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语言则是人类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有了语言,人类才能进行思维、记忆、想象……
说,是显性的表达;思维,是隐性的表达。思维也是在说,自己同自己在说。
人类应该有两种思维方式,即直观的、直觉的、顿悟的思维和一般理解的那种抽象的、推理的、分析的思维。前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更为远古、更为基本、更为重要、更为有效的思维形式,我们把它称为“母思维”,它在人类几万年的进化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后一种思维方式,则是在抽象的文字符号出现以后形成,日渐逻辑化、规则化、技巧化的思维方式,我们将其称作“子思维”,它在人类几千年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占据了人类理性判断的主导地位。
不论是就整个人类的发展而言,还是就个体生命活动而言,第一,“母思维”和“子思维”是同时发挥作用的;第二,“母思维”是“子思维”的基础。
“母思维”之所以是“子思维”的基础,在于它是与生俱来的直观能力与感性对象之间的直接作用,这种作用及其积淀物意象,支撑了抽象化的“子思维”。
我国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母思维”的作用和地位(或者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过早地、片面地、畸形地培养了儿童的“子思维”。在孩子们的早期经验中,感性活动贫乏,视觉意象欠缺,他们过早进入了主要依靠抽象推理的学科学习。这一方面使得许多孩子面对高度抽象的词语、定理和公式,由于没有相应的感性材料做支撑而无法理解,造成“学习困难”;另一方面,更多孩子的思维只会从抽象到抽象,鹦鹉学舌,形式僵硬,缺乏想象力,更遑论思维的创新。这种状况延续到高等教育,使得学生的思维严重脱离感性现实,变成了“纯语法游戏”:一篇几万字、十几万字的论文,从语法上讲很“规范”,没有明显缺陷,但内容空洞,形式枯燥,没有有效的信息量,更没有思想。
人类在5万年前“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即在社会组织中学会一些新技能以及工具和语言的运用,而语言则是人类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我们大人只有了解儿童或读懂孩子们,才能站在孩子们的角度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能知道与孩子说什么。
儿童在刚刚咿呀学语时,爱说,在不停地说。大人与他们说什么?
儿童在长大过程中,要有人性的沐浴,诗意的光辉,幻想的天空。这其中,大人与他们说什么很重要。
儿童是人,却不是小大人。儿童时期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而非仅仅是为将来的成人生活做准备。
儿童天生不是一块“白板”。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大人应该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期。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儿童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精神生活。儿童有他们特有的想法、看法和情感。大人不可用大人的想法、看法和情感替代儿童。
我们大人只有了解儿童或读懂孩子们,才能站在孩子们的角度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能知道与孩子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