳。杨柳本身也是春色,而且是很强烈的春色。红杏就不能成为春色的唯一意象了,春色在杨柳上,早已看到了,一枝红杏对于想象的冲击力,就有限了。

叶绍翁同样借用了陆游的“一枝”,作了创造性的改动,第一,舍弃了杨柳,只让一枝红杏象征春色,就来得突兀,激起惊异,第二,把“遮”字改为“关”字,这个“关”字很有讲究,来得自然,上承久扣不开的柴门,联想的过渡自然顺畅;下启超越性的想象,柴扉只能“关”人,而诗中的“关”所暗示的不是人,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春色”。这是想象的飞跃,也是语义的双关下面与这相对应的是“出”字,和陆游一样,但是,由于上面承接“关”字,同样一个“出”字,静态的红杏带上了动势,就有很强的感觉动感这其实已经不是在描绘或者单纯地欣赏风景,而是以更加主动的想象,抒发诗人心目中对春色之美的感叹。春色不是像在陆游的诗里那样遮挡不住的,而是封闭不住,压抑不住的。第三,叶绍翁用了“满园”,一方面,紧扣柴扉的环境特点,另一方面,以“一枝”之微,与“满园”之盛,形成对比,关键是满园春色是没有看到的,而是在印象受到冲击时想象的、从调动读者的想象来说,看不见的春色,比看得见的春色(杨柳、红杏)还要激动人心。诗人率领着读者想象,对于读者来说,光有直接感知的外部世界的美好,还是比较表面的,只有内心的想象被激活,才真正体悟到审美享受。

现在是南京的春天,我们多讲一点春天的经典诗歌,比较复杂的,大家可能都背得上的,杜甫写的,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大家都知道好,可要说出它的好来还真不容易。首先它的第一句,“好雨知时节”,如果我们像一些没有出息的赏析文章那样讲废话,这很精彩呀,雨来得很好啊!但是,春雨很好还要你说吗?春天的雨,好些什么?知道时节,节令到了就该下雨了说这种话,就不是很聪明的样子,是吧?其实,这里隐含着一种感觉,无声的欣慰,默默念叨“当春乃发牛”,春天到了,雨就及时来了,这是一种不太强烈的欣喜。为什么不强烈又挺动人呢?因为,这没有和什么人在一起共赏,而是一个人的一种隐隐的欣慰,独自享受着一种快慰对于春天,写比较强烈的欣喜,应该是比较容易的,写默默的、无声的,这正是杜甫的才气所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在哪里?联系到它的题目。题目叫什么啊?《春夜喜雨》。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默默无声的、一个人的欣慰呢?因为这雨不是一般的雨,而是夜里的雨。夜雨的特点是什么啊?看不见的。通常的雨,就是看得见的啊,看不见的雨怎么写?“随风潜入夜”,随着风偷偷地溜到夜里来,这个雨给人微妙的感觉,看不见还是感觉到了,感觉到偷偷地“潜入”,“润物细无声”,雨看不见,那如果下得很大,哗啦哗啦下,听该听得见了吧?但是,这不是大雨,而是细雨,听也听不见,看不见,听不见那就什么感觉都没有了,还喜什么?妙就妙在,就是看不见,我还是感到它随着风偷偷地潜入了:就是听不见,我还是感到它在润物,润物是“无声”的,但是,我也听到了这就不仅表现了雨的细微,而更重要的是表现了心灵的体察人微了。能把没有声音、没有颜色、看不见听不见的雨,用心感觉到了,可见心灵的精细了。而且呢,别忘掉这个诗的题目还有一个字,不仅仅是“春夜”,而且是“喜雨”。在整首诗里,没有一个字讲到“喜”,是不是?但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你感觉到他喜,这是怎么样的一种喜?一种默默的喜、暗暗的喜,一种无声的欣慰,一个人在黑暗的夜里默默地微笑。杜甫不愧为杜甫,功夫就在这里啊!所以说,“润物细无声”后来成为格言,不仅是描写大自然,而且是怎么样?表现一个老师,70岁了,还在作讲座,(笑声)大家心里很滋润啊!(掌声)

那么,下面再写这个看不见、听不见的雨,那么,一直这么写下去,就是一片黑啊,“野径云俱黑”,“野径”,野外田野上的道路,云都是黑的,就写出了这个地方的特点,云到了田野上,你看是什么地形,是山区吗?山区的云是在山头上这是平原平原的视野比较辽阔,雨下得密,慢慢地下,黑黑的,黑成一片,你怎么欣赏雨的美啊?一片漆黑,没有变化,也就不太美了,让它更生动一点,就来了一句“江船火独明”。这么黑的雨中云有那么一星灯火,这个黑色,就美了这里有就暗示,不是非常荒凉的,而是黑得有牛命的,船上有一星灯火,反衬出黑雨一片,就显得很生动啊,感觉到没有?白天就是点上路灯,也是不生动的,很苍白,有气无力的,到了晚上,就有生气了,在那非常黑的地方来了一盏灯,就温暖起来,辉煌起来,生动起来了、“喜雨”啊,喜在无声,喜在无形,喜在一片漆黑雨幕中的一星渔火,这种“喜”的美,就在默默地自我滋润心灵,不用告诉别人。

为什么这么“喜”?这是一个农业社会,春雨对于百姓生计,太重要了,只有关注国计民生,把老百姓、国家的命运跟农业的收成联系在一起的人,才会为这样的雨感到无限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