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宝宝营养100问
34200500000037

第37章 疾病预防

及时预防接种

上个月给婴儿注射了三联针(百、白破混会制剂)的第二针,这个月应注射第三针,这样就完成了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的第一次免疫注射过程。以后到1岁半、6~7岁时,还要加强两次免疫。此后,孩子便获得了对这三种病的持续而良好的免疫力。

大部分孩子在注射三联针后都有些不适,常表现为发热,吃奶不好,在打针的局部稍稍有些红肿,孩子比以前爱哭闹了。这些现象家长必然很担心,其实这是正常的反应,一般2~3天就会好的。如果体温超过了38.5℃,可以给孩子吃点退烧药阿鲁片。如果发热持续三日不退,并出现皮疹、咳嗽等症状,要请医生给孩子看看有无其他不适。

预防幼儿蛲虫的方法

蛲虫就是小白线虫,主要感染1岁以上的小孩,尤其是在幼儿园、托儿所集体生活的小孩,感染此病的较多。实际上蛲虫的生命力只有1~2个月,如果注意卫生,不吃药治疗就能自愈。

蛲虫病是这样得的:人吞入虫卵后,虫卵在胃及十二指肠内孵化,在肠中发育成成虫。当夜间孩子熟睡时,肛门处于松驰状态,蛲虫便爬到肛门排卵,使孩子感到奇痒。有的孩子用手去抓,造成手的污染,不但可使自己再次感染蛲虫,而且手摸过的东西还会感染他人。当然蛲虫卵也很容易污染被褥及其他地方,要给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勤洗被褥,勤洗烫内裤,玩具要定期消毒。提倡孩子尽早穿满裆裤。经过这样预防,1~2个月后,不吃药蛲虫也就消失了。

预防婴幼儿痢疾的方法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菌痢的主要表现是发烧、腹泻、大便脓血,伴有腹疼,重者可出现脱水、休克、抽疯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菌痢的发病是由于痢疾杆菌随污染的饮食经口进入胃肠后,在肠道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引起肠道的炎症病变。同时,毒素的吸收引起发烧、全身不适等症状。如果毒素首先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就会引起脑中毒症状,病人抽疯、昏迷、血压下降……这就是中毒性痢疾。

预防痢疾,一定要做到:(1)大便后、吃饭前给孩子洗手,并养成习惯,最好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以防手上的致病菌随食品入口。(2)生吃的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干净、消毒。(3)腐烂变质、不新鲜的食品一定不给孩子吃。(4)孩子的餐具要专用并经常消毒。(5)如果家中有人得痢疾,应注意隔离,避免传染给孩子。

如果孩子得了痢疾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按医嘱服药,千万不要吃两次药觉得腹泻好一些了就自行停药。最好在服药3天后复查大便,使常规检查正常后再服2~3天药。一般疗程为7天。除用药之外,还要注意适当休息,吃易消化的食品,如果孩子高烧,可服用退烧药和物理降温。若发生中毒性痢疾,则应住院治疗。

预防婴儿脑震荡的方法

婴儿脑震荡不单单是由于碰了头部才会引起,有很多是由于人们的习惯性动作,在无意中造成的。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快点入睡,就用力摇晃摇篮,推拉婴儿车;为了让孩子高兴,把孩子抛得高高的;有的带小婴儿外出,让孩子躺在过于颠簸的车里等。这些一般不太引人注意的习惯做法,可以使孩子头部受到一定程度的震动,严重者可引起脑损伤,留有永久性的后遗症。小儿为什么经受不了这些被大人看做是很轻微的震动呢?这是因为婴儿在最初几个月里,各部的器官都很纤小柔嫩。尤其是头部,相对大而重,颈部肌肉软弱无力,遇有震动,自身反射性保护机能差,很容易造成脑损伤。

预防婴幼儿心律失常的方法

窦性心律不齐

表现为随呼吸而改变,吸气时心率增快,深吸气时更为明显,呼气末期心率减慢。在发热、运动、情绪紧张、哭闹或用阿托品后心律不齐消失。

窦性心动过速

表现为小儿正常心率因年龄而异,若新生儿心率超过200次/分;1岁以下超过160次/分;1~2岁超过140次/分;2~6岁超过130次/分;7~12岁超过120次/分,这被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紧张、哭闹、发热、贫血、出血、休克、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其他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及某些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等影响也可引起心率过速。

病窦综合征

这是由于窦房结功能衰竭而引起的激动产生和传导发生障碍。小儿可由心肌炎、心肌病、洋地黄中毒、先天性心脏病引起。临床特点是持久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心律不随运动、哭闹、发热而增加。除心动过缓外还可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所以也称心动过缓一心动过速综合症,简称“快一慢综合症”。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此病约有60%发生在健康儿童身上,约5%~10%病人原有预激综合症,亦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缺氧、洋地黄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等。4个月以下小婴儿多见,常突然发作,此时可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凉、呼吸急促、拒奶、呕吐、口唇发钳等症状,可持续数秒、数分钟或数小时而突然停止。血压低,听诊时可发现心音弱,心律快而规则,新生儿可达300次/分,婴儿可达200~300次/分,年长儿可达160~180次/分。

早博

正常心脏跳动的起博点是在心脏窦房结,而早博是由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激动而引起心脏博动。按异位节律点出现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房性早博、室性早博和交界性早博。这些症状可以通过心电图检查来确切诊断。

房室传导阻滞

可由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药物中毒(如洋地黄)、低血钾等原因引起。按受阻程度可分为1、2、3度。1度一般无症状,心电图仪表现P-R间期延长。2度可出现心脏漏跳现象。3度由于心律过慢,可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症,这是十分危险的,需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预防婴幼儿结核病的方法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在各种组织器官中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灶,是一种蔓延于世界各地的常见病、多发病。结核病对人类的危害已有数千年的历史。1995年全球有近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现患肺结核病人约有600万人,每年死亡约25万人。我国的结核病防治形势仍十分严重。接种卡介苗对于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那些严重类型,如粟粒性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可降低发病率。接种对象是新生儿及从未接种过卡介苗的儿童。接种卡介苗可出现特殊形式的局部反应,如接种二周左右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局部化脓。化脓的地方一般要在3个月左右后结痂,形成疤痕。化脓破渍时,可涂甲紫,勤换内衣,以防感染。以上变化是正常反应过程,无需特殊处理。偶尔出现接种部位的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可以热敷处理。如已软化形成脓疮,要请医生诊治。

预防婴幼儿乙型肝炎的方法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全世界各地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我国人群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占10%以上,约1.2亿人口。乙肝是已知各型病毒性肝炎中危害最严重的一个型别。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目的不只是预防个体的发病,更重要的是预防和减少人群慢性带毒状态,从而达到减少或控制乙肝传染源的目的。目前北京地区使用的乙肝疫苗,对阻断母婴传播率达95%以上。接种对象:所有乙肝易感者,剂量是第一次5ug,间隔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5ug。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完成第一针10ug(为提高母婴阻断)。间隔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5ug。但新生儿母亲为表面抗原阳性时,注射剂量应分别为10ug、10ug、10ug。接种后偶见注射部位红肿或疼痛,发热和头痛。不需任何处理。

预防流行感冒的方法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此病起病突然,发热,可有呼吸道症状,病程较短。

流感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口水、痰液等分泌物中,主要借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

流感的潜伏期为1~2日,最短者数小时,长者达3日。此病症状是起病急、发热、怕冷、头痛、肌肉酸痛、疲乏、上呼吸道症状等,小儿常伴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如无合并症,3~4天后症状减轻。

患儿应卧床休息,室内空气要新鲜,防止继发细菌感染。要多饮水,对症治疗,高烧时要物理降温。患流感不用抗生素治疗,可服板蓝根冲剂、小儿清热解毒冲剂等。

在流感流行季节,小儿住室要注意通风,不要到公共场所,注意增加户外活动,晒太阳,积极锻炼身体。

婴幼儿流行性腮腺炎治疗方法

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及疼痛为主要特征。

腮腺炎的流行见于世界各地,而以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夏季则流行较少,一年四季不断有散发病例。大多数发生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2岁以下特别是1岁以下很少发病。

本病传染源为病人及隐性感染者。患者的唾液、血液、尿液及脑脊液中均可含有病毒。自腮腺肿大前数日至整个腮腺肿大期间均有传染的可能性。传播途径主要为唾液飞沫吸入。人体对腮腺炎病毒具有普遍的感受性,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在腮腺肿大之前的1~2日内,可有发热、倦怠、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呕吐、头痛、结膜炎、咽炎等不同症状。

发病期间,腮腺肿胀多为两侧性,一般先见于一侧,1~2日后波及对侧,两侧同时肿胀者亦可见。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使下颌骨后沟消失,2~3日达高峰,上缘可达颧骨弓,后缘达胸锁乳突肌,下缘延至颌骨下而达颈侧,以致脸面变形。肿胀为非化脓性,局部有疼痛及过敏感觉,张口或咀嚼时更显著,表面灼热,有弹力感及触痛。腺肿整个过程约1~2周。腺肿最初3~5日内可伴有发热、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腮腺炎易并发脑炎、睾丸炎,以脑炎为最常见。脑炎一般于腮腺肿胀后3~10天出现症状,也可在腮腺肿大前1~2周或迟至腮腺肿大后2~3周发病。也可与腮腺肿胀同时发生。其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颈强直、呕吐、嗜睡、谵妄。

防治措施

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注意口腔清洁,可应用含漱剂。饮食可进食流质或软性食物,应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有充足液体摄入。可内服板蓝根冲剂或注射板蓝根制剂。方剂以普济消毒饮为主。局部可用紫金锭或金黄散醋调外敷。

婴幼儿急性喉炎治疗方法

本病是由细菌或病毒侵犯喉部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常见病原菌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近年来各种呼吸道病毒亦为主要致病原因。

小儿急性喉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2~3岁多见,也可发生在较大儿童,可直接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喉部,也可继发于麻疹之后,为麻疹常见并发症之一。

因为小儿喉部比较狭窄,粘膜下血管丰富,故在炎症时,易发生粘膜充血、水肿,使声门、喉部管腔变得更狭窄。轻的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正常,仅有声音嘶哑及犬吠样咳嗽,或呈破竹样“空空”声咳嗽,无呼吸困难症状;重的常起病急,突然高热,起病不久除有声嘶、犬吠样咳嗽外,还常伴有呼吸道梗阻症状,即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有喘鸣声,伴胸骨上窝、胸骨剑突下及肋间软组织凹陷,如果不严密观察及处理,梗阻程度可由轻度发展至重度,甚至引起窒息,此时面色青紫,全身极度衰竭,或烦躁不安;肺部体症不多,仅有呼吸音粗糙,或有少许粗湿罗音。

预防伤风感冒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患麻疹后应细心护理,防止并发喉炎。发病以后积极治疗,预防喉梗阻的发生及进展,给患儿多饮开水,保持室内湿度及温度,当有严重喉梗阻情况时,必须分秒必争的积极抢救,必要时插管吸氧或须作气管切开。

婴幼儿口角炎的治疗方法

如果孩子经常口角糜烂,甚至口唇裂缝、出血,就是患了口角炎。口角炎常伴有舌炎,这时舌呈鲜红色,舌乳头可有部分剥落,舌面、舌尖出现明显毛刺状小乳头。这种病多为维生素B2缺乏引起的。

经常患口角炎和舌炎的孩子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肉类、蛋类,同时可口服核黄素片(维生素B2)。

婴幼儿痉挛性喉炎治疗方法

痉挛性喉炎的典型症状为喉部痉挛,常在夜间骤然发作。其病原体主要为副流感等病毒,患者年龄大都在2~6岁之间。

上呼吸道发生轻度感染时易致喉痉挛。患儿常在前半夜骤然发病,咳嗽声紧促如犬吠。严重者有显著喉梗阻,并出现喉鸣,吸气时胸壁凹陷,唇色青紫。经过治疗后痉挛缓解,随即沉睡。次夜可重发,并连续数夜发作。白天声音嘶哑,但无痉挛现象,至夜间症状又加重。

本病须慎防冷空气的侵袭,夜间睡眠时尤应注意保温防风。

治疗方法为:

1.增加室温与湿度,以弛缓喉痉挛。

2.利用呕吐剂。可将2~4毫升吐根糖浆给予2~4岁的幼儿,隔20~30分钟给1次(一般只须重复给药1~2次),直至呕吐为止。呕吐后痉挛大都缓解,此时宜给鲁米那等镇静剂促使入睡。预后良好,一般不需气管切开术。在痉挛较重时还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为了防止痉挛复发,患者要多休息,保持室内温、湿度。如夜间发作以后,可给小剂量吐根糖浆(0.5~1毫升/次,每日3次,连续3天,并宜在晚睡前重复1剂,同时加镇静剂。)。

婴幼儿疱疹性口炎治疗方法

本症为小儿容易发生的急性口腔粘膜感染,也可能单独发生在唇及口周皮肤,以学前儿童多见,有自限性。

单纯疱疹常发于唇部及邻近口周皮肤和口腔粘膜。呈散在或成丛的小水泡,周围有红边。初起时发痒,继而有痛感。水泡很快溃破,形成浅溃后迅即结痂,数日即脱落自愈。全身症状较轻,所属淋巴结有时略肿大。婴儿发生在口腔粘膜者,常因拒食啼哭才被发现。

治疗:

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药。但可涂擦鱼肝油软膏以促其愈合,并可减轻疼痛。进食时宜用流食或软食,食前可用1%奴弗卡因液漱口或涂布,也可以减少疼痛。

婴幼儿家庭用药的误区

孩子有病,当然要给他吃药啦!但很多家长对待喂药给孩子吃这件事情并不够“专业”,往往犯了错而不自知。这包括喂药方法、储存药物方法以及使用一些成药的常识等。以下陈列了一些常犯的错误,并告诉大家正确的处理方法。

错误1:

用一只普通汤匙或茶匙来量药水喂给小朋友吃,而不用专门为小朋友而设的量药水用的试管形匙。随便用一只平常用的匙来喂药水,很容易喂了太多或太少的份量给小朋友,影响疗效。1茶匙的分量相当于5毫升,但一般餐具用的茶匙的容量由4毫升至9毫升不等。喂小朋友吃药水,最好是用试管形匙,喂婴儿吃药可用滴管。

错误2:

没有依说明在吃药前摇匀药水。摇匀药水才吃是有原因的,因为需要把各种成分混合在一起,否则,开始吃的2/3药力不够,到最后吃的1/3又嫌太冲,会对小朋友有害。

错误3:

保留着已过期的药物。每种药物有它的有效或安全日期,已过期的药物是有害无益的。必须养成习惯先看看药物是否已过期,才喂给孩子吃。最安全的做法是每3个月清理一次药品或药柜,丢掉已过期的药物。若不敢肯定是否已过期,为安全起见,宁愿弃掉,不要怕浪费。

错误4:

孩子服食了买回来的成药已数天,仍未见改善病情,你却依然继续给他吃下去。假如孩子吃了这些成药己两三天,还未见好转便应该停止不要再吃,须尽快带孩子去看医生。

婴幼儿感冒用药的误区

婴幼儿用药主要集中在感冒药,小儿感冒用药问题已被多种媒体反复论述过,但小儿感冒后父母仍很着急匆忙去医院,或急忙让孩子吃药。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用新药贵药;还有许多家长由于心理作用想马上见效,一下子给孩子治好,给孩子感冒用药“一次到位”,即一次就将解热镇痛、抗病毒、止咳、抗菌药全给孩子吃,觉得这样更保险,殊不知现在市售的各种感冒药不能彻底杀死感冒病毒,只是在缓解感冒症状,减轻病痛,缩短病程方面起作用;与此相反,还有个别家长过分夸大西药的毒副作用,只吃中药有时延误病程。还有一些家长将成人感冒药给孩子用,有这样一位母亲,将一粒成人用速效感冒胶囊一次喂给一岁半的孩子,虽未发生什么中毒事件,但暴露出不合理用药问题已相当严重了,应引起我们家长的充分注意,家长也普遍反映缺乏简明扼要,操作性强的指导性资料,以供正确选择适应自己孩子的感冒药,本文试就上述问题做一简述,在小儿感冒合理用药方面,给广大家长提供帮助。

小儿一般器官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不成熟,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较慢,此外,婴幼儿时期体液占体重的比例较成人大,水、盐转换率较成人快,但对水、电解质代谢的调节功能较差,易致平衡障碍,加之小儿还无法准确描述病情等,因此,我们在小儿感冒用药方面要熟知上述生理特点,慎重用药。

一般说成人感冒药小儿并不是绝对不能用,但使用时应注意。感冒通是中西药复合制剂,主要含双氯芬酸钠、人工牛黄及卜尔敏,在成人中广泛使用,有报道小儿用后引起血尿、肾小管功能受损,停服后血尿很快消失,虽然是暂时的,可儿童肾脏发育尚不成熟,加之感冒通中的双氯芬酸钠还可以破坏胃粘膜屏障的脂蛋白层,使氢离子弥散,导致胃粘膜损伤引起出血,因此小儿最好不用或慎用。忌超量服用。

①快克新速效感冒片等含金刚烷胺的感冒药:金刚烷胺是一种抗病毒药,能影响脑内多巴胺的合成释放与摄取,副作用有多动、抑郁、失眠、幻觉等,因此,1岁以下婴儿不宜用,1岁~8岁儿童常用量2.2~4.4mg/(kg。12m),由于神经部位发育尚未成熟,神经细胞兴奋性较高,对快克新速效感冒等含金刚烷胺的抗感冒药应慎用。

②康泰克:主要含有盐酸苯丙醇胺。苯丙醇胺是化学合成的拟交感神经药,具有较强的缩血管作用,能迅速缓解流鼻涕、鼻塞等症状,同时也能引起血管紧张性头痛,小儿需用低剂量,但专家建议婴幼儿禁用该药,目前,我国已全面停业使用该类药物。

③速效伤风胶囊:主要含扑尔敏、扑热息痛、咖啡因、人工牛黄,因扑热息痛有很强的肝毒性,三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应避免使用。

④泰诺感冒片:主要含扑热息痛、盐酸伪麻黄碱、氢漠酸、右美沙芬才卜尔敏,6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⑤拜阿司匹林等含阿司匹林的感冒药:主要成份乙酞水扬酸。有的家长常用拜阿司匹林来降温,但应注意使用阿司匹林后,带来了种种严重的不良反应,有报道阿司匹林易导致患儿虚脱,对患儿消化道也会产生刺激,导致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引起或加重幼儿哮喘、可诱发幼儿发生“瑞氏综合症”等等。所以务请家长谨防阿司匹林危害幼儿的健康,不宜用含阿司匹林的感冒药。对于百服宁、幼儿泰诺林液、散利痛、感康、尼克、康必得、白加黑等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爱菲乐、诺合、臣功再欣等感冒药含布络芬,布络芬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比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强,偶见轻度消化不良、皮疹等,胃与十二指肠渍疡的患儿慎用。成人用感冒药种类很多,小儿使用应严格注意其不良反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给药间隔时间等。

中药因其毒副作用小,深受家长喜爱,但当小儿有鼻塞、高热等严重感冒症状时仍不去医院、不吃西药,可能会延误病情,增加患儿痛苦。在感冒症状轻时尽量选择中药治疗,是可以的,如小儿感冒冲剂主要含广蕾蠢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等,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1岁以内每次6克,1~3岁每次6~12克、4~7岁每次12~18克,8~12岁每次24克,每日2次。小丸热速清口服液主要含柴胡、黄芩、板蓝根、葛根等等,清热、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1岁以内每次2.5~5ml、1~3岁每次5~10ml、3~7岁每次10~15ml、7~12岁每次15~20ml,每日3~4次,金银花露主要含金银花、清热解毒,用于小儿痱毒、暑热口渴,每次60~120ml、每日2~3次,7岁以下儿童每次30~60ml,每日2~3次。导赤丸主要含连翘、黄连、桅子(姜炒)、关木薄等等,清热泻火、利尿通便,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小儿感冒以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引起为主,抗菌素的治疗止平无效,有的把抗菌素和感冒药一同给孩子使用,认为这样双管齐下,比较安全,恰恰相反,这种做法不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可导致病毒感染的加剧。近年研究证明,抗菌素可降低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与细胞内的杀菌作用,抑制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T细胞功能等多种免疫功能。因此,小儿感冒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婴幼儿患者如3天不愈或咽炎、扁桃体炎、体温和白细胞增高不退,则可考虑选用适当的抗菌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药工业也突飞猛进,新的药品不断出现,为病人医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手段,但有些家长对新药的认识不足,认为新药一定比老药好,对新药要正确看清其优点、特点,不要盲目迷信滥用新药,“一分钱,一分货”的思想影响许多家长喜欢用贵重药品,不仅没有疗效、造成浪费、加重患儿家长负担,还会延误治疗。

儿童为何禁用阿斯匹林

阿斯匹林能够引起非常严重的雷耶氏综合症,雷耶氏综合症是一种罕见的儿童肝脏和大脑疾病,因此绝不能给12岁以下的儿童服用任何形式的阿斯匹林,除非有医生的特殊指导。

红眼病的防治方法

红眼病又叫急性结膜炎。由细菌或病毒引起,传染性很强,接触了被红眼病眼泪污染过的用具和物品等物都可能被传染。红眼病一般在夏秋季流行。在幼儿聚集的托儿所或幼儿园内,红眼病都很可能蔓延开,传染到全班、全园的小朋友甚至大人。所以,平时,宝宝的手帕、毛巾、脸盆等物应以个人为单位分开使用,在家庭里也同样如此。并且注意不要随便用手揉眼睛。

若患上了红眼病的宝宝就不要上托儿所或幼儿园,也不要上理发店、浴池等地以免蔓延传染给别人,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常用的方法:每半小时滴眼药水一次,常用0.25%氯霉素、0.1%的利福平。睡前可用0.5%红霉素眼膏。还有毛巾、手帕、脸盆等物应煮沸消毒。

红眼病严重时会结膜充血(即白眼珠发红)甚至出血,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并可能影响到角膜,黑眼珠发痛,视力模糊。要坚持治疗10~15天才可痊愈。红眼病发病是双眼先后发病的,若一个眼皮出现红疙瘩,此为针眼,睑缘红肿硬疖3~4天后冒尖排出脓液。大人一定不要用手挤压,以防将脓液中的细菌挤入血管,进入颅内引起脑膜炎、海绵窦血栓、败血症等危及生命。可到医院请医生切开排脓。此外也不可用纱布盖住一眼,以防万一因此引起弱视,使一侧眼的视力丧失,视觉失去立体感,成为终生的遗憾。

“对眼”的防治方法

孩子患有“对眼”会影响到学习。从生活和美观出发要说服和鼓励孩子积极治疗。治疗方法有几种:

验光配镜子

这样可以为远视和散光找到准确的度数。配眼镜矫正视力的同时,斜视得到了治疗。要坚持戴眼镜不能间断,无论看远处或近处都要戴着眼镜,一般坚持半年左右就可见到疗效了。以后每年要到医院检查一次,以观察视力变化,调整眼镜的度数。

遮盖健眼法

可能大家见过有的小孩一只眼睛被缉镜片遮住了,这是治疗“对眼”弱视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由于双眼屈光参差太大,如将好眼睛遮住,让斜视的眼睛看东西,让其多受一些光刺激,促使视网膜发育。如经遮盖健眼治疗后斜眼视力有所提高,需戴镜检查斜视度数,如有所减少,则需要坚持遮盖,每月查一次视力和斜视度。

用同视机训练

有关专家认为斜视儿童可到医院做立体镜和同视机训练,这些训练对斜视的眼位矫正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和立体知觉的建立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手术治疗

经上述方法治疗1~2年后,仍有斜视的儿童或斜视治疗过晚者,在戴眼镜的基础上仍不能纠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