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外科跌打金刃竹木破伤虫兽伤门
34211200000014

第14章

猘犬咬伤,七日一发。三七日不发,乃脱也。急于无风处,以冷水洗净,即服韭汁一碗,隔七日又一碗四十九日共服七碗。须百日忌食酸咸,一年忌食鱼腥,终身忌食狗肉,方得保全,否则十有九死。【《简便方》】

又方:瓦松、雄黄研贴,即不发。【《生生编》】

又方:鼠屎二升,烧末敷之。【《梅师方》】

猫咬成疮:雄鼠屎烧灰,油和敷之,曾经效验。【《寿域》】

犬咬伤疮重发者:用蔓菁根捣汁服之,佳。【《肘后方》】

猘犬伤人:干姜末水服二匕,生姜汁服亦良,并以姜炙热熨之。

恶犬咬伤:虎骨刮末,水服方寸匕,并敷之。【《小品方》】

又方:野菊研细,酒调服,尽醉止,效。【《纲目》,下同。】

又方:蓖麻子五十粒,去壳,研为膏敷之。

又方:左蟠龙,即人屎也,厚封之,数日即愈。【《经验方》】

猘犬咬伤:猬皮头发等分,烧灰水服。【《外台》】

又方:蚺蛇脯为末,水服五分,日三服。无蚺蛇,他蛇亦可。

又方:自死蛇一枚烧焦为末,纳入疮孔中。【《千金方》】

又方:红娘子二个,螌蝥五个,并去翅足。若四十岁各加一个,五十岁各加二个,青娘子三个去翅足;四十岁加一个,五十岁加二个,海马半个,续随子一分,乳香、沉香、桔梗各半分,酥油少许为末。十岁者作四服,十五岁作三服,二十岁作二服,三十岁作一服,极良。【《谈野翁方》】

又方:头垢、猬皮等分烧灰,水服一匕,口噤灌之。【《千金》,下同。】

犬咬疮重发:头垢少许,纳疮中,用热牛屎封之。

又方:以蜡炙镕灌入疮中。【葛氏方】

风狗咬伤,乃九死一生之病,急用螌蝥七个,以糯米炒黄去米为末,酒一盏,煎半盏,空心温服,取下小肉狗三四十枚为尽。如数少,数日再服。七次无狗形,永不再发也,累试累验。【《易简方》】

又方:大螌蝥三七枚,去头翅足,用糯米一勺,略炒过,去螌蝥;别以七枚,如前炒色变,复去之;别以七枚,如前至青烟为度,去蝥。只以米为粉,用冷水入清油少许,空心调服;须臾再进一服,以小便利下毒物为度。如不利,再进。利后肚疼,急用冷水调青靛服之,以解其毒,否则有伤。黄连水亦可解之。但不宜服一切热物也。【《大成》】

狐尿刺疮:乌驴尿顿热渍之。【《千金》】

又方:治肿痛欲死者,桑灰汁渍之,冷即易。【《肘后方》】

又方:杏仁研烂,煮一两沸,及热浸之,冷即易。【《必效方》】

为猫所伤:取薄荷叶细嚼敷之。

又方:虎骨、虎毛烧为末涂之。

蛇入七孔:割母猪尾血滴入,即出也。【《千金》】

毒蛇咬螫:以闭口椒及叶捣封之,良。【《肘后方》】

因热取凉卧地下,有蛇入口不得出者:用刀破蛇尾,纳生椒二三粒裹定,须臾即自退出也。【《圣惠》】

蛇螫血出,九窍皆有者:取蝱虫初食牛马血腹满者,三七枚,烧研汤服。【《肘后方》】

蛇咬毒疮:用吴茱萸一两为末,冷水和,作三服,立安。【《胜金方》】

蝮蛇螫伤:生虾蟆一枚,捣烂敷之。【《外台》】

又方:娱蚣烧末敷之。

蛇骨刺人痛甚:用死鼠烧敷。【《肘后方》,下同】

蛇咬毒入腹:取两刀于水中相摩,饮其汁。

又方:新地榆根捣汁饮,兼以渍疮。

壁镜毒人必死,白矾涂之。【《太平广记》】

虫蛇兽毒及蛊毒:生明矾、呀雄黄等分,于端午日为末,黄蜡和丸梧子大,每服七丸,熟水送下。【《东坡良方》】

蛇咬蝎螫:烧刀矛头令赤,置白矾于上,汁出热滴之,立瘥。此神验方也。【《传信方》】

毒蛇伤螯:嚼盐涂之,灸三壮,仍嚼盐涂之。【《徐伯玉方》】

毒蛇射工沙虱等伤人,口噤目黑,手足直,毒气入腹:白矾、甘草等分为末,冷水服二钱。【《瑞竹堂方》】

虫虺螫人:凡蜈蚣蛇蝎毒虫伤,以五灵脂末涂之,立愈。【《金匮钩元》】

又方:急以小便洗去血,随取口中唾频涂之,极效。【《摘要》】

又方:取蛇菵草根叶捣敷咬处,当下黄水。

虎咬蛇伤:山漆研末,米饮服三钱,仍嚼涂之。【《集简方》】

蜘蛛蛇蝎咬伤:缚定咬处,勿使毒行,以贝母末酒服半两至醉,良久,酒化为水,自疮口出水尽,仍塞疮口,甚妙。【《直指方》】

一切毒气虎狼蛇虺所伤,溪毒野蛊恶刺等毒:草犀烧研服之。临死者亦得活。

毒蛇伤螫:野鼠屎水调涂之。【《经验方》】

蛇伤手肿:用新剥羊肚一 带粪,割一口,将手入浸,即时痛止肿消。【《集要》】

又方:生蚕蛾研敷之。【《必效方》】

又方:青木香不拘多少,水煎服,效不可述。【《袖珍方》】

又方:青麻嫩头捣汁,和酒等分,服三盏,以渣敷之,毒从窍中出。以毒弃水中,即不发。看伤处有窍是雄蛇,无窍是雌蛇。以针挑破伤处成窍敷药。【《摘元方》】

又方:小青一握细研,入香白芷半两,酒调服,手按患处,候黄水出为效。 一方用小青、大青、牛膝叶同捣汁,和酒服,以渣敷之。

毒蛇溪毒沙虱射工等伤,口噤眼黑,手足强直,毒攻腹内成块,逡巡不救。苍耳嫩苗一握,取汁和酒温灌之,以渣厚敷伤处。【《胜金方》】

蛇伤:捣水蓼茎叶敷之;蛇毒入腹心闷,绞汁服之。【《唐本》】

又方:用海根以酒及水磨服,并敷之。

蛇蝎螫伤:葵菜捣汁服之。【《千金》】

恶蛇咬伤:地菘捣敷之。【《易简方》】

又方:菇蒋草根,烧灰敷之。【《外台》】

毒蛇螫伤,牙入肉中,疼不可堪者:勿令人知,私以荇叶覆其上,以物包之,一时折牙自出也。【《肘后方》】

蛇虺螫伤:酢草捣敷。

又方:梳垢一团,尿和敷上,仍炙梳出汗熨之。【《千金》】

蛇咬伤疮:生堇杵汁涂之。【《毕万术》】

蛇蝎螫人:射菵敷之,频易血出愈。并治沙虱毒。【《梅师方》】

蝎虿螫人:半夏末水调涂之,立止。【《箧中方》】

蛇咬肿闷欲死:用重台六分,续随子仁七粒,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唾和少许涂咬处,立效。【《海上方》,下同。】

又方:独茎狼子根或叶捣烂,腊猪脂和涂,立瘥。

蛇咬久溃成疮:小茴香捣末敷之。【《千金》】

又方:暖酒淋洗疮上,日三次,蜘蛛毒蜂螫伤同之。

毒蛇螫伤:急饮好清油一二盏解毒,然后用药。【《济急良方》】

又方:清酢急饮一二碗,令毒气不散,然后用药。

又方:豆叶捣敷频易取瘥。【《广利方》】

又方:干姜、雄黄等分为末,袋盛佩之,遇螫敷之,便定。

又方:姜末敷之,干即易。【《千金》,下同。】

又方:胡荽苗、合口椒等分捣涂之。

又方:以竹筒合疮上镕蜡灌之,效。【《徐玉方》】

又方:即时嚼蒜封之,六七易;仍以蒜一升去皮,以乳二升煮熟,空心频服。明日又进。外以去皮蒜一升捣细,小便一升,煮三四沸,浸损处。一方用独蒜、酸草捣绞敷咬处。

又方:紫苋捣汁饮一升,以渣涂之。【《集验方》】

蛇犬咬伤:以热尿淋患处良。【《日华》】

蛇缠人足:就令尿之,便解。【《肘后方》】

诸蛇伤毒:桂心、(艹舌)萋等分为末,竹筒密塞,遇毒蛇伤即敷之。塞不密,则不中用也。

蝮蛇伤人:令妇人尿于疮上,良。【《千金》,下同。】

又方:楮叶麻叶合捣取汁渍之。

又方:先以小便洗去血,次以牙垽封而护之,甚妙,且不痛肿。【《医方摘要》】

又方:以口含男子****二十条,咽汁,令毒不入腹。

又方:樱桃叶绞汁服,滓敷伤处。

蛇绕不解:热汤淋之,即脱。【《千金》,下同。】

蛇咬疮:用猪槽中水浸之,效。

诸蛇螫伤:胡粉和大蒜捣涂。

毒蛇尿草木着人似刺札,便肿痛肉烂,若着手足,指节堕落,研砒霜和胶清涂之。【《本草》,下同。】

蛇骨刺人毒肿痛:烧死鼠为末,敷之。

蜈蚣入腹:猪油灌之,或饱食少顷,饮桐油,当吐出。

蜈蚣咬伤:胡椒嚼封之,即不痛。【《多能鄙事》】

又方:鸡冠血涂之。【《箧中方》】

中蜈蚣毒,舌胀出口是也。雄鸡冠血浸舌,并咽之。【《青囊杂纂》】

蜈蚣伤螫:麻鞋底炙热揩之,即安。【《外台》】

又方:头发烧烟熏之。

又方:头垢苦参末酒调敷之。【《箧中方》,下同。】

又方:酢磨生铁敷之。

又方:嚼香附末涂之,立效。【时珍方】

又方:蛇含草挼敷之。【《录验》】

又方:取灰苋叶擦之即止。【《谈野翁方》】

又方:嚼小蒜涂之,良。【《肘后方》】

又方:独头蒜涂之,即止。

又方:菜子油倾地上,擦地上油涂之,即好,勿令四眼人见。【《积德堂方》】

又方:马齿苋涂之。

又方:栋树枝叶汁涂之,良。【《简便方》】

又方:白鮝皮贴之。【《集成》】

蜈蚣蜂虿蜘蛛螫咬:嚼盐涂之,或盐汤浸之。【《梅师方》】

又方:蜘蛛研汁涂之,并以生者安咬处,吸其毒。【《广利方》】

又方:嚼人参涂之,或以人参末敷之。

蝎有雌雄,雄者螫痛在一处,井泥敷之;雌者痛牵诸处,取瓦屋沟下泥敷之。无雨时,以新水从屋上淋下泥用。【《本草》,下同。】

又方:冷水渍之即不痛。水微暖复痛,即易新水。

又方:半夏生一字,雄黄一字,巴豆一个,同研敷之。【《纲目》】

又方:驴耳中垢或猫屎涂之。又地上蜘蛛取汁敷之。

又方:白矾、半夏为末,酢调贴之,痛止毒出。【《得效》】

磨生姜汁涂之,又薄荷细嚼敷之,又白矾镕汁滴伤处。【《本草》】

又方:以木碗合螫处,神验不传。【《录验》】

又方:川椒嚼细涂之,微麻即止。【《摘要》】

又方:猫儿屎涂之,三五次即瘥。【《心镜》】

又方:水调硇砂涂之,立愈。【《千金》】

又方:酢磨附子汁敷之。【《心镜》】

又方:苦李仁嚼涂之,良。【《录验》】

桑蝎螫人:丁香末蜜调涂。

蜂虿螫伤:蟹壳烧存性,研末,蜜调涂之。【时珍】

又方,端午日午时收壁虎一条,以鸡胆开一窍盛之,阴干,每以一星敷上即止,神效。【《青囊》】

又方:苦(艹贾)汁涂之,良。【《摘元方》】

蜂蝎螫人:小蒜捣汁服,以滓敷之。【《肘后方》】

又方:薄荷香叶挼贴之。【《外台》】

又方:野苋挼擦之。

又方:油木梳炙热熨之。【《救急方》】

蛇虫蜂蝎狼犬毒箭等伤:菩萨石为末敷之。

沙蜂叮螫:朱砂末水涂之。

蜂蝎蛇伤,蠼螋尿疮:鸡子一个,轻敲小孔合之,立瘥。【《兵部手集》】

毒蜂螫人:嚼青蒿封之,即安。【《肘后方》】

又方:清油搽之,妙。

又方:野芋梗擦之良,汁可涂蜘蛛伤。

九里蜂毒:皂荚钻孔贴叮处,艾灸其上三五壮即安。

蜂虿虫蚁螫:人头垢封之。

又方:五月五日午时,收蜀葵花、石橊花、艾心等分阴干为末,水调涂之。【《肘后方》】

又方:人耳垢、蚯蚓屎和涂,出尽黄水,立愈。【《寿域》】

又方:鰞鲗骨一钱、白矾二分为末,(口畜)鼻,在左壁者(口畜)左鼻,在右壁者(口畜)右鼻。【《宝鉴》】

又方:牛角(角思)烧灰,酢和敷之。【《肘后方》】

又方:以水浸故布榻之,暖即易。【《千金》】

又方:温汤渍之,数易奎旦愈。【华佗】

又方:反手取地上黄土敷之,或入酢调。【《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