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发育特点
孩子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小步独自走得稳当了,不但在平地走得很好,而且很喜欢爬台阶,下台阶时知道用一只手扶着下。此时,家长不要阻止孩子,要鼓励他,同时注意在旁边保护他。这样的活动员既锻炼了身体,又促进了智力发育,使手、脚更协调地运动。这么大的孩子会用杯子喝水了,但自己还拿不稳,常常把杯子的水洒得到处都是。吃饭的时候,孩子常喜欢自己握匙取菜吃,但是还拿不稳。这么大的孩子平衡能力还比较差。
增加孩子玩的内容
15~17个月的孩子,活动范围增大,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小铲、小桶、小圆环等玩具,从而增加孩子玩的内容,开发孩子的智力。为了锻炼手脑协调能力,在家长的看护下,可以用一个小瓶装上一些五颜六色的扣子,让孩子将扣子倒出来再装进去。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两个小方盒,里面放一些小木棍和小玩具,让孩子把木棍和玩具从这个盒里拿到那一个盒子里。孩子喜欢玩水和土,在夏天,可以给孩子准备一盆水,一个小碗,再放上五颜六色的塑料玩具,让孩子尽性地玩。也可以给他准备一盆沙土和一个小桶,他会把沙土装进小桶,装满后再倒出来,然后再装再倒,多次反复地玩耍。此时千万不要因为怕弄脏孩子而限制他的活动。
与孩子一起游戏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如给孩子戴上小猫或者其他小动物的头饰,让孩子学这些动物叫。然后家长戴上其他小动物的头饰去找。孩子会玩得非常高兴和开心。这样也能锻炼孩子的思维、想象和寻找能力,同时也能发展孩子的空间知觉。
游戏——看谁捡的快:把各种彩色的纸片或小玩具散在地面上,每样东西相距1~2米远,让宝宝和其他小朋友比赛,看谁捡的最多。
游戏——滚球、投球:让宝宝滚皮球,或让他与别的小朋友比赛,把球投进一个较大的箱内,看谁投进的多。这样通过弯腰、蹲下、站起、举手等动作的训练,达到促进大脑和体能的锻炼。
语言训练措施
在语言上,孩子在学说话的时期,常以词代替意思,大人很难理解,只有孩子自己知道。比如叫“妈妈”,可能要妈妈与自己一块玩,也可能是要吃的或喝的,说“上外”,可能是要上外边玩,也可能要到商店买吃的。影响与成人的思想交流。因此,大人们从一开始教孩子说话时,不要用小儿语教。所谓小儿语是指“猫猫”、“狗狗”、“吃饭饭”、“喝水水”等。这样教习惯了,对以后说话的准确性有影响。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教孩子说完整准确的句子,开始说一些很短的句子,以后再说长一点的,慢慢就会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的准确性。
在教孩子说话过程中,采取从一些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入手。可以给孩子带上一个小狗的头饰,让他汪汪叫,问他:“你是谁?”他回答:“是小狗。”大人可以纠正他说:“我是小狗。”孩子就会跟着学说一遍。家长再问:“你喜欢吃什么呀?”孩子会说:“骨头。”家长可以教他:“我爱啃骨头。”这样反复说几次,玩几次就能掌握了。又比如可以结合一些动作教孩子说话,让孩子学小白兔蹦蹦跳跳,大人问他:“你是谁呀?”孩子回答:“兔。”大人可以教他说:“我是小白兔。”家长问他:“小白兔怎么走路呀?”孩子会说:“蹦。”家长可以教他说:“一蹦一跳地走路。”孩子会跟着学。有的孩子学缓慢一些,家长千万不要吓唬他,责备他,要耐心,以免孩子内心紧张,有负担,反而对孩子语言发育不利。有的操之过急会引起口吃。
总之,教孩子学东西的方法要多样化,以他喜欢的形式来教,增进孩子的兴趣和主动性,这样才容易吸收、学会。另外,孩子也有私心,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时常抢别人的玩具,互不相让。在这方面要教育孩子有玩具一起玩,和小朋友要友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