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生物仿生知识篇》(下)
34216200000077

第77章 能在南极生存的鳕鱼

南极,气候异常寒冷。南极海由于海水中盐分浓度较高,在低于0℃的温度下仍不结冰,但水温较低,有的水域温度低于-2℃。在这样的低温下,鱼怎么能生存?但是,生物学家在南极冰层下面的海水中,发现了鳕鱼。鳕鱼头大尾小,身长不足1米,阔嘴厚唇,怪眼圆睁,相貌十分丑陋。

鳕鱼为什么能在南极海的低温环境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呢?经过多方面的研究,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原来,在南极鳕鱼的血液中,有一种不寻常的“抗冻蛋白质”,能够降低鳕鱼血液的冰点。如果将抗冻蛋白质从血液中分离出去,那么鳕鱼的血液在-1℃就会冻结;相反,将抗冻蛋白质加入血液中,血液在-2.1℃才会冻结。

在南极海中,还生活着一种小蜗牛,它会分泌一种抗冻的粘液组成小囊,小囊包住身体,便不怕冻。

科学家从这里受到启示,正在模拟鳕鱼等生物抗冻的机理,用人工方法合成、生产抗冻蛋白质,用来贮藏鲜肉、奶食品。科学家还模拟蜗牛,研制一种新型的“抗冻保鲜”技术,使捕来的活鱼体液不至于冻结。这样,即使鱼体表面冰冻,运到鱼市场后一解冻,人们仍能吃到新鲜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