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你能行:成功从这里起步
34210200000043

第43章 噩梦醒来已是春

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清醒的失误——意思是说失误者对自己的失误心里非常清楚。相反,糊涂的失误者往往对自己的失误一无所知。

我们更不能惧怕失误,因为恐惧不可能使一个人清醒。

惧怕失误是女性的一种强大恐惧心理。自孩童时期,就有人向你灌输这种恐惧感,而这种恐惧往往与你终生相伴。

其实,世界上并不存在失误,看到这一说法,你也许十分吃惊。所谓失误,只不过是别人对你应该如何做某件事的看法。所以,一旦你相信没有必要事事都按别人的意图去做。也就不存在什么失误可言了。失误不过是最终获取成功的一次次尝试。

有时,我们确实遇到这样一种情形:你已制定了完成某一任务的计划和目标,然而,你历经努力都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是不要将此事与你的自我价值等同起来,你没有完成某一具体的事情,但这并不等于你作为一个人都失误了,你只不过是在某一具体时刻中未能成功某一具体尝试而已。然而,你还可以不断探索,积极尝试,直到最后成功。

托尔斯泰说得好,“想象中的恐怖,要比现实中的恐怖得多。”女性切不可自认为是天生的弱者,哪怕奋斗失败了,结果也正如民谣所言:“掂一掂,量一量,这人生的路,究竟有多长。”这何尝不是一种坦荡的人生态度。

知道反向思维吗?

正面思维无法突破,有时反过来想一想却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样的。有时故意从反面想想自己也许了解得更清楚、更透彻。

世间没有绝对的事,所有的好坏荣辱快乐痛苦得失,尽是如影相随的孪生体,同时出现。差别在于何者为显现,何者是隐影。

古希腊哲人伊壁鸠鲁曾对“快乐”做出很特别的定义,他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终结。”

18世纪英国心理学家霍布斯,将快乐和痛苦加以区分,他说快乐是“善”的感觉,是心灵的“表象”,而痛苦则是“恶”的感应,是良知的“隐象”。这两种情绪,也就是说,当我们最快乐时,痛苦亦潜存于内心某个隐僻角落,一如我们最痛苦失意时,快乐的希望火焰,也在心底燃着一点星星之火。

同样的。在我们遭遇挫败时,若能从失败中得启示,重新修正再出发,将注意力转移到正面的想法上,告诉自己:“没关系,错误是迈向成功之路。”你将会对自己内在潜能有另一番展望与期待。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完成电灯制造之前,经过400次失败的试验,最后终于找到了碳丝,成功地做成了电灯泡。

当别人问他如何在失败中找到真理。他幽默地说:

“我把每一次试验都看成学习,结果。我学到400多种‘制不成’灯泡的方法!”任何失败中,都埋藏了成功的生机,如在所有成功里,都隐含着失败的种子一样。从正面中体会负面,由负面中寻找正面,不仅仅是每个人应修课题,更常常是形成生命转机的最重要因素。

林玲是某校的田径选手,常常代表学校参加各项竞赛。

在一次全国性运动会中。她首先参赛的项目是4x200米接力赛,她负责最重要的第一棒。

她告诉自己,一定要领先,要胜利;教练也叮嘱她务必领先好为第二棒队友争取获胜的先机。

林玲知道教练对她的期望。也明白若是第一棒不能领先,跑第二棒的同学就会被选手挡住,不能及时起步,将损失十分之一秒的时间,而这十分之一秒,常常是决胜的关键。

尽管教练、同学,包括她自己,都觉得信心满满,但仍有种隐忧悄悄升起。林玲记得她当时跑的是第一跑道,基于好奇,她侧头看一看邻近那一个跑道,当她发现站在起跑点的选手是×校最风光的选手王玉梅时,不觉抽了口冷气。

王玉梅是短跑好手,林玲曾在100米赛中败在她手上,如今赛程长,责任重,林玲对自己能否胜过对方,毫无把握。

她沮丧地想哭。想退出,就在林玲陷入绝望、信心大失的时候,王玉梅走了过来,伸出看似友善的手,在握手中,她踌躇满志地瞅着林玲,调侃地说:

“我先到终点等你啊!待会见。”

林玲原就脆弱的心。因中了这番话。她感觉全身的力量都弃自己而去,剩下的,只是无边无际的羞辱、愤怒和软弱。

她用尽最大力气没有让自己倒下去。在挣扎中,她猛地想起教练说的一句话:

“若是别人想以心理战术打败你,千万别让她们得逞。”

恍若将沉的溺水者,抓到一块浮木,林玲终于寻得一些使自己平静、稳定下来的力量。

枪声响起,王玉梅果然一马当先。场上选手都落在王玉梅后面,仿佛只有争取第二名而已,而林玲以为自己顶多拿第二,便将全部精神集中在取得第二,而林玲事后回想,若是赛程再短些,她可能只能拿第二,但是,在最后100米时,情况突然峰回路转,远远路在最前面的王玉梅。竟然由全速快跑变为缓步跑。

这时,林玲便以全速加快向前飞奔,超越了王玉梅,当林玲越过她时,听见她在挣扎喘气,她差不多已经停了下来。用田径场上的术语形容,她“烧尽”了。

林玲早已忘记王玉梅当天得的名次。只清楚记得,自己在终点线上等她。

经过这件事。林玲学到了最宝贵的经验,即使拥有洋溢的才华,过人的精力,要获得最后胜利,必须以稳健的步伐不断地跑完全程。而每一次预计的成功当中,总隐含着失败的小因子;相对的,在失败里,同样埋着成功的契机。世间的事就是这样,只有“相对”,没有“绝对”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