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环保知识篇》(上)
34221300000004

第4章 环境恶化(1)

生命源泉的枯竭——水污染

水与空气、食品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

人体内50%(女)到60%(男)的重量是水分,儿童体内的水分多达体重的80%。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而这3%的淡水中,可直接饮用的只有0.5%。所以说,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

然而,水污染在世界上相当普通而又严重。当水中的有害物质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这就是发生了污染。这些有害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有毒物质,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致病微生物、油类物质、植物营养物,各种废弃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未加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医院污水。

大量的污染物首先排入河流,造成内陆水域污染。80年代初我国对5.3万公里的河段进行调查,水污染不能灌溉的约占23.3%,水质合乎饮用标准的仅占14%。湖泊和海湾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就是地下水也难逃厄运。

水质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等可引起传染病的蔓延。水中的有毒物质可使人畜中毒,一些剧毒物质可在几分钟之内使水中生物和饮水的人死亡,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发现。最危险的是汞、镉、铬、铅等金属化合物的污染,它们进入人体后造成慢性中毒,一旦发现就无法遏止。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世界上有70%的人喝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现在世界上每年有150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死亡原因大多与饮水有关。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每天有2.5万人由于饮用污染的水而得病或由于缺水而死亡。

水污染给渔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严重的污染使鱼虾大量死亡;污染还干扰鱼类的洄游和繁殖,造成生长迟缓和畸形,鱼产量和质量大大下降。还有许多水产品因污染而不能食用,许多优质鱼频于灭绝。污水还污染农田和农作物,使农业减产。污水对运输和工业生产的危害也很大,它严重腐蚀船只、桥梁、工业设备,降低工业产品的质量。水污染还造成其他环境条件的下降,影响人们的游览、娱乐和休养。

现在,清洁的水已成了人类生死攸关的大问题,解决水质污染,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命要素的损害——大气污染

洁净的空气是生命的要素。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蓝天红日”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清洁的空气中含有78%的氮,21%的氧,0.93%的氩,以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微量的稀有气体。当大气中某些气体异常地增多或者又增加了新的成分时,大气就污浊了。当大气成分的变化增大到危及生物的正常生存时,就造成了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来源有自然和人为两种。火山爆发、地震、森林火灾产生的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叫作自然污染源;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形成的叫作人为污染源。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因而在工业区和城市中空气污染特别严重。

在世界最著名的八大公害中就有五起是由大气污染造成的。据初步统计,已经产生危害或引起人们注意的大气污染物就有100种左右,其中影响范围广、对人类环境威胁较大的主要是煤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碳化氢、硫化氢和氨等,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

煤粉尘是人体健康的大敌,其中直径0.5-5微米之间的飘尘对人的危害最大,它可以直接到达肺细胞而沉积,并可能进入血液送往全身。粉尘粒子表面有各种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后可引起呼吸道、心肺等方面的疾病。

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往往与水气结合变成硫酸烟雾,有很强的腐蚀性。工业和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可在大气中保持两三年,是一种数量大、累积性强的毒气。汽车和工厂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化氢经太阳紫外线照射能生成一种有毒的光化学烟雾,强烈刺激人的眼睛和鼻喉。

被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还包括许多有毒重金属,如铅、镉、锌、铬、汞等。它们进入人体可引起心血管、中枢神经、呼吸系统等方面的慢性病和癌症。大气污染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危害尤其严重,污染区的儿童不仅发育缓慢,反应迟钝,智力下降,而且患病率比正常地区的儿童高2-6倍。

大气污染还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就能影响植物的生活机能,水稻扬花时受到一次熏气,产量就下降85.9%。家畜也会因大气污染而中毒以至死亡。建筑、器物,特别是珍贵文物在污染的大气下遭受着严重的腐蚀和破坏。

人类母亲的呼救——土壤污染

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本,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土地却遭受到空前的破坏。其中,土壤污染像一把软刀子,正在剥夺大片肥田沃土的生产力。

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某些有害物质大大超出正常含量,土地无法消除这些有害物影响的现象。严重的土壤污染可以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减退甚至枯萎死亡,这些污染后果是可以及时发现的。更多的土壤污染并无明显表现,却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特别是通过农作物对有害物的富集作用,暗地里危害牲畜和人体健康,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和人畜粪尿中含有许多植物需要的养分,用污水灌田或施用粪肥一般会使农作物增产。但这些废水、废物中的病原菌、病毒、寄生虫及虫卵等则进入农田,沉积于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人接触了污染的土壤和农产品,会引起破伤风、流行性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等。

现代农业大量施用化肥,致使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等无机物大量残留在土壤中。它们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板结和盐渍化,从而使农作物减产。使用农药则使多环芳烃、多联苯等有机物沉降在土壤中,毒害动植物和人。

大气中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放射性尘埃等有害物质会自然地或随雨雪沉降在土壤中。冶炼厂和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镉、铅等有害物也会被土壤吸附,造成污染。因此在工厂周围和公路两侧的土壤最容易受污染。

在土壤污染中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危害最大。铬、锰、镍等还能在人体不同部位引起癌症。

土壤中金属含量过高也会使植物受害。据实验,每公斤土壤含铜20毫克时,小麦就会枯死,达到250毫克时,水稻也会枯死。每公斤土壤含锌超过50毫克。就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土壤一旦被污染,其影响很难被消除。有机农药分解很慢,重金属根本不分解,污染的土地即使在不再继续污染的情况下,三五年内仍含较高的有害物质,并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人类。所以,受到严重污染的土地上的植物不但不能食用,也不能作饲料或肥料。

健康大敌的侵犯——食品污染

食品是构成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食品一旦受污染,就要危害人类的健康。食品污染是指人们吃的各种食品,如粮食、水果、蔬菜、鱼、肉、蛋等,在生产、运输、包装、贮存、销售、烹调过程中,混进了有害有毒物质或者病菌。

食品污染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两大类。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属于微生物的细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的。鸡蛋变臭,蔬菜烂掉,主要是细菌、真菌在起作用。细菌有许多种类,有些细菌如变形杆菌、黄色杆菌、肠杆菌可以直接污染动物性食品,也能通过工具、容器、洗涤水等途径污染动物性食品,使食品腐败变质。真菌的种类很多,有5万多种。最早为人类服务的霉菌,就是真菌的一种。现在,人们吃的腐乳、酱制品都离不开霉菌。但其中百余种菌株会产生毒素,毒性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食品被这种毒素污染以后,会引起动物原发性肝癌。据调查,食物中黄曲霉毒素较高的地区,肝癌发病率比其他地区高几十倍。英国科学家认为,乳腺癌可能与黄曲霉毒素有关。我国华东、中南地区气候温湿,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比较普通,主要污染在花生、玉米上。其次是大米等食品。污染食品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绦虫、旋毛虫等,这些寄生虫一般都是通过病人、病畜的粪便污染水源、土壤,然后再使鱼类、水果、蔬菜受到污染,人吃了以后会引起寄生虫病。

化学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种农药是造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的一大来源,还有含铅、镉、铬、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废气及废渣;食用色素、防腐剂、发色剂、甜味剂、固化剂、抗氧化剂等食品添加剂;作食品包装用的塑料、纸张、金属容器等。如用废报纸、旧杂志包装食品,这些纸张中含有的多氯联苯就会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从而引起病症。多氯联苯是200多种氯代芳香烃的总称,当今世界生产和使用这种东西的数量相当大。有资料证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气、野生动植物以及人乳、脂肪,甚至南极的企鹅、北冰洋的鲸体内,都发现了多氯联苯的踪迹。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可保持鲜艳色泽。但是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

防止食品污染,不仅要注意饮食卫生,还要从生产、运输、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着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生活空间的损失——垃圾污染

垃圾侵占土地,堵塞江湖,有碍卫生,影响景观,危害农作物生长及人体健康的现象,叫作垃圾污染。

垃圾包括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两部分。工业废渣是指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煤矸石、粉煤灰、钢渣、高炉渣、赤泥、塑料和石油废渣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纸张、碎玻璃、金属制品等。在城市,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生活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构成一个大公害。

垃圾的严重危害,首先是侵占大量土地。二是污染农田。三是污染地下水。四是污染大气。

工业废渣中的有些有机物质,能在一定温度下通过生物分解产生恶臭,从而污染大气。五是传播疾病。生活垃圾中含有病菌、寄生虫,如果直接用来作为农家肥料,人吃了施用过这种肥料的蔬菜、瓜果,就可能得传染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城市垃圾大量增加。垃圾处理已成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紧迫问题。

天上的污染——太空垃圾

宇宙航天事业的发展,给人类展示了飞出地球的美好前景,但也给地球周围的宇庙空间带来污染。人类丢弃的人造卫星和火箭的碎片基本处于无人管理而不断增加的状态,将来很可能危及人类的宇宙空间的活动。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尽早找出治理宇宙空间拉圾的办法”。

漂浮在宇宙空间的垃圾被称作“太空垃圾”,它与人造卫星一样,也是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地球旋转的。人类发射的火箭散失在太空的碎片和零部件、卫星由于爆炸或故障而抛撒于太空的碎片以及寿命已尽的卫星残骸等,都是太空垃圾。

如果不采取必要的对策,人类的每次宇宙开发活动都将增加太空的垃圾。并且,太空垃圾和卫星碰撞,使卫星破碎,垃圾的数量会更多,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到现在为止,虽未发生大的灾难,但已经发现,美国航天飞机的玻璃窗和航天飞机的外壳有被细小的金属微粒和卫星涂料的碎片擦碰的痕迹。1991年9月,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距前苏联火箭残骸特别近时,为避免灾难性的相撞,不得不改变运行轨道。

即便是微粒垃圾,数量多了也足以使卫星减少寿命。还有,太空垃圾造成的光线散射将会使人类对宇宙空间星体的观测受到影响。现在有可能给人类的宇宙活动带来危险的直径在一毫米以上的垃圾已有数百万个,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和前苏联丢弃的。

美国、日本等国正在研究怎样减少、清除太空垃圾的方法。如日本宇宙航空前学会报告书提出研究不会产生垃圾的火箭和卫星;1992年5月,美国发射升空的航天飞机“奋进号”的任务就是回收一颗游荡在宇宙空间的卫星,并把它重新发回静止轨道。日本科学技术厅人士认为,“将来宇宙空间往返的航天飞机或许将活跃在回收和清除太空垃圾的领域”。

人类益友在减少——生物资源衰退

生物资源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资源。这些都是自然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三者都是自然生态平衡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当前,生物资源的衰退是惊人的,绝灭的速度越来越快。二千年来,全世界约有110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了。自1600年以来,在总共4226种哺乳动物中,已有36种灭绝,占0.85%;120种濒临灭绝,占2.84%。在已知的8684种鸟类中,已灭绝的有94种,占1.09%;濒临灭绝的有187种,占2.16%。据“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的资料,自1850年以来,人类已使75种鸟类的哺乳动物绝种,使359种鸟类和297种兽类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

据估计,现在全世界有2500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频于灭绝的危险。

生物资源衰退的原因,首先是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森林的砍伐,使生物失去生长繁殖的栖息环境。我国特有的大熊猫,由于食物——箭竹枯萎,面临挨饿死亡的危险。

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朱,原来分布相当广,因为人类大砍树木,使它们失去营巢繁殖条件,数量锐减。1980年,这种鸟全世界只有15只,我国仅陕西洋县有11只,另4只在日本。

其次是滥伐乱捕。由于大量开荒种粮,导致植物资源急剧下降,如银杉、银杏、珙、连香树等均处于濒灭境地。由于过度猎捕,使不少野生动物灭绝。19世纪末,北美草原上有6000万头美洲野牛,后来被大量捕杀,到20世纪中几乎被灭绝。盛产黄鱼、墨鱼、带鱼的舟山渔场,由于过渡捕捞,产量已急剧下降,尤其是黄鱼,已形不成鱼汛。同时,工业三废的排放和化学农药的使用,污染了大气和水体,危害生物的生存,使野生动物数量明显下降。因此,保护生物资源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迫切任务。

地球环境在变暖——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是当今全球性的三大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