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球知识篇》(下)
34205800000013

第13章 世界之最(4)

珊瑚礁是由一种微小的腔肠动物——珊瑚虫制造出来的。珊瑚虫原来生活在海底的石灰质高地上,吃海藻等食物,消化之后,就分泌出石灰质。老的珊瑚虫死去后,它们的骨骼也就和石灰质混在一起了,新的珊瑚虫继续在原来的石灰质上生长。就这样,成千上万年过去了,便形成了巨大的珊瑚礁群。有的露出水面,成为海岛。因为它们像堡垒一样护卫着海岸,因此称为堡礁。大堡礁的珊瑚体厚度已达200多米,它已有三千万年的历史。由于大堡礁附近的海域有适合珊瑚生长的水温、盐度等条件,这里的珊瑚礁特别多、特别好,形成了澳大利亚独特的风景区。

大堡礁由350多种五彩缤纷的珊瑚组成,有的像傲雪的红梅,有的像开屏的孔雀,有的像繁茂的树枝,还有的像精雕细刻的工艺品……坐飞机从上空俯瞰,珊瑚礁宛如艳丽的鲜花,开放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上。其中的格林岛上还设有精巧的水下观察室,游人们在那里可以观看珊瑚洞穴里栖息着的数百种美丽的鱼类和稀奇古怪的海生动植物。有被珊瑚虫寄生的重达140公斤的巨蛤,有能施放毒液的华丽的狮子鱼和形如石头的石头鱼,还有敢于偷袭潜水员的昆士兰绪鱼。……好像水晶宫一般。

现在,大堡礁遭到了以珊瑚虫为食的荆冠类海星的威胁,有的礁脉已经被破,必须积极采取保护措施。

天下第一泉

我国共有4处,分别在北京、济南、镇江和庐山。北京的“天下第一泉”在西郊玉泉山下,泉水出自奥陶纪(地质时代名,距今4.6亿年)石灰岩裂隙,水卷银花,艳阳光照,宛如玉虹,故自金朝开始,便有“玉泉垂虹”之名,列为“燕京八景”之一。泉水清流通,含杂质少,质地优良,一向作为北京的重要水源。山东济南趵突泉,水质清冽甘美,据说曾深受清朝乾隆皇帝的赞许,为之题写了“激湍”二字,并封为“天下第一泉”。此泉早在唐朝就已远近闻名,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经到此,并留下有关诗句。庐山汉阳峰康王谷中有谷帘泉,亦称“天下第一泉”,据说为唐朝陆羽所评定。该泉水“其味不败,取茶煮之,浮云散雪之状,与井泉绝殊”。宋代王安石、朱熹、秦少游等曾游览并品尝谷帘泉水,并留下了绚丽的诗章。

月牙泉在甘肃省敦煌城南6公里鸣沙山之间,古称沙井,俗名药泉。泉呈新月形,涟漪萦回,清澈秀美,从山顶望去,有如镶嵌在沙漠中的一颗绿色宝石。40年代东西长约300余米,南北宽约50米;目前仅长约100米,宽25米。月牙泉最奇异之处是,黄沙碧水,和平共处,周围沙丘,不但不掩没泉水,反而象臂膀一样护卫着泉水。古代人们就认识到“四面沙龙,一泉澄澈,为飞沙所不到”,称之为“沙不犯井”,实为天下奇观。经考察,月牙泉可能是一个风蚀湖。此地盛行东北风,而泉周围被沙山围住,只留有东北一个山口,风从此吹进,将飞沙吹向周边沙山;或者从沙丘滑落的沙与由风吹上沙丘的沙二者之间保持平衡状态,“沙不犯井”的秘密可能在此。在月牙泉边有清人立《汉渥洼池》石碑一座,《汉书》记载汉武帝在渥洼水得天马,传即此地。

间歇泉一种作周期性喷发的温泉。在美国西部落基山脉黄石公园内,有一个世界闻名的间歇泉名叫“老实泉”。它每隔60分钟喷发一次,每次喷4分半钟,就像向游客报时一样,从不失“约”。因此人称“报时泉”或“老实泉”。泉水喷柱高达46米,每次喷水量达4万多升。每当喷发之际,泉柱直冲云霄,水花四溅,并伴以轰鸣声响,使游人留连忘返。在南美乌拉圭的内格罗湖畔,也有一个罕见的间歇泉。它每天喷射时间,恰恰相当当地居民吃早晚、午餐和晚餐的时间,故人称“三餐泉”。此外,冰岛、新西兰和日本的间歇泉也很有名。在我国西藏也发现有3处间歇泉。间歇泉的成因与火山活动或地下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间歇泉一般是上部有一漏斗形口,下边有深入地下的细长或弯曲的通水管通,跟储水空洞相连。下部的水受到岩浆烘烤或受地热影响,水温逐渐升高。但因通水管道细长,具有很大的压力,使下部储水空洞中的水形成过热状态(可超过100℃);同时因通水管道细长,对流不畅,以致上下水温相差很大。当下部水温逐渐增高并开始沸腾,蒸汽压力超过上部水柱的压力时,就会冲开水柱,骤然向上喷出。喷水过后,地下空洞又开始蓄水,如此周而复始,乃形成周期性喷水现象。

间歇瀑布指岩溶地区特有的作间歇涌流的一种瀑布。我国有名的这种瀑布位于贵州省黄平县重安镇重安江畔的一个悬崖之上。瀑布从一个溶洞中涌出,流量时大时小,流水时涌时断。按一般规律,涌出周期为7分钟,即水流涌出持续7分钟,出现断流,再过7分钟,水流又急泻而下,如此周而复始。其形成原因,是在地下水出露之前,流经一个复杂的虹吸岩深沿穴系统。即在这个系统的上游洞穴和下游洞穴有弯曲通道相连,当上游洞穴中充满水时,即在大气压强和弯曲通道水柱静压强相互配合下,将上游洞穴中的水吸到下游,涌出洞口,形成瀑布。直到上游洞穴内储存的水吸干,水流中断;然后,上游洞穴内继续储水,待达到一定水位,又出现第二次涌流。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镇宁布衣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白水可自东北流经黄果树地方,因河床陡然下落,形成9级瀑布。黄果树瀑布是其中最大的一级,宽约40米,高60多米,河水从高高悬崖冲泻而下,有如鲛绡万幅,飞流奔腾,烟雾腾空,势甚雄伟。下临犀牛潭,飞瀑跌落处,翻起滚滚浪花,发出打雷般巨响。若当阳光照射,便化作长虹一道,出现七彩霞光。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赞此瀑布“珠帘钩不卷,飞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状”,是我国最大量瀑布之一。周围林木葱郁,云垂烟接,景色清幽。附近还有天生桥,长1公里,宽200-300米,蔚为奇观。

织金洞又名打鸡洞,位于贵州省西部织金县境内的乌江上游裸结河峡谷南岸,东距贵阳市152公里。地面海拔高度1000-1500米。织金洞是一处多层次、多堆积类型的岩溶洞穴系统,展布长度约30公里。洞内最高处达150米,最宽跨度为175米,空间开阔,岩溶洞穴形态多种多样,达40余种。洞中钟乳石笋堆积千姿百态,或成石柱石塔,或似珠帘帷幕;并有间歇水塘和地下湖泊,碧波粼粼,景观十分壮丽。织金洞是我国目前第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奇特、洞穴堆积与结晶形态集中的著名溶洞,是大自然为我们塑造的一座人间罕见的地下宫殿,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地下自然岩溶博物馆。目前已局部修整开放,建有洞内石梯踏步、悬壁栈道、跨桥拱桥以及其他游览设施,游程约3.5公里。此外,在地面还有深达300多米的石灰岩峡谷、槽口以及天桥、天窗和竖井等各种岩溶地貌,为旅游探奇、科学考察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地下河指流动于岩溶溶洞中或裂缝中的地下河流。这种河流是由地下水溶蚀石灰岩或白云岩发育而成,一般由地表流水注入,经过地下一段流动,又在适当地方流出地表,故又称“暗河”或“伏流”。在石灰岩广泛分布地区,常有地下河,或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给人一种“神出鬼没”之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目前已发现地下河有400多条,在贵州高原北就发现有700多条,在湖南西部也发现1100多条。其中有很多著名的地处河,如湘西桑植县有条名为“象鼻子”的地下河,长约16公里,宽窄不一,有的地方形成池潭,清幽平静,晶莹透澈,且钟乳林立,鱼翔浅底,犹如地下仙宫;出口处还形成洞口飞瀑,水流直泻而下,景色十分壮观。除此,如贵州省安顺的龙宫,江苏省无锡的善卷洞,辽宁省本溪县谢家崴子水洞等,也都是有名的地下河,奇景非凡。地下河是很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极重要的水资源。有的地方还利用地下河修建地下电站,如云南省丘北县六郎洞水电站便是,装机容量25000千瓦,是我国最早和目前最大的地下暗水发电站。

地下热水河位于贵州省石阡县花桥,1980年发现。地下河已知长度250多米,洞穴高3-5米,宽3-4米,水温34-43℃,属于岩溶地区的一处低温地下热水类型。其成因可能与一条北东东——南西西走向的断裂带有关,该断裂带形成良好的导热构造,同时含水层上下又有隔热阻水的地层,使地下水能保持一定温度。这种类型的地下水河比较罕见,成为一大自然奇观。

酸湖在我国台湾省台北市附近的玉泉谷,泉水众多,水温超过100℃。这些泉水汇集成热水湖。据测定,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酸碱度为1,为典型的强酸高温沸泉湖,故被称之为“酸湖”。因湖水具高温和强酸性,湖中无鱼虾,岸边无草木。但湖水对头癣、脚气等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在湖区呈现热气腾腾、烟雾迷漫的景象,形成自然界一大奇观。

圆锥湖非洲加纳共和国波森维湖的别称。此湖直径7000米,呈严格圆形,湖底中心处最深,并均匀地呈坡状上升到湖岸,形如倒置的圆锥。其成因:一种说法认为是由火山爆发而成,但其附近从未发现火山活动的迹象;另种说法认为是由陨星坠落地面发生爆炸而形成的陨星穴坑,但此湖体积超过了世界上已知的任何一个陨星穴坑。目前大多数科学家更倾向于后一说法。据估计,造成波森维湖这样一个穴坑的陨星,直径应不小于3公里,飞行速度要达每秒20公里。

三色湖在印度尼西亚佛罗勒斯岛上的克利穆图火山山顶,有三个相邻的火山口湖,湖水颜色各不相同。一个呈鲜红色,一个呈乳白色,一个呈天蓝色。每当中午时分,三色湖面上经常轻雾缭绕,如笼罩一层薄纱,景色格外迷人。但一到下午,湖面上便是乌云密布,景色大变。此三湖是由克利穆图火山爆发而形成的火山口积水而成,因湖水中各含有不同的矿物成分,如铁矿物质、硫黄以及其他成分,故呈现不同颜色。

沥青湖南美加勒比海特立尼达和多巴共和国彼奇湖的别称。此湖位于特立尼达岛上,湖中充满漆黑的沥青,每天可开采40-100吨,随开采随填充,近百年已开采数千万吨。科学家认为这是由地下石油、天然气和泥浆等混合而成的。

热水湖指地下热水涌出地面积水所成的湖,属于地热的一种显示。我国最大的热水湖是在西藏拉萨北边的羊八井地热田,湖的面积达7350平方米,深16.1米,水温45-57℃。湖中间是泉眼,有无数小气泡往上冒,有时从湖面冉冉升起巨大的气柱,能达到100米左右的上空。在100万年前,这里曾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构造运动,沿着羊八井北面的念青唐古拉山产生一条断裂带,地下热水和热气通过断裂带涌出地面,积水成为热水湖。一面是高山上白雪皑皑,一面是地面上热气腾腾,实为“世界屋脊”之奇观。西藏地热资源十分丰富,1977年在羊八井地热田安装了汽轮发电机,成为我国大陆上第一座利用蒸汽发电的湿蒸型地热电站。

水热爆炸是西藏地热田水热活动的一种特有现象。现已知其有11处。如塔格藏布河谷的曲普水热区共有4个爆炸口。口的四周有垣体相连,相对高度可在10米以上。

穴底积水,平常不断喷云吐雾。但每年可发生多次水热爆炸,一般先是一声震天巨响,顿时黑烟弥漫,泥石四射,巨大烟柱冲向数百米高空,而穴内炸出的巨石可抛向1公里以外。其形成原因是,浅层含热水层因受地下热源烘烤,形成过热水。当继续增温时,热水顿然汽化,体积膨胀数百倍,它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迅速掀开热储水层的盖层,于是发生爆炸。

长山岭硅化木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距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约1.2公里。硅化木是1983年于中侏罗世(距今1.6亿年)下沙庙组砂岩中发现的,共2株,一株长为23.3米,直径1.3米,有10个较大的分枝,可能属银杏类;一株长为13米,直径1.08米,可能属松杉类。在地质时代生长的树木,如果当时迅速被泥沙掩埋起来,地下水中的SiO2和树干中的有机物质发生置换,但树木的形状、年轮和纤维部分均完整地保存下来。称为硅化木,俗称木化石或木变石。我国硅化木产地很多,如河北省下花园、北京市延庆、江西省玉山县等地,后者所产硅化木长28米,为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长的硅化木。长山岭硅化木虽比之略短,但直径却较粗,且2株并存,堪称稀世珍宝,对研究这一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以及地壳变动等有重要的科学价值。1985年9月已被自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项奇观金顶是四川省峨眉山顶峰,海拨3077米。登金顶不仅可远望白雪皑皑的高山,峰恋起伏,苍山如海;俯瞰青衣、大渡、岷江诸河,柔如飘带,银光闪耀;而且可看云海、观日出、见佛光。所谓云海,多在雨过天晴之后,水汽上腾,充满山谷,云蒸雾涌,如同银涛翻滚,接连天际,在银涛中露出点点峰尖,酷似海中仙岛。观日出多在清晨拂晓,开始东方微白,然后天空出现橙红颜色,接着霞光万道,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冉冉升起,顿觉大千世界呈现无限生机。见佛光多年在午后时刻,偏西的阳光照射在云雾上,反映出一道道彩色光环,有时在光环中隐约可见个人身影,此即所谓佛光。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由太阳光透过水蒸气发生衍射而成的一种自然现象。过去有人认为看见佛光是佛在向自己召唤,故舍身跳崖,造成无谓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