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34168600000032

第32章 因势利导,让孩子打心眼儿里爱上学习(4)

这个效应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是:在短时间内,不要让孩子所记忆的东西超过9个。如果超过9个,那么只会使孩子的记忆产生混乱,而不会让他们多记住一些。这就给那些非常操心孩子学习的父母敲了警钟:让孩子学习或者记忆东西,千万不要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太多的信息量,反而会给孩子的记忆带来反效果。

一个8岁的小女孩,被妈妈要求在一天之内将“九九乘法表”背下来。这个小女孩埋头努力了一天,还是失败了。晚上的时候,妈妈检查,小女孩支支吾吾,只背了6句就背不出来了。妈妈非常生气,训斥她道:“你怎么这么笨?隔壁的妞妞,比你还小一岁呢,都会背了。给了你一整天时间,你还背不过,你肯定是偷懒了吧?”

小女孩顿时委屈地哭了:“妈妈,我没有偷懒,我好好背了。就是没背过……”妈妈仍然不相信,让她继续背完才能吃饭。小女孩又害怕、又委屈,只好缩在角落里继续背。她虽然很认真,但直到家人吃完晚饭,她还是没有背过……

其实这个小女孩背不过是很正常的,“九九乘法表”有45个短的模块,而小女孩一次最多只能记住9个,以她的年龄来说,这9个还要经过反复地背才能记熟,所以根本不可能在一天这么短的时间内都背过。想必“妈妈”口中说的邻居7岁女孩能背过,也不是在一天之内背下来的。所以,这位妈妈的做法违背了“7±2效应”,是非常错误的。

从“7±2效应”中,我们还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如果想将一段比较长的内容记住,那么将其分解成几个短的模块,将会比直接记忆要快得多,也记得深刻得多。正如开篇我们说的,将电话号码分开记的例子。

欣欣在背课文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背得慢、忘得快,于是经常抱怨自己的背诵能力太差,一大篇课文往往会越背越乱,不但前后搞不清楚,而且还会把不相干的两篇文章拼凑起来,简直是一团糟。

欣欣将自己的苦恼告诉妈妈后,妈妈立即咨询了一个儿童教育专家,这位专家教给了她“7±2效应”。从这天开始,妈妈每天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帮欣欣背课文。妈妈先是将一篇文章按照段落分成5个部分,然后再通过组合的技巧将各个段落接在一起,就可以记下一段文章的完整内容了。欣欣先是一部分一部分地背,背熟后再把它们连起来背。按照妈妈的方法,欣欣很快把这篇文章记熟了。之后,欣欣用同样的方法背完了课堂布置的其他需要背诵的课文。

“7±2效应”给我们最直接的启示就是: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不要幻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只有耐心地对需要背诵的内容进行分析,按照比较容易记忆的方式,将其分为几个较短的部分,分别记忆,最后再串联起来,才是最快将这段内容记住的好方法。

根据“7±2效应”记忆英语单词,也是很有效的。传统方法一般是通过音标来记忆单词的,但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往往还不懂得系统的音标知识,就要记忆很多英语单词了。这时,对于他们而言,单词就好比一盘散沙,里面的那些字母就是一粒粒沙子,它们之间是无序的、随机的,所以记忆也就成了难事。如果父母能让孩子记忆单词时的组块由一个字母变成几个字母,那么复杂的单词也就会变得相对简单了。

比如,父母可以列出一些单词中经常出现的小模块,像tion、ing、oo、are、er、ow等,平时空闲的时候就让孩子记忆,以便让他脑中形成字母模块,从而帮助他更好地记忆单词。虽然一开始孩子可能不懂为什么要记这些没有意义的字母组合,但是慢慢地孩子会特别注意单词中包含的这些模块,比如cow就是c加ow,too就是t加oo,thing就是th加ing……久而久之,孩子记忆的单词就会逐渐多起来。为什么这样记忆会很快呢?因为这些小模块在英语单词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所以孩子记住了它,就让很多单词看似“变短”了、好记了。

事实证明,孩子通过这种方法记忆,不仅提高了当时的记忆力,对于孩子长久的记忆、对长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其实也是很有效的。举个例子来说,对于“首都图书馆”这个名词,孩子在最初接触的时候可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于是只能机械地将它拆为5个字,即“首”“都”“图”“书”“馆”;随着孩子认知的增加和对这个词的理解,孩子就会逐渐将其合并为“首都”和“图书馆”,这样孩子无形中又增加了两个词汇量;再过一段时间,孩子可能就会直接说“首都图书馆”。这样一来,孩子其实是从这个模式中得到了一个长久记忆的诀窍。

总而言之,这个神奇的“7±2效应”告诉父母们一个规律:孩子在记忆的时候,要引导他将记忆的信息组块控制在“7±2”的范围内。

父母小贴士

人的短时记忆就好比一个家庭电表,假如同时开的电器过多,那么只会把保险丝烧断。因此父母在给孩子设定学习目标和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7±2效应”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否则,孩子的记忆就会像出现“超载”的电力一样不堪重负。

8.孩子学习出现“高原现象”,妈妈别赶鸭子上架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在接触新知识时,常常会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开始的时候,孩子学起来可能比较吃力,成绩提高得也不显著;在孩子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也开始增加之后,会进步得很快;而正当孩子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时,又有可能会出现一个停滞不前的时期——任孩子怎么努力,成绩都保持在原地不动。

而这个努力学习到一定程度后,成绩仍旧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的现象,就是学习中常见的“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是一个比喻,它原本是指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增高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包括头痛、气短、胸闷、厌食等。在这里,它是指教育心理学中的动作技能学习曲线的呈现形态。如果以时间为X轴,学习效果为Y轴,将学习者学习时所花的时间和取得的效果连成一条线,我们能从该线条中看出来两点信息:第一,学习者所花时间、精力与学习效果有关系,而且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花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学习效果就越好;第二,很多时候,时间和学习效果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会呈现规律变化。也就是说,学习者开始学习时,进步快,收效大,曲线斜率也较大;但紧接着会有一段明显的、长短不定的接近水平的波浪线;再往后,又会出现斜率较大的曲线。这条呈现学习效率与所花时间、精力之间关系的曲线,常被比喻为学习的“高原现象”,而中间呈相对水平状态的那段波浪线,常被比喻为学习的“高原时期”。

孩子处在学习的“高原时期”时,就好比人在高海拔经历“高原反应”一样,感觉自己使不上劲,做再多的努力也无济于事。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当然会心烦意乱。这时,如果父母再不明就里地催促、“鞭策”,恐怕孩子的心会更加焦急,继而更难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李楠原本学习很是得心应手,上个学期,老师也夸奖他进步很快,他得到了夸奖很高兴,学习的劲头更足了。但是现在,李楠却很苦恼,自从升上五年级之后,他觉得自己好像突然不会学习了一样,每天都觉得脑袋里浑浑噩噩的,一片混乱,有点像缺氧。他想做点什么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但老是静不下心来;踏实学习吧,即使能学进去一些,也起不到什么实际的效果——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越是没有成效,李楠觉得自己学起来就越没劲。现在,他连上课也提不起精神,总是不能专心听讲。虽然李楠也总是反复告诫自己:一定要集中精力。但是效果却不怎么样——他觉得自己好像被别人控制了一样。果然,这个学期,李楠的成绩倒退了不少。

拿着成绩单,李楠心里本来就很郁闷。回到家里,妈妈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老师才夸你两句,你的尾巴就翘上天了?我今天给老师打了电话,才知道你最近学习都心不在焉的,导致成绩下降了这么多。”李楠勉强解释了一句:“妈妈,我一直在努力,但最近不知道怎么了……”“你还学会骗人了?努力了怎么可能不进步、反而退步?”妈妈更生气了。李楠无言以对,只好不再说话。接下来的日子,李楠背着父母的压力,但自己又处在高原期走不出去,成绩越来越差……